登陆注册
2210300000032

第32章 婉容:末代皇后(1)

她生不逢时,恰好出生在封建王朝的末期,作为皇后的她,逃不开被历史推入深渊的命运。皇后这个身份,带给她的悲剧更多于荣耀,这个称号给她带去过虚荣和满足,也给她带去过烦恼和绝望,在过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生活时,她的心中一定是怨恨的。所以会在内心的痛苦无法消除时,选择自我毁灭的道路。

关联人物:溥仪、文绣、川岛芳子。

◆宛若游龙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几十年。在晚清腐败的统治下,清朝已经走向末日,辛亥革命的爆发更是促进了清朝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爆发后,人民渐渐觉醒,开始反抗这个为他们带来了苦难的政权,也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在一些进步青年的领导下,又爆发了五四运动,而后中国就掀起了改革创新的狂潮。20世纪30年代之后,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中国烽烟四起,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战争胜利后,动荡并没有结束,国共两党又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内战。

这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觉醒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新式的思想觉醒了,而旧式的思想和人物,就在这动荡的新世纪里被排挤,被抛弃。

而婉容作为末代皇后,她所在的阶层,被视为是封建旧思想的代表,在这样的年代里,她的命运,就如同浮萍一般,在时代浪潮里飘来荡去。

人生的际遇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有时候看着是幸运无比的事情,却成为这一生中不幸的开端;而有时候看起来是末路般的景象,却在一个转角后迎来新的人生。这也不得不令人感叹,正是命运的变化无常,才让人心怀希望,也让人满心绝望。

婉容的命运,就常常是这样。

20世纪初期时,照相技术已经传入中国。婉容这个末代皇后,曾在年轻时候留下许多照片。照片上的她,很少露出笑容,浓眉大眼,有一股英气,在这份英气中,又因为带着一点怯意而流露出一丝的柔弱,英气和柔弱结合在一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婉容这个名字,是婉容的父亲根据《洛神赋》中“宛若游龙”所取,里面寄予了对这个孩子的美好期待。郭布罗一家是满洲的正白旗人,父亲郭布罗·荣源生于光绪十年,从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在晚清供职。荣源一生也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在溥仪被赶出京城后,随着溥仪到了长春,在伪满洲国内任职。他的一生跟着溥仪,得到了荣华富贵,也为了这些荣华富贵,牺牲了自己曾经寄予美好愿望的女儿。荣源的一生娶了四个妻子。他在1945年为苏联军队所捕,被关押了五年后回到国内,于1951年因为脑溢血而逝世。

婉容是荣源和第二任妻子所生,出生在1905年,和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在同一年,正是晚清快要走到尽头的年月里。

婉容出生在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十分良好的教育。同时婉容也是旗人里面闻名遐迩的美人,她的皮肤如丝绸一般光滑,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杏眼,总是闪动着光芒。不仅容貌出众,且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行为举止十分端庄,仪态不凡,谈吐文雅,浑身散发着一股贵族的气息。十七岁那年,正值韶华的婉容被选入宫,和她一同被选入宫中的还有淑妃文绣。

婉容被选为皇后的这一过程颇有戏剧性。

1920年,溥仪已经年过十五岁,这在满人中已经是可以婚嫁的年龄。

自从宫里放出了要为小皇帝溥仪选妃的消息后,北京城中的千金小姐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各家千金小姐的照片都被送进了宫里,以供当时的太妃和皇帝挑选。

当时宫中对选后事情最为上心的是太妃们,太妃们对于皇后的人选持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主张选满洲额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文绣,一种是主张选郭布罗氏荣源的女儿婉容,两种意见水火不容,互不相让。最后,决定由小皇帝溥仪亲自决定。溥仪自己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过他选后的事情:“如果说我对这件事情还有点兴趣的话,那因为结婚是个成人的标志,经过这道手续,别人就不能把我像个孩子似的看管起来了。”当时溥仪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并不知道,这个选择会决定自己的一生,也并不知道,他选定的那个人,要陪伴自己的一生。

照片被送到了溥仪的手里,四个最后的候选人都是一个模样,“身段都像纸糊的桶子。每张照片的脸部都很小,实在分不出丑俊来,如果一定要比较,只能比一比旗袍的花色,谁的特别些”。(《我的前半生》)溥仪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于是在文绣的照片后面,轻轻画了一个圈。对于这个结果,端康太妃十分不满意,端康太妃中意的是婉容。于是端康太妃让人把照片还给溥仪,让他重新选择。于是,溥仪又按照端康太妃的意思,在婉容的照片后面画了一个圈。但是,已经被溥仪选中过的文绣,并不能再放到民间去嫁人了,于是就商定,让文绣进宫当妃子。最后婉容和文绣一同进了宫,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妃子。溥仪画的这两个圈,给照片上的两个女人都造成了一生的悲剧。

第一次被画上圈的文绣出自满族的额尔德特氏,属满族八旗中的镶黄旗。额尔德特氏是满族的大姓,十分显赫。文绣的祖父,曾经做官做到吏部尚书,权倾朝野。但是到了文绣的父亲这一代,额尔德特氏家族开始衰落。更加不幸的是,文绣的父亲,很早就逝世了,一家全靠文绣的母亲支撑。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女人,想要在社会中生存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收入,文绣的母亲只能靠着留下来的祖产养活自己的孩子,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开销变得越来越大。于是文绣的母亲开始变卖家产,好维持生计。

在当时的贵族小姐中,文绣的家境算是十分贫寒,这也成了她后来没有当上皇后的一个原因。因为文绣从小失去了父亲,生活条件十分艰辛,她也早早地懂得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她从小女孩的时候起,就帮助母亲做一些维持生计的活,白天看书写字,晚上还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帮母亲做些针线。看起来三从四德的文绣,骨子里的灵魂却和那些传统的女性有着很大的区别。

文绣家虽然败落了,但是在满族中仍然有着比较高的地位,所以当溥仪选妃的消息出来之后,她也有资格参加选秀。文绣自己,并不愿意进宫去。皇宫对她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但是想到母亲,辛辛苦苦将自己抚养长大,面对她的期望,文绣并不想辜负。于是文绣将照片送了上去,但是没有想到,这张照片因为被溥仪在后面画了一个小小的圈,而让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家里等待的她并不知道,她的命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一个美国记者曾经这样写过:所选的淑妃有一个满洲的名字叫额尔德特,又被称为文绣。她出身高贵,极适合她的贵妃身份。但是她好像命中注定只能担当贵妃的虚名似的。因为溥仪完全是为了和宫廷妥协起见,才选了一个妃子,对她根本没有感情。

1922年,文绣和婉容一起进了宫。文绣比婉容早了一天,因为按照规矩,文绣需要在皇后大婚的时候行跪拜之礼。

根据记载,婚礼全程五天。1922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已刻,淑妃妆奁入宫。十一月三十日午刻,皇后妆奁入宫。巳刻,皇后行册立礼。丑刻,淑妃入宫。十二月一日子刻,举行大婚典礼。寅刻,迎皇后入宫。十二月二日帝后在景山寿皇殿向列祖列宗行礼。十二月三日帝在乾清宫受贺。整整五日,皇帝溥仪才算完成了他的大婚之礼。最后一日,是婉容第一次以皇后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这天上午,婉容身穿旗袍,和穿龙袍戴玉冠的溥仪一起,接受各国驻华使节的贺礼。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皇上身材适中,显得有些瘦弱,皇后站在皇上的身边,比皇上略微矮一些,仪态和容貌都非常出众,在尊贵无比的气质中,又带了一些平易近人的气质,见到皇后的人都被她的气质所折服。

对于婉容来说,在当时那么大的竞争环境中,当选为皇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古人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被选为皇后,虽然在当时看来是一件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但是纵观婉容的一生,她的悲剧,也正是从此开始。

◆令人羡、令人怨、令人怜、令人叹

婉容进宫后,娘家人受到了很大的恩宠。当时,婉容的父亲被封为辅国公,婉容当时同父异母的弟弟润麒才刚刚十岁,就经常被接入宫中,和当时宫里的溥仪一起玩乐。溥仪对润麒很是纵容,甚至让润麒坐最高权力象征的宝座玩耍。后来,溥仪被赶出了京城,把润麒当作自己的心腹送往日本学习。润麒学成归国后,溥仪又将自己最喜爱的三妹嫁给润麒为妻。所以不难看出,溥仪对于自己的小舅子,是十分喜爱的。好在润麒这一生,也并没有辜负溥仪的厚爱。在后来的人生中,这位清朝的最后一位国舅一直效忠于溥仪,为溥仪出生入死,直到1945年溥仪被苏联军队逮捕,才结束了他效忠溥仪的人生。

在刚和溥仪结婚的这段日子里,婉容也过得很是惬意。和溥仪两人情投意合,新婚燕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婉容接受过西式的教育,脑子里面有了一夫一妻制的观念,然而两人之间还有个和婉容一起进宫的淑妃。溥仪也对西方的文化很感兴趣,喜欢骑自行车的他,为了能在宫内方便骑车,锯掉了养心殿到御花园之间所有的门槛。在他的眼里,紫禁城像是一个监狱,他很希望逃离这里,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口。

婉容也是如此,她接受过西式的教育,在紫禁城中的两年生活十分摩登,喜欢骑自行车,说英语,十分引人注目。婉容为了学好英语,还在宫内聘请了英文教师,这也得到了溥仪的支持。溥仪大婚后,每天有两台轿子从神武门进宫,那是给婉容教英语的教师的轿子。虽然在紫禁城的生活舒心惬意,她并不希望一辈子都被困在皇宫这个四方的天空里,她也和溥仪一样,渴望更自由的天空。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这时我已渐渐对于那种‘宫廷小圈子’生活感到厌倦,总想看一看‘紫禁城’外的新鲜景色,但由于‘陈规旧矩’处处拘束着我,有一次我的老师陈宝琛病了,我便以正正堂堂的‘探问师病’为理由,尝到坐汽车走大街的‘快乐滋味’。于是我就一步一步地试探着扩大访问的范围,如探望我的父亲和我的叔叔等等,最后则把范围扩大到游颐和园和玉泉山了。”在当时的报纸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溥仪因为不喜欢紫禁城里拘束的生活,经常找各种理由外出。当时溥仪作为一国的皇帝,出行的排场很大,每次有十几辆车跟着,开支非常惊人。但是溥仪对此并不在意,只要能够找到出宫的机会,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很快,短暂的出行已经不能满足溥仪的渴望。在紫禁城中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是个没有威严的存在,只是辱没清朝列祖列宗的名声。溥仪想到了出洋留学。

在当时,皇帝出洋,这是一件十分骇人听闻的事情。但是婉容知道后,表示出了莫大的赞同。溥仪一心想要在国外学好知识,回国后复兴清朝。

婉容是个心怀大志的皇后,在政治上有着自己的想法,她十分赞同溥仪的想法,在她看来,溥仪现在的生活,完全没有威严,学成归国后,才可能重新获得权力。面对婉容的支持,溥仪十分感动。他没有想到,当初随意在照片后面画了一个圈,竟然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和他心意相通的妻子。

溥仪想要逃出紫禁城,除了婉容还需要有别的助力,这就是庄士敦和兄弟溥杰。1923年,在这三个人的帮助下,溥仪制定了一套出逃紫禁城的计划。他们把出逃的时间定在了1923年的2月25日晚上8时。一切都准备就绪,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走出皇宫。当时在宫外接应的是溥仪的兄弟溥杰,溥杰将车子停在了神武门的宫门外。到了约定的时间,溥仪换好衣服后,就到了接应的地方。和婉容道了别之后,溥仪就走出了宫门。

然而这次却没有走成。

当时有个看宫门的太监,被内务府买通了。得知溥仪要逃走的信息后,就把消息告诉了内务府,内务府又告诉了王爷和宫里的太妃。于是溥仪在逃跑之时,就被拦在了宫外。这次逃跑计划的失败,让溥仪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在这之后,太妃和王爷对溥仪看管得更加严格了。溥仪比逃跑之前更加没有了自由。

婉容和溥仪在这紫禁城里,没有可以打发时间的东西,于是变得更加互相依靠。但是文绣的存在,始终是两个人之间很大的一根刺。文绣和婉容共事一夫,难免就会互相猜忌,她们两个,婉容比较霸道,因为接受了很大程度的西方教育,主张一夫一妻制,对于溥仪纳妃极其不高兴,表现得不能容人。而文绣则因为从小失去了父亲,比普通的小孩子更早懂得人生的艰辛,因此她虽然也不希望屈居于人下,但是也十分宽容没有做出什么事情。

因为婉容的霸道,每次发生争执,最后溥仪也总是站在婉容这一边。因此在紫禁城的这段日子里,婉容的日子还是很春风得意的,不仅溥仪站在自己这一边,甚至很是纵容。

婉容不仅比较关心西方的文化,也关心国内的实事。当时国内的报纸已经渐渐流行了起来,她每日都会阅读报纸,通过报纸来了解当时国内的大事。而且看到有地方发生了灾难,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捐点善款,博取了一个好的名声。

但是婉容自己觉得并不幸福。她每天花很多时间很多金钱,却换不回自己想要的东西。在爱情上,她虽然和溥仪相知相爱,却不能像普通的夫妻那样,经常厮守在一起。溥仪的心中,一直想着复辟的计划,心中有大计,于是没有更多的位置留给婉容。溥仪因为怕文绣和婉容闹矛盾,就常常索性谁的宫里也不去,自己躲在养心殿里,结果婉容就独自一人在自己的宫殿里度过这漫漫的长夜。而且,皇宫里的规矩多,皇后和妃子每天都要去请安,就像是住在紫禁城里的客人一般。

婉容逃不出紫禁城,她快要被那囚禁般的生活逼疯了。而且在和溥仪成亲一年之后,这位小皇帝,渐渐地也喜欢上了他原来并不在意的文绣。文绣一开始在宫里,很没有自己的地位,在无边无际的长夜里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度过。但是文绣是那种即使低到尘埃里,也可以开出花来的性格。虽然并不受到溥仪的重视,也不受到婉容的善待,但是她还是在这个皇宫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也找到了打发无聊的方法,那就是看书,有时候读书读累了,还跟着留声机学唱几段小曲,也在自己的宫殿里面养些花草,让自己的生活熠熠生辉。

在文绣进宫的一年里,修身养性,心情也变得比刚进宫的时候开朗了一些。加上文绣自己从小喜爱读书,因此她的才情也渐渐闪光起来。她的才情和对生活的态度吸引了溥仪,于是溥仪开始经常光顾文绣的住处。

同类推荐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本书介绍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年励志、精忠报国,力拔头筹、考中状元,奏斩奸贼、安抚地方,国难当头、愤而起兵等。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1913年首次来华,以后在中国长期居住。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在中国期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曾在给内山完造的赠诗中提到,内山完造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由于广泛接触大江南北多阶层的中国人,内山完造得以对中国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开书店,使内山完造得以博览群书;“漫谈会”的交流探讨,又使内山完造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国观。本书反映了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它不是系统阐述性的论文,却通过中日日常生活的比较,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颇有大家风范。
热门推荐
  • 戏子弄乾坤

    戏子弄乾坤

    重生回来做了小倌,谁知小倌身份后面的义父是他最大的对手。长路漫漫何事小,胸中怀恨戏乾坤。
  • 灵玉仙缘

    灵玉仙缘

    修仙,白楚只是为了长生,可惜总有人不让他好好活下去,那就只好……
  • 殿下这朵桃花我摘了

    殿下这朵桃花我摘了

    前世错把狼崽子当小白花,最后落得抄家灭族,一朝重生,云轻晚只求肆意随心。可天不尽人意,本想平平淡淡,却偏偏桃花开。某夜王:“本王无权无势,只有十万夜家军,你可还看得上?”云轻晚心脏砰砰乱跳,怒道:“就你了!”
  • 为你自己学习

    为你自己学习

    本书通过大量富于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例予以说明,让广大青少年读者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重要性及读书和自己未来人生命运的关系等,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真阅读的课外读物。
  • 最后的合奏

    最后的合奏

    在咖啡店等人时,听到邻桌的人在议论:“不知犯人把那个手指扔到哪里去了?”“不会是吃掉了吧?”我意识到他们是在说弟弟的案子,但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们竟然用那么轻薄的语气。我的弟弟新山夏树是演奏流行乐曲的钢琴新秀,他的突然死亡,已经让各路媒体大肆“宣传”了一个多月了,因为现在正是媒体的“材料干枯期”——年末年初很少有大事件可以炒作的时期。在这时候发生弟弟这样的案件,自然格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过去的一年里,夏树都没有什么音乐活动,这让他的粉丝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忧心忡忡,可是就在他复出演出结束后却被杀害了。媒体自然不能放过这具有爆炸性的新闻。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二次元大门

    二次元大门

    穿越到了火影世界,却发现自己不是真的穿越,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团,直到找到最终的真相。。。第一次写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逆世妖后

    逆世妖后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士敦乎仁,故能爱。我被囚在这冰冷的龙椅之上,沉浸在这蚀骨的恨之中。你一个连轮回都没有的人,如何来还。朕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将你扒皮抽筋,挫骨扬灰。我只求与你一世夫妻,那怕只能蹉跎此生。却不想,早已有人静候了岁月,惊艳你的时光。
  • 核灾

    核灾

    核泄漏导致的生物基因变异,串联出古人千年的布局,希望与恐惧,谁将主宰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