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9300000010

第10章 论政治

奥斯瓦尔多·费拉里:不同于卢贡内斯,他在不同阶段总是真诚地改变政治立场;您,博尔赫斯,对于政治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持久的独立或等距离的态度,一直以来,我相信,您只把它当作一项道德义务来加以关注。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的,至少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是这样,可以这么说,因为我只可以谈论半个世纪,很遗憾。是的,现在我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无害的无政府主义者,也就是说,一个寻求政府最小化和个体最大化的人。但这在目前并不是一个政治立场,当然。

——我在这里看到了您的独立态度的原因,也就是说,它涉及您对于个体在国家面前的重要性的看法。

——是的,当然,现在国家在所有方面包围着我们,不是吗?此外在两个阵营里,可以这么说:极右派,极左派,都同样是国家的支持者,支持国家干预我们生活的每一刻。

——并将有文化的人划归两大政治路线之中的任何一个。

——是的,我已经说过那么多次,一个人的意见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因为艺术或文学的实践是如此的神秘,我不知道意见管什么用;我也不知道意图管什么用。重要的是作品,作品本身是神秘的。归根结底诗人是用词语写作的,而在词语里辞典呈现的意义可能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词语的氛围,它的隐含之义,然后是词语的韵律,它们被言说的语调……也就是说,诗人是在驾驭难以捉摸的元素,非常神秘的元素。

——当然。

——诗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可以支配它们到何种程度,被它们载送到何种境地。

——他身为工具会抵达何种境地。

——他身为工具会抵达何种境地,是的。因为现实似乎是无法穷尽的——语言是一系列严格的符号——假设这些符号会被辞典所穷尽是荒谬的。现在我记得怀特海所谓的“完美辞典的谬误”,或者说是假设每一个感觉,每一个想法;或者我们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生活的每一刻都有一个符号——大概就是福楼拜的“le mot juste(正词)”——的谬误。也就是说,假设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符号就是假设存在一部完美的辞典。而按理说辞典仅仅是近似的,对不对?而同义词的理念也是如此,事实上并没有同义词,因为每个同义词的氛围都是不同的。我不知道一种语言可以在何种程度上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尤其是一种诗意的语言译为另一种。或许一种概念性语言是可以的,但一种美学的语言则不然。因为,举例而言,如果我们逐字直译一首诗的话,我们会直接呈现词语的意义,但还有词语的韵律呢?还有词语的氛围呢?或许这会被丢失的吧,而很有可能这才是根本。

——所有这一切都非常之神秘。

——是的,文学的艺术是神秘的。其神秘不逊于音乐的艺术。或许文学是一种比音乐更其复杂的音乐,因为其中蕴含的不单是词语的韵律和声音,更有内涵、氛围和意义——因为一种全然无意义的诗歌是无法接受的:我们必定认为这对于某人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某人的情感是有意义的。而那是不可译的。

——“像一段音乐一样不可译。”

——像一段音乐一样不可译,是的,那是另一类的音乐。现在我想起一句话来——我不知道是吉卜林的,还是吉卜林引用某个印度诗人的话,但都一样——在他的某一篇故事里,一个人物——故事发生在印度,别的我都忘记了,但我记得这个场景——一个人物说:“要不是有人告诉我这是爱,我会以为这是一把赤裸的剑。”

——真是令人惊讶。

——其实,令人惊讶的是形式,因为如果我说“爱像剑一般无可阻挡”,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或者如果将爱与一件武器相提并论的话也一样。但这种不可能的混淆,对于想象是可能的。显然没有人会将爱与一把赤裸的剑混为一谈,但在这里它却由短语的句法呈现出来了;因为它开头并没有这样说:“起初我以为是一把剑,随后才看到那是爱。”这肯定是荒谬的,但“要不是有人告诉我那是爱,我会以为那是一把赤裸的剑”则是完美的。那句法是完美的,超越了比较,超越了将爱的概念与剑的概念相混淆的隐喻。

——这是一句很美的短语。

——那短语的确很美,很有感染力,我刚才是用卡斯蒂语说的。无疑用英语说也是如此,或许用印地语说的话——那是吉卜林或许听到过的语言——另有一种力量,已经在翻译中失去了。

——是的,话说,我和您说起过,尽管您始终保持着您的独立性,在三十年代末期;由于欧洲发生的事情,我注意到您曾屡次声明反对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是的,当时这里很多人没有这么做。

——一九三七年您写了一篇题为《一种仇恨教育》的文章。

——是的,我指的是玛丽亚·罗莎·奥利弗借给我的一本书——当然,她是共产主义者,并不反对别的仇恨教育——不过,说到底,她认为针对犹太人的那种是邪恶的。

——针对德国犹太人的。

——是的,一本非常奇怪的书。我还记得这本书,记得那些版画,都是给孩子看的。我记得有一个犹太人,看上去更像是阿拉伯人或奇幻的土耳其人一类——我相信他甚至戴了一个鼻环;然后是一个假定的德国人——其实是一个冰岛农民,因为他有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体型。多么奇怪:对德国人来说犹太人基本上是棕黑肤色的。重要的是要将他们视为不同,这样才能更方便地仇恨他们。纯粹就是这样。

——您在那篇文章里指出德国文明已经毁于仇恨教育。

——是的,看上去很标新立异,说德国文明已经被毁掉了。但我相信这一切根源在于灾难性的《凡尔赛条约》,我想如果按照威尔逊[50]的想法,签订一份民主的和约的话……但是那没有成功,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意大利也分得了一杯羹;而英格兰,在德国投降以后,将对德国的封锁维持了一两年,非常可怕。我相信我曾经读过某一本卡夫卡的传记,他就是封锁的受害者之一。就是说饥饿仍在继续,而和约早已达成。这是一件可怕的事。

——您在一九三九年的另一篇文章《论公正》里也持同样的态度。

——我不记得这一篇。

——您在文中说憎恶希特勒,因为他不分享他对德国人民的信心。

——是吗?我是这么说的?那么我对曾经写下过这些话并不后悔,因为在那一刻可以这样设想——所谓的亲德派指的并不是德国的支持者,而是那个德国政府的支持者。

——哦是吗?

——是的,亲德派指的就是希特勒的支持者,而不是日耳曼精神的朋友。此外日耳曼精神,呃,是一种属性,涵盖不同类型,可以这么说:德国、英国、瑞典、挪威、丹麦、荷兰、冰岛,等等。我们可以几乎无限地列数下去。苏格兰也是,有何不可。

——但非常明确的是您在一九四五年所表达的概念,论述纳粹主义,说那是出于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宗教的优越性的偏见?

——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蔓延到了全世界:似乎在所有地方人们都对自已的微小差异如此自豪,不是吗?那就是所有地方都在着重强调的东西:地方色彩。现在,在这里,幸运的是我们没有什么地方色彩,但它不是已经发明出来就是快要发明出来了。无论如何,对加乌乔的褒扬也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创立了这个国家的人并不赞同这一点,当然,因为在我小时候加乌乔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

——那么这些都是民族主义的强化形式吗?

——是的,这是这个时代的大恶,最大的恶之一。当然还有其他的,如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分配不公。我曾经说过,即世界被分割成了各个国家,而这些国家都配备了边境、忠诚、偏见……非常危险,是的,但尽管如此,我相信我们会挺过这一切。我看不到这最后的结果,但我可以肯定……

——这些危险总会被甩掉的。

——是的,我相信是这样,这一切会被甩掉的。但不是马上……当然,我父亲曾经相信——他这代人曾经相信——这改变很快就会发生:我记得我们当时在蒙得维的亚——这大概是在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期间,大概是一九〇五年前后——我父亲对我说我要注意军服、旗帜、兵营、驻地、海关、教堂(笑),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快要消失了,这样我就可以把这告诉我的孩子们了。但似乎恰恰相反,不仅这一切没有消失,如今更已变本加厉了。但我父亲有这样的信心:改变即将到来。我相信马塞多尼奥·费尔南德兹当时正在学习法律,告诉他说他的同学们都放弃了学习,因为很快整个地球都将是单独一个国家了,将会有别的法律了,何必去学习很快就要作废的法典呢。但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发生,这些法典仍然管辖着我们,更有甚者还增加了不少法律——它不曾被简化,却已变得更加复杂了。

——是的,回到自身种族所谓的优越性的话题,您说这是文学的传统主题之一,另一方面。

——是的,这在所有的地方都看得到,例如在美国黑人都深信黑色人种是优越的。我在柏林参加过一个“关于黑人性”的会议,由我来讲开场白——他们要我来宣布会议开始。当时我说,归根结底,一个种族和另一个之间的差异是极小的,人类总有某些激情和某些能力是超越种族的。然后就来了一个出席会议的非洲民族主义者——我记得他手持一支长矛,身披一张豹皮——对我说我大错特错了,因为无人不知那种文化是非洲特有的。还有其他一些人在鼓掌,这让玛耶阿和我惊讶之极——爱德华多·玛耶阿和我在一起。

——这是哪年的事?

——我不记得确切的日期了,但有两个会议:一个是“关于黑人性”的,我向他们建议“noirceur”[51]这个词,它很美,不是吗?因为“negrura”比“negritud”[52]更好,后者是可怕的,是一个新词。然后在柏林还有另一个会议,是拉丁美洲和德国作家的会议。当时,会议开场——由罗阿·巴斯托斯带来的三个角色开场——他们身披朱红色的斗篷,头戴几顶宽边高帽,弹着吉他而来。所有德国人都鼓掌了,玛耶阿和我不得不说这个场面对于我们来说太稀罕了(两人都笑了)。那些披朱红色斗篷弹吉他的加乌乔,我们压根就没见过。德国人很着迷,于是玛耶阿和我说,我们并不比他们少些惊讶,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个,而我们来自南美洲。所有这一切都立刻被公认为南美洲的象征了,罗阿·巴斯托斯带来的这三个化妆演员。

——现在,回到我们的国家。您有一句很吉祥的短语:您说过个人主义是阿根廷的一个古老美德。

——是的,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然而恰恰相反,是不是?这并没有发生,相反的却发生了。

——您看它现在适不适用?

——在当下这个时刻大概是荒唐的吧,但为什么不想象在未来它会适用呢,因为未来的可塑性是如此之大。因此是我们在驾驭未来,这未来取决于我们。因此这驾驭可能是有用的,有益的:我们思考未来这件事——每个人想的都是他期望的东西:“wishful thinking(一厢情愿)”——但这种一厢情愿可能是有效的。

——无论如何,在我看来我们,尤其从事文化的人,应该强调的是自主性,独立性,并且尽量不要画地为牢,在一个所需恰恰相反的时代。

——是的,我尽力而为,我的很多朋友也是这样做的。但这有点难。

——让我们希望它可以继续下去吧。

——是的,无论如何我们依然会是两个个人主义者,费拉里,您和我,对不对?

——至少是这样。

——当然,就让其他人去分门别类,从而迷失在各自的派别之中吧。悲哀的是我们可以预期到这一点。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国内首部百年女性散文诗选,精选几代散文诗女性作家的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散文诗诞生一百周年、集中展示几代女性作家散文诗创作成就,散文诗作家兼评论家王幅明编选了这部文图并茂、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选集。这是中国第—部女性散文诗选本,收入自1918年中国散文诗诞生以来,176位海内外女性华人作家的散文诗佳作500余章。作品个性鲜明,绚丽多姿。女性散文诗,尤其以唯美唯情、细腻细微见长,以女性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入骨的美丽的追求,受到读者青睐。本书是对百年女性散文诗文本贡献的一次集中呈现。编选者在前言中对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作了精到的评述。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可视为全书的主题。
  • 《砚耕塘诗稿》作品评论集

    《砚耕塘诗稿》作品评论集

    很多人都在谈论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除了血缘上的父子,两个相差20多岁的人应该以一种什么身份或方式把一个家族的血脉传承。我的父亲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
  • 荷韵悠悠

    荷韵悠悠

    任绍毅的散文,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有的是“清水出芙蓉”的率真自然;没有象牙塔里的无病呻吟,有的是“感时花溅泪”的沉郁悲愤。纵观任绍毅的文学之旅,他走的是一条“人不知而不愠”的平实之路,他的人与文是“即之也温”的平和与旷达。“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这是理学家朱熹写在白鹿洞书院的联语,它也是天下读书人可以参照和效法的镜鉴。“一个人只在摆脱被命运操纵的恐惧后,才能体验到更为深沉的快乐,即使历尽沧桑,他仍然是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哲学家罗素写给现代人的一己洞见,这也是任绍毅历尽沧桑的人生写照。《荷韵悠悠》是他的一本作品集。
  • 从一个蛋开始

    从一个蛋开始

    标示“70后”一代人的灵魂眼界,即使碰壁破裂,也要做一个勇敢对抗固有现实的“蛋”,鲁迅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从一个蛋开始》是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作者亲自挑选了自身22年创作生涯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涉及人生成长、城乡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两辑,文字质地醇厚,亮堂澄澈,情感真挚而不泛滥。本书是作者散文随笔中精中选精的名作集,作者将其前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经典集中于一册,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第一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70后一代人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心路历程和赤子之心。第二辑以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的阅读体验和书评也都收入其中。整部散文集反映出作者作为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史。
热门推荐
  • 天厚净土

    天厚净土

    眼前漆黑一片,直至前方,出现了一个修长的身影,他犹如救世主……似曾相识……又如此的陌生和遥远……我依稀看见他英气逼人的面容,一眼望进了他那双如大海般幽深的双眸。这双眼睛里流露出的内容,让作为演员的我无法形容……跨越了漫长的过往,划过恒古的年轮。……
  • 了不起的摩尔纳

    了不起的摩尔纳

    本书是法国最流行的小说之一,但在英语文学中却始终不入主流:近百年来,这本诡异严肃、哀婉至极的小说虽然大受推崇,却没有多少读者。亨利·米勒对小说主人公敬重有加。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借用了它的书名(还有评论家认为,《盖茨比》中的叙述者尼克·卡洛威和他那位相思成疾的朋友,正是以《约定》的主要人物为模板)。2013年是《约定》的百年华诞。尽管不乏名家推崇,但这本著作的地位却岌岌可危。小说平实的字里行间散发着哀婉凄越,令许多人为之心醉;用一位评论家的话来说,“宛如那荒原上的雾霭”。
  • 唱片不死

    唱片不死

    《纽约时报》畅销书;“音乐呆子”埃里克·斯皮兹纳格尔全新力作!这是一本向实体唱片的黄金年代致敬的图书,是关于音乐收藏的风趣而真诚的回忆录,是描写欧美乐坛的“杰作”!网络时代的音乐播放器虽然方便,却再也找不到曾经小心翼翼珍惜每一首歌曲的情感。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斯皮兹纳格尔曾经拥有过数千张唱片,却陆陆续续借出、遗失或者卖掉,但他没有想到,属于唱片的时代会过去,网络时代的音乐播放器虽然方便,却再也找不到曾经小心翼翼珍惜每一首歌曲的情感。所以斯皮兹纳格尔决定上路,找回被他扔掉的那些唱片,找回那个唱片的黄金年代,和自己的青春岁月!
  • 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乡村支教老师叶满被相恋多年的男友抛弃,河边买醉不慎落水,无业游民余生拼力相救。二人感情升温,甜蜜相恋。但好景不长,余生突然神秘人间蒸发。直到这时,叶满意外发现余生的真实身份。当最美支教女教师遇到一时落魄化身为神秘身份的文艺界扛把子霸道男神,温柔耐心教育其打开心结重新踏上文艺界之巅,且瞧男神会如何将最美女教师拥入怀中深深爱。
  • 校园三剑客·神秘男孩(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神秘男孩(经典版)

    张小开的堂弟来福是个神童,才两岁的他在电脑方面比张小开还精通。而且,他说白雪像自己的女朋友,他的家在遥远的A国,他身上还背负着足以影响世界的秘密,他必须返回A国去解决危机。小来福的话可信吗?“校园三剑客”带着来福去了A国,他们能顺利化解危机吗?他们能否揭开来福背后隐藏的秘密呢?
  • 仗剑破轮回

    仗剑破轮回

    地球少年偶然穿越到神奇大陆,收服了单纯美貌的妖怪女仆,征服了冷若冰霜的魔教公主,吸引了活泼娇俏的掌门千金。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陆灭绝轮回,少年力挽狂澜,剑道、阵法修仙,仗剑破轮回,拯救苍生!
  •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流年似瑾,青春亦然

    流年似瑾,青春亦然

    有些人第一眼便可以惊艳了你,比如王晋阳。林然不知道这份暗恋是从哪一刻开始的。她以为她会在这份暗恋里沉溺许久……可是有些缘分的到来是不可控的,比如杜亦龙。他近乎强势的进入了她的世界。他用行动告诉她——喜欢就要说出口,喜欢就该追到手。
  • 灵心医馆

    灵心医馆

    一家小小的医馆,群英汇聚。一个神秘的黑客,战帖挑衅。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拼凑记忆的碎片。爱与恨的交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还有危险恐怖的灰色地带。那被遗忘的记忆逐渐挖开,真相……
  • 狂妻搞事

    狂妻搞事

    他俩是现代最顶级职业杀手,一对腹黑兄妹,他们是杀手界最危险的存在,却又是所有人仰望的存在。但是在一次任务过程中发生了意外,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上。两人穿越成了陆家臭名远扬的废材兄妹,在这个异世界里饱受欺辱,终于某女忍不住了怒骂道:“他奶奶的,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病猫吗?”一天,某位妖孽邪笑着把她拐回家,“乖~,我的小猫咪!”可是某妹控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妹妹被人这么子抢走呢!此后,就一直开始着与大舅子斗智斗勇抢媳妇的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