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100000012

第12章 遵纪守法立于世(2)

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决定亲自到各个军营巡访、慰劳士兵,好与将士们交流一下感情。于是他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带着随从人员出发了。汉文帝一行到达灞上营和棘门营周亚夫的时候,人马直驰而入,毫无阻拦,镇守将军和属下将校早已在营门外恭候多时。他们见汉文帝一到,立刻大开营门,奏响鼓乐,将士们欢呼雀跃,热闹非凡。汉文帝在士兵们的热烈欢迎下,骑马飞奔到将士帐前,等汉文帝离开时,将士们又十分恭敬地送了很远的一段路程。

不久,汉文帝和随从们来到周亚夫统辖的细柳营,情景却大不相同。只见守营将士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驽,拉满弓弦,营门紧闭,完全是准备作战的样子,丝毫没有迎接皇帝的意思。

面对这种情景,汉文帝派先导先跑到军营喊道:“天子就要到了!快打开营门。”把守营门的战士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没有将军的命令,谁也不敢开门。”

最后汉文帝只得下旨,周亚夫这才命人打开营门,不过他仍要求汉文帝进营门要下马,军营内不能骑马快跑。汉文帝一行只得下马徒步缓行。当他们走到将军帐前时,只见周亚夫身穿盔甲,威风凛凛地前来接驾。他见到皇帝时,只是手拿武器拱手作了揖,并没有下跪,说道:“穿铠甲、戴头盔的将士不能跑拜,请允许我军礼参见皇上。”汉文帝见状并没有发怒,而是微笑着表示赞同,并向官兵致敬。

在细柳营,周亚夫陪同汉文帝巡视了各种军事设施和布兵之地,慰问了驻守各处的将士。临走时,营中将士各安其位,也没有欢送汉文帝。

走出军门后,汉文帝的群臣都惊讶不已,议论纷纷。有的大臣认为,周亚夫太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但是汉文帝说:“不,恰恰相反。我认为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以前在灞上,棘门军营看到的军队如同儿戏,他们的将军本来可能遭受袭击而做了俘虏;周亚夫却不同他的军营戒备森严,即使匈奴突然袭击,他也不可能被冒犯!”

不久,周亚夫以治军谨严有方,汉文帝予以嘉奖,并要求各营将士都要以周亚夫为榜样,严于治军。他还晋升周亚夫为负责守卫都城长安的最高军事长官。很快,周亚夫统率汉朝大军,经过激烈战斗,把匈奴赶到了长城以外,西汉的政权得以巩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孟子提出的做人准则。周亚夫面对皇威而不屈服,依然固守心中从严治军的信条,赢得了皇帝的敬重,更赢得了胜利。恪守纪律,重要的是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毫不通融、毫不放松,如此才能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桥玄深明大义

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臣相,曾在汉灵帝时任尚书令,后来还被提拔为太尉。他为人正直善良,性格耿直,敢于和贪官污吏、盗贼劫匪作斗争,百姓都十分敬重他。

当时,常有盗贼以绑架的手段勒索钱财,许多人深受绑架勒索之苦,但往往忍气吞声,以钱财消灾,不敢与盗贼作对,使得绑架勒索之事经常发生。

一天,桥玄十岁的儿子正独自在家门前玩耍,忽然来了三个劫贼,趁无人注意时将孩子绑架了,然后向桥玄索要钱财,并威胁说如不照办,就杀了他的孩子。家人担心劫贼伤害孩子,希望桥玄不要把这事告知官府,花费些钱财把孩子索要回来算了。但桥玄不听,立即报告了官府。

当地守备阳球一直敬佩桥玄的胆识与为人,马上派兵前去包围了劫贼的住处。可是,桥玄的儿子此刻就在劫贼手中,阳球担心若贸然冲进屋去抓人,劫贼会狗急跳墙伤害孩子,甚至会做出无法预料的举动;但是,如果不赶紧下手,到了夜晚,劫贼有可能会乘夜色逃脱。怎么办才好呢?

阳球一时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桥玄大声喝道:“劫贼是众人的祸害,难道我今天就真的要为了自己的儿子而纵容众人的祸害吗?我不能遇到一点挫折、阻力,就停滞不前。”于是,桥玄再三催促阳球下令动手。士兵们被桥玄的深明大义所感动,阳球刚一下令,他们就个个奋不顾身地冲进屋内,活捉了三个作恶多端的劫贼。不幸的是桥玄的儿子已被劫贼杀害了。

人们都十分敬佩桥玄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对他深明大义的美德更是世代传颂。桥玄死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葬礼也极其简单,却受到了世人的景仰。有一年,曹操经过桥玄的墓,十分恭敬地祭奠了他。蔡邕(yōnɡ)还为桥玄写了《太尉桥玄碑颂》,说他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桥玄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其意志极其坚强,面对丧子之危仍不屈服,始终保持高尚的节操。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像桥玄一样以大义为重、遇事百折不挠,困难就不会成为拦路虎,挫折、失败也击不垮我们,成功就会纷至沓来。

苏章办案不徇私情

苏章是东汉顺帝时的一位名臣,因在朝中政绩卓著,所以就被派到冀州(今河北)担任刺史,巧的是,他的童年好友贾明正好在属他管辖的清河郡当太守。

苏章刚一到任,清河郡就有人控告贾明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苏章对此事难以相信,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贾明和自己一样,从小就立下了报国安民的宏志,难道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贾明就变得如此骄横无礼,目无国法与百姓?

由于案情严重,苏章毅然决定派属下前去清河调查。经过调查,状纸上所列贾明的罪状件件属实。苏章为老朋友的犯罪行为深表痛惜,经过思虑之后,他决定亲自去劝贾明自首归案。

苏章带着衙役前往清河。安顿下来后,苏章便在官邸设私宴宴请贾明,还兴致勃勃地谈论起童年时代的乐趣和友情。酒足饭饱之后,贾明乘着酒兴请求苏章对他多加包涵与照顾。

这时苏章收起笑容,很严肃认真地对贾明说:“今天咱们是好友久别重逢,是私事;明天我就要作为冀州刺史来清查你的问题,那是公事。公事就得公办。我听说,这些年你贪赃枉法,聚敛了许多不义之财。如果你想争取宽大处理,那就趁早坦白自首吧!”

贾明这时傻眼了,他马上哀求说:“看在好朋友的情份上,你还是放过我吧!”

苏章却不为所动,果断地回答:“我是皇上派来专门惩治贪官污吏的。如果袒护了你,我下面的工作便难以开展了。如今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如果对此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下去,那就会民怨沸腾,久而久之,百姓便可能揭竿起义。那时候,国家难以安定,你我和众百姓都难以幸存。况且,你这么做也是违背了咱们童年立下的志向啊!你还是应当坦白自首。这是我的忠告。你要知道,我苏章向来是依法办事的,绝不会为了庇护朋友去破坏朝廷王法。你还是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吧。”

贾明听了苏章的一席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便告辞了。第二天一大早,贾明来到刺史官邸,主动向苏章呈交了坦白书,退出了全部赃款赃物。苏章核实了贾明的罪证,如实上报朝廷,贾明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不法分子是社会的毒瘤,执法者必须坚决地惩治;纵容罪犯无异于放虎归山,遗害无穷;苏章能够不徇私情,为执法者树了一面旗帜,他在无声地影响着后人。在当今时代,反腐倡廉工作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身边的腐败毫不留情地批评指正,不包庇、不遮掩,我们的廉政建设将进行得更快、更好。

曹操割发代首

东汉末年,各路拥兵自重的军阀都想各自为政,一时间国内出现了混乱的局面。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后,担任起总理军国大事的丞相,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亲自领兵东征西讨,目的就是为了把混乱的中国统一起来,成就霸业。

公元198年夏,曹操在统帅大军出征的路途中,看见沿途小麦长势较好,谷穗金灿灿的,十分喜人。然而令曹操不安的是,由于战争频繁,老百姓都逃亡在外,成熟的麦子无人收割。曹操稍作思考便传令全军说小麦已经到了收割季节,全军将士无论是谁都不许践踏麦田,损坏庄稼,违令者一律处以死刑。同时,他又派人通告沿途百姓不要害怕躲避,要抓紧时间把小麦收割回去。众百姓听了无不欢呼雀跃,连声称赞。

大军队在曹操率领下有序前进,突然有个小校骑的马匹抵不过麦子的诱惑,把头一歪,就势啃了一口路旁地里的小麦,曹操命令立即处死小校。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从那以后,士兵在行军中每逢遇到麦田都跳下马来以手扶麦,有的人甚至笼住马头,小心翼翼地走路,没有人再敢糟踏庄稼了。

曹操想不到意外的事竟发生在曹操身上,曹操骑马正向前走,一群斑鸠从路旁的灌木丛中突然惊飞,曹操的马受惊后狂奔起来,窜进了一块麦田,无意间踏坏了许多小麦。

曹操的侍从忙把马拦住,惶恐地问丞相是否受惊。曹操没有歇息,却马上把军法官叫来,很认真地诉说了自己的罪过,并要求治罪。军法官不敢治他的罪,因而竭力为他开脱责任。

曹操见军法官不治他的罪,十分生气,并说自己违犯了军法就该处斩,因而拔出宝剑就要自刎。旁边的人手疾眼快,赶忙夺下宝剑。军士们全都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他千万不可轻生,因为失去他,大家就没有带兵的统帅了。

然而曹操还是执意要治自己的罪,他从旁边的人手中夺过宝剑,唰地一声,割下了自己的一束头发,掷在地上,说是以发代首,割发代罪。全军将士看到丞相带头守法,都肃然起敬。于是,军中便没有人再敢违犯军法,军纪更加严明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也应如此。制定规矩后,制定者应该是遵守纪律的表率,而不能凌驾于纪律之上,使纪律仅仅成为约束别人的工具。就此而言,带头遵守纪律应该说是一种很为重要的美德,体现着人的道德准绳和精神境界。

隋文帝严惩皇子

隋文帝杨坚虽然贵为皇帝,却仍把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职责,他常常教育他们要励行节约、勤政爱民。他还强调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隋文帝所有孩子中,三皇子杨俊功高气傲,常常以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的功臣自居,无法无天,恣意妄为,无恶不作。他霸占别人良田,抢夺百姓妻女,逼得老百姓无处安身,只得流落异乡。

消息传到隋文帝耳中,他非常震怒。但他念及父子之情,没有惩办杨俊,而是拿他的几个手下人开刀,杀鸡给猴看,以儆(jǐnɡ)效尤。杨俊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竟依照皇宫的规格来营造自己的王府,把天下许多奇珍异宝攫(jué)为己有,抢占良家女子以充内室,供他寻欢作乐,简直无法无天。

隋文帝看见杨俊如此奢侈腐化,忍无可忍了。他知道如果再放纵杨俊,就会使君臣效尤,风气败坏,国将不国。于是,隋文帝断然下令把杨俊软禁起来。

惩罚皇子一事在朝中引起很大震动。将军刘升以为这是隋文帝一时气愤,时间久了定会后悔,便想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他上了一道奏折替王子求情,隋文帝没有批准。随后,刘升又进殿替杨俊求情,隋文帝不禁愤怒,拂袖而去。

过了几天,朝廷重臣杨素也来为杨俊求情。隋文帝强调说人情能容,国法却不容。杨素只好不作声了。

杨俊见此,知道父皇是真正动怒了,自己的死罪不能免,又急又怕,吃不下,睡不稳,很快就病倒了。他在病中亲自给父亲写了封认罪书,请求从轻发落。隋文帝让送认罪书的人传话说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以此为戒,不再胡作非为。杨俊知道自己死罪难逃,郁郁而终。

随后,隋文帝吩咐手下人要把杨俊的府第充公,奢侈华丽的装饰全部毁掉。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历朝历代的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如果我们今天的每个人都能同隋文帝一样带头严格遵守法律,那么法制社会的昌盛将指日可待了。

戴胄高压之下不退缩

唐太宗在位时,戴胄(zhòu)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当时唐朝的法律《唐律》已经出炉,共500条,这为审案判刑提供了客观凭据。

戴胄任职期间,秉公办案,执法甚严。他以《唐律》为判刑依据,即便是皇帝的圣旨,如果与《唐律》不符,他也不予理睬,依然照律办案。

唐太宗曾经发布了一道圣旨,说凡是在科举考试中伪造出身和资历者,要立即坦白自首,否则判处死刑。

不久吏部查出有个已经金榜题名的举子,出身和资历都是伪造的。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革去这名举子的功名和官职,将他投进大牢,交由大理寺审判,责成戴胄将这名举子判处死刑。

然而,戴胄在查明了犯罪的情由和事实后,却根据《唐律》的有关条款,把他流放到边荒去了。

唐太宗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恼火。他差人把戴胄叫进宫来,很生气地质问他为何要自作主张违抗自己的命令。

戴胄解释说他只是严格遵从《唐律》办事,害怕失职。唐太宗更加生气了,让戴胄重新判处举子死刑。

戴胄面对唐太宗的强大压力,丝毫没有退缩,他将《唐律》和皇上的命令作了鲜明的对比,在他看来,《唐律》是国家参照前朝法典,依据本朝实际,是集中众人的智慧,经过反复研究推敲制定出来的,而且是通过皇上批准才得以颁布实施的。而皇上的命令是凭一时情绪发布的,不如《唐律》那么客观。皇帝的小信用和国家的大信用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唐太宗听了戴胄的答辩之后,觉得言之有理,就不强逼戴胄改刑了,并对戴胄的做法表示了赞许。

在一个法制社会里,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威权、人情都不能强加于法律之上。但是,拥有威权者往往不甘束缚于法律,囿于人情者往往希望法网网开一面,在这里,一个人品德、节操的高下廓然自现。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我们应该学法、知法、用法,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国家的信用。

包拯执法铁面无私

北宋时期,有一位断案如神、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好官,他就是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仁宗天圣五年,28岁的包拯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他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无论身负何职,他都执法如山,正直无私,被民间百姓称为“包公”、“包青天”。

包拯所到之处,当地的百姓有冤案都会争相上诉,因为他们相信包拯会秉公执法,为民请命。实际上,包拯就是这样做的。对百姓,认真查处,不偏不倚;对权贵,敢于斗争,严惩贪官恶霸;对亲戚故旧,也不加偏袒。

那还是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百姓闻知“包青天”到任,便纷纷赶到衙门投递状纸。包拯翻阅诉状后发现,案上厚厚一叠状纸,都是状告自己的舅舅的。原来,包拯的一个舅舅依仗包拯在朝做官,便在庐州横行霸道,抢占民田,干尽违法之事。

包拯十分恼怒,叫来当地县令询问。县令见隐瞒不过,只能承认确有此事。包拯质问他道:“那你为何不审,依法惩治?”县令吞吞吐吐地作了回答。原来,当地县令畏惧包拯的权力,不敢轻易审理有关包拯舅舅的案子。包拯心下顿时明白。于是,包拯决定亲自审理自己舅舅的案件。

同类推荐
  • 我们只是讲道理

    我们只是讲道理

    写时评的人,常跟热点,最怕的就是文章速朽,似乎事件一结束,观点也就寿终了。何况,在时间逐步碎片化的时代,人们阅读似乎只追求一个“爽”感,替我骂够不着的人,替我把那帮讨厌的人归类,替我设立精准的鄙视链条……总之写作者成了大众情绪阀门的操纵者,“讲道理”渐渐成为当下写作群中的异类。消费情绪、收割焦虑、横贴标签,是如今讨喜的写作手法。然而,作为一个写字人,三表却认为,即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有些道理不会过时,值得被留下、他写作这本书的初心,就是,在追求“快”的时代,“慢”下来,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说。他相信,讲道理虽然不能快速见收益,却可以受益终生。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热门推荐
  • 魔导尊主

    魔导尊主

    家族没落的少年诺瓦洛,为了心爱的女孩,以及日后更加重大的使命,必须不断成长。学院之巅、冰原狼王、火山女王....少年的成长历程逐一开启。
  • 海风吹拂

    海风吹拂

    南疆硝烟刚散去的时候,十九岁的我被当领导的父亲要求去当兵,极不情愿地来到了海军却是工程兵部队。新兵连凭借小聪明赢得良好口碑,内定为团部机关兵,却被人后门顶替去农场当了一名种田的庄稼兵。好不容易调回团部却遇上裁军,又被精简到基层连队驻守海岛。面对连续的裁军和精简整编,当同年入伍的战友纷纷退伍时,选择留守军营,只为了兑现与父亲“当个好兵”的承诺,咬牙坚持在艰苦的工程兵岁月里锻炼成长,亲历了共和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百万大裁军,见证了人民海军工程兵部队这支光荣之旅撤编的全过程,历经艰辛和磨难,忠实履行了一名军人的神圣使命,带着优秀士兵和党员的荣耀离开军营……
  • 美男来接招:魔女穆念熙

    美男来接招:魔女穆念熙

    她的父亲是商界之龙,她的母亲是商界之凤,她的爷爷奶奶是英氏贵族,而她却是轰动校园的魔女。绝美的容貌,张扬的性格,面对英俊的王子,邪恶的美男,她谁也不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王子有什么了不起?她可是响当当的魔女!哼哼,美男帅哥别挡道,统统靠边站!一场华丽的校园舞曲闪亮登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恶龙与珍宝

    恶龙与珍宝

    华至凊一直以为,汤暑对自己好是因为愧疚。华至凊一直以为,自己是条恶龙,汤暑,是他的珍宝。华至凊一直以为,汤暑不知道自己喜欢她……华至凊:“嗷呜——”汤暑宠溺笑:“mytreasure。”注:女主超宠男主,当儿子宠的那种。
  • 营销学全书

    营销学全书

    在去单位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行色匆匆,各自奔着生活而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好日子的念头:有份体面的工作,有个温馨的家庭,最好还能受到别人的尊敬。然而,随着日子一天一天毫无希望地过去,一旦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信心也就逐渐泯灭了。如果你们的生活真的如我所说,那么现在,请抬起你们沮丧的脸,看看我们这套书吧!
  • 再遇极品男神

    再遇极品男神

    男女主皆身心干净,1V1,甜宠爽文,一路宠溺到底......来自孤儿院的三个女孩儿,三种不同的性格,三种不同的际遇,三段不同的爱情与婚姻。钟楚楚,平面设计师,一个独自带孩子的单亲妈妈,在遭遇陷害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韩灵,美女律师,外表冷漠内心柔软,再次遇到那个前世冤家,终于找回自己曾经丢失的记忆和情感。来吧!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林美杉,一个被亲生父母丢弃的女孩儿,在父母得知她身上蕴藏的能量后,被再次找回。本以为是迟来的亲情,原来一切皆是阴谋,好在她身边一直有一个超级大暖男。
  •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看见妖精的女孩

    看见妖精的女孩

    嗯,1V1,是言情。我叫单(shan)邪。我从出生起变是很安静点女孩,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快乐,我也很孤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概是我上学的时候吧,大家全都远离了我,说我是个骗子。我不是骗子,明明他们面前就有很多动物在那里,为什么要说看不见呢?后来,我才明白,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可以看见妖精,俗称,动物的灵慧之身,都说百鸟朝凤,我出生的时候却是围绕着许许多多灭绝或现存在的动物。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这所私立的黎岚初中,在那里我遇见了一个我一生的挚爱......
  • 苏小姐,我是你的乔先生

    苏小姐,我是你的乔先生

    【新书已发《白山钰》每章4k起】染染,我爱你,永生永世。小染,你如果爱他,我放你去爱。这一生,我无法回应萧夙的爱,因为我爱的是一个叫做乔然安的男人。你知道一醒来看着周边都是白色,闻着医院的消毒水的味道,却什么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感觉吗?不好意思,我不记得你了。我只知道萧夙是我的男朋友,而你,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失忆的我以为我爱的是萧夙,却没想到的是,那个叫做乔然安的男人为我做了多少。当记忆可以恢复的时候,我逃避了。其实忘记过去没什么不好,这样才可以和我真正爱的男人重新开始。然安,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