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韩都新郑,西门外。
“秦使大人,韩王忙于朝事,便遣小人送大人,请大人海涵。”
韩王近侍说罢,将一卷王书呈上,恭敬地双手递给李九。
“此便是大王给秦王的回简,望大人向秦王多加赞誉我王。”
“尽量。”李九点了点头,收起竹简。
而后,李九指着一旁仪队簇拥着的满是竹简的马车,问道:“那是?”
“韩非公子所赠,小人也不知道是什么。”
原本韩王打算是想收买李九的,刚入偏舍的那一晚,便安排了十几个宫女服侍,可都被李九委婉拒绝了。
见着李九这么强硬的态度,韩王也就打消了念头。
笑话,连美色都诱惑不了的人,会被金钱所诱惑?
所以,韩王也没准备什么东西赠给这秦使,只是安排了一支军队护送秦使归秦。
但是,这韩王近侍也搞不懂,为什么韩非公子要送一车竹简给这秦使呢?
“韩非?”
就在李九郁闷的时候,突然从城里赶出一个月白色衣裳的少年。
少年纵着马,因赶的急,额上布满细汗。
“见过张良公子。”
见着少年,那韩国近侍拜了一礼。
少年下了马,一手牵着缰绳,看向那不远处的李九。
“张良,见过先生。”
李九打量了一下少年,想了想,应该便是韩非常说的那位相国公子。
不等李九开口,张良接着说道:“韩非哥入了王宫商议朝事,不方便送先生一程,便让良送先生一程。”
说罢,张良拿出昨夜韩非交给他的竹简。
“先生,这是韩非哥让我交给你的。”
李九接过竹简,看了眼张良,低声问道:“韩非还有什么交代你的?”
“没了。”张良盯着那面甲,“祝先生一路行好。”
李九嘴角轻微上扬,道:“那么,告诉他一声,告辞了。”
说罢,李九慢慢走过缟鱼边,跟那韩军领军之人打了声招呼,便离去了。
张良静静地看着那白衣人远去。
其实,韩非是有交代他事的,那便是好好记住这人,因为这一别后,便是敌人了。
青鬼獠牙面具?鬼将军么?
张良轻摇了摇头,笑着返回城内。
······
踏马之声渐渐响亮,时不时还传来戈矛划破空气得声音。
那韩将领看了看眼前的秦旗帜,便纵马后移,到李九身旁。
“秦使大人,秦军来了,我等便不再前行了。”
说罢,韩将领让军队让出一个位置,好让李九走出。
马车上的侍仆看着韩非公子交代过的白衣人离去,也随之离去。
韩将领看了看那侍仆,举了举手,没让人给拦住。
韩将领看着那白衣人渐渐行远,便移步看了眼那不远处的黑旗,那大大的秦字让人在这夏日都有些身凉。
随意瞟了一眼那秦军,韩将领心中有些发冷。
这可是万人之军,却只是来迎接这么个秦使,看来这秦使在秦国的地位不低啊?
想着,韩将领松了口气,毕竟那韩王近侍千叮百嘱让他多加尊敬,他倒是没有冲犯这秦使。
若是这么等人告上一句,怕是自己这千人领军之将也就当到头了。
只是,韩将领有个疑惑不解,秦国不是尚黑么?怎么这大人着白衣来着?
只是没人给他回答了,李九骑着马儿,径直向秦军行去。
秦军黑旗下,一位老人骑着马立在军前,见着越来越近的白衣,移出几步。
“鬼将军,出使韩国可顺利?”
“还好。”李九笑了笑,“怎么是缭先生?”
这老人是嫪毐之事后来的秦国,向嬴政献六合之计,嬴政大喜,任为国尉,后人因此称之为尉缭。
“难道鬼将军不想见到老朽?”
老人笑着摸了摸胡子,见着李九尴尬地挠了挠头,乐道,“老朽跟鬼将军说笑哩,王翦将军凯旋归来,大王赏赐,不便前来。”
“至于其他将军,鬼将军也收到密报了,大王起百万之兵,他们早早便去练军了,而李斯这小子整天缠着大王,大王无奈,只得打发老朽这个闲人来接鬼将军了。”
说来,老人这么位游说之客,按理说,应该是让人神憎鬼厌的,但老人却是凭着性格,与一帮秦重臣交好。
“老先生还是闲人哩?”李九笑了笑,“大王可是以师礼对待老先生的啊。”
老人笑了笑,指了指李九后边的马车,便转开话题问了句:“鬼将军啊,那是?”
李九回头看了一眼,淡淡道:“一位友人所赠。”
“哦。”老人点了点头,而后牵着缰绳回头,中气十足的喊道,“班师,回咸阳。”
韩军见着那黑甲走远,也就没再停留,带着军队回新郑。
天渐渐暗下来,太阳尽情挥洒最后的余光。
韩王宫后院,女官白皙的双手轻轻放在琴弦上,慢慢地弹奏。
韩王轻轻抓了把鱼食,走到木栏杆旁,将手伸出栏杆,手轻轻一放。
那鱼食便慢慢落下,让池中纵起的鱼儿一口含住,随后猛地坠下,砸出半尺的水花。
但没吃到鱼食的鱼儿不甘心,停留在原处,干巴巴地望着亭子里的人。
突然,一人急忙闯了进来。
若是鱼儿的记忆再长久一些,便能记住这人早晨来过,是亭中那人的侍卫。
韩王看着来人,向女官轻轻摆了摆手。
女官没说什么,轻轻抱着古筝便便离去。
“秦使回去了?”
“回大王,与秦军交替了,若是没有意外,此时应能回到咸阳了。”
“可有什么事发生?”
“没有,只是那个,韩非公子送了一车竹简给那秦使。”
“竹简?没了么?”
“没了。”
“退下吧。”
见着那人离去,韩王自言自语道:“那人喜欢简书么?倒是好笑。”
一个武将不喜欢美人,反而喜欢简书?
“也罢,倒是希望那秦使可在那秦王面前美言几句。”
说着,韩王叹了口气,苦笑着又抓过一把鱼食,散放在水面上。
“五成机遇,韩国不会亡的。”
鱼儿们看不出亭中那人的无奈,只是看着眼前的食物,争相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