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阑珊,阳光撒照,风儿甚是喧嚣。
咸阳城外,一支军队缓缓而来,军旗昂然,那旗上的秦字映射入目。
见着远处的城墙,士卒握紧武器的手轻轻松开,脚上的步伐也慢了下来。
各营领将微微侧身,看向那领军在前的白甲将军,见着白甲将军也没呵斥,也就没有理会,许默了这种行为。
毕竟出征时久,如今回到家了,是也该松一松了。
这军慢慢行着,扬起一阵尘沙,缓缓向咸阳城走去。
······
初入夏日,空气渐渐变得燥热起来,风儿带走热气,又留下一片燥热。
靠在凉亭的栏杆,姬丹抓了把鱼食握在手里没放开,看着池中的鱼眉头紧锁,似乎在想着什么。
不远处,一个老人轻轻走来。
廊道侍从见着来人,微微俯身行礼。
老人笑着点了点头,径直走向凉亭处。
“先生?”
姬丹松开手,鱼食点点浮在水面上,引得鱼儿争食。
“拜见太子。”老人行了一礼,“太子怎知是老夫?”
姬丹转头,向老人笑道:“此时来寻我之人,除先生外,可另有人?”
“哈哈,倒是老夫鲁莽了。”
此次太子出逃咸阳,燕国上下皆有异议。
更有甚者,上书谏燕王送太子回咸阳,为平秦怒。
只是,这人路走窄了,无论如何,太子是燕王的子嗣,还是燕国的储君,如此上书,岂不是自寻烦恼?
况且太子不过只是出逃罢了,先秦王不是也出逃邯郸,可为一人而灭其国?
且说送太子归咸阳?焉有此理!
只是无论如何,朝中众臣似乎达成什么共识般,与太子不加甚交,恐怕惹火上身。
如此情况下,能寻太子的,也就只有太子的老师--鞠武了。
“太子消瘦许多了。”
鞠武看着姬丹,叹了口气。
姬丹淡淡一笑,没有回应,又抓过一把鱼食,轻轻撒在池面上,看着那争食的鱼儿。
“不知先生寻我何事?”
“怎么?无事,老夫就不能来寻我的学生了?!”
鞠武走到姬丹身旁,靠着栏杆看向鱼池。
只见鱼食旁,一条大鱼旋作一圈,将鱼食死死护住,将其他鱼儿驱赶在外。
“先生说笑了。”
姬丹笑了笑,侧目看了下鞠武。
“先生以为,燕国如何?”
鞠武愣了下,思寻一番,不作回答。
“燕国势弱。”
姬丹看着沉默的老人,笑着替他作答。
燕居天下之边,不善兵武,不取谋略,与赵征伐,军有所损。
“先生看。”
姬丹指着池面,只见那大鱼划出一小些鱼食出外,早就候着的小鱼儿们争先恐后游去,甚至两两为敌。
而大部分鱼食被大鱼半圈,竟无鱼敢窥视。
此不为天下之大势?大鱼为秦,小鱼为燕、赵、韩、魏、齐、楚,秦国势强,圈天下半之土地而善其身,而其余六国,不谋秦之土地而相互征伐,致连横破灭,韩国以为秦郡,赵地几失大半,天下媚秦而自保。
若小鱼联合攻大鱼,大鱼可敌?
以大鱼之恩施,以小食为恩而不图大食,各自征伐,嗟呼,大食不可食矣!
“我明白。”鞠武苦笑一声,“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大势已去,秦之势强不可阻矣。
今韩已灭;齐善自其身,不为御秦;魏媚秦,以求自保。
天下皆如此,弱燕能如何?
“我识得嬴政。”
少时出邯郸以为质子,他便交好嬴政。
“此人待友皆善,待敌皆恶。”
姬丹笑着看向鞠武。
所以,以媚秦而自保,嬴政不会容许这般的。
只是这燕国上下皆以为媚秦足以自保,笑话,天大的笑话!
这便是他不惜得罪秦王也要逃出咸阳,以谋御秦之计。
此时,池面上已有几条小鱼翻肚浮在水面,鱼肚素白,只有几个小口,缓缓留着鲜血,染红鱼池。
姬丹见状,叹了口气离开栏杆,坐在石凳上,喝了杯水。
“当有一计,可阻狼秦。”
鞠武看着眼前的青年人,思索一番。
“太子,老夫或许可荐一人。”
······
“大王。”
蕲年宫,尉缭向着黑衣青年轻轻一拜。
“啊,缭老先生?”
黑衣青年听着声音,猛地抬头,惊讶地看向尉缭。
攻韩前,嬴政让尉缭游说各国,离间君王。
此番,尉缭竟是比攻韩之军还要先回?
尉缭看出了嬴政思虑些什么,笑了笑。
“大王,老朽入赵,寻得一谋,连忙回咸阳以报大王。”
“哦?”
嬴政眼光一亮,看了看尉缭还是站着,连忙赐坐,心中埋怨自己的忘性。
毕竟啊,这缭先生的计谋皆为良谋,若是得上这一谋,赵国无患矣。
尉缭笑了笑:“大王必知那赵国李牧,两败我秦,老朽以为,此人之攻谋,不弱于我秦诸将。”
说罢,尉缭看了嬴政一眼。
“然,老朽赂赵臣,而有听闻,赵相郭开与李牧有所不合,而赵王宠信于郭开。
且李牧生性贪婪,老朽以为,可借郭开之手,除李牧,于此,赵国无患也。
以此,老朽自作谋思,速回咸阳拜见大王,以求大王以千金予我,以赂郭开,望大王成全。”
说罢,尉缭长吐一口气,看向嬴政。
“善!”嬴政大笑着,“先生大才,思得如此良计。”
这么来,赵国可有如李牧这般领军之将?
笑着,嬴政看着尉缭,开口道:“先生要何赏,寡人定将赏赐。”
“如此啊。”尉缭笑着道,“老朽求大王允诺一件事。”
“何事?”
尉缭皱着眉头想了想,良久,笑着道:“老朽暂且未想到。”
“······”
未想到,你便要寡人答应你?
嬴政嘴角一抽,但想了想,也就笑道:“寡人允你。”
“谢大王。”
······
尉缭缓缓走出王宫,看着那恢宏的宫殿,无奈地笑了笑。
他并非没有想到求的何事,只是不便说出,怕秦王不肯答应。
秦王面相到底还缺仁德,也不知往后这天下如何了。
罢了罢了,他这等老头,当要归隐山林,何必操心那么多呢?
只希望,自己看错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