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000000004

第4章 诗体之论(1)

诸家论体

谈到诗体流变,首先要探讨何谓“体”。

“体”的本义是指人的身体。《说文》解释:“体,总十二属也。”意思是说“体”是身体的十二个部分的总称。把“体”运用于文学批评,恐怕与中国古人近取诸身、以类取譬的思维习惯有关。

关于中国古代“体”之内涵,学界看法并不一致。

罗根泽在其所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中国所谓文体,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体派之体,指文学的作风(Style)而言,如元和体、西昆体、李长吉体、李义山体……皆是也。一是体类之体,指文学的类别(Literary kinds)而言,如诗体、赋体、论体、序体……皆是也。”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也就是说,在古人所说的“体”中,既有指风格的“体”,又有指体裁的“体”。而在讲风格的所谓的“体”中,也包含了以风格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学流派。

徐复观认为,文体之“体”是指形体,中国古代的“文体”即是他所说的“艺术的形相性”。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体裁”之体,或称为“体制”,是由语言文字的多少长短所排列而成的形相,是人们容易把握的。如诗的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杂言体、今体、古体,乃至赋中有大赋、小赋,有散文,有骈文等是。二是“体要”之体。三是“体貌”之体。“若以体貌之体是以感情为主,则体要之体是以事义为主。若以体貌之体是来自文学的艺术性,则体要之体是出自文学的实用性。若以体貌之体是通过声采以形成其形相,则体要之体是通过法则以形成其形相。”徐复观《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收入《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这就是说,“体要”之体规定的是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体貌”之体是文章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体要”之体和“体貌”之体是高次元的形体。这三者的关系是,“体要”之体和“体貌”之体必须以“体裁”之体为底基,而“体裁”之体只有向“体要”之体和“体貌”之体升华才有文体的艺术性,否则只是一堆文字的排列。

童庆炳先生在《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一书的第一章中讨论中国古代文体概念的含义时,他认为,文体是作为系统呈现出来的,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体”、“文体”的含义很丰富,起码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创造和风格的追求。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从以上的观点看,这些学者都注意到中国古代文论所称“体”、“文体”的含义是丰富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与内容相对的形式问题,但是,对中国古代“文体”的具体含义的认识却莫衷一是。

文体始辨

“体”在古代文论中时常出现。用“体”最早的恐怕是扬雄的《法言·问神》:“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这里讲到书有“体”。由建安而魏晋,是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文学观念自觉之后,文人“体”的意识就更为鲜明。在理论上开始论说文体分类,首功应属于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将当时八种常用文体及其特征明确开列,把文体一分为八,归纳为四科,用“雅”、“理”、“实”、“丽”来概括各体的体貌特征。虽然用语十分简省,只取一字,却相当精确。曹丕用四个字概括了四种文体的体貌特征,第一次区分了文体,这在文章史上是首创。《典论·论文》区分文体,是以文体的体貌为依据,虽然不涉及各种文体具体的语体特征,但文体的体貌之显现毕竟是通过语言等因素形成的。例如奏议宜雅,雅就要求语言不能太浅俗,语气要庄重,体式要符合规范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典论·论文》已接触到体与风格问题。考察陆厥《与沈约书》有云:“自魏文典论,深以清浊为言;刘祯奏书,大明体势之致。”刘祯奏书原文已不传,详情不可得而知。《文心雕龙·定势》提到:“刘祯云:文之体指实强弱,使其辞已尽而势有余。天下一人耳,不可得也。”这句话应当是刘祯奏书中语。“文之体指实强弱”一句,当有脱误。杨明照先生《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认为当作“文之体势,实有强弱”。无论如何,刘祯所谓的体势,当指文章体貌,犹如《文心雕龙》的《体性》《定势》两篇中所谓体势那样。可见曹魏时代已经出现了用“体”字指文章体貌、风格的现象。

陆机《文赋》云:“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又说:“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李善注释“体有万殊”句说:“文章之体,有订变之殊。”又释“其为体也屡迁”句说:“文非一则,故曰屡迁。”陆机说文体千变万化,它随着被描写事物的不同情状而经常变化。显然,这里的体不可能是指诗、赋、碑、诔等的体,而是指奢、当、隘、旷、绮靡、浏亮等等多种多样的体貌了。傅玄《连珠序》中论连珠体云:“其文体,辞丽而旨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班固喻美辞壮,文章弘丽,最得其体。”见严可均辑《全晋文》卷四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傅玄这里是说连珠这种文体的语言风格是“辞丽旨约”,表达的方式是“假喻以达旨”,可见傅玄所说的“文体”内涵包括了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南朝时代,文学创作方面的拟古风气颇为流行,有的还直接在题目中标明学某某体。如鲍照《学刘公幹体》诗五首,《学陶彭泽体》诗一首,分别学习刘祯、陶潜诗的体貌、风格。沈约还有“文体三变”之论:“相如巧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宋书·谢灵运传论》)此说专论历代诗赋的发展,它所谓“文体三变”的体,当然不是指体裁有什么不同,而是指“巧为形似”、“长于情理”、“以气质为体”三种不同的体貌、风格。以气质为体,就是在作品体貌上注意气骨(即风骨)。司马相如的辞赋多铺张的描写,长于刻画事物形状;班彪、班固父子的辞赋,长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来抒情说理;曹植、王粲的诗赋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富有风骨。沈约的这段评论是相当中肯的,可以充分看到体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作家或者一群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特色,这种特色在文学史上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支配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

从上述引文可见,体指作品的体貌、风格,其所指对象则又有区别,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指文体风格,即不同体裁、样式的作品有不同的体貌风格。《典论·论文》《文赋》分别指出八种、十种文章体裁的作品体貌不同,都是指文体风格。二是指作家风格,即不同作家所呈现的独特体貌。《文赋》中“夸目者尚奢”四句,已经接触到这一问题。《宋书·谢灵运传论》指出司马相如、班彪父子、曹植、王粲作品的不同体貌,说得就更鲜明了。三是指时代风格,即某一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风格特色。这种时代风格常常为一二大作家所开创,其后许多文人闻风响应,因而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风尚。《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明司马相如、班彪父子分别对西汉、东汉的辞赋风貌,产生过巨大影响。至于建安风骨,虽不是曹植王粲所开创,但他们两人则代表了建安文学的高峰。所以“形似之言”等特色,也是西汉、东汉、汉末建安三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风貌。

总结前代文论而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对文章的体貌也有颇为细致系统的论述。它对文体风格、作家风格、时代风格三者都有涉及。

先说文体风格。《定势》篇对文体风格作了综合性的论述,其中云:“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铨别;宫商朱紫,随势各配。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该文把二十来种文体归纳成为六类(《典论·论文》概括为四科),指出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立论较《典论·论文》《文赋》更为细致全面。《定势》的势,实际上指文章体貌;因为篇中的体指体裁,故用势字指体貌,以免混淆。自《明诗》至《书记》的二十篇各体文章论,其中“敷理以举统”一项,指陈各体文章的体制特色和规格要求,把它们称为体、大体、体制、要、大要、纲领之要等等。体、大体等是着重就其风格体制特色而言,要、大要等则着重就其规格要求而言。如《诔碑》云:“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又如《祝盟》云:“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此其所同也。”可见《明诗》以下二十篇的“敷理以举统”一项,分别对各体文章的体貌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而《定势》则是对多种文体风格作了概括的综合论述。

次说作家风格。《体性》一篇专门论述文章体貌和作家才性的关系。它把文章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体,八体中两两相对。“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持论比较周密。又指出文章的体貌,决定于作家的才气和学习,对文章风格和作家个性、修养的关系,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篇中还列举了贾谊、司马相如以至潘岳、陆机等十二位大作家,指出他们由于才气不同,因而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此外,《诠赋》《才略》等篇,对历代著名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都有所指陈,只是没有运用“体”字。

再说时代风格。《明诗》《时序》两篇有较多论述,有的分析得很中肯精辟,《时序》更对时代背景与文学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两篇中虽然直接运用“体”字处很少,但也偶见一二。如《明诗》云:“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又如《时序》云:“正始余风,篇体轻淡。”篇制、篇体均指文章的体貌。这是说曹魏正始时代和东晋文学受到玄风影响,因而显示出轻淡的风貌。

《文心雕龙》一书,对“文体”、“体”等词的运用,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体”内涵认识的程度。詹锳先生《文心雕龙义证》中说:“《文心雕龙》中作为专门术语用之‘体’,有三方面之意义,其一为体类之体,即所谓体裁;其二为‘体要’或‘体貌’之体,‘体要’有时又称‘大体’、‘大要’,指对于某种文体之规格要求;‘体貌’之体,则指对于某种文体之风格要求,而在本篇中‘体性’之体,亦属体貌之类,但指个人风格。”刘勰撰,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文心雕龙·附会》说:“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这几句话意味着文章的体制是情志、事义、辞采、宫商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心雕龙》对“文体”内涵的认识是很全面而深入的。

同类推荐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禅意心画

    禅意心画

    自古至今,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前哲对“禅意”、“心画”“、篆刻”都有精辟的论述,谨抄录几则,作为本书引论。
  • 与共和国一起走来

    与共和国一起走来

    人间正道是沧桑,换了人间。过去了的历史,挥间即逝,不再回来;过去了的历史又刻骨铭心,呼之欲出,不能忘记。人民生死存亡,国家成败兴衰,莫此为大。面对百年沧海桑田,每一个人每每忆起不能忘却的那一年、那个人、那些事,都会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既包含着大量赏心悦目的喜事,也有辛酸、泪水与困惑”,有道不完的苦辣酸甜。这是13亿中国人中间一个老年特别人群所涌起的与众不同的特别感受。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团长是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苏美作家座谈时,有位美国作家问这位团长,何以长久不见巴别尔发表新作,也不见有关他的报道,他怎么了?团长回答说,巴别尔挺好,我此次访美前夕,还在苏联作协见到他,交谈了好一会儿,他正在埋头写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作家见团长如此回答,便把话题转到别的事上去了,因为他风闻巴别尔早已不在人世,死于肃反运动。这位大名鼎鼎的苏联作家所编造的这个活灵活现的谎言成了笑柄,不仅在美国,更在后来的苏联。
热门推荐
  • 加油!你是最胖的(邓伦、马思纯主演)

    加油!你是最胖的(邓伦、马思纯主演)

    电视剧《加油,你是最棒的》原著。她是福子,每次跟老友见面都被说胖若两人,因为胖而遭遇无端恶意、嘲笑甚至中伤。但她文笔超群,鬼点子超多,从业以来采访的明星让她有了一些自信,但这自信却在一次意外中被剥夺干净。失业又失恋的她,彻底成为了大众口中的蠢胖子。他是郝泽宇,曾经红极一时,却在该闪耀的年纪忽然沉寂。像是被世界无比温柔对待过的少年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伤口与悔恨,失去至亲,失去工作,失去健康,失去梦想,娱乐圈众生相随之一览无遗。两个落魄灵魂的相遇,因为共同的频率而慢慢学会珍惜。成为郝泽宇执行经纪人的福子,熟悉娱乐圈并且善于运用不成文的规则,她能不能让他重归耀眼的星群?“加油!你是最棒的”原本是福子对自己的鼓励,却被郝泽宇听成了“加油!你是最胖的”,只有经历过胖若两人,才能得到更棒的彼此。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学”或“印学”。
  • 平山箓

    平山箓

    通幽老巷夜游僧,褴褛风尘意气清。山阻险,道难平,且待云开月自明。空戒和尚唱着一曲《渔歌子》渐渐远去。背后是一道一童远远目送,从此陆平便跟着师父林山,开始了他在人界的修真生涯。有的是惊心动魄,多的是人情百味,修的是长生道真,悟的是世事无常,正是春去秋来不知岁,暮鼓晨钟又几载,莫道镜花水月苦,水到渠成自有时。
  • 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是一本奇特的书,它以日记的形式,把全书 分为365天,每天均有反映同一主题的寓言,包括《智慧寓言》《幸福寓言 》《亲情寓言》《友情寓言》《心态寓言》《爱的寓言》《成功寓言》《做 人寓言》《事业寓言》《财富寓言》《管理寓言》《销售寓言》等,每篇寓 言后均以“寓言者说”形式予以点评。从做人、成功、财富、管理等诸多方 面告诉你生活道理,使你可以轻松领悟到财富的真谛,学习获取财富的方法 ,把握好人生的财富;解答你的心灵困惑,督促你的阅读进度,养成读书的 好习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 开店生意经:各种店铺业务优化与管理细节大全

    开店生意经:各种店铺业务优化与管理细节大全

    如何才能开一家能赚钱的旺铺?这需要一定的技巧。从开店项目的选择、店址的选址、店面的装修、卖场的打造到店铺的经营,哪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本书就开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说明,是开店经营者不可多得的操作指南。
  • 浩土之陆

    浩土之陆

    浩土之上,孙浩,楚国无权无势的羸弱王子,偶得禹皇息土踏入修仙之路。一路走来,平五灵收麒麟,定楚国伏南域……一步的走到浩土之巅。吾孙浩所在之时,浩土只在吾股掌之上……
  • 甜宠燃灯待月明

    甜宠燃灯待月明

    她不顾父母之命选了“心中所爱”,心中所爱却有着“心中挚爱”,她成了阻挡他们的障碍。后来她放弃“心中所爱”,从此只愿自由洒脱,肆意江湖。却怎料,边城战事告急,她被迫再次成婚,只为大将军灵前有人守寡。二十年前,南疆屠城的幸存者,发誓不杀尽南僵士兵,永不回京。一朝失手中毒至深,生死弥留之际,向圣上请求赐婚。只要名满京城却被下堂的弃妇。若生,从此永不相弃。若死,用我半生戎马,保你一生荣华。本文偏向轻松,只希望觉得好看的人心里轻松一些。
  • 太极食神之秋水猎杀

    太极食神之秋水猎杀

    “太极食神”是一个系列武侠传奇长篇,“秋水猎杀”是第三部。讲述八国联军攻陷京城,杨兆龙随着太后和光绪西狩,没想到爷爷杨慕侠也护送他们一路前往,祖孙二人在逃亡路上终于冰释前嫌。兆龙更是因为护驾有功,得到奖赏。但因为陷入太后和皇帝的权力之争中,他最终被下了牢狱。杨慕侠几次探狱,传他内功心法,竟然让他练成太极的高层绝学。光绪帝被毒死后,杨兆龙也被太监用牛皮纸糊住口鼻闷死。杨慕侠带着兆龙的“棺材”回到永年乡下隐居。而杨兆鹰则代表杨氏太极继续在京城发展。回到永年后,假死的杨兆龙开始跟祖父修炼太极,并得以传授《授密歌》,终成一代高手。但“秋水”并不会放弃对杨家的猎杀,一场生死对决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