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200000023

第23章 北京,我悲壮地回来了(2)

【翻译】庐陵是有文化的地方,但以好告状闻名,作为县长的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很抱歉,我身体欠佳,疾病缠身,不能够给你们断案。且说你们告状也没啥大不了的事儿,为什么告状跟家常便饭似的呢?我真整不明白你们,打官司告状牵连甚广,至少人家不能白给你写状子吧!今,本县长与各位乡亲父老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动不动就告状;第二,有必须打官司的,状子写字不得超过两行;第三,每行不得超过三十个字。如有违者,严厉处罚。有懂事的老人们,多劝诫后生晚辈,息争兴让,团结和谐。为逞一时之气花钱打官司,破败其家,犯不上!有那钱还不如你们到大排档喝点酒,成为朋友,总比四处树敌强。诸位乡亲父老,你们好好想想本县长说得对不对?

【原文】今灾疫大行,无知之民,惑于渐染之说,至有骨肉不相顾疗者。汤药粥不继,多饥饿以死。乃归咎于疫。夫乡邻之道,宜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乃今至于骨肉不相顾。县中父老岂无一二敦行孝义,为子弟倡率者乎?夫民陷于罪,犹且三宥致刑。今吾无辜之民,至于阖门相枕藉以死。为民父母,何忍坐视?言之痛心。中夜忧惶,思所以救疗之道,惟在诸父老劝告子弟,兴行孝弟。各念尔骨肉,毋忍背弃。洒扫尔室宇,具尔汤药,时尔粥。贫弗能者,官给之药。虽已遣医生,老人分行乡井,恐亦虚文无实。父老凡可以佐令之不逮者,悉已见告。有能兴行孝义者,县令当亲拜其庐。凡此灾疫,实由令之不职,乘爱养之道,上千天和,以至于此。县令亦方有疾,未能躬问疾者,父老其为我慰劳存恤,谕之以此意。

【翻译】现在流年不利,瘟疫流行。令本县长非常痛心的是路有饿死骨,竟没有人开门相救。都害怕传染瘟疫,那是瞎扯淡。我们已经派出医生深入到群众农户家庭走访救治,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我们是人,不是冷血动物,给饥民一碗粥喝,也穷不哪儿去。你家后院死了人,难道左附的人心里不犯厌恶吗?想一想,还是你们太自私,缺乏道德教育,太没有人情味儿了。如有能兴行孝义者,本县长亲自去他家拜会,给予表扬。我身子骨太弱,希望父老乡亲们都能存恤体谅。

王阳明在庐陵县干了六个月,每个月都得写两个告示,写得他都吐了。这种信息传达,旨在加强民众思想教育工作,但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否则不会起任何作用。为此,王阳明采取了两手抓战略,本人不放告,即不受理,大门一关,后门走人。其次,启用了“三老”,老吏、老幕、老胥,稳定基层的基本人事结构。衙门里任用干活不滑的任劳任怨的吏员,幕僚师爷选用心术正的大家信得过的,乡里街道办选最有威望的那一位。三位一体,共同维护人文秩序。这样就可以了吗?不起啥作用,有恩无威,事实证明不起作用,治标不治本。该告状还告状,但王阳明不放告不接状子。心学在复杂情况下得到施展,唤起良知,感召道德的力量去移风易俗。

王阳明拿出了杀手锏——还是写信!给皇帝看的信叫奏疏、给上司看的信叫咨呈、给人民看的信叫告示,性质雷同,叫法不一。老王善于写信这是事实,他写信目的性非常强,通常能够收到良好效果。这说明老王对个人心理的揣摩以及对大众心理的把握已入化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老王的事迹一直在证明“知行合一”的理论,譬如为庐陵人民息讼一事。他先“知”息讼由来已久,不能退却,只能去解决它,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老王原话)。写告示让人民知道打官司告状有害健康,已经是“行”的行动了。

经过前面的舆论行动,实际工作部署,老王拿出了第三份告示,唤起人民的良知,感召道德的力量。

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

文/王守仁(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原文】谕告父老,为吾训戒子弟,吾所以不放告者,非独为吾病不任事。以今农月,尔民方宜力田,苟春时一失,则终岁无望,放告尔民将牵连而出,荒尔田亩,弃尔室家,老幼失养,贫病莫全,称贷营求,奔驰供送,愈长刁风,为害滋甚。昨见尔民号呼道路,若真有大苦而莫伸者。姑一放告,尔民之来讼者以数千。披阅其词,类虚妄。取其近似者,穷治之,亦多凭空架捏,曾无实事。

【翻译】跟父老乡亲们说个事儿,不是本县长有病不能处理公务。为什么不放告呢?翻翻日历,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种地的大好时节,错过了,一年就没希望了。如果处理放告,地没人种,全家老小都忙活着打官司,没有经济收入,到了年底你们喝西北风啊?发家致富得靠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不能靠贷款活着,那钱是有利息的,以为白花呢!昨天,我见众位乡亲在大街上奔走呼号,群情愤怒,就差放火烧衙门了。假如真有莫大冤屈无处申诉,我可以处理,但你们告状者数千人之众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儿,很多状子不符合逻辑,纯属凭空捏造,并没有实事。基于此,本县长不会做无用功。

(此处,老王讲明白先前不处理诉讼的原因,他能工作能够秉公处理,并非消极怠工。)【原文】甚哉,尔民之难喻也,自今吾不复放告。尔民果有大冤抑,人人所共愤者,终必彰闻,吾自能访而知之。有不尽知者,乡老据实呈县。不实,则反坐乡老以其罪。自余宿憾小忿,自宜互相容忍。夫容忍美德,众所悦爱,非独全身保家而已。嗟乎!吾非无严刑峻罚以惩尔民之诞,顾吾为政之日浅,尔民未吾信,未有德泽及尔,而先概治以法,是虽为政之常,然吾心尚有所未忍也。姑申教尔。申教尔而不复吾听,则吾亦不能复贷尔矣。尔民其熟思之,毋遗悔。

【翻译】跟你们说明白,从今以后本县长对告状的不再处理。为什么?你们心里明白。我王阳明一不瞎二不聋三不傻四不弱智,耳目遍及辖区,信息比你们灵通。对有重大冤情者,我自会暗中查访。真有事儿的,咱们秉公处理,没事儿胡闹诬告的,本县长绝对不客气。话又说回来,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个楼道里住着,邻里之间能有多大仇恨?多走动走动,相互帮助,礼让为先,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庐陵自古人杰地灵,为何把这些美德都丢了呢?治民以法,乃执政常情。本县长不是没有鲜血淋漓的手段伺候你们,因我上任时间短没给你们带来实惠,于心不忍。所以,今天把话说明白了,若还有告状者我及时处理。如果有无理取闹诬告者,你先准备好后悔药。(此段文字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既吓唬你又跟你讲道理。笔锋一转,戳破小民之心,他们的伎俩在心学大师面前不堪一击。)王阳明在任期间,采取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让三老处理民间纠纷,转移县长大人的工作压力,他则主抓思想教育。经过六个月的工作,庐陵健讼民风得以解决,民风顽疾得以纠正,从此庐陵人民告别了过去,迎来了新生。别人没整明白他整明白了,这是能力。别人没做到的他做到了,这是政绩。让地方头疼的庐陵县,在老王手里得到有效解决,彻底根治。

说王阳明是心学大师云云,大师也是平凡人,他没有特别厉害的手段,所用的治理方法每位官员都会。放在人家手里半年的工夫摆平了,这就是王阳明,这就是他的水平。没啥高深的,因为很多人达不到他的水平,所以显得他英明伟大。王阳明的处世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高深,那就是水平,那就是不服不行!

正德五年(1510年)十一月,老王离开了庐陵县,回到北京城,回到那个阔别已久的地方。

这一次,王阳明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桃李遍天下,此生不换

正德五年十一月,王阳明入京觐见,回到那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北京的冬天,刮着西北风。一回到北京,老王暂居在大兴隆寺,距离紫禁城较远,位置在今房山区境内,在此等候皇帝授予新职。王阳明经过仕途上的颠沛流离,波折打击,学会低调做人。他想低调,偏偏有人不让他低调,或者说现在头顶光环身富传奇色彩的他,想低调都难。

王阳明回来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前来拜见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一老朋友名叫储柴墟,他来看老王,还带来了一人,名叫黄绾。王阳明生平有两个得意门生,一曰徐爱,二曰黄绾。这两名学生却令王阳明心痛不已,徐爱,英年早逝;黄绾,背叛师门。

黄绾,字总贤,成化十三年(1477年)生人,小王阳明五岁,祖籍福建莆田。黄绾大有来头,传说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这有点太远,说近点是唐开国公黄岸后代。在明朝祖上有点资本,仗着祖荫袭官,官至后军都督府都事,从七品,相当于部队一个干事。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朱元璋创立的。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个府设卫,如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宁夏卫等。全国设有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黄绾三十好几的人了,晃悠了小半辈子,没什么建树,终日喜欢思索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想不明白就去看书,这种学习方法值得称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黄绾弄懂了一些问题,曾拜于茶陵诗派重要作家谢铎,学习理学。他本人悟性极高,两三年工夫,哪个老师都教不了他了。黄绾有些自鸣得意,感觉自己像个人物,有时候在沙龙讲坛里发表下个人独特建议,与人争辩,鲜有对手。

嘉靖初年,刮起“大议礼”政治风波,黄绾参与其中。他被人家参了一本说他积极怠工,政务凭喜恶断,黄绾一听火了,甩开膀子为己辩白,唾沫横飞的。为证明自己对国家赤胆忠心,扬言自幼崇拜岳武穆,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字样。嘉靖一听感觉黄绾挺有意思,命人查一下,结果他背上啥也没有,成为一时之笑谈。帝不悦,把黄绾调任到南京任南京刑部员外郎。黄绾脾气一发作,直接辞职这些都是后话。

学了这么多年,黄绾有自己的一套思想,没几个人能让他放在眼里。听说王阳明回到了京城,有一套关于心学的学说,黄绾急忙去拜见。早年他听说过王阳明大名,京城讲理学著名的,一是湛若水,二是王阳明。两人一见面,黄绾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对孔孟之学的所感所悟讲给王阳明听。老王听后很吃惊,他发现眼前这个人前途不可限量,他在黄绾那么大时,尚未有如此高的觉悟。

王阳明称赞道:“孔孟之学断绝已久,你是从哪里学到的?”黄绾谦虚地说:“略懂皮毛而已,实未用功。”“人惟患无志,不患无功。”王阳明说到这儿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你认识湛若水吗?明天,咱们三人共同切磋一下。”次日,湛若水、王阳明、黄绾三人齐聚一堂,相互阐述各自的理论学说。

其时,湛若水是唯一一位能与王阳明棋逢对手的理学名家,师承陈白沙,他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即在应对事物时心应有感而发,从而体认到自己内心中正的本体,也就是天理。王阳明则主张“天理即人欲”,用“知行合一”的格物功夫,去达到心之本体,便是致良知。黄绾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体系。从当时来看,湛若水与王阳明平分秋色,黄绾次之。从后世影响来看,王阳明当仁不让。三人遂成了好朋友,后黄绾拜于王阳明门下。他们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眼里没有仇敌对手,那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日必共之,各相砥励。

同类推荐
  •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此生只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经解、文、序、记、书简等,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中南海里的战友情深

    中南海里的战友情深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领袖们在戎马一生的革命生涯中,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建立了终生可信赖的兄弟般情义的感人故事。
  • 北洋文流:六君子传

    北洋文流:六君子传

    1915年,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成立筹安会,支持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公开支持恢复帝制,实行君主立宪。8月23日,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大声疾呼道:“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漠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安。”此六人被称为“筹安会六君子”。《北洋文流:六君子传》从筹安会六君子入手,重现了自民国建立到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历史。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刘少奇交往纪实

    刘少奇交往纪实

    刘少奇同志是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远大志向,曾积极响应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号召,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书中通过与刘少奇有过交往的同志和人士,撰写的大量回忆录和文章,追述昔日交往中的轶闻、趣事,表现了刘少奇同志对党和国家一片赤诚之心。
热门推荐
  • One of Ours

    One of Ou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少盛宠之天才酿酒师

    陆少盛宠之天才酿酒师

    (美酒,女扮男,励志,搞笑)吴家有三千金和一小少爷。这四少爷怎么比女娃娃还漂亮呢。从小就是男神校霸。惹得一片百花竞折腰!为了家族名望,她从小女扮男装。恋爱?不可能!结婚?做梦!直到青春里突然出现的他。他冷漠,近乎无情。他是她命里的劫。亦是她命里的幸。当身份被拆穿时,她被世人骂做骗子。他上前拦住一切,"都滚远点!我的女人,我护着!"从校服到婚纱是他多年的暗中守护。谁说女人不能酿酒?她偏要带着一群姑娘大干一场,证明给世俗看。最年轻的顶级女酿酒师,一坛‘女酒‘跻身国宴之首。看一个假小子如何蜕变成商界女强。小剧场:“你酿酒,我造车,我们是?”——“酒驾组合”“我学霸,你学渣,我们是?”——“老公啊,这个就不要和孩子们说了哦!”“孩子们,听我给你们讲一段你妈当年的渣男史吧!”“不是渣男,是花美男好吧!”“忘了高中时你追校花的事情了吗?”“我冤枉啊!!”注:本文架空,过多细节请勿追究!——推荐寒屏完结文,悬疑类虐恋《高冷总裁的神秘前妻》
  • 金未鸣

    金未鸣

    本是富家子弟,却因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原本的一切毁灭殆尽,人生轨迹从此改变。国仇家恨,儿女情长,阴谋诡计,刀光剑影,踏入江湖之后,人生轨迹就此失控。恍惚间转身,那个冷眼看着自己的孩童是谁?金未鸣,万般诸事皆向前,难回头,往事如烟绕指柔。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人生活的建议,提供一些一个人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告诉一个人生活,怎么去做这些事,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个人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概念,还是一种环保概念。这种意识会让你更有责任感,进而影响你整个生活方式、态度和处事哲学。一个人的生活,我们也有很多憧憬和未来。
  • 盛宠凉薄爱妻

    盛宠凉薄爱妻

    她生性冷淡,纵然身处逆境亦活得潇洒自在。隐匿三年归来,简云裳只想讨回原本属于她的东西。顺便让那些曾欺辱过她的人知道,作恶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蒋牧尘,京都街闻巷议的豪门阔少。俊帅无韬、杀伐果决,却从未有女人能入他法眼。一场始于她有预谋的利用,令他失了理智,强硬娶她入门。只是被迫嫁给蒋牧尘后,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控制……这个男人似乎与传闻中的不一样!木讷?不解风情?那是谁,会因为她说饿了,半夜亲自下厨?又是谁,甚至甘愿成为她手中的剑,斩平荆棘?----“姐姐?”简云裳皱眉,“我记得DNA鉴定书上,咱们的相似度也不过百分之一,认错人了吧。”简薇薇一脸的难堪,“你不过是因为薛立珩选择了我,心有不甘所以故意抹黑我,是不是?”“云裳,我跟薇薇是真心相爱的,你不要这样。”薛立珩一脸的深情凝视。“呵,你们爱咋咋,我一点儿也不在乎。”简云裳笑得云淡风轻。边上优雅气质的男人揽过简云裳的腰,“宝贝,我们回家吧,有我在,你还看得上其他的男人?”渣男渣女当场石化。----简云裳看着正在给宝宝换尿不湿,脸上俱是温柔的男人,扶额哀叹:“蒋牧尘,就算你做的这么好,我也还是不爱你!”“都生下了我的种,还说这样自欺欺人的话,老婆,你真是口是心非。”男人一脸宠溺的走过来,对着简云裳吧唧一口。
  • 快穿反派小哥哥约吗

    快穿反派小哥哥约吗

    颜惟楠有些倒霉:跳了崖,死了;绑定了系统,经常被电击。爱卖萌的系统心是黑的,虽然它没有心。帅气的男竹是别人的,别拦着,让她毁灭世界!!!系统:“宿主,那才是你的。”看着比男竹还帅的反派,素手一扬,挑起他的下巴,“反派小哥哥,约吗。”
  • 从白天到夜晚

    从白天到夜晚

    一个叫黄蓉的姑娘,敏感、聪慧,有一颗欲飞的心。她出生在塞北的一个小城,从童年到青春期,环境是封闭的、严酷的,她亲眼看到了多个女性的不幸遭遇。周围无数女性的屈辱、泪水和殒落给了黄蓉强烈的刺激,形成了她的心理潜结构。她相信,尽管在倡言男女平等,但女人还是为男人活着的,男人决定着这个世界的面貌,也决定着女人的幸与不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放,炸毛总裁继续圈紧

    不放,炸毛总裁继续圈紧

    她,清冷淡然,刚回国从此被他一生缠人独宠。他,暴躁易怒,英俊又极其多金、却从不近女色。唯独面对那清冷人儿,暴躁的他有时更暴躁、却非常黏人。就像一只忠诚、顽皮又撒娇的狮子一生独认一个主人。主人的注意力一不在它身上,立刻,忠狮也炸毛!!他耍帅时:把碰了她的人打得只剩半条命,满身戾气走向她时渐渐专注淡漠,占有的圈过她细腰。头一偏,当着众人的面,覆上她的唇。她耍帅时:沙发上的她后脑被枪指着,却不紧不慢静静抿茶,周身淡然且尊贵,悄无声息的霸气以她为中心无声蔓延。大批保镖强势进入,恭敬垂首站立在她身后。她眼皮轻敛,再开口声音淡得让人心颤:“什么时候我说的话需要重复了?”‘他说录’:1、他噘嘴:我撒起娇来我自己都害怕,你不搭理我,我闹腾死你!她浅笑纵容。2、他委屈:明明小说里都是男主角‘唰唰唰’的耍帅,可是换了我,我就只能坐在那里看你‘唰唰唰’你这只女金刚。倚在他怀里她笑容轻软,笑声‘咯咯咯’。3、他吃醋冷脸递她一支白菊花:拿好了回去多繁殖些,以后哪朵烂桃花上门,没几天你就知道这花的重要性了。她抿唇接过。后来的后来,她说:“腾曳,我们结婚吧。”
  •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随着西方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渗透,随着中国企业家越来越热衷于搞理论“研究”,有一种危险的趋势正在席卷着整个中国经济舞台。可以说,这种趋势对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这种趋势,就是脱离了实践,片面强调管理理论,甚至于“只刮风不下雨”的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