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3600000019

第19章 彪悍的人生更需要理由!

——辽宁两届高考状元刘丁宁复读择校随感

刘丁宁去年作为辽宁省文科状元考进名校香港大学,并且获得了七十二万元全额奖学金。据《QS世界大学排名》,从2010年到2013年,香港大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亚洲第一,世界大学排名在第二十二至二十三位之间,这个排名机构是世界三大最权威排名机构之一。状元、名校、全奖,不仅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考生,即使任何一个官二代富二代考生,只要有这三项中任何一项都会喜出望外,而刘丁宁竟然将所有好事都收入囊中,这让无数“学渣”们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没想到她到香港大学入学一个多月就退学,又回到了母校本溪市高中复读。这一爆炸性新闻让许多人从“惊喜”变为“惊异”,从“羡慕”变为“惋惜”。放弃这么好的大学,选择前途未卜的复读,这种做法真让内地大多数家长和考生觉得匪夷所思。据本溪市高中校长李玉成介绍,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的理由是:“她选择回到本溪高中复读,主观上是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她退学和复读的这个理由,估计会让不少读书人困惑不解。

谁曾料到,刘丁宁几个月之后又让所有人惊奇:今年她又成了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不顾外人疑惑与非议,顶住了复读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用自己的考试成绩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一次考中状元就是个奇迹,两次夺魁简直就是神灵附体!难怪各大网站都在感叹:“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学渣’们,一起颤抖吧!”看到刘丁宁相关报道后,很多正在高考泥途中跋涉的高二学生纷纷五体投地:“女神,我跪了!”我也立即发了一条微博表达自己五味杂陈的心情:“放弃那么好的港大,放弃那么高的奖学金,再重新复读一年,再浪费一年生命,为的是‘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还认准了只有北大中文系才能学到这种‘纯粹的国学’——姑娘,你叫我说什么好呢?”

的确,刘丁宁真不知叫我说什么好!我一遍遍追问自己:对她的追求和选择是赞叹和欣赏,还是困惑和叹息?可能都是,又都不是。

去年7月《新快报》一篇名为《当状元毕业十多年后,他们在干什么》的报道说:“从今年已经确认的情况来看,金融、经济、管理仍然是状元们的主要专业去向。据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头名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状元们大学毕业后大多数都留学海外,最后绝大多数都流失海外。可见,多数状元选择专业不是冲着钱(金融、经济)就是冲着官(管理),相比之下,刘丁宁立志学国学实在是超尘脱俗,“追求纯粹的国学”更是不食人间烟火。她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兴趣,更有自己的坚守,小小年纪就愿做传统文化的“麦田守望者”,这使她像滚滚浊流中的一泓清泉,谁见了都会由衷欣赏和赞叹。

更让我欣赏和赞叹的是她情绪的平静、内心的强大和发挥的稳定。复读生都要承受普通考生双重的压力,高考状元复读更要承受多重压力,像我这种承受力不强的人可能要崩溃,何况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我对刘丁宁的定力无比惊叹。一次考中状元也许是运气,复读又考中状元可是实力——包括她的学习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可是,对报纸上所说的她“追求纯粹的国学”,“她认定只有北大中文系才有最纯粹的国学”,我在赞叹之余又充满狐疑和困惑。首先,什么是“国学”,学术界一直还在争论,对它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至今仍莫衷一是。我国古代虽然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可那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书之所,而今天我们大家所说的“国学”,大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华夏传统文化学术,它涵盖了古代经、史、子、集。清以前没有人将传统学术称为“国学”,“国学”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它是西学东渐以后的产物——因“西”而有“东”,对“他”而称“我”。没有西学这一强势文化的参照,肯定就没有“国学”这一名词。其次,什么是“纯粹的国学”更是人言言殊,我本人对“纯粹的国学”也是一头雾水。古代学术向有汉学宋学之争,经学内部又有今文古文之别,仅仅就古代学术而论,到底哪种才算“纯粹的国学”?自从“五四”以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大陆学者中还有多少学人在治“纯粹的国学”?去年一位老学者还在为“三礼已成绝学”痛心疾首。最后,在香港大学读书就是“浪费几年时间”,只有上北大中文系才能学到“纯粹的国学”,我不知道刘丁宁姑娘这种想法是来源于师长的告诫,还是经由她搜集资料后的个人判断,抑或是她自己在香港大学念书后的负面感受。有些网友也认为大陆是学“国学”最好的地方,北大更是学国学的圣殿。在这一点上本人孤陋寡闻,虽然北大中文系有不少优秀学者,但我不清楚他们系里谁在教“纯粹的国学”。

今天《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单仁平的文章《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文中把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及重考北大”,说成是“她完美实现了对个人规划的调整,展示了在学生阶段对人生选择的驾驭能力”。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说法过于夸张,更看不出刘丁宁退学复读有什么“完美”。此文容易对正在冲刺高考的学生形成误导,让更多人放弃已经录取的名校而去复读,重新复制刘丁宁“对个人规划”的“完美”“调整”。前年报载一名被一本大学录取的考生复读,他发誓要圆自己的“清华梦”,后来没有听到这名同学的下文,八成是他仍然“梦断清华”。

刘丁宁同学始终没有吐露退学港大的隐衷,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也许是她不太适应那儿的学习环境,也许是她不太习惯南方的湿热气候,也许主要原因是她有很深的北大情结。在刘丁宁去年7月26日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流露出了想离开香港大学的想法。她在节目中充满激情地说:“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这是深情的告白,更是坚定的誓言。她尚未入学,就准备退学,学习环境和南方气候的种种猜想不攻自破。我们来听听她高中母校校长李玉成的介绍:“刘丁宁曾展示过自己的背包,里面有一沓的北大明信片。有在北大读书的亲属送的,还有自己曾去北大时买的,她还特意邮寄给自己。可想而知,北大对她来说,是多么神往的一个地方。这回,她用实力告诉大家:北大的明信片可以随时买了。”我能理解刘丁宁的北大情结。由于内地考生过去很长时间大学选择的单一,加之官方和社会长期的舆论导向,对于内地的考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农村乡镇的考生来说,北大和清华不仅是世界上最好的名牌大学,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精神圣地,上北大清华不是上学而是朝圣。接到了北大和清华的录取通知,不少地方至今还要敲锣打鼓上门报喜,各地高中还要为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张贴大红喜报。考上北大清华就像古代中进士那样光宗耀祖。由于过深的北大情结,她可能没有诚心学习如何适应港大全新的学习环境,也可能没有认真考察到底哪里最适合学习“国学”,更没有去深入思考什么是“纯粹的国学”。

刘丁宁选择退学和复读是她的自由,现在她更是“求仁而得仁”,实现了自己最大的心愿。不过在我看来,她复读的理由有点盲目,退学的选择更有点草率。是不是像她说的那样“只有北大中文系才有纯粹的国学”暂且不论,以复读的方式重考北大中文系是一着险棋。假使“万一”考试失手呢?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谁能担保她就能进北大中文系呢?当然,事后的结果证明她“彪悍的人生”没有“万一”,但对于普通考生而言,复读可是充满了“万一”和“危机”。

在香港大学是不是一定就学不好“国学”呢?刘丁宁同学好像没有拿出复读的劲头去尝试。内地名校和香港大学都有好老师,但就师资的整体水平而言,香港大学的师资力量无疑有较大的优势,更不用说它那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它那可以自由探究的学术风气,它那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就内地各名牌综合大学来看,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武大、中大等学校,很难说有多大差别。内地各大学的公共课用的都是全国统一教材,讲授大体统一的内容,任何上课教师都不敢甩开教材“离经叛道”。各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课,也是用教育部颁定的教材,现在还开始用中宣部的“马工程教材”。差别主要表现在各任课老师的课堂发挥,有的老师讲得生动,有的老师讲得死板,如此而已。内地各大学与香港大学的差别,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不同的培养目标。刘丁宁同学即将如愿上她心仪已久的北大中文系,以她复读表现出来的过人毅力和定力,但愿她四年下来能真正学到“纯粹的国学”。

《环球时报》那篇名为《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的文章,声色俱厉地对那些批评内地高等教育的人说:“这些人真正要打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大学,而是同这些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主流的一切。”这未免就有点上纲上线了,内地大学的同行们在一起谈起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常免不了“唉声叹气”,可没有几个人想到要去否定“国家主流的一切”。作者单仁平先生这样危言耸听,不知道是他在存心吓自己,还是他在有意吓别人。这里避开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的优劣这个危险话题,我个人既不想对北大表示“尊敬”,也不想对港大表示“尊敬”,世上大概只有《环球时报》的笔杆子才会去“尊敬”一所大学。可单仁平先生称“刘丁宁放弃港大七十二万元奖学金的优厚条件,重选北大”这一举动,“代表了高考领域的辉煌,她对无数考生来说,是个正面形象”。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在误人子弟,它可能在考生中造成可怕的后果。

对于《环球时报》这篇妙文,北大张颐武和《中国青年报》社曹林反应大不相同。微博“@张颐武”大声叫好:“说得很客观,这选择不证明哪个学校更好,但证明她对自己的设计是成功的。她当然有选择的权利,而且她证明了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选择,这就值得赞赏。骂她非常无趣,她证明学得好的也愿意选择内地的高校,而且这几年的状元选内地高校的越来越多了,说明有些瞎起哄对真有本事的没用。”微博“@中青报曹林”却是批评否定:“环球评论胡言乱语,丝毫不讲逻辑。前半段说了,这考生弃港大而选北大,完全是个人选择和个性原因,后面论证却以这种个人选择为论据,反击对内地教育体制的反省与批评。一个考生放弃港大而选北大,内地教育体制就没问题了吗?评论员TM逻辑在哪里。我学生如果把评论写成这样,必须负分。”张、曹二人谁说得更加在理读者自有公断,我倒是认为不能把刘丁宁复读重选北大这一行为政治化,将它作为内地高等教育“值得尊敬”的佐证,更不能把刘丁宁退学复读树为“正面形象”,这会坑害无数内地的考生。

诚实告诉内地的青年学子,香港大学是世界顶尖名校,在那里可以受到比内地大学更好的教育,能够被这些大学录取的考生要懂得珍惜,千万别错失了这一人生的良机,要作出最大努力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比那些把退学复读树为“正面形象”肯定要更负责任一些,对学生本人和后来的考生更有指导意义。

复读是一种有害身心的举动,更是一种浪费生命的行为,除非别无选择的条件下,考生还是不要做出这种愚蠢选择。刘丁宁只能作为一个极罕见的特例,每年每省的高考状元只有一个,连中两次状元的更只有刘丁宁一人。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也没有谁连中两次进士,更没有谁发疯到中进士后还考进士。第一次考试失手选择复读是无奈,第一次考得很好还要选择复读是轻率。

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各个同一级别的大学之间可以转学。假如北大和港大之间学生可以转学,刘丁宁同学不必浪费一年青春,更不必用复读来进行人生的赌博。我觉得国家应该考虑在“985”和“211”等同一级别大学之间,让各个大学的学生能够自由转学,各个学校相互承认学生已修的学分。这样,每个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每所大学办学会更加精心,否则,大学就会变成空城甚至死城。

刘丁宁同学连中状元,完成了她在中学阶段的“彪悍人生”,祝愿她以后给大家更多诧异和惊喜!不过,至今我还为她放弃港大感到惋惜,以复读的方式来圆自己的北大梦更让人后怕。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每一步都将决定自己人生的高度,每一步都将影响自己未来成就的大小。可能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也可能一步顺便一帆风顺。“彪悍的人生”更需要理由,若是没有清醒的理由,这样的人生越是彪悍,人生的结局就可能越是悲惨。我从没有认为刘丁宁的选择有什么“完美”,更没有觉得她的选择需要“复制”,而且她的选择也不可能被他人“复制”;“学渣”们不能把她作为自己仿效的“正面形象”,既无须在她面前“颤抖”,更不必在她跟前“下跪”。

2014年6月26日

剑桥铭邸枫雅居

同类推荐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由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原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选编,收入2015年中国价值散文30余篇,包括韩小蕙、朱以撒、王充闾、刘庆邦、莫言、余华、刘心武、柯云路、周国平、车前子等名家新作,全面展现了2015年度散文创作风貌。
  • 小说稗类

    小说稗类

    张大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大胆地说,“可能是华文小说家里头装备最全面、技法最多变的高手”(梁文道语)。在这本作品中,读者将会看到他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有清晰的架构,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 沙上的卜辞Ⅰ

    沙上的卜辞Ⅰ

    耿占春,80年代初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理论和当代文学批评。著有《隐喻》(1993),《观察者的幻象》(1995),《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2002),《失去象征的世界》(2008)。多种随笔著作《痛苦》(1993),《话语和回忆之乡》(1995),《沙上的卜辞》(2008)等。另有社会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曾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批评家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热门推荐
  • 薄情前夫请接招

    薄情前夫请接招

    情人节的晚上她到酒吧一夜买醉,醒来后却发现身边躺着一个陌生男人。还未来得及理清头绪,出国三年的老公突然出现在卧房门口。他目睹着这一切后只冷冷的说了声:“离婚吧!明天我会让律师送离婚协议书给你。”三天后,因为她的出轨,她没有得到她应得的财产,丈夫很仁慈的将她住了三年的房子留给了她,还有一个离婚女人的称呼也一并给了她。一个月后,传来前夫再婚的消息,她笑靥如花的出现在婚礼现场,优雅的走到新娘面前巧笑嫣然祝福:“恭喜你从此过上生不如死守活寡的日子。”再踏着轻盈的步子来到前夫面前娇笑道:“没有你,我过得比从前更好了。”据说后来,新娘无故逃婚了……看左怡然如何巧斗前夫,将离婚以后的生活过得风声水起,重获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此文不虐,喜虐的请绕行。
  •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

    一心逆生死,两手定乾坤。世间恩与怨、情与恨只有一线之差,正道与邪魔皆在一念之间。星河大陆,强者为尊,诸圣争霸,群雄四起。少年在此告天下风流人物:我主沉浮!
  • 夙胤

    夙胤

    武力值爆表的高冷大小姐唐棠因星象变化意外穿越到千年前的宸国,在那里,她是宰相千金,一个娇生惯养的闺中女子,年仅十八岁,她就要被迫指婚给摄政王夜柛枭。婚后两人火花不断,发生各种矛盾。宸国三十七年,皇帝昏庸,纵情享乐,醉生梦死,并受到奸人挑唆,因而再三孤立夜柛枭,分解了他的势力,使他手上并无实权,加上当时朝政混乱,大臣们结党营私,寻私舞弊,外戚独揽大权,仗势欺人,更有外国虎视眈眈。因此,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寒交加,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棠和夜柛枭夫妇俩团结一心,共御外敌,利用两家关系,拉拢贤臣,收复人心,夺回势力,治理朝纲,巩固国防,击退外敌,幕后黑手渐渐浮出水面。两人也在并肩作战中确认了彼此的心,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 万古至尊

    万古至尊

    十大封号武帝之一,绝世古飞扬在天荡山脉陨落,于十五年后转世重生,化为天水国公子李云霄,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武道九重,十方神境,从此整个世界暴走!//火爆新书《天神诀》已发,欢迎大家捧场。
  •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畅销书作家、原新东方名师李笑来的YC创业课程笔记。作者在看过YC和斯坦福大学联手打造的“年轻人如何创业”课程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和年轻人分享互联网趋势下团队、销售、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干货。全书围绕YC认为的创业四要素——创见(Great Idea)、产品(Great Product)、团队(Great Team)和执行(Great Execution),阐释如下内容:创业始于创见、创业团队十条军规、做一个有灵魂的产品、创始人的创业基因、执行为什么那么难、创业公司的成局与败局、天使投资人最在意的那些事、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学习以及沟通之道等。每个人都有足够大的成长空间,除非他自己放弃。
  • 剑心崛起

    剑心崛起

    本书讲述一个山野少年跟随父亲打猎为生,忽然遇到大岚帝国举兵入侵,父亲保护孩子逃走牺牲自己,后得到吴国城主相救,得知自己身世,发誓报仇。后进入雪山剑阁修炼,从而了解到一个更广阔的的世界。
  • 一路上有你,律师老公太危险

    一路上有你,律师老公太危险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网络曾用名《扑倒老公大人》,华语言情大赛总冠军作品实体版上市,当当网有售。——————————————————————————你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来,枯荷听雨,相思无望。——————————————————————————《京城三少》③,终结篇。他是天之骄子,她是神秘孤女。她十六岁,他十八岁,她来到他身边。从此,她过上了管家婆的生活:给他背书包,给他做饭,陪他读书,陪他练字,为他洗衣服,为他找袜子,帮他追女朋友……她陪着他一路成长,从中学到大学毕业,见证他无数次恋爱失恋,也见证着他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为卓尔不群的青年才俊、法律精英。他从来都不知道,这一路走来,他之所以勇往直前不折不挠,是因为,他的身边始终有一个她,只要他一回头,就能看得到……直到后来,她身边有了另一个男子,且并肩向他辞行,他才眯起幽深的眸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好,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三年时光,他已是律界传奇,而她,是留学归来的小律师。他盯着她没戴戒指的无名指,笑着叫她妹妹,“好像我结婚证上写着你的名字。”“那又如何?”“法律上有一个名词,相信叶律师比我更明白……”她苦笑,不明白的人似乎是他……自她来到他身边,他没有发现,她从不曾违抗过他。只是,你怎么会知道,有三个字,她永远也不会说出口,因为,她深深地明白,她永远不可能是站在你身边的那一个……————————吉祥的现代文系列:《三少》系列文之一:《夏未晚良辰安好》http://m.pgsk.com/a/428326/讲述辰安的故事。《三少》之二:《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http://m.pgsk.com/a/573131/军婚。2013华语言情小说大赛总决赛冠军作品。《一念路向北》http://m.pgsk.com/a/356725/2012华语言情大赛总决赛季军作品。
  • 一代天骄之魔妻太妖娆

    一代天骄之魔妻太妖娆

    女尊男卑男生子女强腹黑玄幻宫廷江湖虐恋谁曾想前世那个不败剑魔凰倾颜竟然被自己心爱之人杀害,重生成了八岁小孩。这一世,生而为人,她不再是魔君。那一场有关古月的局,无关她。剑魔有情,而她无心,人世间再没有人能阻挡她。
  •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享誉海内外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经典作品,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让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学的真谛。无论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这些书都是一次充满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他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80岁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杀了那个神

    杀了那个神

    神明不死,诸天黑暗。灵气浪潮席卷而来,但是随之诞生的,还有无数妖魔鬼怪。这是一场神灵的游戏,我们都是玩家。但是没有复活的权利!世界变成了一片废土!废土之上,神明俯视!这个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请,杀了那个神。(东方奇幻怕不怕)欢迎加入杀了那个神,群聊号码:85903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