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8800000014

第14章 宠辱两忘

【原文】

宠辱若惊[1],贵大患若身[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4],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5];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6]。

【注释】

[1]宠:得宠。辱:受辱。

[2]贵:重视。

[3]下:卑下。

[4]及:等到,在这里含有假设之义。

[5]若:即“乃”,古声韵中“若”、“乃”相同,在这里为“才可以”的意思。寄:寄托,交付。

[6]托:委托。

【今译】

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一般,重视大的祸患就如同重视身体一样。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得宠是卑下的,获得它时很惊恐,失去它时也很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我又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在意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交付给他;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天下的人,才能够将天下委托给他。

【解析】

宠辱不惊

在这一章,老子谈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面对宠辱,另一个是如何看重自己的身体,其实也可以说成是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人生之中的荣辱得失。

老子解释了“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说,得宠是卑下的,这乍听起来令人难以理解,因为受宠是被别人看重的表现啊,怎么会是卑下的呢?原因就在于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谓“宠”者,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而下对上,无论怎样爱戴,都不能叫做“宠”。在古代,“宠”又特别用于皇帝对他人的赏爱,还有一个与“宠”很相近的词叫做“幸”,皇上去某地,或者宠爱某人,就叫做“幸”,而“宠”、“幸”二字也经常连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体察到,受宠或得幸是被动的,只有地位在上者对自己给予青睐,自己才能够得到宠幸,说到底,得宠是一种接受施与的关系,而一谈到施与,也就有失平等了。

谈及“宠幸”,在古代用到这一词语最为频繁的可能也就是皇帝的那些妃嫔们。皇帝往往有着数量众多的妃子,但是他不大可能对每个人都平等待之,其中必然有某些人得宠,而又有某些人不得宠,还有某些人既得宠而又失宠。由此,得宠者荣耀加身,而不得宠者则会成为冷宫怨妇。当年,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幸之后,杨氏一家都受到封赏,杨贵妃的父亲追封为太尉和齐国公,叔叔擢升为光禄卿,母亲封为凉国夫人,大姐、三姐和八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族兄杨铦、杨琦和杨钊(即杨国忠)分别封为鸿胪寺卿、御史和右丞相。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家一时荣耀无比。到马嵬兵变之时,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一家人多数落得可悲下场。一荣一辱,真是天差地别,但是,这荣辱皆不由己。

白居易还在诗中也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说明后宫妃嫔众多,而得宠者实为寥寥,一人得宠的背后,是三千佳丽的遭受冷落。极少数的得宠者是幸运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未得宠者则是十分不幸的。与白居易同时期的诗人元稹有一首题作《行宫》的诗,诗中写道:“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些宫女们在自己最为美好的青春时节被送进宫掖,可是入宫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另一首名作《上阳白发人》的诗中窥见一斑:“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这些当年“脸似芙蓉胸似玉”的如花少女们,只得在禁闭的宫中日复一日、空虚寂寥地枉然度过自己宝贵的一生。她们固然不愿就这样毫无意义地令自己“红颜暗老白发新”,可是她们对此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她们是没有条件施宠于人,自身只是可怜地等待着他人宠幸的被动者,她们的命运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的。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宠为下”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老子提倡出世,看淡世俗荣耀与耻辱。在《庄子·徐无鬼》中,有这么一段话。徐无鬼靠女商的引荐得见魏武侯,武侯慰问他说:“先生一定是极度困惫了!为隐居山林的劳累所困苦,所以方才肯前来会见我。”徐无鬼说:“我是来慰问你的,你对于我有什么慰问!你想要满足嗜好和欲望,增多喜好和憎恶,那性命攸关的心灵就会弄得疲惫不堪;你想要废弃嗜好和欲望,退却喜好和憎恶,那么耳目的享用就会困顿乏厄。我正打算来慰问你,你对于我有什么可慰问的!”武侯听了怅然若失,不能应答。

老子讲的是“宠辱若惊”,而实际上要告诫人们的是“宠辱不惊”。为什么应当做到“宠辱不惊”呢?因为宠和辱都是外在的,无论是得到了宠爱,还是遭受了侮辱,都只意味着他人对待你的态度而已,于你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而对你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呢?不是别人对你的看法如何,而是你自身所具有的真实价值的高低。一个人最高的满足不是从外获得的,而是得自于自己的内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十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五个层次。若经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五个需要层次中,前四种需要大体上是通过外在的关系而获得的,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源自于一种内在的体验。什么叫做“自我实现”呢?“自我实现”说的不是自己想要拥有多少财富,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然后自己获得了,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不叫做自我实现,这只是满足了自尊。那么,真正的自我实现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当一个人自身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的时候在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满足感。马斯洛为此特别提出了“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指的是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而超然的情绪体验。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自我,更深刻地说,是最接近其真正的自我,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或特质的顶点,自我的潜能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另外,获得了高峰体验的人,或者说达到了自我实现的人,会更少地关注物质财富和地位,他们更可能去寻找生命的自在意义。通过马斯洛的理论来反观老子对于宠辱的敝弃,就可以更加明了,为什么说宠和辱都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可以说深得老子思想的精髓。

【从政之道】

林则徐进抚衙

大家都十分熟悉“虎门销烟”这段历史,而主持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则备受人们的敬重和景仰。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生时家境贫困,但父亲是个读书人,所以林则徐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更加上天性聪颖,因此少小之时学业就十分优异。考中举人之后,22岁的林则徐应房永清之聘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

一天,房永清突然接到福建巡抚发来的加急公文,通令拿办作恶多端的大盗林则徐。房永清大吃一惊,因为他此前就与林则徐相熟,对林则徐的人品非常了解,怎么向来堪称道德楷模的林则徐一下子就成了盗贼呢?尽管带着这样的怀疑,但是巡抚的命令不可违背,然而他还是不忍心将林则徐关押入狱,于是就亲自去告诉林则徐,想让林则徐赶紧逃跑。可令房永清没有想到的是,林则徐对此处之泰然,他说,自己即使跑了,不还是要被抓回来的吗?更关键的是,自己无罪,又何须逃跑呢?因此,房永清就带着林则徐一同去面见巡抚。不想,福建巡抚张师诚见到林则徐,毫无动怒之意,反而是热情地迎接了他,并且拿出了一份新年贺禀,问是不是林则徐所写。

原来,张师诚在各地属僚发来的新年贺禀中见到林则徐写的这一份文辞和义理都远超出众人之上,于是引发了招此人进抚衙效劳的想法。为了考验一下林则徐的胆量,张师诚就虚拟了一道逮捕令,看一看林则徐会不会就此被吓跑。令他欣喜的是,林则徐没有让他失望,由此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襟怀磊落,胆气不俗,的确是一个可塑之才。从此,林则徐就转到了抚衙工作。

到了年底的时候,巡抚也需要写贺禀给皇帝,而在张师诚这里,这一任务就由林则徐来承担。林则徐为了赶回家乡与母亲一起过除夕,就抓紧时间将文稿赶制了出来,尽管是提前完成的,但是却没有丝毫的马虎。可张师诚看过之后,却略略地改动了几个字,又让林则徐重写一份。其实,那几个字根本无关紧要,改了之后也并不比原来的字样高明,但巡抚的旨意,身为属员的林则徐不便违抗,于是就连夜又将贺禀重写了一遍。天亮之时,张师诚看到了新誊写过的贺禀,颇为高兴,并且深切地赞许说:“你今后一定会比我发达得多,可谓前途无量啊,我愿意把我的子孙托付给你。”

因为要重写贺禀,林则徐回家的日期就被耽搁了一天,所以他在路上就更是焦灼得很,不知母亲会如何惦念,可是当他到家之后,却发现母亲的心情很平静,似乎他的晚归完全在母亲的意料之中。原来,张师诚昨天就已经派人送信说,林则徐要迟一天才可回来,并且还送了二百两银子给林母。林则徐这时才知道,改写贺禀的事情,又是巡抚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苏轼在论说汉朝开国名臣张良的《留侯论》一文中说了这样的一番话:“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从上面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林则徐就是这样一个“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后来,果然如张师诚所言,林则徐不久即考中了进士,此后不断得到擢升,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并且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官阶之显贵、身份之荣耀已可谓人臣之极。

同类推荐
  • 和青年谈马克思主义

    和青年谈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内外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分别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围绕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有从宏观角度的阐述,又有从微观角度的分析。本书由13篇演讲稿构成,每篇讲演稿都各具特色。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本书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堪称一本女性主义的重要读本。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1961)、尼古莱·哈特曼的《自然哲学》、卡尔·雅斯贝斯的《论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一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lJ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这本《希望的原理(第1卷)》是该系列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1卷)》的作者是恩斯特·布洛赫。
  •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主要是从“此”的角度关注伽达默尔的理解问题。通过对“同时性”与“你”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认为,伽达默尔在关注理解问题之可能时采取了一个特有的视角——“空间性”视角,它显示的是一种现实性的要求。由这一视角,伽达默尔哲学中的理解问题之可能落实为境域融合,理解获得了自身的经验。
热门推荐
  • 中国成语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成语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国成语故事》将那些最常用、最脍炙人口的成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受益匪浅。
  • 都市之巅峰战神

    都市之巅峰战神

    两世戎马,沈君临再次君临天下,却依旧未能弥补遗憾,仇恨的怒火熊熊燃烧,无论对方是谁,他都会百倍、千倍的还给他!沈君临从未离开,只是一直都站在所有人看不到的巅峰……
  • 王后的项链(上)

    王后的项链(上)

    《王后的项链》是大仲马在1849年和1850年发表的小说。故事取材于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事件,以一条项链为线索,情节涉及欺诈和王室丑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
  • 诡案惊魂

    诡案惊魂

    我叫秦帧,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直到父亲发生那件事后,才知道,原来我是将死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姜家赘婿

    姜家赘婿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你这么优秀……唐远,一个不断给姜家解决危机的小小赘婿,有人怀疑,他读小学时,偷偷上补习班了……
  •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了加强对社区内吸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转化和拯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2003年底,中国内地首家禁毒非营利组织——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得以创建。
  • 凤临之妖王来接驾

    凤临之妖王来接驾

    本文无虐爽文,男女主强强联手,一对一。欢迎跳坑!她是来自异世的佣兵之王,铁血悍然,人人敬畏;她是父母早亡的凤家丑女,天生废柴,处处被欺;前有未婚夫暗下杀手,后有家族弃之如敝,上有苍天断绝天赋,下有天生丑陋容颜——这是谁定的命!?当她取代她,素手翻云,逆天改命!前有写下休书与渣男恩断义绝,后有横刀立马与家族一刀两断!上有绝世天赋灵脉苏醒,下有真实容颜绝色倾城——神秘莫测的魔兽森林,广阔无垠的荆棘沙漠,冰冷彻骨的冥幽之海……她一朝醒来,脱胎换骨,契约神兽,炼制丹药,一往无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当越来越多的美男前来,希望得到她的凝视之时,却有谣言四起——听说那个天才,是个恋童癖!她喜欢她身边的那个小男孩!【精彩片段一】某天,某女从外面回来,却被人堵个正着。“今天去了哪里?”“关你什么事?”“和星辉拍卖行的二少爷,烈焰佣兵团的少团长,罗亚帝国的三王子……一起?嗯?”“一个有钱,一个有人,一个有权。都是……”“唔——”她的声音忽然被截断,片刻后,他抚摸着她的唇,沉声道。“从今天起,整个东大陆,都是你的。这样,够吗?”“不够。”“还有我,一生一世的陪伴,终我此生的挚爱。这样,够吗?”【精彩片段二】“少爷,凤小姐把新进的天材地宝都拿走了。““让她拿。”“少爷,凤小姐把新进的高等神兽都带走了。”“让她带。”“少爷,凤小姐把新进的男奴都带走了。”“让她…….你说什么?!”“凤长悦——你给我滚回来!”管家颤抖,少爷终于发飙了?“你怎么不把我带走!?——”“……”战西野新书玄幻言情大作《神医嫡女:帝君,请下嫁!》惊喜来袭!重生归来,她虐渣打脸重登巅峰!碧落黄泉,他许她一场盛世豪宠!
  • 共济

    共济

    陆地行舟,林中求渡。两个从出生那一刻就背负着家庭赋予的殷殷期待的人,一直是大人想要的样子。一个不允许失败、成了孤岛,一个不允许反抗、成了尘埃。本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然而命运开始劈叉、缠绕、然后打了上个结。这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后来发现癞蛤蟆不是癞蛤蟆、天鹅也不是天鹅,从勾搭、慢慢勾搭到勾勾搭搭的故事。P.S.本文隐隐有裹脚布倾向,尽量填坑。
  • 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

    迄今为止最权威、最经典的《动物农场》译本,超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与神对话》译者李继宏倾心翻译。只要把人类推翻,动物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农场里的猪——拿破仑和雪球公布七大纪律,发动革命,驱逐统治者琼斯先生,实现动物自治,并在牛棚大战中挫败人类复辟进攻。之后,政治斗争开始了。拿破仑悍然篡改七大纪律,肆意杀害持有不同政见的动物。经过大清洗,拿破仑巩固了至高无上的独裁地位……
  • 诸仙灵种

    诸仙灵种

    林明穿越元穹大世界,本想做一条咸鱼,可天不遂人愿。随他而来的是一件修仙奇宝靠着它的能力在诸天成仙作祖什么?我可以改变万物的资质,这不是作弊吗!什么?还能反哺回馈,得到他们的能力!逆天了!(简介无力,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