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0800000002

第2章 序章 你的公司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

小公司发展的四大结局

在中国,每天都有无数的小公司上演着开业大吉的喜剧。相对于大公司而言,资金、技术、品牌、影响力都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公司,都希望自己能做大做强,最终胜者为王。但是迎接他们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小公司很少能成为恒星,多数都会变成流星,成功者寥寥无几。分析众多小公司的发展历程,从成立时的豪情万丈,到创业期的艰辛努力,在发展渐入正轨后,小公司最终会走向分裂、撑死、饿死、做强做大四种结局。

1.分裂

“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几乎是小公司发展壮大后不可逃避的宿命,只要抢占一个小山头,多数小公司就会出现分裂或闹点内讧。

小公司在发展初期多依靠个人情感建立创业团队,在开始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完成最初的财富积累之后,创业团队的成员对于未来的发展各有看法,这往往导致团队分裂,进而导致公司分裂。

一家小公司,在没有任何产业优势的西部凭借着当时创业团队的集体努力,进入婴幼儿细分市场,不仅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增长速度惊人,攻城略地的速度让对手惧怕,甚至让领头羊“强生”都开始关注。在公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时,这家公司却上演了“胜利大逃亡”,副总裁、营销总监等高管纷纷离职,另组团队,从此这家公司发展渐显颓势。

公司的发展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一旦发展壮大,当初的创业团队往往会分崩离析。可想而知,走的人都是优秀人才,他们要么加盟你的竞争对手,要么自立门户。一人离开公司,往往带走一队人,再好的公司经过这种分裂通常也会元气大伤,有的甚至一蹶不振。

快速成长的小公司往往很难承受团队分裂带来的后果。这种分裂不仅要瓜分公司迫切需要的资金,而且还会带来整个企业的人员分裂。而那些因为公司分裂而导致企业不断走下坡路的案例则是数不胜数。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了公司和团队分裂问题,如联想当年的柳倪之争、刘永好兄弟分家、新东方的王强和徐小平出走等。

2.撑死

为什么国内的小公司生命周期短?究其内在原因发现,不少公司不是饿死的,而是由于太贪,消化不良撑死的。

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小公司的陨落更可能是被太多机会撑死,而不是被太少机会饿死。小公司被撑死的背后,其实是一颗贪婪的心,也就是一种浮躁心态,期望一口吃个大胖子。贪多的结果是嚼不烂,消化不了,最后被活活撑死。翻开各类公司的发展史,撑死的案例随处可见。

小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寻求快速发展的后果必然导致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断层,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随时崩塌的危险。

追求不切实际的做大做强,就会有条件要搞多元化,没条件也要搞点多元化,这本身就是小公司挑战自己的极限。小公司的老板也许是能人,但不是神,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件事顾得多,另一件事必然就顾得少,最后可能顾此失彼,走向失败之路。

小公司要追赶大公司,就必须比大公司更快地发展,否则永远只能踏着大公司的脚印,看大公司的背影。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基本市场还立足未稳,就已经在搞全国扩张;一个品牌还未获得认可,就衍生出一大堆子品牌;区域市场还没玩懂,全球化的口号就已经喊得震天响。

小公司必须立足于自己发展的实际,避免被撑死的命运,做深、做透、做精才是生存根本。

3.越做越小

小公司在发展初期通常增长速度很快,形势一片大好,但老板们猜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经历了高潮之后,就走向下坡路了。

每一位创业的小老板都是英雄,基本上可以以一当十,多数小老板还一专多能,是不可多得的通才式人物。在创业初期,凭借个人的能力往往能将公司“拉扯”大,但随着公司的壮大,公司却陷入了小老板自身的瓶颈中。

小老板可以赤手空拳打下一片天,可获得成功之后的他们往往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有的昙花一现,多数拼命折腾,甚至越做越小,日子越过越难。

早上搞个政策,晚上出个方案;今天学习海尔,明天师从联想;本月鼓励狂飙猛进,下月提倡稳扎稳打;本季引入个职业经理人,下季老板又亲自出马……不懂得与时俱进,沉浸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在不断的折腾与试错中,最终只会消耗公司发展的后劲,公司只能越做越小了。

4.做大做强

几乎每个公司都有做大做强的梦想,但真正能实现梦想的寥寥无几。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

中国市场超过十三亿人口,即使小众甚至微众市场也可养活一个大企业。道理如此,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多数小老板拼命折腾,结果还是无法改变小老板的宿命。

市场经济给了每一个公司以平等竞争的机会,但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千千万万的公司,想要成长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门武器。其实也不复杂,就那么几条:顾客、产品质量、技术、资金等,但在成长的路上是痛苦的,把公司做大做强十分不易。

小公司做大做强正遭遇着“成长的烦恼”。面对激烈竞争,它们大多感觉“走到了十字路口”,对下一步靠什么去“闯世界”“守家园”,如何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充满了困惑。

纵观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正确的经营理念、明确的战略管理、杰出的核心能力、优秀的人才队伍、先进的企业文化、适度的政府支持都是公司做大做强不可或缺的要素。

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杜的说法,造就大公司要“八会”:会挣钱,更要会花钱;会创业,更要会守业;会竞争,更要会合作;会做生意,更要会做企业。公司领导者也要“八会”:会用能人,更会用组织;会抓经营,更会抓管理;会用金钱,更会用规则;会用才智,更会用品德。唯有如此,小公司才能走上做大做强的道路。

小本经营常遇到的问题

对于那些怀揣着将公司做大做强梦想的小公司经营者而言,成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中国企业界,有这么一句话:大企业长不了,小企业长不大。这道出了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普遍遭遇的“通病”。而反观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从做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到做饮品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那么,中国的很多小公司为何做不大,或者说,为何做大了却长不了呢?

小公司的发展壮大无非是“硬件”和“软件”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小本经营者将公司做大做强,往往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1.定位不准

很多小公司在对自己的品牌及企业定位上,存在误差。明明是小公司,却偏偏“以小充大”。再一点就是,不能有效地集中资源,攻其一点,做大做强,而是四处出击,结果往往是“四处碰壁”。

小公司作为小本经营者,其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小公司图谋做大做强,必定导致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于多个发展的产业领域,以期获得超常规发展。但是每个试图发展的领域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资源支持,有时甚至无法维持在某一领域中的最低生存需求,结果在竞争中失去优势,进而导致破产的命运。如果这样的话,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领域,本意是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是很可能导致“东方西方全不亮”,加大小公司经营失败的风险。避免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这是小本经营者在发展壮大时必须注意的。

2.闭门造车

公司的发展策略缺乏可操作性。相当一部分小公司严重存在“想当然”现象,很多策略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而是随心所欲。公司领导往办公室一坐,几个人一商量,不管可行不可行,便计划生产什么产品,定出什么营销规划或政策。结果可能会一炮打响,但更大的可能是不适销对路,或制定的政策不切合实际,结果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某公司的经营者说,该公司更换了几任职业经理人,每个经理上任,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开发一系列的产品,以显示自己的思路。但由于缺乏市场论证,造成产品销不出去,大批量的产品积压,致使流动资金周转不灵,企业陷入困境。

3.领域选择误导

小公司进行规模扩大,往往会受到该领域预期投资收益率的“吸引”。无论是扩大规模或是转变经营策略,都将是未知的领域,一旦选择错误,可能步入万劫不复之地。

公司做大做强,往往从单一领域进入多元领域。只有当自己的单一领域地位非常稳固,已具备良好核心专长,并有剩余资源寻求更大投资收益时才应予以考虑。然而现实中的公司,往往在公司原来产业留有充分发展潜力、市场也可进一步拓展时,为其他领域的高预期收益所吸引,于是便抽出资金投入新产业。结果势必削弱原产业的发展势头,而原产业可能恰恰是公司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此时的跨产业规模扩大可能使新的产业未发展好,原有的产业领域又被竞争对手抢了先,结果是得不偿失。

4.资金匮乏问题

钱的问题是小公司做大做强的核心问题。小公司要扩大规模,必然涉及众多陌生的产业领域,必将使小公司的经营运作费用上升,而资金本来就是小公司的软肋。

从一个熟悉的经营领域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发展,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不熟悉导致的低效率,必将使小公司付出较高的“学习”费用。学费付出甚至会使小公司在短期内无法取得高效益。在进入新领域后,成本必然加大,要在新领域中改变消费者原来的认知态度,不下点大投入是不行的,这反过来又使已分散的资源难以应付。

5.人才难以支持

公司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成功归根结底是依赖于优秀的人才。如果你想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你想建大厦,人才就是栋梁;如果你想搞企业,人才就是你成功的保证。如果你想把企业做大,不想当一个小企业主,那就必须重视人才。

还有一些小公司认为内部缺乏人才,抱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思想,高薪聘请一些人士。请来的人员虽然也不乏能很快扭转局面的“高人”,但大多数却是水土不服,或者是照抄照搬,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到头来只会将企业引入了歧途。

所以,小公司在进行规模扩大时,必须有与公司环境相应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等全面专业人才的支持,做大做强才能成功,反之则可能受阻。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是小公司做大做强的最大难题。

6.管理混乱

不少小公司起步于没有技术含量的传统行业。时过境迁,在现在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没有研发意识、品牌意识以及借助外脑的意识是很难成功的。

小公司的管理历来饱受诟病。虽然小公司也会制定内部制度,但真正能够认真执行的却没有几条,有的企业更是“一支笔,一言堂”。这就造成小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混乱的结果是人浮于事,各种潜在的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

小公司还不同程度存在“有法不依”现象,各种制度如同虚设,全凭老总一人说了算。某家在当地还有点影响力的食品类公司,答应经销商的政策及营销人员的薪资制度朝令夕改,导致营销员牢骚满腹,背后评价老总“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种“人治”的做法,让公司的管理一片混乱,公司人员全都看着老板的意思行事,公司发展也举步维艰。

小公司成长壮大的绝招

一些小微企业的年销售额几百万至几千万不等,有些经营了几十年,但却难以做强做大。这些小公司的老板不怕吃苦,白手起家,通过努力打拼成为企业家,有车有房有公司。但从做企业的角度来看,公司并没有做大做强,仍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离成功企业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些小公司中有个共同的特点:规模多年维持现状,无法突破,甚至越做越小。其中的很多人当然想将公司进一步做大,最好成为上市大公司,然而却使得公司无法继续成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要使公司的生意兴隆,从而做大做强,有没有秘诀呢?答案是肯定的。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成长企图

有这样一句话:“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意思就是,如果你的目标定得高,得到的往往会低于目标,如果你的目标定得适中,结果获得的也会低于这个目标许多。如果没有做大老板的“欲望”,你就不会用发展的思维去思考,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更不会以老板的姿态去做事。试想,这样的公司不是永远只是个小公司吗?

做公司如果不追求成长,或不向更高的目标挑战的话,就无法品味公司成长后的喜悦了。如果小老板只想混口饭吃,抱着成不成长都无所谓的心态,在他底下做事的人,自然就会散漫了。

要想获得公司业务的成长,就必须加强有关活动,如销售、采购、门市、员工、资金等,而这些强化的工作必须建立在老板积极向上的总体经营理念上。

2.确保利润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或公益组织,必须获得合理的利润。希望公司发展壮大,就需要每时每刻都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如果它的产出不能弥补投入的资源,它也就不可能发展。如果它的产出小于投入的资源,生存的危机也就来临了。所以,盯住公司利润这一标准,公司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生存、发展。

公司在任何时期都要关注利润的重要性,必须有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获得正常的利润。从正常的利润中抽取出部分再投资,以便长期性地对顾客提供更佳的产品或服务,这样公司才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3.以顾客为出发点

经营公司的成败在于消费者是否购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所以,要以顾客的眼光为出发点,才能让他买到他所需要的东西。顾客的价值观念,不见得跟经营者相同,何况顾客还分男女老幼。但是,必须了解顾客的需要,然后去满足他们,这是公司得以成长的基础。

在日常经营上,以谦虚的态度,去倾听顾客的看法,以顾客为出发点,只要持之以恒,公司的生意必定会日益兴隆。

4.力求创新

小公司的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观念创新,只有努力创新的公司,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到最后一定会失败。任何公司都必须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创造出附加价值,也才能壮大公司的品牌。

经营过程中总会遭遇到困难和挫折,这就要靠自己去突破了。小公司的经营者要拿出魄力和决断力,在创新方面寻求机会。

5.眼光独到

由于现在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发展规划。生意的成功,系于是否眼光独到,这样才能够掌握良机。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事先创造取胜的条件,而后才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作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抓住潜在契机,才能带领公司不断走向辉煌。

只有眼光独到,看得深远,才能抓住发展的良机。很多时候,一个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因为有正确的想法,二是能将正确的想法坚持下去。眼光独到,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就是要另辟蹊径,把别人不干的捡起来,通过独到的眼光和智慧从中淘金,就能有大的作为。

6.发挥特色

经营同样业务的公司到处都是,要使顾客上门,非得要在同行中体现自己的特色不可。特色好比每个人的特点,公司没有特色,就变得不值得品味。

“同质化突围”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自己独特的特点,并在这个区别于别人的特点上做足功夫。功夫到家了,开辟“同质化突围”的工程自然也就成了。

7.分享利益

有些小公司做不大的重要原因在于一味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没有利益共享的理念。在外部想方设法压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行业口碑越来越差,弄得大家都不愿意与其做生意了。在公司内部只有罚款没有奖励,克扣员工薪水奖金,甚至不签合同,不买社保。这样只会离心离德,加大员工流失率。

美国500强之一、世界零售企业巨头沃尔玛有条成功的经验:和你的同事们分享利益,把他们当成合作伙伴看待。反过来他们也会将你当成他们的合伙人,大家齐心合作的效益将大大出乎你的意料。

商场如战场,能分享利益的公司在激烈竞争中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财源滚滚而来。一个高明的老板,不会把利益独吞,而是会采取利益分享的策略激励能促进公司发展的那些人。

反思成功路上的疑问

任何一个公司的成长都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企业所用的时间长短又大不相同。

在任何一个商业环境里,都有小公司创造大成功的经典案例。小公司也不会永远默默无闻,只要抓住机遇,走正确的道路,小公司也可以走向大成功。通过弄清小公司成功路上的几个疑问,从而使小公司更加顺畅地走向成功。

1.公司成长惧怕“试错”吗?

很多小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走一些“弯路”,经营者艳羡那些从一开始就很成功的企业家,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似乎没有经历试错阶段就直接成功了。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不少优秀公司的试错阶段是在创业之前,是企业创始人的个人试错,在找到明确的方向和机会后再创建企业。

成功不会这么容易的,优秀的企业经历“试错”阶段,也能最终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但这也并不是说小公司必然经历“试错”阶段,通过市场调查、市场学习等,尽量减少“试错”的频率,才是小公司经营者应该做的。

2.公司经营者需要冒险吗?

对绝大多数小公司来说是这样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没有开拓,自然公司也无从发展壮大。

小公司需要做大做强,需要在特定的时候作一些决定公司发展命运的决策。一方面,是因为小公司面对的机会很不确定,大企业会审慎研究,但是等到大企业来抢这个机会时,这个机会就不属于小公司了。所以,小公司必须赌一把,依靠公司经营者的商业直觉,大胆行动,先做起来再说,边作边调整。

小公司要想发展壮大,需要赌自己是否有能力抓住机会、有能力解决经营中的困难。

3.进入正轨后还需要冒险吗?

对于小公司而言,战略决策不是数学运算。战略决策没有公理、定理、定律,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市场,需要和竞争对手较量,这就决定了冒险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当一个公司希望成长得快一点时,就更要冒险了。

但是没有必要把冒险当作是一种常态化的行动,这种冒险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只有一两次,“赌”的前提是发现了千载难逢的巨大商机。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少赌、有限地赌”。

4.公司发展的几个阶段需要注意什么?

公司发展需要经历成长阶段、突围阶段、转型阶段。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公司都会不断地试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旦进入到突围阶段,滚滚而来的财富,让公司发展迅速,经营者必须保持冷静,懂得适当控制住公司的不成比例的膨胀。进入转型阶段,企业增速明显放缓,经营者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企业,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相对应的经营策略。

5.小公司的运营方式还适合吗?

企业性格决定企业命运,转型阶段是企业继往开来的阶段,企业的性格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形成了。

小公司在“小”的时候,很多时候难免会做一些只有小公司才能做的事。这种做法虽然不值得赞赏,但是还可以理解。经过发展壮大之后,公司必须改掉原有的那些毛病。

那些在提升消费者价值、激励员工、鼓励创新等方面作出努力的企业,虽然有可能失败,但是它们具有继续成长为卓越企业的可能性。而那些无视社会责任、无视消费者利益,以“忽悠”的方式做市场的企业不会有前途;那些无视员工利益的公司也不会有前途。

6.公司壮大之后还会变小吗?

小公司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但是公司只要能够成功度过转型阶段,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内部没有明显的管理短板,就会进入稳定的增长阶段,公司突然死亡的可能性就会变得非常低。

这时,公司如果能够“找到方向、认准机会”,就很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小公司要想成为卓越的企业,不是在短期内依靠抓住一两次机会就能实现的,必须作长期的准备和努力。

7.过去的经验会持续有效吗?

进入迅速发展期后,小公司才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各种危机也埋藏在这个阶段的成功要素中。很多小公司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就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固化,失去了自我否定和自我革命的精神。然而,固化了的成功经验很容易走向反面,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刻舟求剑式的发展注定失败。

一个优秀的小公司必须在取得突破之后敢于自我否定。过去的成功经验很重要,但是更要将精力放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同类推荐
  • 任正非这个人

    任正非这个人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
  • 销售就是提问

    销售就是提问

    有这样一个关于“提问引导”的实验:让人们观看关于一场车祸的幻灯片。其中一张幻灯片里有一辆红色的达特桑(Datsun,一种小型跑车)在一个黄色的让行牌旁。然后有人被试问: “你有没有看见别的车经过停车牌旁边的达特桑?”结果,大部分人都记成了达特桑旁有一个停车牌.而不是让行牌。研究人员的口头信息、词汇以及问题改变了人们对于所见的记忆。
  • 商业领袖的七副面孔

    商业领袖的七副面孔

    成功者的面孔是可以复制的,那么,创业成功者到底有多少副面孔呢?答案是,七副。时间面孔:成功的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生力军和时代的英雄。然而,你要扮演好这些角色,首先就必须成为一名时间的管理者,你不但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还要管理好员工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人性面孔:任何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人性都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领袖面孔: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关键中的关键就是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圈子面孔:有句话说得好,圈子对了,事儿就成了。狼性面孔:互联网大咖、百度CEO李彦宏说:“百度现在需要狼性精神。”艺术面孔: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商场上的艺术家,你要想跨进成功企业家的行列,那你就必须不断去修炼自己的技艺。创新面孔:这是一个讲求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乔布斯、拉里佩奇、马云等成功的商界大咖都有着杰出的创新能力。
  • 动态领导:变革时代领导者十大基本素质

    动态领导:变革时代领导者十大基本素质

    莱瑞恩·西格尔(LarraineSegil),是在商业联盟方面全球最顶级的专家之一,她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的此方面课程在过去18年来一直居于领导地位。她是Lared集体的合伙人之一,莱瑞恩·西格尔生产公司的CEO。作为著名的咨询专家,曾经同包括sun、惠普和星巴克在内的很多公司进行过合作,每一年她演讲的经理对象都超过30000人。另外,她还一直坚持在ONN、CNBC和福克斯新闻做评论节目。
  • 娃哈哈攻略

    娃哈哈攻略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4.娃哈哈座右铭: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5.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6.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 创新 负责 亲情7.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 打得响 过得硬8.娃哈哈人才观:唯德唯才 有用即才 人皆为才9.娃哈哈团队意识:道相同 心相通 力相聚 情相融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岗 能上能下 崇尚科学 精益求精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Iglesias Multiplicadoras

    Iglesias Multiplicadoras

    ?Podremos ver tal avivamiento en los Estados Unidos? ?Podremos ver una oleada de establecimiento de nuevas iglesias y campus, y la reproducción del liderazgo? ?Es posible hacer más en el futuro de lo que hemos so?ado en el pasado? Yo creo que sí. - Jeff Leake El viaje de fundar una iglesia es emocionante y gratificante, pero implica más que simplemente trazar un curso para su lanzamiento. En Iglesias multiplicadoras, Jeff Leake abre la puerta a un mundo de opciones disponibles para pastores e iglesias para crecer y reproducir las iglesias. Basándose en su experiencia en la implementación de estos pasos, propone un cambio en el pensamiento para crear un clima para el movimiento de fundación de iglesias. Las Asambleas de Dios hacen que el potencial de multiplicación de iglesias sea aún más viable a través de iglesias afiliadas o PAC, para abreviar. Para obtener más información sobre la fundación de iglesias, visite pgsk.com.
  • 元神记1:绝世之女

    元神记1:绝世之女

    伐纣的封神榜时代过后,那些灿烂辉煌的神人,可曾在大地消失了踪迹?在烽火连天的东周列国时代,平野间突然出现了能力强大的「元神之族」,这些人的背后有着黑色猛兽、蓝色飞鸟、深红毒蕈、澄黄厨人、鲜绿奇树的怪异「元神」。与「元神」相牵扯的大神、能人的数量极多,他们和东周时代的许多军国大事息息相关。这些奇异的人们,会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谱出什么样的动人传说呢?
  • 无敌地球万万岁

    无敌地球万万岁

    平行宇宙,灵气复苏。兽潮爆发,天坑来袭,人类守望相助。看卓凡如何从小人物,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守护人类的中流砥柱和全球最靓的仔。
  • 百炼神尊

    百炼神尊

    本事废柴体质,却意外得到传奇宗派传承!从此逆苍天,踏青云而之上!
  • 神医凰后:邪王心尖宠

    神医凰后:邪王心尖宠

    21世纪的国际刑警,中药世家的传人!凤清杨一朝穿越到凤府被寄养在山里的二小姐身上!身为嫡女的原身,却活的比庶女还窝囊!不急,自私的‘姐姐’、玩弄手段二夫人,以及偏心的渣男爹,她一个个收拾!至于,那个一不小心救了,却从此缠上她的美男子——凤清杨莞尔一笑:本姑奶奶的未婚夫貌似潘安、柔情似水、风流倜傥,抱歉,我看不上你!美男子邪魅一笑:娘子,没想到为夫在你眼中竟然那么好!凤清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常商道

    非常商道

    作品以一个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三兄弟在变废为宝的冶炼路上的酸甜苦辣。他们有过辉煌,也有过惨败,但胜不骄,败不馁。他们不仅仅炼出金和银,更陶冶出敢为人先、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可贵精神。因此,《非常商道》不仅是一部弘扬奋斗精神的主旋律小说,也是描绘平民百姓喜怒哀乐的亲情小说,更是一部斗智斗勇的商战小说。
  • 末世之复仇崛起

    末世之复仇崛起

    墨释,一个国际顶尖的雇佣兵,在进行一个特殊的盗取任务后进入一个绝密的地下实验室,却发现地下室内,隐藏着惊天的机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澳大利亚(第3版)(列国志(新版))

    澳大利亚(第3版)(列国志(新版))

    澳大利亚被称为“南半球的明珠”,它是一个由移民殖民地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遍布牧场和具有丰富矿业资源的最大的岛国,一个在亚太地区、英联邦以至国际上都有较大影响的澳洲大国。它还是一个由澳洲土著、白人移民和亚裔民族共创多元文化的国度,也是一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珍惜动植物的神奇国土。本书向读者全面展示了澳大利亚国情及其自然与人文特色。此次为修订后的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