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6200000012

第12章 伤寒论注释(7)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黄芩二两味苦,寒黄连三两味苦,寒《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暠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坚,里气弱者,坚以黄芩黄连之苦。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头痛,身痛,腰痛,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荣血不利也。《内经》曰:

“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暠皮肤闭而为热者,寒在表也。风并于卫,卫实而荣虚者,自汗出而恶风寒也。寒并于荣,荣实而卫虚者,无汗而恶风也。以荣强卫弱,故气逆而喘,与麻黄汤以发其汗。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味甘,温(去节)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暠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气。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阳受气于胸中,喘而胸满者,阳气不宣发,壅而逆也。心下满,腹满,皆为实,当下之。此以为胸满,非里实,故不可下,虽有阳明,然与太阳合病,为属表,是与麻黄汤发汗。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十日已去,向解之时也。脉浮细而嗜卧者,表邪已罢也。病虽已和解之,若脉但浮而不细者,则邪气但在表也,与麻黄汤发散之。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主之。

此中风见寒脉也。浮则为风,风则伤卫;紧则为寒,寒则伤荣。荣卫俱病,故发热恶寒,身疼痛也。风并于卫者,为荣弱卫强;寒并于荣者,为荣强卫弱。今风寒两伤,则荣卫俱实,故不汗出而烦躁也。与大青龙汤发汗,以除荣卫风寒。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荣卫俱虚,反服青龙汤,则必亡阳,或生厥逆,筋惕肉,此治之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杏仁十四个(去皮、尖)味苦、甘,温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辛甘均为发散,然风宜辛散,寒宜甘发,以辛甘相合,乃能发散荣卫之风寒。麻黄、甘草、石膏、杏仁,以发散荣中之寒,桂枝、姜、枣,以解除卫中之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风者身重,此以兼风,故乍有轻时。不久厥吐利,无少阴里证者,为风寒外甚也。与大青龙汤,以发散表中风寒。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抟,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暠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芍药三两味酸,微寒五味子半升味酸,温干姜三两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细辛三两味辛,温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半夏半斤(汤洗)味辛,微温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暠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咳逆而喘,则肺气逆。

《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暠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加减法: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发其阳,水渍入胃,必作利。荛花下十二水,水去,利则止。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辛燥而苦润,半夏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栝蒌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即。暠加附子,温散水寒。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去麻黄,恶发汗。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水畜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麻黄发津液于外,非所宜也。茯苓泄畜水于下,加所当也。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金匮要略》曰:“其人形肿,故不内麻黄,内杏子。暠以麻黄发其阳故也。喘呼形肿,水气标本之疾。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脉浮弱者,荣弱卫强也。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经》曰:“本发汗而复下之,为逆也。暠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经》曰:“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暠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则其类矣。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伤寒也。虽至八九日而表证仍在,亦当发其汗。既服温暖发散汤药,虽未作大汗,亦微除也。烦者,身热也。邪气不为汗解,郁而变热,蒸于经络,发于肌表,故生热烦。肝受血而能视,始者寒气伤荣,寒既变热,则血为热抟,肝气不治,故目瞑也。剧者,热甚于经,迫血妄行而为衄,得衄则热随血散而解。阳气重者,热气重也。与麻黄汤,以解前太阳伤寒之邪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风寒在经,不得汗解,郁而变热,衄则热随血散,故云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太阳病未解,传并入阳明,而太阳证未罢者,名曰并病。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为太阳证罢,阳明证具也,法当下之。若太阳证未罢者,为表未解,则不可下,当小发其汗,先解表也。阳明之经循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熏之,以取其汗。

若发汗不彻者,不足言,阳气怫郁,止是当汗不汗,阳气不得越散,邪无从出,拥甚于经,故躁烦也。邪循经行,则痛无常处,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气,但责以汗出不彻,更发汗则愈。《内经》

曰:“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馀。暠为身热无汗。是以脉涩知阳气拥郁而汗出不彻。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是当汗出愈。暠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损其津液,虚其胃气。若身重心悸而尺脉实者,则下后里虚,邪气乘虚传里也。今尺脉微,身重心悸者,知下后里虚,津液不足,邪气不传里,但在表也。然以津液不足,则不可发汗,须里气实,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针经》曰:“夺血者无汗。暠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浮则伤卫,数则伤荣,荣卫受邪,为病在表,故当汗散。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受风邪而荣不病者,为荣气和也。卫既客邪,则不能与荣气和谐,亦不能卫护皮腠,是以常自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则愈。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暠所谓先其时者,先其发热汗出之时,发汗则愈。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邪在表也,当与麻黄汤发汗。若不发汗,则邪无从出,拥甚于经,迫血妄行,因致衄也。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暠况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邪在里,是仍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疼不已,为表不罢,郁甚于经,迫血妄行,上为衄也。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发汗,与桂枝汤。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发汗则表虚而亡阳,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振寒者,阳气微也。脉微细者,阴血弱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里虚[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阳王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正邪交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阴王,阳虚不能与之争,是夜则安静。不呕不渴者,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者,表无热也。

又无表证而脉沉微,知阳气大虚,阴寒气胜,与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暠虚寒大甚,是以辛热剂胜之也。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汗后身疼痛,邪气未尽也。脉沉迟,荣血不足也。《经》曰:“其脉沉者,荣气微也。暠又曰:“迟者,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暠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邪,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足之血。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发汗后喘,当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汗出则喘愈。今汗出而喘,为邪气拥甚,桂枝汤不能发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有大热者,内热气甚也。无大热者,表邪必甚也。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其邪。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暠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与桂枝甘草汤,以调不足之气。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气,甘草之甘入脾而缓中。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

肾之积,名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降肾气。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五枚(擘)味甘,平桂枝四两(去皮)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气。煎用甘烂水者,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

右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烂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吐后腹胀与下后腹满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知非里实,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生姜半斤(切)味辛,温半夏半升(洗)味辛,平人参一两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厚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生姜之辛,以散滞气。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为邪在表,当发汗。脉沉紧,为邪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外虚,则不能主持诸脉,身为振振摇也,与此汤以和经益阳。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味甘,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白术二两味苦、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汗出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甘草三两(炙)味甘,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卫;甘草之甘,调和辛酸而安正气。已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伍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茯苓四逆汤方

同类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茶经续茶经

    茶经续茶经

    《续茶经》模仿《茶经》体例,亦分三卷,篇目分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等十个门类。本书介绍了茶的源、茶叶采制的用具、茶叶的采制、制茶工具,煮茶的用具,煮茶的方法、茶的饮用等十个门类。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热门推荐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

    能力比成绩更重要,能力指的是一种综合素质。这本书就是培养与学习这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独生子女,宅男,独来独往,个性等越来越多的热词,将孩子们从小就围困在“自我”之中,走入社会,会茫然失措,提前学习生活常识,会让孩子们更健康! 世界如此险恶,我们要提前为自己储蓄能量。本书中有80种方法,60多个小故事,30种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打开本书,提前面对,就是提前为自己储蓄能量。在学校中也要“做人、做事、做强者”“为人、处事,做朋友”。 “中学生学常识”系列,共分“人际交往”“心理暗示”“演讲口才”,读了这几本书,学了这些事,你的人生将会与众不同。
  • 黑森林

    黑森林

    是传说把我们引到这里来的,黑森林,往前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冒险,可好奇心让我们走出了至少十步。我们迷路了。四处都是高大的树,而黑森林的路则由石头和草、会飞的落叶,低垂的树枝和风一起构成,由种种神秘构成,于是,我们这些像模像样的探险者,迷路了。蘑菇 雨下起来了。纷纷下落的雨点落到半空突然地停了下来,它们在阳光里旋转一下,把光粘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落到地上。因此,停顿之后再落下的雨点光彩夺目,就像一团团小小的火焰落下来摔碎一样。我们打起了伞。来黑森林探险,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伞和其他的东西。
  • 吃能修炼

    吃能修炼

    家里的鸡病了……听说放血治疗很有效,于是我就试了下,给它放了点血,因为怕放少了没什么效果,所以我拿了个碗量了下,有半碗这样子吧。但是这方法对鸡儿的病没什么效果,我想,可能是它身上太脏了的缘故,以至于它容易生病。于是我替它烧了一壶水帮它洗洗澡。洗着洗着发现它的毛全掉了。觉得吧,应该用锅给它泡澡比较好,可是它在锅里淹死了。觉得还是给它举行一个葬礼吧,水葬应该也很不错,后来,发现水葬还是太单调了些,它这么高大威猛英明神武,配的上更好的……于是给它撒上枸杞、红枣、香菇与桂圆。再后来,觉得冷冰冰的水葬没有灵魂。于是我就自作主张的给水加了热……玩着手机忘记了时间……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小时过去了。后来……后来?我讲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这鸡儿真特么的香!
  • 宛若年少与花眠

    宛若年少与花眠

    【新书《染唇》已完结,一个稀有纯血萝莉吸血鬼VS占有欲超强心机人类男主的恋爱小撩文,欢迎来捧场~】北川的江琛,人称“小江爷”,向来以嚣张闻名。遇上了转学过来的花眠,就频频打脸,高冷人设整个垮掉。“琛哥,看到没,咱们小学妹,看着又乖又纯的“”呵“”最近流行的一词,叫什么来着...哦!白月光!估计每个男性心里都有这么一个的。”“呵”那是啥玩意,没有,不存在的一段时日过后,曾经牛气哄哄江太子爷乖乖地蹲在地上给花眠系过芭蕾舞鞋带...吃瓜群众:我就知道,没有人可以逃过真香警告。花眠:白月光?这个人设不太符合我江琛:对,明明就是只小狐狸1、女主美美美,男主高冷毒舌又温柔2、甜苏宠文,青梅竹马排雷:男配有点病态敏感,影响不大,掀不起大风大浪,不喜欢的可以无视他。甜是吖匕以为的甜,读者以为的玻璃渣子...【花眠:江琛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江琛:因为你是个挺别致的小玩意?花眠: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吃瓜群众:你简直是对自己的颜值是一无所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上司住隔壁

    腹黑上司住隔壁

    安小宁遇到林志志时,她高中。不知是不是爱情,她愿意尝试。为了他,连命都差点没了。安小宁和廖知瑜相处时,是她最脆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穿着同款的衣服,携手并肩,他们相依而眠,安小宁依旧不知她是不是爱他?三年后,她看清了她曾经的爱情。对林志志是懵懂无知的喜欢,不是爱;对廖知瑜是感激大于情意,也不是爱。事到如今,她竟然发现她还是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再见他时,是在毕业答辩上,她成了他公司里的秘书。却在那天,把清白丧失!该死!可他,却离她而去,残忍的令人哀叹。既然惹了,就不该逃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全能召唤兽与三流召唤师

    全能召唤兽与三流召唤师

    一个混乱的异界,死而复生,成为了一条幼龙。在龙凡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被一个小女孩用召唤魔法砸在了头上,成为了一个为小女孩上刀山,下火海,出的了厅堂,上的了厨房,的……龙!重生的背后迷雾重重,一盘世界棋局又怎能甘为棋子。龙凡看着小女孩温柔的道:他们下他们的棋,而我只想守护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挂在天上的红灯笼

    挂在天上的红灯笼

    曹解放醒来,发现自己的右眼被纱布蒙着,黑乎乎的,隐隐有些疼痛。他睁开硕果仅存的左眼,视线一片模糊,过了半晌,眼前的景象终于逐渐清晰。他看到一块白色的天花板,四面白色的墙壁,还有几张白色的床。每一张床上都有病人躺着。他的目光在屋子里走了一圈,最后落了下来,他发现自己也躺在一张床上,不远处,还有一个穿白色衣裳的医生。曹解放干燥的嘴皮蠕动几下,慢慢从里面挤出一个微弱的声音,问这是哪里?医生正在配药,听到他的声音,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来说,你总算醒了。曹解放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医生告诉他这里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