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2100000006

第6章

东院这块溜冰地原来是块空地。春天时两边排房的人家在这里种点葵花玉茭,由于常年浇水培土的缘故,这儿就自然形成一个高出地面的池子。冬天一来,人们泼进去的洗脸水和其他脏水结成了冰,小孩子们就在上面溜冰玩……社平兄妹俩只有一个冰车,俩人轮流坐,谁在下面谁推。克华过去后,拿着姐夫给他找的两根粗钢条,自己坐在冰车板上,两手拄住钢条用力往后扎,他的冰车就开始自己向前滑了。他还能前后左右自由地掌握滑板,想往哪儿滑就往哪儿滑。开始时他们还是各滑各的,谁也不抢谁的道。社平和克华说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是滑着滑着,冰面破损越来越大,他们就开始强占好冰道,谁也不肯让谁。他们叫着。骂着。推推搡搡。一会儿你被挤下冰池,一会儿我的冰车让撞翻。尽管有话在前,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动手打架……他们就这样滑着闹着,闹得闹得突然克华不吭气了,任凭社平咋地挤他撞他,他都不对抗……

此时他眼前老是晃动着丽萍虽然瘦弱但是却蓬松柔软的大腿……刚才丽萍在冰车上坐的时候,克华就感觉到丽萍的腿老是碰他。开头他还不在乎,后来每滑过一圈两人挨近时,丽萍的腿总要顶他一下。克华越来越觉得这顶一下并不疼也不重,挨挨碰碰摩摩擦擦得很舒服,就盼望着下次和她多碰几下。不过后来丽萍不用腿关节顶他了,而是用大腿轻轻一擦就滑过去了。这一若即若离的轻轻一擦更让克华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和享受。他觉得自己的大腿处也酥酥痒痒的,非常有吸引力,总想多有几次这样的摩察,所以他也就主动地和丽萍相碰相撞。这一次接触完后就焦急地盼望着下一次的接触。谁也不舍得走下冰车,谁也不愿意离开那个冰池。后来轮到丽萍站起来推车后,那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大腿总是在克华脸前晃动。两人有意无意地往一块靠。丽萍把大腿有意靠在克华坚硬的肩膀上,克华就用肩膀顶住丽萍的身体。丽萍也不着急要离开克华,两人仿佛都享受着一种空前的喜悦……此时此刻克华忽然觉得自己的那个小东西也硬起来了,并且不断增大。他感到非常尴尬,甚至有一种恐惧感。他怕被人看见,就蜷着身子尽量坐在冰车上不下来。丽萍却不停地回头看他……他们这样不知持续了多久,忽然丽萍喊了一声“聪莉还没有来!”就扔下他和哥哥向聪莉家走去。

聪莉是周武兰的女儿。她家就紧挨着溜冰池,也就是东院南排第六家。由于屋小就只住有她们母女俩。爸爸和哥哥住在北排正好和她们对门的房子里。这溜冰池里的水,她们母女俩是泼得最多的,所以池子里总有股雪花膏味。丽萍走过去本想叫聪莉一声,可是她犹豫了一下,就从门缝里往里看。聪莉家的这扇门上面是玻璃,下面是门板。时间一长门板上裂了许多缝子。不过这些缝子都从里边用白胶布给贴上了。只是现在有的缝子上的胶布已经脱落,丽萍就是从这些缝子里往里看的。

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一开始她光看见聪莉她妈坐在床沿上不知道在干啥了,她就没有在意,光顾着去找聪莉。看到聪莉还没有睡醒,她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聪莉的妈妈周武兰身上……这一看不要紧,她猛地吃了一惊!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她看到周武兰正在往自己的大腿根处不知道在擦抹着什么。抹得那么细心,就好象是在试穿一件新衣服一样,并且还是那么聚精会神旁若无人。她一边抹还一边不停地揉弄阴道口。有的时候她还要把身体向后仰,好让手能一直揉到会阴处。她看到周武兰两手轮流交替地拿着一个瓶子……

香水瓶!丽萍以前在她家见过这个香水瓶。瓶子里的香水有一种很少能闻到的特殊的香味,挺好闻的。她喜欢这种香味。她只知道这种香水很贵,一般人买不起,反正她现在想不起有哪个女人用过这种香水。听聪莉说,这瓶香水,她妈妈谁都不让用。有一次她往自己身上洒了点,让她妈妈知道以后,挨了一顿骂,以后她就再也不敢用了……此刻丽萍感到非常气愤。她觉得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太太小姐们才用的,你一个当老师的也用,还用来擦你的×,真不要脸!怪不得文化革命一开始,十中的红卫兵给你脖子上挂破鞋剃阴阳头还让你游街了!丽萍也听妈妈说过,周武兰骄傲看不起人,院子里的人她谁都不理,有太太小姐作风。这样的人还应该继续斗争她。此时的丽萍想揭发她,好让人人都知道她这些不要脸的事。丽萍朝自己身后的两个男娃娃望去。她想了一下,只把克华叫了过来。坐在冰车上的克华从害怕和尴尬中刚刚经历了一种浑身不自在的体验后,此时他的小根子正在慢慢地松软下来。他本来还想在冰车上坐一回儿,听到丽萍叫他,他还以为是让他去叫醒聪莉,也没有多想就走了过去……

丽萍让克华不要说话,从另一个门缝里往里看。这时周武兰已经擦完香水,也没有拉上裤衩就转过身子去叠被子了……克华躲过房檐下玻璃烟筒上正在不断往下滴的烟油,把脸贴在门上朝里看。他没有看到别的,正好看到聪莉妈那朝外撅着的身体……此时他突然闻倒了一种特殊的香味。他悄悄地对丽萍说:“真香,你闻!”丽萍看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就把他拉走了。他们俩谁也没有再去滑冰。

“你看聪莉她妈像不像资产阶级太太小姐?”

这一问倒把克华问愣了。克华瞪着丽萍,想了半天才嘻皮笑脸地说:“她——,她咋咧?”

“她往屁窟上……”丽萍老是把“屁股”说成“屁窟”。她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她从他们班主任于棣身上也闻到过这种香味,就没有再往下说。“咱们对谁也不要说啊!”然后两人就各自回家去了。

克华、丽萍和聪莉都是西羊市小学的六年级学生,还是一个班的。现在他们正放寒假。其实放假前学校革委会就宣布: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学制要缩短”的号召,你们在小学的学业到今天就算正式结束了。你们毕业后,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去,要向工农兵学习,要参加斗批改,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九大胜利召开,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他们现在实际上就等于是提前半年小学毕业了,但让不让他们上初中,如何上初中,学校一概没说。只是说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或重大活动另行通知。他们现在就在家里坐着等得,成天无所事事。别看他们三个在院子里玩耍打闹,不分你我,毫无顾忌,其实到了学校,他们彼此谁也不理谁,就好象跟不认识一样。就是不得已说话时也都很严肃,连一个字都不多说,就和传达命令一样。

克华回到家里,母亲早就把他尿湿的被子褥子挂在外面的铁丝上了。住在对门的丽萍妈指着他的湿被褥,笑着说:“克华,那是啥?”

“一天吃上喝上啥也不干,就是会尿床。”宋淑卿唠唠叨叨地抱怨着。

“克华,丢人不丢人?”丽萍妈又笑了一句。

克华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回了家。

中午,杨忠奎没有回家。这是很少发生的事,这引起了宋淑卿的极大不安,她在种种猜测中等候着……做的红面剔尖早已经坨住了老头子还没有回来。克华倒没觉着有什么异常,只顾自己一个人吃饭。宋淑卿却在焦躁惊恐中惴惴不安。她没有心情吃饭。她联想到昨天晚上做的梦,预感到老头子今天可能要出事,可是她又不敢对克华说。闺女女婿也不在,她也不敢跟别人打听,就只好这么等着。克华吃完饭,他也没有在意母亲吃饭没有,只是说了声:“我到周奇家看小人书去呀。”话音还在屋里,人早就出门走了。

周奇是周武兰前夫的遗孤,他现在和继父邹家斌住在北房里,正好跟他妈和妹妹聪莉住的南房对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家就一直这么住着。早晚两顿饭一家人在一块吃,中午就只有母子三人吃饭。院里人很少见邹家斌回家吃午饭。李大大(太原人称老年女人为“大大”)说周武兰和邹家斌吃不到一块,两个人就因为这顿饭经常吵架。邹家斌现在是省革委机关红总站的头头,回来的次数就更少了,有时候连黑夜都不在家住。

周奇父子住的这间房子也是只有一间,因为要过大年,刚刚打扫完。克华刚进门就看见北墙窗户两边新换的样板戏年画。东面的这张是李玉和一家三口刑场就义的剧照,西面那张是方海珍和马洪亮在码头上的剧照。他家西墙正中间的毛主席像和红底黄字的语录画也是崭新的。南边的语录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北边的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领袖像下面紧靠着床放的是一个盛米面的大箱子和一个小碗柜。周武兰因为全家都在这北房吃饭,她也就把做饭和吃饭的家具全部摆到了这里。东墙下从北往南放的是两个落地木格子书架、一张书桌和一辆缠着黑塑料胶布的女式自行车。克华看见周奇正坐在桌子前摆弄他那台旧收音机,叫了一声“少奇!”就走了过去。

周奇今年17岁,在十中上高二,学习一直挺好。长得胖头胖脑的,性格沉静,寡言少语。为人处事没有是非一团和气。他跟谁也能和得来,院里大人小孩都很待见他。他妈原本指望他能考上大学,以后当工程师。没想到文化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学生们都到社会上抄家造反夺权去啦,也没有人上课,就是上课老师们也不敢讲。后来十中红卫兵分成两派,干脆连课也停了。尽管有“复课闹革命”的最高指示,可是学校连个教导处都没有,校革委会的头头谁也管不了谁,晋钢来的工宣队又光支持红联站,因此也就没有人去认真落实。学生们大都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东游西荡无所事事。在这种情况下,周武兰就让周奇坐在家里看书自学,有时候也让他帮着自己做做饭料理料理家务。

在十中红联站的势力很大,大部分学生都是红联站的。周奇原来的几个好朋友成了学校红联站的头头后,他也就很自然地成了其中的一员,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其实只是挂个名而已。他妈妈是在“团结两个百分之九十五”的时候被红联站拉进去的。不过周武兰不让儿子去参加红联站的任何活动,也不让他多出门。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周奇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所以曾经被当作是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培养出来的黑苗子黑典型。红卫兵在大字报上批判他走白专道路,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更有趣的是他的小名叫“小奇”,所以就很自然地得了一个“少奇”的外号。凡是认识他的,大人小孩都这么叫他。

周奇见克华进来,笑了笑,只问了一句“你吃了饭咧?”说完仍旧埋头鼓捣他的收音机去了。克华爬在桌上看了一会儿,觉着没啥意思,就去翻书架。周奇的这个书架对克华来说简直就像是一个天外星座,吸引得克华天天往这里跑。只要是不上学,克华每天有两个必去的地方,一个是丽萍家,一个就是周奇的书架。书架最上层摆放着大小不一、塑料皮和平装本都有的四卷毛选,还有语录本诗词本老五篇精装本和配有像片的四合一,角上堆放着一些毛泽东的像章。最下层放着初高中课本和垫潮用的造反派传单。不过最吸引克华的还是放在中间的那些小说和杂书。他今天没有去翻小人书,而是顺着书架挑大书看。古书他一般不看,有些字他认不得。对《十万个为什么》他也不感兴趣。他先把眼光落在《草原风暴》上。已经看过了,写得不赖,比《连心锁》强。乌云琪格格比湘萍还漂亮了,在草原上结婚的事最有意思咧……过上几天再看一遍……《烈火金刚》《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源》《铁道游击队》《渔岛之子》都看过咧……《渔岛之子》里铁蛋把地雷埋在小白鞋家门口,把坏蛋小队长的腿给炸断的事,他想起来就好笑……外国小说没意思……这些书还是我和他从八中拣回来的。嗳,《我的前半生》不赖,皇帝写的。里面还有慈禧太后的照片了,那么多!俺妈她们还看过好几回了……那些人成天坐得没事干,抢得吃帮助消化的药,也不嫌恶心!

克华把这些书都插回原处,顺便拣起了刚才抽书时掉下来的一本没皮没尾的小开本书。他一看,这原来是一本出墙报画报头用的书。克华心不在焉地随便翻看起来。他想这肯定是文化革命以前出的书,要不光有毛主席像没有毛主席语录——尽画的是些山呀水呀的,花呀鸟儿的,到现在保险要批判!克华一页一页无聊地翻看下去,却不知不觉地渐渐对这些画产生了兴趣。这本书他以前没有见过。上面画的飞机大炮步枪手枪他早就想学着画,可是就是没有画本,老师也不教。以后要是再上图画课我就画这些,再也不用画向日葵呀茶缸子咧……他仔细地看着,一个一个地比较着。最后又翻到人物像上。有工人农民解放军老头老太太和小孩们的画。有瘦干猴也有胖的。人最难画咧,他心里想着。他继续翻着,看着……他看着看着一个脖子上围头巾的女娃娃的画像就慢慢地吸引住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一张半身画像。画面上的女孩穿一件花格格上衣,梳两个不靠肩的粗粗的短辫子。一张小圆脸略呈瓜子型,尖圆尖圆的下巴配上胖胖脸蛋上的两个小酒窝,似笑非笑,真是最好看咧……那两只圆圆的眼睛不像在笑,只是瞪瞪地看着别人,显得聪明伶俐。那个小巧匀称的嘴唇又微微上翘,好像在笑,又好像想要说啥话,只是不愿意张口,羞羞答答的……克华怔怔地看着。起初他什么也不想,后来便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摸这张好看的画。他摸着摸着就连画上那条他经常见到的深红底色边边上是黄蓝格格的围巾也软软的好像有了触摸感。他不由得比较开了:嗯,比丽萍好看。嘴比聪莉的小,就是鼻子都有点往上翘。半萍可是比人家胖。比湘萍的脸圆。湘萍就是比她白……光是半身像,也不知道她有多大咧,可能和聪莉她们差不多哇……

克华正在胡思乱想,无意间看到画页旁边有一行小字:晋南风俗专页。晋南?她是晋南人?晋南的人都这么好看?晋南可是离这儿远得多了呀?以后到那儿去找个女的,保准漂亮好看……

同类推荐
  • 十日谈(经典译林)

    十日谈(经典译林)

    作品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薄迦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
  •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划时代著作,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本书还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著作,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图书。
  • 胭脂稻传奇

    胭脂稻传奇

    关仁山,满族,1963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南市,1981年河北昌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乡文化长和县政府秘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与著名作家何申、谈歌被文坛誉为河北“三驾马车”。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风暴湖》《福镇》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小雪无乡》《关仁山小说选》《野秧子》等九部,以及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落魂天》《苦雪》等,约计五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两次获《人民文学》优秀小说奖,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小说《船祭》香港《亚洲周刊》第二届世界华文小说比赛冠军奖,小说集《关仁山小说选》获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法、日文字。作品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或话剧等。
  • 博弈

    博弈

    朝晖投资公司总经理袁瑛为何千方百计把佟振浩挖到门下?原因在于佟振浩在证券市场多年来的拼杀经历以及他的业绩和名气,更由于他拥有的客户群。说起来,袁瑛在证券市场也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但是业绩和上证指数一样熊长牛短,用他自己的话说见证过高山红日,也遭遇过雪崩地陷,历年统计下来,总算混了个小赚。然而他也沾沾自喜,毕竟中国股市上每十个人中只有一人赚,两个人平,而亏损的有七人。
  • 全怪谈:扶桑鬼话(套装共6册)

    全怪谈:扶桑鬼话(套装共6册)

    取材于日本本土最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譬如日本历史上因战败而被灭族的平家怨灵,狐仙、柳树精报恩的故事,幽灵伸冤的秘闻……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弥漫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文学的独特风味以及浓厚的扶桑国乡土汁味,或诙谐,或警示,或讽喻,丰富多彩,形态多变,呈现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本套装包括:《怪谈》、《全怪谈拾遗》、《全怪谈.古篇》、《全怪谈.今篇》、《怪谈 今昔物语》、《怪谈·高野圣僧》。
热门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陈年故事

    陈年故事

    臧来宝死了,是挨枪子死的。我以为,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有两种因素,一是遗传基因,二是后天的影响和教育。臧来宝的父亲曾经是码头帮的帮主,后来又下海当过强盗,臧来宝身上的那股匪气是与生俱来的;而臧来宝的老娘则是48岁高龄才生下他,老来得子的狂欢,让这宝贝儿子享尽了人世间的宠爱,七惯八惯就给惯成那副德性了。再加上那个动荡岁月,善良的人总是忍气吞声战战兢兢,臧来宝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比如这上班8小时吧,全厂的工人都忙着赶工时——我们海阳造船厂的工时定额是很紧的,而臧来宝从来不赶。
  • 愿与你相遇九月

    愿与你相遇九月

    我们相遇在九月,从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朋友,又从朋友,变成了恋人,可能我们的缘分终究未到,多年后,看着樱花雨中的你,我只能感慨一句,这下,我们的缘分到了吧。幸得能与你相遇于九月……粉丝群号:784205327
  • 千寻

    千寻

    小说围绕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展开故事,通过这个平凡家庭的坎坷经历,折射出主人公勤劳、乐观、宽厚、仁爱的美好品德。一场车祸夺走了一文的双亲,从此,十六岁的少年一文便担起一个家的重担,照顾妹妹一心、莲曦。兄妹三人就这样经历各种磨难艰难地成长着,但他们并没有被困压倒。他们相互依靠,相互鼓励,为生活奔波、为学习拼搏、为爱情努力。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善良,兄妹三人长大成人,并获得各自的幸福。
  • 向阳孤儿院4

    向阳孤儿院4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我的做派

    我的做派

    一个当了6年兵的军人退伍后,进入了一家兄弟的公司当上了总经理,过了几年然后因为一件突发事件,就辞职养老了。
  • 霜雪如剑

    霜雪如剑

    那一日,她冲破暗无天日的囚牢,雪域惨白的光照在她的脸上、剑上。面临着的,是千军万马,曾经挚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战1937

    血战1937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突然爆发,日军参谋部利用纵队司令兄弟之间的矛盾,成功将阳泉纵队改编为皇协军第八混成旅。国民党高层极为震惊,于是他们针对这次事件制定了一个"闪电"计划,清除这些投靠日军的汉奸的行动从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