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00000003

第3章 美德篇1 (2)

第一篇 美德篇1 (2)

点睛之评:如果说“骄子不孝”是说儿孙孝顺与否是与父母有间接关系的话,那么“大不正,小不敬”就是说与父母有直接关系了。很难想象一个父亲在教育孩子仁义道德的时候,自己不以身作则,这样的父亲能让孩子肃然起敬。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根”,子女是“苗”,根正苗才红。所以,要想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孝顺,恐怕父母也要在自身修养上多下工夫。

【久病床前无孝子】

谚语释义:意为长久服侍生病的父母,儿女们会产生厌烦情绪。

相关作品:清?缪莲仙《梦笔生花》第二编第八卷:“久病床前没孝子,情人眼里出西施。”亦作“百日床前无孝子”。《歧路灯》第四十七回:“人家说百日床前无孝子,着实罗索人。”

点睛之评:有时候对于一种品德的实践,是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和代价的。对于“孝”字,有时候考验的不是能否舍生忘死的勇气,而是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能长年累月地服侍卧病在床的父母,而能不流露出一点不耐烦,那确实是至诚至孝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兴旺发达的家政服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对父母的责任,终归还是要落到自己身上,怎样对待久病在床的父母,这是对子女的品格的严峻考验。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谚语释义:危险关头只有兄弟、父子患难与共。

相关作品:《西游记》第八十一回:“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父去也。”亦作“临阵无如父子兵”。《杨家府演义》第八卷:“闻卿昔日征蛮,乃是父子。今日征番,又是父子,正谚所云‘临阵无如父子兵’是也。”

点睛之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并不是科学的用人之道,因为在政治上,王朝世袭制已经被扔到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在经济上,家族企业相对于现代企业制度来说也显得愚顽落后。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有专门的人才帮你围剿“猛虎”和冲锋陷阵。然而就个人来说,能够在你潦倒失意的时候不离不弃,并一直愿意与你并肩战斗的,恐怕还是血浓于水的亲人。

【儿大不由娘】

谚语释义:子女大了,父母管束不住。

相关作品:《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九回:“他‘儿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亦作“儿大不由母”。《吕梁英雄传》第四十七回:“我早就说给他问个媳妇,就把心收住啦,人家硬不!儿大不由母,我也管不了!”亦作“儿大不由爷”。《歧路灯》第三十二回:“如今你就是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不住我。”

点睛之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他总会长大,总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一只风筝,丝线扯在父母的手里,而是一只鸟,飞出了父母的手心。他将有自己的追求和志向,他将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这一切,父母都是无法控制也不应该控制的。然而,作为子女,不能由于自己翅膀硬了,就可以不顾父母的感觉为所欲为,对许多父母关心的事情,比如结婚生子,应该与父母沟通,即便不能获得他们的绝对支持,也不应该置之不理。

【独子得惜】

谚语释义:独生子最受父母爱惜。

相关作品:《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常言道:‘独子得惜。’因是个富家爱子,养骄了他;又且自小纳粟入监,出外都称相公,一发纵荡了。”

点睛之评: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独生子一般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但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往往不会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相反,他会得到父母的无比疼爱。本来千亩田种一棵苗,对其呵护有加,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事情往往不能超过限度,不然会适得其反,爱之适足以害之。所以对待独生子,不能一味骄纵溺爱,应该宽严适中,这才是教育之道。

歇后语

郑庄公挖地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点睛之评:郑庄公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兄弟共叔段。她如此偏心,后来竟然发展到帮助共叔段谋反,到了意欲置庄公于死地的地步。郑庄公愤怒之下,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见面。后来,他心生悔意,在一个聪明的大臣的帮助下,“掘地及泉”,母子相见,重归于好。

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元素:一是孝心,二是智慧。庄公反悔之后孝心大动,这本让人十分欣慰,后来又使用巧妙的办法尽了孝心,成为一个千古传颂的美谈,让人不能不油然而喜,心情大悦。

要饭的看丈母娘——穷孝顺

点睛之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孝顺这种事情,是完全超脱于贫富之外的,因为它完全就是个心意的问题。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样的孩子就算腰缠万贯,他也不孝。圣人说,孝顺,最主要的是牵挂父母的身体。所以即使穷困潦倒,远在千里之外,只要时时牵挂父母,那也是孝顺。

一根藤上的瓜——苦甜是一家

点睛之评:一家人就应该苦甜与共。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家徒四壁,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挡住雨雪。有了灯光,有了薪火,就有了满屋子的温馨。巴山深处,因为买不起碗和筷子,全家人共用一个碗和一双筷,只好你吃完了我再吃,家庭温馨之情,仍无处不在;陕北窑洞里,一家人只有一条打了补丁的裤子,谁出门给谁穿。

即使再苦也有亲人维护你的体面,才是一家人。

药店里的草药——少不了的一位(味)

点睛之评:在药店里,有些药是少不了的一味;在一个完整的单位里,有些人也是少不了的一位……每一种事物之所以存在,其自身都有某种不可或缺的东西,缺少了它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特别关注那“少不了的一位”,因为它往往是核心和关键,把它处理好了,事情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同样,在一个家庭里,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少不了的一位,应该敬之重之,好好地孝顺他们。

附录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人生行善积德,“孝”名该放在首位。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父母养育儿子,儿子应该知恩图报,好好地赡养父母。

富贵好,不如子孙好:若是败家之子,再富的家也会被败光,若是好子孙,贫寒之家也能富贵起来。所以说,富贵好,不如子孙好。

不要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都成人:好儿孙是最大的财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只有当了父母,才能了解当父母的艰辛。

买尽天下物,难买子孙贤:好子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

大合唱——异口同声:大家说的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千年的大树——根深叶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茶馆搬家——另起炉灶:成家之后,就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也比喻自己另开辟事业渠道。

骂了皇帝祖先——不忠不孝:古人以皇帝为“君父”,骂了“君”,是为不忠;骂了“父”,是为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顺有三种表现,而断绝了子嗣是最严重的。

同类推荐
  •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有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题赠用语举隅

    题赠用语举隅

    本书共收条目6千余条,分1百多类。是关于生日、婚嫁、升官、发财等红白喜事及日常其它交际中馈赠的贺匾、颂帖、锦旗、勉幅、挽幛、碑铭等上写的内容,多为四字句为主体。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学生都是超能力者

    学生都是超能力者

    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一个个都长大了啊。-------------------
  • 世家嫡女谋生

    世家嫡女谋生

    【内容槽点毒点不定,请注意】 或许是上辈子活得不够如意,老天让她再活一世可是变成婴儿是怎么回事?这又是哪朝那代?一脚踩空,来到此地,我只想安安稳稳地当好我的沐家四小姐,可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得,三心二意......停停停,先让我翻个身再说吧。“......”好吧,这贼老天,是想弄死自己。
  • 甘疯子传

    甘疯子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凌霄之花

    凌霄之花

    看新时代女性飞行员们如何冲上云霄,绽放青春之花。刘飞扬出身空军世家,立志延续三代空军的光荣,却因一次救人与空军无缘,为继续蓝天梦,转做民航飞行员。十年后,所救少年上门“以身相许”?何静为爱追随至万里高空。李莎莎遵从父母安排学习飞行。欧阳菲菲把女飞的身份作为嫁入豪门的跳板……
  • 奈何爱止于此

    奈何爱止于此

    年少无知时,沉默内敛的楚莫南对室友坚定地表示,苏洛锦一定是他的,并且是永远;当他功成名就,成为行业内说一不二的楚总时,所有人对苏洛锦的印象只是“五年前抛弃了楚莫南的那个女人”。夜深人静时,苏洛锦问自己,明知不可碰触,为何恋恋不忘。原来,我们的爱是生了根的倒刺,着眼满目荒芜,实则内里早就血肉模糊,甚至腐烂发臭。原来,那错过的六年,如同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条沟壑。在那些未曾交叉的生命里,独自走过的桥,欣赏过的风景,在彼此生命中出现的人,让他们如同站在王母鹊桥两端的人,爱而不得,情深不寿。
  • 他乡明月:柯岩文集第二卷

    他乡明月:柯岩文集第二卷

    本书是柯岩作品集第二卷,包含小说《他乡明月》。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新移民”的悲怆故事。歌舞团年轻貌美的女孩紫薇和朵拉为了报复团长对她们的打击,愤而出国,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们以为美国会是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天堂,而弱肉强食的现实终于给他们开了一个悲剧式的玩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King Richard III

    King Richard 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吾本痴雷

    吾本痴雷

    这人生若是没有起点,何来的终点。折纸伞牵着雨过,春风吹起花絮我心中的人何时才能归来。平凡世界里南风偶遇挫折身死他乡,却因自己无意救下的“伙伴”所救,活于异世,这一世我为痴雷人,寻异雷,纳己身,用雷电舞动属于我的时代,这一世不在孤单,有佳人相伴,有好友笑谈,风风雨雨,这一路走去谱写一段不一样的王者时代。
  • 道人的徒弟

    道人的徒弟

    骑牛走遍天下,脚穿草鞋的道人,此生收了几个不成器的徒弟。而这篇故事讲述的就是他收的最后一个徒弟的人生。财神沦为酒馆的小二,东华帝君帮忙打天下,拥有咸鱼的心,却不得不走上傲世独尊之路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