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6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对于外国学者来说,要将互文性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无疑有着一定的隔膜和困难;相反,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就具有天然的便利。然而互文性在中国的旅行与变异过程的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目前还没有一篇文章对互文性在中国的传播接受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外“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尚缺乏深入系统的专门性论著。在译介方面,国内早期对互文性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一些文学理论译本,以及一些西方文论家如·巴赫金、罗兰·巴特、乔纳森·卡勒、哈罗德·布鲁姆等的著作。本世纪开始以前,国内与互文性直接相关的译著数量极少,直到2000年以后才有专门的著作被翻译出版。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力图系统地对互文性在中国的接受历程、接受语境、研究成果进行详尽的描述,勾勒其进入中国的动态流程,将互文性与中国文论中的相关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互文性理论对中国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国内研究至今存在的一些不足。

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五章)、结语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有关互文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指出了论文的预期目标。

第一章,互文性理论诞生的西方社会文化语境,总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指出了互文性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即后现代主义。同时,区分了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这两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从后现代在西方的兴起、后现代精神与互文性两个方面揭示了互文性与后现代精神的契合,论述了互文性在西方的兴起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并分别指出了后现代与互文性的一些基本特质。第二节描述了互文性理论诞生时的社会背景,即1968年五月风暴及其引起的解构思潮,探讨了这些对互文性在理论上的启示作用。论述了五月风暴的革命原因、革命过程及其在文化上的解构意义。第三节论述了互文性产生的哲学背景,即当代西方美学史上的两大转向之一,即语言学转向,对互文性理论出炉所起的催化作用。在这一重大转向中,语言从工具论转化为本体论,人们对语言问题的思考日渐深入,语言学转向几乎影响到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整个论点。语言学观念的转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语言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哲学的命运,就是诗学的命运。第四节论述了互文性理论的直接理论渊源,分别从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巴赫金诗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思想三个层面论述了互文性理论的渊源,指出有关互文性的思想其实在巴赫金的诗学思想中已经提出,克里斯蒂娃作为巴赫金思想在西方的传播者又进一步将其集中化、系统化和概念化。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互文性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诗学嬗变。鉴于国内有关互文性的研究尚不够丰富,本部分对互文性诞生的前前后后、互文性思想基本内涵、互文性提出后的诗学演变进行了探讨。本部分研究带有社会学批评的意味,从历时的角度对克里斯蒂娃进入巴黎学界及其与《泰凯尔》集团的情谊,与索莱尔斯、巴特、拉康等人的亲密接触及其在学术界的初露锋芒,如何提出互文性的概念,在学术刊物上如何论述之后又怎样得到学界的热崇等问题作了详尽的描述。介绍了索莱尔斯的先锋派创作实践及其互文性主张,论述了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其实是在巴赫金诗学理论基础上的吸纳与转换。第二节主要论述互文性沿着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两条路线转换,在结构主义路径里,列举了TS艾略特、热拉尔·热奈特、里法泰尔、孔帕尼翁等人的互文性思想。第三节解构主义方向论述了罗兰·巴特、·德里达、哈罗德·布鲁姆等人的互文性思想。

第三章详尽地介绍了互文性在中国的传播及国内的研究情况,把国内的互文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1990年的初步译介阶段,1990-2000年的继续发展阶段和2000年以来的深化拓展阶段,从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段介绍与论述,以期对互文性在国内的接受情况作以全面深刻的把握。

第四章论述了互文性与中国文论的对话、相通及差异。第一节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论述了中西文论打通的可能及国内已出现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已经出现的从中西文论对比的角度来研究互文性的文章进行了系统整理与评述。第二节辨析了出现在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与中国修辞格“互文”的不同,指出了其虽然在名称上巧合,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同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中西互文虽然是一个迥然不同的概念,但是西方的文(Text)与中国的“文”在词源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却仍有一定的相合之处。中国的修辞格“互文”虽然不同于西方的互文,但中国修辞中的仿拟与飞白却与互文性思想有颇多相通之处。第三节论述了互文性与中国文论的关系,指出了中国“和实生物”的互系性思维是互文性能够在中国嫁接成功的文化哲学背景,《国语》中包含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等观点直接与互文性强调文本的复数性、多样性、多元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接着梳理了中国文论中的相关思想资源,指出了傅玄、刘勰、皎然、黄庭坚等诗学思想与互文性思想的相通之处。并着重论述了互文性与用典、互文性与诗注的挖墙脚的相通及差异之处。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互文性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研究现状的反思。第一节描述了互文性进入中国时的历史语境,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论引进热潮下进入中国的,而在此前的1974年作为互文性理论的主要阐述者的泰凯尔团体成员曾对中国进行过短期访问,这次访问没有留下任何学术方面的资料,这与中国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脱离不了关系的。而到了80年代西文文论大量涌入中国,互文性随着这股文化潮流登陆中国。其后,中国学者对互文性的研究及探讨热情高涨,甚至达到一种盲从的地步。90年代之后,学者们开始对西方文论的大量涌入进行理性思考,反思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利弊,文论失语症就是这种理论反思中最具代表性者。第二节论述了互文性对中国的影响,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上以李冯和李修文为例,论述了他们的创作中体现出来的互文性特征。在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上,列举了近年出现的以互文性为武器的批判文章,并以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为例阐述了中国文学批评中所受的互文性影响。该部分还论述了具有互文性的作品造成的读者阅读方式上的改变,使读者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阅读模式,阅读更随意、轻松、自如。第三节论述了互文性的局限性及互文性在国内研究的不足。在局限性方面,论述了在意义的追寻、文学性的偏离、作者地位的消弭、对于独创性的否定等方面互文性所体现出来的偏颇。而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则出现了误读、同义重复、泛化、译介落后、研究落后等重大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以展望。

概括起来,本文的创新点为:

1.本文对互文性研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分析与评述,而相关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对互文性理论的基本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补充了国内互文性研究的不足,将国内关于互文性的研究推向纵深。

2.本文力求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互文性研究资料。在方法上,本文运用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实证方法、理论研究法及赛义德理论旅行的有关观点,为国内学者揭示了互文性作为西方的一种理论如何从西方流传到中国,及其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文学、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异。

3.本文首次对国内的互文性研究作出系统的阐释与评论,从生发学意义上揭示了互文性在中国的最初流入与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互文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中国中国文论

同类推荐
  •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案件是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最具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就公诉工作而言,也是一起经典案例……循着检察官的叙述,透过厚厚的尚未尘封的卷宗,我们仿佛走进了专案组,也仿佛走近了成克杰。2000年4月11日上午九点,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这是一次紧急会议。与会者中,有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海峰、副检察长刘漳南、北京市检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上诗、副检察长方工、国家最高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姜伟等京城检界重量级人物。
  •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2 (全套)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2 (全套)

    《高窗》收录拉金生前发表的所有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四本诗集《北方船》《较少受骗者》《降灵节婚礼》《高窗》,以及部分散轶作品,可一睹拉金诗歌创作的全貌。《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杜弗的动与静》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诗歌主流。他的诗优美而繁复,时见玄秘,通过语言的创造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空灵无上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在整个20世纪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杜弗的动与静》收入博纳富瓦早期的四本诗集,包括《杜弗的动与静》《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头》《在门槛的圈套中》,均为诗人代表作。
  • 你我皆有来历

    你我皆有来历

    浪漫主义文学“最后的骑士”、《最后一个匈奴》作者高建群最经典散文集。我是把散文当诗写。散文跟诗近一些,小说跟戏剧近一些。我希望我的散文,“闪闪发光,沧浪作响”,这八个字,是郭小川对诗的语言的要求。——高建群。我把每一件作品都当作写给人类的遗嘱。我经历过很多事,我受过很多苦,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大世界,我有着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我常常觉得,不把自己这些人生思考社会思考写出来,告诉世界,告诉给未来的人类,而自己就撒手长去了,那真是一种可惜……——高建群。什么是佛?佛是开悟了的众生;什么是众生?众生是还没有开悟的佛。人生的悲或喜,在于你看世界的角度。换一个角度如何?
  •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为英国艺术评论家埃里克·牛顿的著作,是关于英国绘画的简略导言,书中内容表示,英国绘画曾经于两大领域内造诣极高,即十八世纪的肖像画,与十九世纪的风景画。通过本书中内容可知,英国艺术家就是凭了强烈的浪漫气息,产生了古典主义不能产生的东西。它能描写,也能表达。英国艺术家注意个人眼目所及的奇特的细节,发为富有诗意的作品,且大批独往独来的艺术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可寻,作品都有特殊的英国意味。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热门推荐
  • 强势掠夺,总裁轻点爱

    强势掠夺,总裁轻点爱

    一个所谓的意外,她坚强地带着父亲和妹妹来到另一个城市。十六岁怀孕,不忍放弃孩子的她休学生子,却不料孩子竟有先天性眼疾……一切危险像是约定好了一般向她袭来。她被警察逮捕,父亲因人设计被抓,妹妹星途因她的弄巧成拙而坎坷……就在这个时候,她收到了无名人送的一束花,接踵而来的,还有一条短信:想要解决这一切,只需你献身一晚。
  • 珍珠香

    珍珠香

    楚昇是天下最好的捕快,没有之一。有些捕快的金牌是皇帝陛下赐的,楚昇的牌子却是十三省绿林豪杰送的。走白道的人,被官方捧着吹着不算稀奇,但是十三省马帮头子横罢齐曾说过一句话——“有楚大捕头在,十三省的地就震不了。”名闻天下的第一捕快还是得听上头的命令,不过今天他不是去抓江洋大盗,而是来盯一个读书人。从这个读书人踏进阴山地界开始,楚昇就没有离开他十丈远过。这个读书人,头戴纶巾脚下一双青布鞋,孱弱得像只小鸡仔,在楚昇看来,一根指头就可以把他捏碎。
  • 某科学的超魔骷髅人

    某科学的超魔骷髅人

    欢迎来到法雅。这是一个有着魔法的科幻世界。你可以任意利用其中的超自然力量,但永远不要去试图探寻它们背后的真相。那些安耐不住自己好奇心的学者们,如今的坟头草都已经两米高了。这是一个严谨的穿越后变成骷髅人的故事……(大概吧……)
  • 驭兽妃

    驭兽妃

    她,狄碧落,绝色驭兽师,穿越到古代!
  • 玄武天下(4)

    玄武天下(4)

    千世的轮回消磨不了他(刀)内在的杀气。万年的魔咒尘封不住他(剑)体内的战意。他们的出世使平静的乐士烽烟四起!他们的重逢将武界引入神魔之境!四帝的传说,神祇的传奇,导致大冥乐土万世伟业分崩离析。一位自认能战胜传说的惊世强者在战火中崛起,他以不屈的战意与传说之剑融为一体,并以玄道意境与火帝之女展开千世的恋情。神祇的荣辱,乐土的存亡,武道的兴衰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
  • 带着蚂蚁森林玩修魔

    带着蚂蚁森林玩修魔

    李孙华穿越了,好吧他也不确定自己穿越了没,世界好像还是那个世界,但有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妖魔横行,鬼怪出没,人好像还是那个人,但有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三年的野鸡大学生涯,变成了三年魔道外门弟子生涯。同时自己的脑海意识里突然还多了一样东西,蚂蚁森林…………
  • 用孤注青春摆脱孤独

    用孤注青春摆脱孤独

    这个作品我只希望它在你们看来是完结的O(∩_∩)O,给青春
  • 从悬崖纵身一跃

    从悬崖纵身一跃

    中秋佳节,警官秦渊接到报警,神秘女尸出现河滩,深究其中,十年前的旧案自此浮现,秦渊的身世之谜也被一层层揭开……
  • 阎连科长篇小说全集

    阎连科长篇小说全集

    阎连科,中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 魔王抢婚:娇妻难宠

    魔王抢婚:娇妻难宠

    人人都说木灵配不上南宫絮。南宫絮嗤笑,木灵于他来说,就是妖精,一个勾了他魂魄,令他神魂颠倒的妖精。此生非她不娶。人人都说木灵高攀了南宫絮,木灵冷笑“谁愿意要,赶紧拿走”她巴不得离南宫絮远点。南宫絮说“嫁给我,我帮你找害死你父母的凶手”木灵嫁他前,约法三章,离我远点,远点,再远点。嫁他后,南宫絮约法三章,除了我,都离的远点,远点,再远点。此生,纠纠缠缠,不离不弃,永远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