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6700000032

第32章 互文性与中国文论(5)

古人在用典的态度上,可以分三派:反对派、支持派与中立派。反对用典的直寻派,以钟嵘为代表,同时代的萧子显也持这种观点。萧子显在《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里就对诗歌铺张典故成语感到不满说:“缉事比类……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钟嵘则在《诗品·序》里提出了自己反对用典,讲求直寻的诗学思想。典故用得太多则会给读者带来障碍,损害诗意、诗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林艾轩的话说:“苏诗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黄诗如女子见人,先有许多装裹作相。”表露了对因用典而造成词意晦涩难懂的不甚赞同之意。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七有云:“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如《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下略)’,此岂可以出处求哉?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盖后人元不知杜诗所以妙绝古今者在何处,但以一字亦有出处者为工。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曾有一字无出处者,便以为追配少陵,可乎?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不自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就指出了宋人这种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他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指出近代诸人喜好用典,不讲求神韵情致,只讲求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以至于全篇读完,还不知道诗的主旨是什么,这就是文人们所说的花上晾衣,煞尽了风景。也如西人所说的,倒洗澡水连孩子都倒掉了。魏泰反对黄庭坚的这种做法,说他“好用南朝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钱钟书也说黄诗如“隔帘听琵琶”,典故的运用往往使诗词意义表达不够直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傅玄、皎然、黄庭坚、李商隐、苏东坡、李清照都喜欢在诗文中引用前人句子。苏东坡曾评论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恰恰透露出他对用典的偏好,并以己之爱好强加于人。诗词少了典故,如同美女没有装饰。李清照批评秦观的词道:“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除了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用典的态度外,还有一种中立意见,认为文章的好坏不在于用事,也不在于不用事。用典对诗文的促进作用只是尺度的问题,而不是用与不用的问题。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云:“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不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讲求用事时自然恰切,不留痕迹:“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才是妙手。《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反使人厌恶。”魏际瑞说:“著佳事佳语太多,如京肆列杂物,非不炫目,正为有市井气。”(《伯子论文》)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喜好旁征博引以炫学的人说:“填塞之病有三:多用古事,叠用人名,直出成句。其所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

宋代叶少蕴的《石林诗话》中说:“诗之用事、不可牵强,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则事词为一,莫见其安排斗凑之迹。”清代袁枚在反对有些文人“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的堆垛作法后,说出了自己关于用典的看法:“余以为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暴富儿自夸其富,非所宜而设之,置楲窬于大门,设尊罍于卧室,徒招人笑。”同时,他反对使用生僻的典故:“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宋乔子旷好用僻书,人称‘孤穴诗人’,当以为戒。”(《随园诗话》卷六、七)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诗人玉屑》中云:“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

当然,上述区分极为粗略,由于时代遥远,今天已很难断定古人对用典的态度,况且古人自己有时还存在一种今非昨夕的矛盾态度。对于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评论者看来,差异也很大。如钱钟书就曾提到苏东坡喜欢在诗中铺排典故,不喜欢的人就说他“用事博”、“见学矣然似绝无才”、“事障”、“如积薪”、“窒、积、芜”、“獭祭”,喜欢他的人就赞他对“故实小说”和“街谈巷语”都能够“入手便用,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可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身上用典或类似于用典的问题都困扰着历代文人。

中国文人系统地思考用典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系统地表现在他们对“综学在博”的用典条件和“取事贵约”的用典原则的论述。

古人说,用典的前提条件就是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即刘勰所说的“综学在博”。《文心雕龙·事类》篇中还说“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清代文论家魏禧在《宗子发文集序》中云:“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说的是材料的积累对于用事来说非常重要。用事的能力需要作者的细心收集与日积月累,非经一定的生活经历所能企及。咿呀学语的幼儿和涉世不深的孩童很难在文章中用事,原因就在于其生活经验所限。正如清代诗论家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姜斋诗话》卷二)宋代王正德在《余师录》卷二中引张芸叟语云:“司马迁年二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郊,过梁楚,西使巴蜀,天下糜所不在。晚年方敢论次前世,著书成文,天文地理,古今治忽,无所不总。”作者所积累的事料往往表现为“佚事典故”,而这些“佚事典故”常常隐匿于古书之中,可以说古书乃“佚事典故”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地阅览古书,阅览前人的著作,从中吸取宝贵精华,从中沥出那种仍具有当代价值的“佚事典故”,将这些从古书中撮来的“佚事典故”运用到新作之中,使其焕发新的精神、新的意义,为当下的语境服务。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西方人所谓“互文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云:“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并且还举出扬雄、班固的例子,说:“扬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裂膏腴。”说扬雄、班固以下的作者莫不从古书中撷取精华,取用事料。这就更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对古人有所了解,有了深厚的积累才能“纵意渔猎”、“操刀能割”。

取事贵约是古人提出的用典的基本原则。历代文学家纷纷陈说了这一用事原则,从刘勰的“取事贵约”开始,宋代秦观说:“赋中用事,唯要处置……如事多者,须精择其可用者而用之,不可用者弃之。不必惑于多爱,留之徒为累耳。”(吴景旭《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云:“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施闰章在批评苏东坡的诗时曾说:“古人诗入三昧,更无从堆垛学问,正如眼中着不得金屑……然坡诗正患多料耳。”(《蠖斋诗话》)陆时雍说:“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诗镜总论》)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也批评一些文人“有意呈博,翻书抽帙,活剥生吞,搜新炫奇”的不良习性。魏庆之在《诗人玉屑·用事》中称:“若正尔填塞故实,旧谓之点鬼簿,今谓之堆垛死尸。”晋代陆机写作时用事不够精约,元代的陈绎在评价他时就说他“才思有余,但胸中书太多,所拟能痛割舍乃佳耳”。

综上所述,中国在用典上可以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资源,其对用典的理论阐释也显得细致、精致、到位。西方虽然在思想体系上完整地提出了互文性,但是其产生背景、意义皆与中国的用典不同。中国重在把握用事的度的问题,强调“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短”的恰到好处和“综学在博”的用典前提。而西方互文性理论则没有此类的深入讨论,更接近哲学。

同类推荐
  • 穿越海峡的白鸽

    穿越海峡的白鸽

    我记不清骑着这匹名为孤云的白马在苍茫的荒野上奔跑了多久,处在惊慌状态中的我脑子里老是闪动着凶狠的日本鬼子挥舞寒光闪闪的刺刀向我逼近的场面,这种幻觉刺激着我的神经,使我不断挥动马鞭抽打着孤云,孤云铆足了劲,拼命向前飞奔。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孤云突然放慢了步子,它回过头,望了望伏在它身上的主人,此时的我长长吁了口气,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用手摸了摸脑袋,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能从那场天昏地暗的恶战中幸存下来。现在,枪炮声、呐喊声、马蹄声都已远去。
  • 剪纸课

    剪纸课

    诗集《剪纸课》录入了蟋蟀近十年的诗歌作品。其诗歌多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抒写了在现代商业浪潮冲击下,逐渐脱胎换骨的农耕生活,努力把握和描摹当下人性的蜕变,重新定位“农民”的主体形象。诗篇抒写底层市井生活的诗篇所昭示的诗人情怀如隐忍和倔强之根深植泥土之中,越过了表层看似不及物的文人式骚怨,如螺纹钢一样打入生活的深处,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创造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当代农村现实景观。
  • 不需要秒回

    不需要秒回

    本书收录了26个鲜活的段子,曰“把日子过得特二”;10篇逗哏的个人博客,曰“起哄架秧子”;还有31则“妖蛾子世界杯”,看准球盲王小柔如何施展她的“妖蛾子大法”,演绎2006年世界杯球赛。
  •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大事记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大事记

    本书是为了纪念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周年而编。本书共分成了七个部分,对中华诗词学会的来源以及机构做了清晰的梳理,并对中华诗词学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重要事件做了记录。是记载中华诗词学会大事件的集成。
  •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一般是先读书,再去旅行。但,也有可能在旅行开始之后,还可以再接着读书。这谁知道呢?景到深处自然景,书到悟中再读书。这是一部游记类散文作品,写的是作者在游览中外名胜古迹乃至旖旎风光中的各种人生感悟,这是她的真情实感,更是人生中的真实感悟。书中的一景,一物,说不定正和你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有重合、相似之处。
热门推荐
  • 路过的奥特曼也许是勇者

    路过的奥特曼也许是勇者

    “为什么奥特曼会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呢?”“其实没有为什么,只是很久以前就这么做了,从始至终,甘之如饴。”本书故事模式走的是传统单元剧路线,不喜勿入哦。Qq群:684495392,欢迎进来聊天呀~
  • 西风聘马

    西风聘马

    京都女纨绔周为鹦,在一次拐卖中被北域世子爷盯上,世子爷李祟花式求爱,非跟着周为鹦到京都,一路打败她的初恋,脚踹她的小厮,叫板她的家族,最后求陛下赐婚,如愿以偿娶到周为鹦,没想到周为鹦来历惊人,周家上下竟然全部是死士,而周为鹦嫁给他也是因为皇帝的命令,周为鹦的初恋小公子气势汹汹卷土重来,在曹家双生子夺嫡一事中彻底了结,而出生于曹家的皇后拥有着众多谜团,天子不仅隐瞒了她的死亡,还庇护了杀掉她的人,李祟一直有心结,谣言称李祟不是真正的北域王血脉,没想到他竟然是当今天子的儿子,北域王暴毙,他的死牵连着多年前衡州的一场大火,此时李祟因为拥有王储资格,与三公主产生争斗,周为鹦在其中终于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三公主倒台掌握着真相的她遭到皇帝忌惮,原来衡州的大火,曹家的阴谋,所有人的命运走向,都在天子手中,他想要完成皇后的心愿,找到前朝的黄金寺庙,复固龙气,一场京都大火在他的密谋中展开,而周为鹦其实是皇后的心腹,她要阻止天子,李祟也怀着对天子的复仇,两人成为弑君夫妇,最终困住了天子,牵引了京都所有势力,却来不及找出早已埋藏好遍布京都的火药……
  • 我有一家美容院

    我有一家美容院

    一家小小美容院,不但服务人,也服务妖魔鬼怪。业务内容基本包括:给蛇精瘦脸,给龙王除皱,给女鬼拉皮……艳鬼蛇姐狐仙猫娘兔妹,嘿嘿嘿想想都刺激当牛魔王进门时,林昊哈哈大笑,下半年的业绩有着落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欲望之门

    欲望之门

    这是三个女人为了追求梦想而不幸迷失自我的故事。在金钱的诱惑下,在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她们能否坚持住最初的愿望?她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忍辱偷生、委曲求全,最终,她们又能得到什么?本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叙事笔法,不追求光怪陆离的写作技巧,行文以新闻纪实报道、报告文学的笔法白描勾勒。作者摈弃宏大叙事,摈弃偶像崇拜,而追求人性的解构。在这部书里,没有一个人是主角,读者也看不到一个高大全的偶像形象。她们的身上都有着隐秘的过往,内心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绝色盗妃:凤驭天下

    她,重生为废物,不怕,本姑娘足够强大。蓝色眼睛,不错,很漂亮。欺负我?抽死你!算计我?阴死你!侮辱我,本姑娘教教你什么是真正的侮辱!那个谁,你不是要退婚吗?怎么又反悔了。可惜,本姑娘不想给你反悔的机会。求婚啊?排队排队!金库里珠宝好多啊,那还客气什么,都收起来。乱世沉浮,风云际会,有女异世崛起,惊才绝艳,盗财盗宝盗物盗人盗心,俯仰天地,笑看苍生。且看这世间,谁才能与她匹配并肩?
  • 万古第一狂帝

    万古第一狂帝

    天武大陆至尊大帝天邪公子,遭到挚爱出卖,三魂七魄被镇压,重生一万年后,成为九流宗门废材少主。君逸飞修吞天噬地神诀,碾压一切不服,得最美佳人,横扫诸敌,霸绝天下。
  • 快穿之竞争法则

    快穿之竞争法则

    某日,夙某人正在被怪打,就在胜负将分之时,突然被拉进了一神秘空间。麻烦什么的,最讨厌了。生活不易,棂棂叹气。本来她是不想做任务的,那么麻烦,还不一定能成功,可是,她还不想死,无奈之下,只能被迫与那东西“同流合污”,走上了漫漫的麻烦之路。*“难得能有你这么有趣的对手,夙棂,我们下个世界见。”夙棂无语,什么有趣的对手,到底谁更厉害他难道自己心里没点数吗?她已经完全不想再看见他了,真的烦死人了。可这就是求生之路,总会不断的有人冒出来阻挠你,既然不能避免麻烦,那就解决掉找她麻烦的人好了。
  •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