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6700000005

第5章 绪论(3)

2006年,焦亚东于华中师范大学完成了《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论文认为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与西方互文性理论之间存在对话关系,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文从钱钟书著作旁征博引的特征说起,指出其征兆正是文本之间广泛存在着的互文现象与互文关系。第一章以“互文性理论的中西对话”为题,阐述钱钟书文学批评与互文性理论进行对话的潜在可能性。接着梳理发掘中国本土的互文性资源并指出:传统文论中的互文性思想、类书的互文性空间对文学言说活动产生的影响,使中国文学积淀有丰富的互文现象,这就为文学批评关注互文性问题提供了对象与可能。最后分析认为,钱钟书文学批评具有的语言维度、历史维度和比较维度,是他持久、全面、深入关注互文性问题的根本原因。论文还指出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中“孳生”与“暗合”是其互文关系生成的两个最基本的途径,其中,前人话语对后人言说的遮蔽、前代文学对后人创作心理的影响以及愈演愈烈的文学因袭模仿风气,是孳生现象生成的根本原因。钱钟书著作的贯通古今、打通中外造成了读者阅读层面的互文性特点,已经有学者看到了这点,并写出了旨在扫清读者阅读障碍的著作,这就是钱定平的《破围——破解钱钟书小说的古今中外》。在中西文论对话中对互文性理论进行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然而这方面的文章只是吉光片羽,十分稀少。

2005年,秦文华完成了博士论文《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的撰写。硕士论文方面有1999年罗平于四川外国语学院提交的《“互文性”及文学翻译》,2002年秦文华的《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2004年钱耕云的《互文性与翻译——〈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龙江华的《互文性与新闻英语语篇的翻译》。2005年出现了张向芳于上海海事大学提交的硕士论文《互文性与广告翻译》;王巧宁的《从互文性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兼评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许伊于中山大学提交的硕士论文《话语中的互文性与意识形态含义: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李小香于北京交通大学提交的《似曾相识燕归来:从互文性角度看汉诗英译》;黄懿的《互文性与〈红楼梦〉中互文符号的翻译》。2006年出现了李学欣的《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的典故英译》;张宝俊的《从互文性角度看典故的翻译》;林化平《翻译研究中的语篇互文性》;李梅红的硕士论文《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的可行方法》;徐莹的硕士论文《互文性理论与许渊冲翻译思想》;李红绿的《互文性与广告翻译》。2007年出现了姜璇的《从互文性角度研究广告口号的翻译》;刘静的《英文食品广告词中互文性所蕴含的意境分析》;赵迎春的《互文性与英语报刊消息的汉译》等。

1994年,辛斌完成了《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的博士论文,论文从语言学出发,对互文性于语篇的关系进行研究。2006年,武建国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该论文论述了在法律调解语篇、大众媒体语篇、医护语篇、广告语篇等中存在的互文关系。同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刘金明提交了博士论文《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也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互文性进行研究,语言学家也接受了巴赫金(Bakhtin)的对话理论,使得互文性的研究超越了文学领域。1981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伯格兰(Beaugrande)和奥地利著名语言学家德雷斯勒(Dressler)将互文性概念引入语篇语言学,并将互文性定义为“一个语篇的生产与接受依赖于参与者其他语篇知识的方式”,同时把互文性作为语篇性的七条标准之一(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为语篇互文性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然而,互文性在语篇语言学中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该书在语篇语言学理论框架中,以语篇交际构成原则与对话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共享知识与互文线索、互文性与语篇体裁、互文性与语篇评价以及互文性的语篇功能等四个方面,探讨互文性在语篇中的表现和作用,揭示互文性在语篇中的语言、社会、评价及认知维度,表明互文性不只是不同语篇之间形成的意义关系,而是一个语言、社会、评价与认知的多维互动过程。

③有关互文性与翻译的学术会议及其论文

2004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上,王璐的《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论述了翻译过程中原语文化和译文、译文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互文关系及互文性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意义。2005年在泉州召开的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李梅红的《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探讨了互文性与广告套译的关系,指出了互文性在广告中的运作机制与对广告的指导意义。

200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黄勤的《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通过互文性的视角来审视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的三重身份,即作为读者、解释者和作者。欧阳东峰的《狂欢文本中的译者身份》通过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论述了作为三重身份的翻译主体理应考虑原文文本在其文化中的互文参照。舒奇志的《论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的翻译》指出在文化意象翻译中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互文性。熊锡源的《互文性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诸问题。

2006年在山东烟台召开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余平的《“文本间性”与文化意象的翻译》、《论“文本间性”与习语的翻译——文化意象翻译研究之二》两篇文章,从互文与超文的角度切入,研究了文化意向在跨文化翻译中的传真问题,使互文性超越了文学、语言学、诗学的范畴,进入了翻译学范畴。

在“多元对话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北京,2004年6月)和“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威海,2005年8月)上,当代文艺理论的空间和边界问题、文化间性与文学间性等问题成为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④国内出现的主要期刊论文

国内较早出现的是1994年殷企平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上的《谈“互文性”》,该文从互文性的基本含义入手,讨论了作者层面的互文性即文本的改写、读者层面的互文性即文本的完成、批评层面的互文性即文本的阐释。程锡麟的《互文性理论概述》论述了巴赫金、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T·S艾略特、德里达、里法泰尔、热奈特、约翰·巴斯等人的互文性思想。黄念然的《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对互文性理论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运作方式作了梳理,着重论述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互文性理论,区分了互文性理论的广狭义之分。《中国比较文学》杂志2000年第2期发表的查明建的《从互文性的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采取互文性研究视角,对 20世纪中外文学复杂关系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徐学的《“秘响旁通”与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兼谈对比较文学认识论的意义》从中西文论对比的角度论述了“秘响旁通”与互文性理论的关系。罗婷的《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从互文性的定义、互文性的生成过程以及小说文本的互文性内容三方面探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并指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文学研究和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一种超越。李玉平的《互文性批评初探》论述了互文性批评之合法性及互文性批评的建构。陈永国的《互文性》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渊源与影响、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中蕴含的互文性思想及作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互文性和作为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的互文性。李玉平的《“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将互文性这一后现代关键词与影响研究这一现代性的概念作了对比,从语源分析、学术背景、中心着眼点、研究策略和意识形态等五个方面对互文性这一概念进行辨异。秦海鹰的《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法国研究》2006年第4期)、杨乃乔的《诗学与视域——论比较诗学及其比较视域的互文性》(《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皆是发表于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

北京大学秦海鹰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互文性研究》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当代西方文论中互文性问题的缘起、流变、特征和意义。首都师范大学杨乃乔教授主编的《比较诗学》特辟专章论述间性问题,论述了作为文学活动中主体的“主体间性”与作为客体的“客体间性”,以及材料间性、美学间性、学科间性等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就“互文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尚未深入,许多方面还有待补充:如中国接受互文性的语境、缘由;与互文性相关的理论著作的翻译出版情况;互文性对中国文学创作及中国文论的影响;互文性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异等问题。

三、研究对象和论文基本框架

本文研究的是“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涉及互文性的理论根源、互文性在法国的诞生、在欧美的流行及其嬗变过程、互文性理论与其他理论的互补与交叠、互文性在中国的译介、影响、变异、对中国的互文性研究的影响等内容。在进入这一研究之前,首先要对这个传播和接受的信息源——互文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充分地认识了这个接受的客体,才能解答互文性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接受的深刻原因,也只有充分了解互文性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互文性本身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及变异。所以本书的第一章从互文性诞生的西方语境入手,阐述其产生的后现代语境、追溯其理论根源。第二章主要论述互文性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在西方的嬗变过程。第三章详尽地介绍了互文性在中国的传播及国内的研究情况,把国内的互文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1990年的初步译介阶段,1990-2000年的继续发展阶段和2000年以来的深化拓展阶段,从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段介绍与论述,以期对互文性在国内的接受情况作全面深刻的把握。第四章论述互文性与中国文论的相通及差异。第五章论述的是互文性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本书将以比较的视角,援用实证研究、理论分析、社会批评、文本分析及文化研究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影响和研究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本书的创新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书第一次对互文性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梳理、研究,是对国内互文性研究的拓展和补充。

其次,本书拓展了互文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界提供了“互文性”这一西方文论关键术语在中国的流传、接受、变异情况,打破了单一的西方研究的视角,同时为西方文论进入中国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个案。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文论中的相关思想,指出其与互文性的相通,论述了用典、诗注的挖墙脚等与互文性的关系。

再次,本书立足历史、立足现实,指出了互文性这一西方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坛的影响,表现在李冯等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在文学批评方面,以陈晓明为代表的学者将互文性等西方后结构主义的文论应用于中国的文学批评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最后,本书对国内出现的纷纭繁复的互文性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指出国内关于互文性研究的成就、现有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主要收录了加缪的散文作品及评论文章,包括《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时政评论一集》《时政评论二集》《夏》《时政评论三集》《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在瑞典的演讲》等。在文章中,加缪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 游戏里的旧时光

    游戏里的旧时光

    这是个年代特殊、物质匮乏的时代,孩子们极少有现成的玩具,以至于人们会将一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玩的东西,全部自制成游戏玩具。一根粗铁丝,可以做成满地轱辘的铁环;一块榆木疙瘩,可以削成滴溜乱转的陀螺;几根羽毛和几枚铜钱儿,可以做成上下翻飞的毽子;几块石头瓦片加上些烂泥巴,可垒成城堡行营供孩子们任意攻打与防御……作家赵冬用细腻而温馨的笔触,为我们介绍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游戏,讲述一个个游戏背后的故事,展现那些特殊年代特有的风采和味道。
热门推荐
  • 黑白蝶之倾尽天下

    黑白蝶之倾尽天下

    明明知道走这条黑暗道路越来越远会更难以回头可是仍却义无反顾“爱过你,我只希望你放下一切。”她心爱之人在她的怀中离去她愤怒,并憎恨着世界美好的一面。誓永不救赎!
  • 凰唳九霄:步步生莲一苑酒

    凰唳九霄:步步生莲一苑酒

    十里长亭笛声悠扬飞跃皓蓝长天,亭中薄衫缓带清逸幽然如斜倚青竹其中少年。相思一种,半世情缘,竟种下谁的命中孽缘?是孽,是缘。是涅,还是缘?诉不尽光华内敛月色华然,道不尽其中苦楚花颜廖然。这一切,这一生,这一刻、这一眼。似盘旋,似回返。究竟谁偷了谁的情意绵绵,破了谁的抵死纠缠?爱罢,便散。。。注意不到的那夜月圆,看不见的月圆人未缘。生死别离一刻清盘,情深爱恨一瞬难言。哎呀爱呀,别再留恋,别再流连。跳出这黄金权势包围圈,破了这香艳迷踪黯然天。万事底定,爱人情牵,刀光剑影刹那间,翻了这地,灭了这天,勾了这魂,擦着这弦。待那一日凤凰于飞尾翼翩跹,我再为我这长恨苦痛解除一笺情缘。
  • 未拾

    未拾

    梦音无意间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图书馆,从此背负了寻找书中星宿将的使命,穿过万千世界。“我想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你。”“我想真爱是你,天命是你。”“等我从地狱归来,等你回来。”“我想即使失去这天下,也想让你看见。”“如果世界毁了,你就不会回来了。”“我想毁掉你所讨厌的,所以我要先毁掉自己。”一百二十个星宿将,来自幕后人的惊天密谋。爱情和生命,你选择什么?
  • 拉太阳

    拉太阳

    南瓜秧在用完最后的精力后,哀怨地盯了一眼南瓜,缩成了绳。王老贵挪挪南瓜,掐脐带般掐断南瓜秧,田埂上的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南瓜集合在一起,围罩着大磨盘南瓜,享受着王老贵搓抚的待遇。刚脱了秧的南瓜不能直接存贮,需要经受太阳和夜露的几天垂青。太阳细细地滤过,夜风悠悠地吹过,蹲在田埂上的南瓜群依偎着,重温出土扯秧的日子。三天后,南瓜们的皮上有了岁月的味道。它们吸收在身上的阳光让肤色宁静成一张油画,有了一点粗糙。挪开其他南瓜,王老贵抱着大磨盘南瓜来到正房。正房不大,一般作为供奉祖先之地。家里的老人死了,停灵必须在正房。正房门对着院门,不住人,免得打扰先人们的进进出出。修粮仓时,儿子曾阻挡过王老贵。
  • 做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做领导交办的事

    做需要做的事,不要只做领导交办的事

    事实上,每一位领导都对下属有一种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为公司的利益、成功,去做需要做的事。对于这一点,很少有领导明确地告诉过员工,但是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知道。
  • 凯尔莫罕的炼金术师

    凯尔莫罕的炼金术师

    一个见过真理的猎魔人在凯尔莫罕基建和冒险的故事。艾什作为最后一批狼猎魔人弥补巫师三里的遗憾,拯救这个即将没落的职业,建立富饶的凯尔莫罕。里面设定有巫师三和钢之炼金术师,一些设定我会写清楚,没玩过巫师三的人也可以看得很轻松。
  • 居士分灯录

    居士分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妃别跑,冥王大人驾到

    冥妃别跑,冥王大人驾到

    人人都说冥界的王冷酷无情……那眼前这个粘人的小奶狗真的是冥王吗?某人理直气壮地将办公桌上的折子换成了追妻一百招,白无常:“王,冥娱说冥妃是再世妲己,冥界危矣……”“危就危,我还嫌它影响我追夫人!”传闻冥界的王随叫随到,还是个追妻长跑冠军。“王,王妃让你捉妖……人呢?”白无常看着眼前的一阵风……
  • 无限先知

    无限先知

    先知先觉,占尽先机;徐越穿越到了一个与地球有些类似的平行世界,而后被拉入了这个世界的轮回空间,有趣的是,只有他才知道轮回空间诸多世界当中的剧情。“你知道吗?忍村大战的最终BOSS叫大蛇丸……”火影、巨人、死神、食戟、漫威、高达、艾泽拉斯、一拳、柯南、overlord、fate、龙珠、哈利波特、仙剑、棋魂……靠着对剧情先知先觉的理解,一步先步步先!PS1:已完本《星际传承》《唯一进化者》《机甲战神》《破法之眼》节操满满放心食用。
  • 饥荒之魔术

    饥荒之魔术

    这是一个魔术师穿越饥荒世界与黑暗力量展开斗争,集齐小伙伴拯救世界,寻找恋人的故事。这里有善良的猪人,丑陋的鱼人,探宝的猴子,暗影的怪物,远古的巨兽,古老的文明……火焰穿梭在黑暗中,突然杰克背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你想去哪?”杰克转过身,火光映照出背后那张惨白的脸——另一个他。事后有人问杰克对你来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是什么。杰克回答:不是黑暗,不是怪物,而是你自己。群号:75330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