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4600000019

第19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下)(2)

李诗中“荡覆”在“毁坏;倒塌”义项上构词,故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55 荡漾

【荡漾】(7次)

(1)水波微动的样子。

《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引申指物体在水中起伏波动。

《秋登巴陵望洞庭》: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3)形容思想、情绪等起伏波动。

《拟古》: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游南阳清泠泉》: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4)形容人生起伏飘荡。

《郢门秋怀》: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李诗中“漾”单用2次。1次指水摇动,另1次指他物摇动。如下:

1.《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一作春始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此句中“漾”与双音节词“荡漾”相同,义即“水波微动”。

2.《姑熟溪》: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此句中“漾”由“水动荡貌”而引申为“水让船或桨来回浮动、飘动”。

“漾”,按《说文》本为水名,引申出“水动荡貌”之义,《集韵·养韵》:“漾,滉漾,水皃。”南朝宋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诗》:“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再引申为“浮动;飘动”义,用例仍可见于南朝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荡”,按《说文》是水名,引申之后有“来回摇动;摆动”的义项。

“荡”与“漾”为近义词,二者联合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三国魏阮籍《咏怀》其三七:“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此句中“荡漾”为“思想、情绪等起伏波动”。

李诗中“荡漾”作“思想、情绪等起伏波动”解,有所传承,其余三个义项为李白新用之义。但《汉语大词典》“荡漾”一词下未收“形容人生飘荡起伏”这一义项。

“荡漾”,全唐诗使用达58次。李白诗歌中使用达7次,义项丰富,既有传承之义的使用,更有新义的产生。李诗中“荡漾”一词的使用,可以代表该词在唐代的各种用法,也能够说明它是当时的一个常用词。

现代汉语中“荡漾”仍为一个常用的动词,多用来指“水波”或“歌声”等一起一伏的飘动、飘荡。

№56 涤荡

【涤荡】(1次)荡洗;清除。

《友人会宿》: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涤”,本“清洗”义。《说文·水部》:“涤,洒也。”《韩非子·说林下》:“有涤则洁矣。”

“荡”,亦作“荡”,本为“洗涤”义,引申为“清除或被除掉”义。《释名·释言语》:“荡,荡也,排荡去秽垢也。”《礼记·昬义》:“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郑玄注:“荡,荡涤,去秽恶也。”《文选·曹植〈朔风诗〉》:“弦歌荡思,谁与消忧。”李善注:“言弦歌可以荡涤悲思,谁与共奏以消忧也。”

“荡”与“涤”,在“清洗”义上为同义词,作语素联合起来构成“荡涤”和“涤荡”(ABBA)这对同素异序词。二者当然都是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涤荡”一词,见于《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 郑玄注:“涤荡,犹摇动也。”作“荡洗;清除”,汉刘歆《遂初赋》:“心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

“荡涤”和“涤荡”在汉代的诗、文、赋中出现的时间差不多。从词义看,二者在“冲洗;清除”这一义项上,为同义词。从音律构词看,“涤”徒历切,为入声锡韵定纽,“荡”徒朗切,为上声荡韵定纽,“荡涤”合乎“上入”构词的音律规则,而“涤荡”为“入上”排列语素顺序,不太符合音律构词规则。但是,就这对异序词来看,全唐诗中“荡涤”使用5次,“涤荡”使用4次。词频统计几乎均等,我们就只能说:因为两字都为仄声,既是同义词又是同源词,音律规则就起不了什么制约作用了。

我们从语用的层面来考察 ,能看出二者的差异:“涤荡”有三个义项,而“荡涤”只有一个义项。不过,李白诗歌所用“涤荡”,是“冲洗;清除”这一个义项,在这一义项上,用“荡涤”去替换是完全可以的。如孟郊《游次洛城东水亭》:“自然逍遥风,荡涤浮竞情。”

所以,我们说对于有同源关系的同义词,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出现ABBA一对异序词,如果二者的词义又相同,那么这二者即是等义词;不管语素顺序谁在前谁在后,A与B两个语素为同义甚至等义语素,诗人为了押韵等原因,可以任意选择,不受音律规则的制约。

№57 别离 离别

【别离】(15次)分别。比较长时间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久别离》: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上留田》: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一作常)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江夏行》: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书情赠蔡舍人雄》: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寄崔侍御》: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口号》: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

《别韦少府》: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别山僧》: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五松山送殷淑》: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明日别离去,连峯郁嵯峨。

《寄远十二首》其八: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

《代秋情》: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

《送友生游峡中》(《文苑英华》):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送袁明府任长沙》(《文苑英华》):别离杨柳青,樽酒表丹诚。

韦应物《寄职方刘郎中》:别离寒暑过,荏苒春草生。

张谓《别韦郎中》: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送远秋风落,西征海气寒。帝京氛祲满,人世别离难。

【离别】(8次)分别。比较长时间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长干行二首》其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去妇词》(顾况诗):罗帏到晓恨,玉皃一生啼。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其二:秋风吹胡霜,凋此檐下芳。折芳怨岁晚,离别凄以伤。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薛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

《谢公亭》: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望夫山》: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代赠远》: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

《别内赴征三首》其一: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王维《柳浪》: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离别。

孟云卿《今别离》(一作《别离曲》):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

陆龟蒙《离别诗》: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离”,假借为“分开;分散” 义。

《说文·隹部》:“离黄,仓庚也。鸣则蚕生。”“离”假借为“分开;分散” 义,《广雅·释诂一》:“离,分也。”《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史记·封禅书》:“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

“别”,本为“分解;分剖”义,引申为“分散” 义。

《说文·冎部》:“剐(别),分解也。”清王筠《说文句读》:“从冎从刀……《淮南子》曰:‘宰庖之切割分别也’,与许君同意。”即为“分剖”义。同时具有“分开”义。《广雅·释诂一》:“别,分也。”《云梦秦墓竹简·封诊式》:“甲与丙相捽……里人公士丁救,别丙、甲。”《史记·周本纪》:“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离”和“别”在“分散”的义项上,就已经是同义词。如《淮南子·精神训》:“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高诱注:“离,散也。”按:别,分也。

“离”和“别”在“分开”的义项上是同义词。如《史记·封禅书》和《史记·周本纪》,一用“离”,一用“别”,都表示周与秦二国“分开”。

于是,“离”和“别”进一步引申出“离别;离开”之义。

《广韵·支韵》:“离,近曰离,远曰别。”《周易·干》:“进退无恒,非离群也。”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方言》卷六:“参、蠡,分也。齐曰参,楚曰蠡,秦晋曰离。”

“离”和“别”在“跟人或地分开”这一义项上,联合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离别”和“别离”。二者的早期用例都见于《楚辞》。

屈原《离骚》:“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

当然,“离别”和“别离”是同素异序的同义词。

实际上,二者连用成词时,“近曰离,远曰别”的区别已不存在了,只要是长时间地分开,用“离”用“别”都可以。唐诗中“离”和“别”更无远近之区分。如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可是,本书统计后,发现以下一些情况:

一、李诗中和唐诗中明显的是“别离”使用得多,“离别”使用得少。

“别离”,全唐诗使用达487次。李诗使用15次。

“离别”,全唐诗使用达304次。李诗使用8次。

二、李诗中,在表示“分离;告别”时,多用“别”,少用“离”。经笔者统计,单用“别”达125次,单用“离”仅3次。详后李诗中“离”单用之例。

1.李白诗歌题目单用“别”达30次。例如:

《古风·泣与亲友别》

《古风·秦水别陇首》

《别匡山》

《别内赴征三首》

《别山僧》

《别中都明府兄》

《江夏别宋之悌》

《夜别张五》

《南陵别儿童入京》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送别》

《留别金陵诸公》

《广陵赠别》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2.李白诗句中单用“别”达95次。例如:

《古风·羽檄如流星》: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古风·太白何苍苍》:吾将营丹沙,永与世人别。

《古风·代马不思越》: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闇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和卢侍御通塘曲》: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东鲁见狄博通》: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走笔赠独孤驸马》: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之交不可攀。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迭》: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南阳送客》: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

《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思边》: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自代内赠》: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王右军》: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江夏送张丞》: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

《送曲十少府》:艰难此为别,惆怅一何深。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同吴王送杜秀芝举入京》:蹔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李诗中单用的这些“别”,不论出现在诗题中还是出现在诗句里,几乎不能用“离”来替换。

3.李白诗题中,“离”没有单独出现,而是与“别”构成“别离”出现,共3次:《久别离》、《远别离》、《会别离》。

4.李白诗句中,单用“离”,仅见3次。

《下途归石门旧居》: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冬日归旧山》(《文苑英华》):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初月》(《文苑英华》):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三、李诗中“别”和“离”在“分离;告别”义项上,与其他语素构词比“离”自由得多,如“别后”、“别来”、“别时”、“泣别”、“远别”、“昔别”、“醉别”、“忍别”等,甚至能构成了多个复音词,如“别意”、“别梦”、“别愁”、“别恨”、“留别”、“送别”、“惜别”、“饯别”等。

而“离” 在“分离;告别”这一义项上,与其他语素构词显得不自由,只构成了5个复音词,即“离恨”、“离居”、“离群”、“离魂”和“星离”这5个复音词。

《下途归石门旧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詹本第3091页注释(二):“离魂,谓离情”。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明晨挂帆席,离恨满苍波。

《寄远十二首》其三:自知未应还(一作老),离居(一作君)经三春。

《寄远十二首》其十:寄书白鹦鹉,西海畏离居。

《代寄情人楚词体》: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南流夜郎寄内》: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学古思边》:足系一书札,寄言叹离群。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

《上崔相百忧章》: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詹本第3504页注释(一)“星离,《文选》卷一四鲍照《舞鹤赋》:‘忽星离而云罢。’李善注:‘星离,分散也。’草掷,仓卒遗弃。二孩,疑指伯禽与颇黎。”

“别离”与“离别”,是AB与BA两个词,无意义差异。乃向憙先生举证“互相”与“相互”者也。因为“离”与“别”为同义词,由这类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有时也可以颠倒词序,构成两个同义词”。

既然二者为同义词,唐诗中为何言“别离”多于“离别”呢?李诗中言“离别”时,“别”字单用为何大大超过“离”字单用呢?这大概是因为人们的语言习惯吧,也可能是因为“离”假借才引申出“离别”意义吧。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由于“别”经常用来表示“离别”的意义,所以,在此义项上,“别”单用次数多,与其他语素构词的能力强,与其他词结合的能力也强,用以表达与“离别”有关的意思显得比“离”自由得多。

现代汉语则多用“离别”,少用“别离”。这与唐诗及李诗使用这一组同素异序同音同义的词,刚好相反。

№58 遨游 游遨

【遨游】(4次)

(1)漫游;游历。

《飞龙引二首》其一:登銮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南都行》: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列子·力命》:“清谒不及相,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汉司马相如《琴歌》其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2)游乐,嬉游。

《鼓吹入朝曲》: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战国楚宋玉《小言赋》:“蝇蚋皆以顾盼,附蠛蠓而遨游。”《后汉书·张衡传》:“虽遨游以婾乐兮,岂愁慕之可怀。”

【游遨】(2次)漫游;游历。

《白马篇》: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遨”,本作“敖”,为“出游;遨游”义。《说文·放部》:“敖,出游也。从出,从放。”又《说文·出部》:“敖,游也。从出,从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敖,俗字作遨。”《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毛亨传:“敖,游也。”《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敖,本亦作遨。”

“游”,为“遨游;游览”义。《玉篇·辵部》:“游,遨游也。与游同。”《诗经·大雅·卷阿》:“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遨”与“游”可以互训,为“出游;遨游”义,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遨游”为“嬉游,游乐”义,则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因两个语素中,“游”单用引申有“嬉,乐”义,《广雅·释诂四》:“游,嬉也。”《吕氏春秋·贵直》:“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在人之游。”高诱注:“游,乐也。”

“游遨”,亦作“游敖”,漫游;游历。《诗经·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游敖。”与“遨游”作“漫游;游历”讲,为同素异序的同义词。李诗中“遨游”只有这一个义项。

全唐诗中使用“游遨”比使用“遨游”少,前者为19次,后者为40次,约为1:2的比例。李诗使用这两个词的比例也刚好是1:2。

№59 游盘 游憩

【游盘】(1次)亦作“游盘”:犹游乐。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敬亭一回首,目极天南端。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游”,见“遨游”之“游”字考。在“游盘”一词里“游”用引申义“游荡;游逸”。

“盘” ,本为一种敞口扁浅的盛器。《说文·木部》:“盘,承盘也。盘,籀文,从皿。”《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乃馈盘飧,寘璧焉。”但“盘”在上古又有“乐;安乐”义。《尚书·秦誓》:“民讫自若是多盘。”孔颖达疏:“盘,乐也。”李诗中有单用“盘”当“游乐”讲的例子,即李白的《君黄马》:“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故“游”与“盘”构成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游”与“盘”连用之例,亦可见于《尚书》,只不过《尚书》作“盘游”。《尚书·五子之歌》:“(太康)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伪孔传:“盘乐游逸无法度。”

晋潘岳《西征赋》:“厌紫极之闲敞,甘微行以游盘。”此例中潘岳作“游盘”,为“游乐”义。

这两个同素异序词,为同义词,李诗中使用“游盘”一词。

全唐诗中“游盘”使用达10次,“盘游”使用仅2次。今各举一例如下:

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

张说《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

【游憩】(1次)游玩和休息。此有八方飘游之义。

《赠嵩山焦炼师并序》: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同类推荐
  • 充闾文集:域外文缘

    充闾文集:域外文缘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热门推荐
  • 玉华风凌

    玉华风凌

    九月十五,雪衣圣门五人顺利抵达位于昆仑山白云峰的玉华宫。玉华宫前,三百多级白色阶梯,纵使轻功不错,也累得尚雪琦香汗淋漓,她擦了把汗,抬头望见云雾缭绕中的亭台楼阁,不禁怔住。“北域玉华缈如仙,南疆蝶花幽如梦。”白慕衣依旧气息悠长,神情潇洒,他合上折扇,举扇遥指前方高耸人云霄的玉华宫:“玉华宫与蝶花教一直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如今亲眼见着,才知青少所作之诗不虚。玉华宫倚山而建,巧夺天工,令人惊叹。”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拚命(卫斯理珍藏版)

    拚命(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的好友温宝裕为了小情人苗女蓝丝,不理他的劝阻,甘愿前往苗域接受「盘天梯」考验──寻找第二个月亮,却在半途被女野人掳去,生死未卜。此时,星际人杜令携同唐朝美人金月亮前往卫斯理家寻求协助,对话中提出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地球人即使陷在暴政困境中,仍不愿拚命,因而赔上更多性命的悲惨结局,令卫斯理陷入沉思。恰巧,当卫斯理与白素应杜令的要求前往苗疆某处,打算替他进行危险重重的星际穿梭操作时,无意中却闯入了女野人的居住地,看见身陷险境的温宝裕……
  • 唯独错不了你

    唯独错不了你

    大学的爱情最后会坚持多久呢?是一辈子还是短暂青春里的过客?为了各自的家族他们的爱情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
  • 左传全鉴(珍藏版)

    左传全鉴(珍藏版)

    《左传全鉴(珍藏版)》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该书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即位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逐步演变的历史,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左传全鉴》对其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力求将经典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替嫁千金,总裁不要太霸道

    替嫁千金,总裁不要太霸道

    为了钱,她代嫁给本市商界最精贵的男人。三个月的不曾谋面,让她误以为一辈子都能做他不被曝光的妻子。奈何某天他突然闯入房间,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迷失了自己的心……
  • 都市之神级天尊

    都市之神级天尊

    一场睡梦,苏承偶得奇遇,悄然被挂上了天尊标签,开始了自己的修炼人生。可是更为惊奇的是,一个新时代正在悄然降临,一个世界正在浮出水面。一次山外修行,一次天地异动,空间交叠,蓝星里逐渐出现了道道入口,与一个名为神墟又叫墟界的地方相交接,并随之爆发了生死之战,而这一切都为了争夺证道之机,也正是如此,蓝星开始了巨大的变化,全民武道修行悄然揭开。苏承也因此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证道之路......遇强而强,持剑斩荆棘,扫荡世间一切阻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从此登临绝顶之上。
  • 美食系统:我在异界当厨神

    美食系统:我在异界当厨神

    丁慕楚只想安静的做个厨师,可惜却生在了末世,好在她还有个系统可以穿梭时空,到各个世界出售美食,她的目标是早日赚够能量点,净化地星,然后安安静静地做美食,可是这个系统好像要我搞事情啊,你真的是美食系统么?本书又名《我可能有个假的美食系统》
  • 外星人接待办

    外星人接待办

    史上第一家外星人接待办!一个宇宙背景下年轻人的成长与迷茫。外星版的《动物庄园》,一部杰出的人生寓言,无比真实地记录着我们的时代,揭露真实中的荒诞。
  •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呈现了一种让科幻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消失的尝试。故事以遥远的未来为背景,那时的地球与今天大不相同。嵌合发展已经将人类的进化带上了奇异的道路,导致了其他物种的出现。由鸟类和鱼类进化而成的混血物种拥有着变异的基因。一个被久久遗忘的地方——神秘的种源圣塔——的存在,将重燃一部分人,对恢复古老的环境平衡的希望和渴望。也许这是个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