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4600000023

第23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下)(6)

就并列式复合词来看,李诗中对个人或百姓的流亡行为则用“流浪”、“流落”或表“漂泊”之类的词。见本书第五章所归纳的“流浪”义系。

№88 迁逐 窜逐

【迁逐】(2次)贬官放逐。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并序》:仲尼旅人,文王明夷。苟非其时,圣贤低眉,况仆之不肖者,而迁逐枯槁,固非其宜。朝心不开,暮发尽白。而登高远送,使人增愁。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史记》此例中的“迁逐”已经凝结为一个并列式复合词,义即“贬官放逐”。这是及物动词,而李诗中两处的“迁逐”都含被动的意义。

“迁”本义为“迁升”。《广韵·仙韵》:“迁,去下之高也。”《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引申为“变更;变动”或“变迁”,进而引申出“贬低”之义。词义考证详见前“迁改”之“迁”。

“迁” 由词的本义又向相反方向引申而词义加重,便发展出“流放;放逐”义。《篇海类编·人事类·辵部》:“迁,谪也。”《尚书·皐陶谟》:“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孔传:“禹言有苗驩兜之徒,甚佞如此,尧畏其乱政,故迁放之。”同时引申为“贬谪;降职”。《汉书·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这种反向引申出来的词义与本义同词的现象叫“反义共词”。王念孙明确地说这种反向引申出来的词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乃是“相反而实相因”。

“逐”,本义是“追赶”,《说文·辵部》:“逐,追也。”《左传·庄公十年》:“(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引申为“驱逐;放逐”。《广雅·屋韵》:“逐,驱也。”《篇海类编·人事类·辵部》:“逐,放也。”《楚辞·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故“迁逐”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窜逐】(1次)放逐;流放。

《赠易秀才》: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

“窜”,本义是“逃跑并隐藏起来”。《说文·穴部》:“窜,坠也。从鼠在穴中。”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穴部》:“匿也”。田吴照《二徐笺异》:“按:《玉篇》、《广韵》均作‘匿也’,‘坠’系误字。”《尔雅·释诂下》:“窜,微也。”郭璞注:“微谓逃藏也。”《广雅·释诂四》:“窜,藏也。”《左传·定公四年》:“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之。”杜预注:“窜,匿也。”引申为“放逐”。《玉篇·穴部》:“窜,匿也,逃也,隐也,放也,藏也。”《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孔颖达疏:“窜者,投弃之名。”

“逐”, 本义是“追赶”,引申为“驱逐;放逐”。见“迁逐”之“逐”。

“窜”和“逐”皆有“放逐”之义,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窜逐”为李诗中的新词。而《汉语大词典》收词和引例皆出自韩愈的诗。见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长终。”

全唐诗中“迁逐”使用3次,“窜逐”使用达15次。

就并列式复合词而言,李诗中表“放逐”意义,使用“迁逐”和“窜逐”,没有使用“流放”。

全唐诗中“流放”一词,仅使用2次。如下:

沈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流放蛮陬阔,乡关帝里偏。

权德舆《书绅诗》: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

此2例中,沈佺期“流放蛮陬阔”诗句中的“流放”为“放逐”义,而权德舆“心源一流放” 诗句中的“流放”为“放纵”义。

№89 驰逐

【驰逐】(1次)谓追逐禽兽,驰猎禽兽。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

“驰”, 本义是“策马急行”。《说文·马部》:“驰,大驱也。”《尚书·胤征》:“啬夫驰。”陆德明《经典释文》:“驰,车马曰驰,走步曰走。”引申为“疾行;奔跑”之义,再引申为“追逐”之义。《左传·庄公十年》:“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逐”, 本义是“追赶”。《说文·辵部》:“逐,追也。”《左传·庄公十年》:“(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故“驰”与“逐”在“追逐”义项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吴子·治兵》:“习其驰逐,闲其进止。”

全唐诗使用“驰逐”14次,李白诗中使用1次。

“驰逐”与“迁逐”、“窜逐”,乃是在“逐”的本义和引申义上分别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迁逐”和“窜逐”是封建社会特有的概念,是当时文人的普遍遭遇,李白“前后两迁逐”而终身过者“窜逐”的生活,可见,诗人用这两个并列式复合词之精当、形象。由此管窥,李白用来描写他身世的词语,既反映了他个人的情况,也反映了唐代大多数诗人的情况。

№90 波涛(波逃)(附逋逃)

【波涛】(1次)即“波逃”,与“逋逃”相通,为“奔逃”义。

《白马篇》:叱咤经百战(一作万战场),匈奴尽波涛(一作逃)。

“波涛”作动词。为“奔逃”义。仅见于李白《白马篇》。对该句作“波涛”,学者们的解释是:

1.詹本第961页注释(三):“波涛,应作奔逃。以‘波涛’喻匈奴之溃逃,亦通。”

2.蒋礼鸿先生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里对“波逃、波涛”释义时,涉及到李白《白马篇》中的“波涛”一词,他是这样解释的:

“波逃”又作“波涛”。季布诗咏:“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茔墓)内。”(页845)《变文集》校“涛”作“逃”,自属允当。但李白白马篇:“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奔逃”一作“波涛”,“波涛”按文义就是“波逃”,同变文恰好相合,可见唐人写本“逃”、“涛”通用,“涛”字并非“逃”字的声误。李白诗本作“波涛”,校者不得其说,妄以意改作“奔逃”;要是李诗传本“涛”字本来用正字作“逃”,则“波”字亦不会改作“奔”了。

蒋先生确断李白《白马篇》中的“波涛”字形不误,那么该词的词义即是他所释变文中“波逃”一词的词义。今录于下:

张淮深变文:“莫遣波逃星散去。”(页121)庐山远公话:“是时众僧例总波逃走出。”(页171)韩擒虎话本:“遂乃波逃入一枯井。”(页203)周一良说“波逃”是奔波逃亡的意思。案,“波逃”应是“逋逃”的假借。燕子赋:“阿你浦逃落籍。”(页249)《变文集》校“浦”作“逋”,当然是对的,可见变文中“波逃”还有写作“逋逃”的。至于“奔波”,实际上也是“奔逋”的假借而已。

笔者赞成蒋礼鸿先生的看法,不赞成詹本游移两可的说法。詹本作两可的注释,可能未明“波涛”又作“波逃”皆为“逋逃”之假借。因此,既然詹本将李白《白马篇》诗句录为“波涛”一作“波逃”,就不能在注释里标明“波涛,应作奔逃”。因为这样注释与所录诗文相矛盾,与自身对李集的整理和校对工作相违背。应遵从自己所录李白诗文的原貌,不能以讲得通为是。

詹本注释云“波涛,应作奔逃”,可能是受全唐诗版本的影响。全唐诗卷

二十四《杂曲歌辞》录李白《白马篇》该句为:“匈奴尽波涛(集作奔逃)。”又卷一六四录为:“匈奴尽奔逃(一作波涛)。”詹锳声称自己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是以日本所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为工作底本,为李集流传中的最好版本,那就应该按照宋蜀本所作“波涛”来解释,其他版本只能作为参考。

再者,经笔者统计,全唐诗中“奔逃”一词,仅白居易使用1次。见白居易《缚戎人》:“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

另外,詹本第4443页录李白集外诗《送客归吴》(《文苑英华》卷二六九收录),此诗前四句为:“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路历波涛去,家惟坐卧归。”此诗中“波涛”至少可以作一参考吧。严羽《沧浪诗话·考证》言:此诗“集本皆无之,其家数在大历、贞元间,亦非太白之作”。严羽虽然说此诗不是李白写的,但他大概根据此诗内容或风格又将写诗时间定在“大历、贞元间”,即公元766年到804年之间,也就是说严羽没有否定此诗为唐人所写。学术界早已肯定敦煌变文中唐人写本“‘逃’、‘涛’通用”,所以,我们可以将此诗中与“坐卧”对文的“波涛”作一参照。

“波涛”为“逋逃”的假借,主要是因二者声音相通造成的。

波,《广韵》博禾切,平戈帮,歌部;

逋,《广韵》博孤切,平模帮,鱼部。

涛,《广韵》徒刀切,平豪定,幽部;

逃,《广韵》徒刀切,平豪定,宵部。

所以,“波逃”与“逋逃”相通,为“奔逃”义。《汉语大词典》“波涛”作“奔逃”讲,即第五个义项下正引李白此句用例。但云“一本作‘奔逃’”,则又成了引例作两可之解而与该词的义项不能统一的毛病。

“波涛”又作“波逃”,为“奔逃;逃跑”义。“波涛”和“波逃”用例皆见于敦煌卷子唐人变文当中,那么,李白《白马篇》此例,就该算作唐代“波涛”一词所产生的假借意义。

“波涛”和“波逃”,皆为“逋逃”的假借。而“逋逃”一词,在《尚书》里就出现过。《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伪孔传:“马牛其有风佚,臣妾逋亡。”

全唐诗中“逋逃”使用达3次,见于杜甫等人的诗里。

杜甫《遣遇》: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元稹《阴山道》:税户逋逃例摊配,官司折纳仍贪冒。

苏广文《夜归华川因寄幕府》: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

“逋”,《说文·辵部》:“逋,亡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

“逃”,《说文·辵部》:“逃,亡也。” 《春秋·庄公十七年》:“秋,郑詹自齐逃来。”

故“逋”与“逃”为上古汉语中典型的同义词,而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在“逃亡”这一义项上,李白诗中虽没有直接选用“逋逃”这个传承词,但是他却在唐代的语言环境下,创造性地使用“波涛”表达了“逃亡”这一义项。

“波涛”在此与“逋逃”同为动词,二者均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91 腾转 腾跃

【腾转】(1次)腾空转动(身体)。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腾”,本义是“传递文书”。《说文·马部》:“腾,传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说文》:‘腾,传也。’谓传递邮驿也。”《淮南子·缪称训》:“子产腾辞,狱繁而无邪。”高诱注:“腾,传也。”由传递文书之急速而引申为“跳跃”。《玉篇·马部》:“腾,上跃也。”《广韵·登韵》:“腾,跃也。”《段注》:“腾,引申为弛也,为跃也。”(第468页)《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逄蒙不能睥睨也。”

“转”,本义是“回环;辗转”。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车部》:“转,还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车部》:“转,还……还者复也。复者往来也。”《玉篇·车部》:“转,回也。”《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引申为“改变行动的方向”。《广雅·释诂一》:“转,行也。”屈原《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王逸注:“转,行也。”

故“腾”与“转”构成相关并列式复合词。为李诗中的新词。

【腾跃】(1次)腾空;跳跃;奔跑。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庄子·逍遥游》:“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腾”,本义是“传递文书”。《说文·马部》:“腾,传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说文》:‘腾,传也。’谓传递邮驿也。”《淮南子·缪称训》:“子产腾辞,狱繁而无邪。”高诱注:“腾,传也。”由传递文书之急速而引申为“跳跃”。《玉篇·马部》:“腾,上跃也。”《广韵·登韵》:“腾,跃也。”《段注》:“腾,引申为弛也,为跃也。”(第468页)《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逄蒙不能睥睨也。”

“跃”,本义是“跳跃”。《广雅·释诂一》:“跃,跳也。”《玉篇·足部》:“跃,跳跃也。”《周易·干》:“或跃在渊。”孔颖达疏:“跃,跳跃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此例中“跃”为“向前跳”的意思。

“腾”与“跃”在“跳”这一义项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92 躩跃 跳跃

【躩跃】(1次)犹跳跃。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贞女):十步两躩(一作跳)跃,三呼一交兵。

《汉语大词典》正收李白诗歌中“躩跃”一词的用例。

“躩”, 本义是“疾行貌”。《说文·足部》:“躩,足躩如也。从足,矍声。”“躩”有“疾行貌”之义,《论语·乡党》:“君招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杨伯峻《论语译注》:“皇侃《义疏》引江熙云:‘不暇闲步。躩,速貌也。”引申为“跳跃”。《淮南子·精神训》:“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

【跳跃】(1次)跳动;腾跃。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贞女):十步两躩(一作跳)跃,三呼一交兵。

按:詹本第675页录李白《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贞女)“十步两躩跃”的“一作”收词,则为“跳跃”。全唐诗中“跳跃”使用9次,除李白此诗中的“一作”之外,见于其他诗人诗作的,如:

元稹《松鹤》:蹋动樛盘枝,龙蛇互跳跃。

白居易《虾蟆》: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

李咸用《空城雀》:啾啾空城雀,一啄数跳跃。

《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蹏,翘尾而走,人不能制。”跳

“跳”, 跃也。《说文·足部》:“跳,蹶也。从足,兆声。一曰跃也。”《楚辞·宋玉<九辩>》:“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局跳而远去。”洪兴祖补注:“陆德明《经典释文》:‘跳,跃也。’”

“跃”, 跳也。《广雅·释诂一》:“跃,跳也。”《玉篇·足部》:“跃,跳跃也。”《周易·干》:“或跃在渊。”孔颖达疏:“跃,跳跃也。”

故“跳”与“跃”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跳跃”和“躩跃”为同义词。

李诗中这四个关于“腾跳”动作的并列式复合词,动作相关可以连接成“腾转”一词;动作相同用“腾”、“跳”、“跃”、“躩”构词,这四个词单用虽有细微差别,但联合构词时都取其“向上、向前跳”的共同义素,所以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腾跃”、“跳跃”和“躩跃”。

№93 兴亡

【兴亡】(3次)兴盛与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

《书情赠蔡舍人雄》: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潜虬隐尺水,着论谈兴亡。

《金陵三首》其三: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故吾按《春秋》而观成败,乃切悁悁于前世之兴亡也。”唐刘知几《史通·载文》:“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

“兴”, 本义是“兴起”。《说文·舁部》:“兴,起也。”《周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孔颖达疏:“兴,起也。”引申为“昌盛”。《玉篇·舁部》:“兴,盛也。”《尚书·太甲下》:“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亡”,本义是“逃跑”。《说文·亡部》:“亡,逃也。”《段注》:“逃者,亡也。二篆为转注。亡之本义为逃。”(第634页)《广雅·释诂三》:“亡,避也。”《国语·晋语八》:“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韦昭注:“亡,奔也。”由“逃走之后就不在那儿”引申为“灭亡;消亡”。《广韵·阳韵》:“亡,灭也。”《尚书·仲虺之诰》:“取乱侮亡。”孔颖达疏:“国灭为亡。”

“兴”与“亡”构词时为反义并列式复合词。但构成的双音词在使用时,情况会有变化。

全唐诗中“兴亡”使用达48次,一般都用来表示“国家局势的变迁”。如:

陈子昂《邹衍》: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一作为)。

孟郊《读张碧集》: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94 a. 耕种 耕犁

b. 耕作

【耕种】(3次)耕耘种植。

《梁园吟》: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赠徐安宜》: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川光浄麦陇,日色明桑枝。

《赠张公洲革处士》: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滨(一作濆) 。

“耕种”,在《淮南子》一书中已经是一个并列式复合词。《淮南子·缪称训》:“召公以桑蚕耕种之时……使百姓皆得反业修职。”

【耕犁】(2次)耕田犁地,泛指从事耕作。

《登黄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

《万愤词投魏郎中》: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耕犁”,在《三国志》中已经是一个并列式复合词。《三国志·吴志·薛综传》:“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

【耕作】(2次)从事农耕。

《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发白马》: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耕作”,在《韩非子》一书中已经是一个并列式复合词了。《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

“耕”,本义是“犂也;种也”。《说文·耒部》:“耕,犂也。”《齐民要术》引《说文》曰:“耕,种也。”《玉篇·耒部》:“耕,牛犂也。”则犂田为耕。

“作”,本义是“兴起;产生;出现”。《说文·人部》:“作,起也。”《周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陆德明《经典释文》:“郑云:‘作,起。’”引申为“劳动;耕种”之义。《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伪孔传:“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耕”与“作”在“耕种”意义上为同义语素,而构成一个并列式复合词。

“耕种”和“耕犁”都是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在李诗中“耕种”、“耕犁”和“耕作”为一组同义词。使用次数也差不多。

全唐诗中使用“耕种”达22次,使用“耕犁”为7次,使用“耕作”为6次。

这三个词至今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95 休息

【休息】(2次)

(1)谓暂时停止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同类推荐
  •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是一部关于作家和作家的创作的随笔。从多个角度看待名人作家的写作背景、创作历程。例如托尔斯泰、爱默生、海明威等。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如实解析了这些作家的经典的作品,并且节选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评论。
  •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主要收录了萧红作品中的一些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和小说。有的作品是对充满叛逆同时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对成年所经历的饥饿与困顿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是悼念鲁迅先生和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全书情节生动而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劲、犀利而又不失幽默与诙谐。通过阅读你会发现,无论多么痛苦和不幸,萧红的那颗“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心,永远向着“爱”,永远向着“温暖”。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quot;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quot;。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 寻找溪水的源头

    寻找溪水的源头

    全书分五辑:辑一感怀先祖、父母及回忆青年时代仅有的一点家庭生活的乐趣,《读祖父雨三公文》《我的父亲汤用彤》《父亲给我的三封信》《记我的母亲》等篇都写得风格质朴,笔墨含情。辑二追忆童年时代最初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追问,并因大妹的早夭而过早触及死亡问题,祈盼失去的亲人能像花草一样再生。辑三回忆自己一生治学的经历,从中学时代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聆听父亲吟诵《哀江南赋》而感受到士人的家国情怀,到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从沙滩到燕园,终其一生与北大结缘,与哲学结缘。辑四探讨我国传统思想中上天、天帝的观念,以及世代以来儒家先贤所以安身立命之基。辑五追念废名、周一良、冯友兰等前辈学人,历历如画。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热门推荐
  • 第二十二科

    第二十二科

    诡异病毒的流行,让城市的人处在基因污染的边缘;异化的身体放大了心中的恶念,一宗宗可怕的案件背后,是一场没有归途的人性实验。一个新的部门因此成立,为了阻止这阴谋和罪恶。“我们局算上工会、老干部科等杂七杂八的部门,一共有二十一个科室。既然新加了一个,就叫第二十二科吧。”
  • 我无名

    我无名

    “未来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要活下去……”前途未卜,命运未知……大地被黑暗的笼罩,人类何时能见到光明?面对着家园被毁,天灾人祸,人类将何去何从?要怎样才能活下去?为信仰而战,为活着而战!故事从这里开始……
  • 神应经

    神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之女神重生

    异界之女神重生

    当预言传遍整个亚历山大大陆的时候,紫罗兰公爵府上的薇薇安小姐正在魔武学院混得风生水起。“哼!人不犯我,我视心情好坏去犯人。犯你,那是抬举你;人若犯我,不管四七二十八,我让你见不到今天晚上的月亮!杀你,那是给你面子!”薇薇安拍拍手上的灰,看了眼被她打得七零八落躺在地上苦苦哀嚎的贵族子弟们,之后华丽丽地扬长而去。没事儿,打打小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儿,赚赚小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儿,谈谈小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什么,你说我是神子,背负着建立新神权的使命?去你的新神权吧!让我抛头颅,洒热血和强大的神族对着干,没门!提到魔法师,大家都说酷!嗨,其实那就是精神胜利法,哪个最会YY,哪个就最强大!说起龙骑士,人人都喊帅!切,不过只是个宠物饲养员,只要不碰逆鳞,龙王我也敢骑!女主腹黑!强大!男主帅呆!酷毙!
  • 公主,我想把你宠上天

    公主,我想把你宠上天

    最美好的事不外乎我喜欢着你,而你也在注视着我,互宠的故事
  • 天阙浮生录

    天阙浮生录

    破时空,转轮回,浮沉万世,弑神诛魔,一场敌强我弱的角逐亦是一次势均力敌的赌博,盛世豪赌之下,谁掌握了决胜的利器?乱世混沌之下,魔神妖娆,至道至尊,待混沌归一,神魔叩迎。诚请入坑,尊重原创。
  • 萌妻入怀:老公放肆爱

    萌妻入怀:老公放肆爱

    她和他曾经春风一度。再见时,她已经罗敷有夫,不认识他,面对他,她局促,退缩,隐忍。而他,一再地高歌顶进,让她离婚,回到他的怀抱。“顾总,我结婚了!”她带着哭腔,对他说道。他冷笑,“对于婚前婚后只有一个男人的女人,结婚离婚有什么分别?”他总在她需要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救她于水火,面对父亲的告诫,丈夫的责难,她终于发现,她怀上了他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武破极

    剑武破极

    即将被册封为天子的林念,为了追求武道极致,不惜斩自我以明道……三千年后,林念重生在云城的一个小家族中,这一世,他势必要打破武道枷锁,登临武之极巅!
  • 前路繁星

    前路繁星

    一个山村里的孩子,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当有一天不得不从她伪装的壳里爬出来,她如何去面对这个现实且残酷的世界。
  • 快穿:拆人CP,天打雷劈

    快穿:拆人CP,天打雷劈

    她不过就是一时贪杯,神志不清的调戏了天地至尊,奈何帝尊是个记仇的主。你不是喜欢调戏?让你调戏个够好了。小狼狗徒弟:师父,你坏我姻缘,那就拿你自己来补偿我吧黑化boss:睡了我还想跑?远古神兽:人类的味道真不错霸道总裁:女人,过来……(此文又名拯救男神计划,1vs1,男主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