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上岸后,并没有对三个人说自己的收获,三个人默契额的没有询问,简单收拾之后,四个人再次踏上行程。赵汉阳已经收到情报,攻击型核潜艇舰长李国防正在率领舰队赶来,预计三日后到达地中海海域。
姜可、赵汉阳和柯美亚之所以没有问牧野的收获,是因为他们在姜可的教育下取得了一个共识。姜可向两个人讲述了他亲身亲历的凡人大战“神仙”的故事,证明了两点,一是这个世界上是存在“神仙”一样的人或者生物的,二是凡人也是可以用人命堆死“神仙”的。
从牧野近乎神迹的表现,姜可认为牧野就是传说中的“神仙”,至于神仙中的什么品级,那是不清楚的。因此,姜可极力要求,柯美亚和赵汉阳不要过多的打听牧野的事情,只要时刻追随其后就可以了。
姜可的话,让赵汉阳陷入沉思。他本人毕业于华国最好的清华大学,是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的。从理智上,他是不相信这些鬼神传说的,但是他在生活实践中,却屡屡遇到他无法说清楚的事情。
如果肯定姜可的话,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赵汉阳感到浑身发冷,所有的寒气都来自于他曾经的上司,郑伦功上将的亲密战友,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真面目,始终戴着面具的人。甚至,赵汉阳越来越觉得,郑伦功上将的死不是简单的为国家撇开关系这么简单。
柯美亚在听了姜可的话后,神色黯淡。和牧野接触这么久,通过种种“神迹”,虽然她相信牧野是修仙人,但是潜意识她始终抗拒着承认这一点。姜可的话击碎了她编织的美丽肥皂泡。柯美亚想起萧亚轩的话:“修仙人生命漫长,而人类只有匆匆百年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陪着他。”
萧亚轩后来还羞红了脸说,修仙人的体质异于常人,那方面也特别厉害。她的父亲和两位大伯是用情十分专一的人,但是还是有四五个姨太太,不是他们滥情,而是一个女子根本承受不了。柯美亚痛苦的想,难道再美丽的爱情也只有匆匆几十年的光阴,难道为了爱就让他四处留情?
几个人各有心思,上车后也不说话,各自沉思。牧野则在脑海中一遍遍过虑菲莱岛上老者的话。年深日久,特别是无法得到能量补充,老者也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如果牧野晚来几年,或许就不会就今天的对话。牧野依然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决。
老者最后提示到的《道德经》和徒弟,依稀让牧野把握到一丝感悟。上古修仙应该和前世修仙是一个套路模式,都是尽情的掠夺天地能量壮大自身,最终实现肉身成圣,精神成神的境界,然后破碎虚空,位列仙班。
而《道德经》明确说了,上古修仙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这恰恰说明,上古修仙人掠夺各种奇珍异宝,加持自身,过分追求强大,甚至越宝杀人是人道,而不是所谓的天道。缘木求鱼,安能得鱼?
让牧野无限纳闷的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生活的年代和上古修仙完全对不上。老子生活的年代,修仙文明已经全面衰落,地球上应该已经不能修仙。要不然,作为仙家子弟的老子也不会中年混迹在世俗社会,直到50多岁才筑基成功,进而一路高歌凯奏,具备无上法力。
老者在最后承认自己错了,并肯定老子是他的徒弟。牧野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魂魄授徒。可能是老者困守菲莱岛祭坛,也许是出于游戏的心态,他的魂魄在华国寻找天赋异禀的弟子,并在梦中收为徒弟。
也正是因为,不是仙家亲授,老子少了些敬畏,多了些思考,才有了修仙新的认识。依靠这种认识,老子独自一人在已经或者即将不能修仙的地球上,修炼成为一代宗师。
牧野缓缓在脑中背诵《道德经》,这本地球上最后一本无上的修仙宝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五千字的文章不长,却是字字如玑,每一个字都引发起脑域空间的欢腾,如同天地间奏响了洪钟大吕,恰似漫天佛花飘落。这是一种玄而又玄的感觉,牧野的仙家气息没有增长,脑域没有扩大,虚无也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牧野却感觉自己到了新的天地。是什么样的新天地,又怎么也说不清楚。
牧野将头靠在椅背上,紧皱眉头。如此,东方修仙文明最后的一代传人当为老子,最后一部修仙典籍当为《道德经》。只要沿着道教和老子的踪迹追上去,就能够发现上古修仙文明。
老子除了是一代法力深厚的修仙人之外,牧野更认为他是一代宗师。由于老者对天道、人道有着独立的认识,所以仙家至高宝典《道德经》能够广传人世,而不是像前世修仙人那样,敝帚自珍,一件法宝、一件符篆、一本经书都是门派不传之秘。
正是有了老子“普及化修仙”,在修仙文明全面没落直至杳不可闻的时代,东方依旧呈现了勃勃的属于凡人的修仙文明。源于中国古代的神仙和方仙之术,成型于东汉时期的道教就可以看成是凡人修仙的典型代表。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在今天的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布道,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即东汉永和六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四篇,为道教成型的开始。他奉老子为教主,尊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的主要经典,与道教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在其后,衍生出数之不尽的道教典籍,如《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太平经》等经典名著,实际上是修仙文明在人类世俗社会的传承。由于地球上无法修仙,自老子之后,彻底断绝修仙传承,修仙文明转向了人类精神的内省。
如“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说的是人和万物的关系。
“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依然说的人和万物的关系。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牧野不断念叨着,突然,牧野严重精光一射,他终于知道自己在背诵《道德经》时,感觉的新天地是什么了。牧野浑身激动的难以自抑。
老子已经开创过一个修仙新时代,就是将修仙和人类发展想结合,创造出属于凡人的“修仙文明”,这不仅说明这是一条康庄大道,更说明这是人类的方向发展。
虽然牧野现在对修仙如何与人类发展相结合依然是一无所得,但是第一次牧野对在地球上修仙有了充足的信心。谁说地球上已经不能修仙,在这里依旧可以得证大道!牧野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才发现,自己懵懵懂懂的思考间,人已经上了飞机。
三个人早都发现牧野的异常,但是谁也不敢打断牧野的深思。柯美亚压抑着自己的心思,一路上担忧的望着牧野,此时见牧野恢复过来,满心的欢喜。就算是只有几十载又如何,就算是自己年老珠黄,牧野青春华韶又如何,大不了那时候自己一个人悄然离去便是。
只要这一刻,自己拥有,还奢求那么多干什么。柯美亚相同自己的心思,将自己的脑袋轻轻靠在牧野的胸前。
牧野紧紧抱住柯美亚,尽管他不知道柯美亚曾经想过什么,但这一刻,他感觉到两个人的心紧紧挨在一起。柯美亚躺在牧野的怀中,轻声道:“现在能把面具取下来吗?”
牧野一愣,这才想起,当初登陆非洲,为了避免世界精英俱乐部的查探,自己、柯美亚和赵汉阳一直都带着面具。与三个修仙人大战之后,依照共济会和世界精英俱乐部的能力,早该查探清楚牧野等人的身份了,但戴着面具总有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感。牧野不解的看着柯美亚,柯美亚也目不转睛的望着牧野。
“我想天天看着你的模样,而不是别人的模样。我想把我的模样天天让你看着,就算有一天……你也能记着我,而不是这幅面具。”柯美亚幽幽的说。牧野心中一振,再次揽紧柯美亚,恨不得将柯美亚的娇躯融进自己的身体里。
牧野笑着伸出一只手,一边扯柯美亚脸上的面具,一边笑着说:“傻丫头,你的模样早就在我心中生根了,无论你变成什么样,你都是最美丽的。”说着在柯美亚刚刚去掉面具的光洁额头上轻轻一吻。
柯美亚第一次面对牧野的亲昵动作没有脸红,反而说:“如果有一天我老了呢,满脸皱纹,你会不会还喜欢我?”
牧野捏捏柯美亚的鼻子说:“无数人爱你流光溢彩的青春,只有我,爱你满脸的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