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300000011

第11章 洞悉共性:大众都有怎样的普遍心理 (1)

第四章 洞悉共性:大众都有怎样的普遍心理 (1)

“2012”的前兆是真的吗

2012年12月,地球各地突然出现极其反常的气候变化,这一切与已经消失的玛雅文明里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不谋而合,根据玛雅文明中的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世界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而滔天的洪水会湮没整个地球。全球人类的恐慌、骚乱在各地不断上演……

这是电影《2012》的情节,观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被那惊心动魄的“真实”场景所震撼。同时,一种悄然的恐惧似乎也开始在人群中流窜,让人们总是觉得自己能够在某些天灾人祸后面看到“2012”的“伟大预言”。于是,人们震惊之余,又挖出了一系列似乎能证明“世界末日”的“真实证据”,然后,许多人心生恐慌,或者说悄无声息地担忧着。

许多人还猜测:汶川地震,成了2012的前兆;天坑出现,成了2012的前兆;日本地震,还是2012的前兆。有人甚至还拿着海啸中的巨大旋涡和《2012》的场景作对比,也有传言黄石公园即将喷发,美国大半国土或将覆盖,一群人鼓吹着世界末日就快要到了,大家应该及时行乐!

可是,在一连串的灾难中,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初没有让“玛雅人的预言”广为流传,我们甚至不知道“2012”这回事,还会为世界末日忧心忡忡吗?还会认为这些灾难是世界末日的前兆吗?

这就好像喜欢灵异事物的人,见到什么难以解释的现象时都会觉得是诡异事件。因为他们的观点、想法、观测和分析事物的方式是“灵异”的,那么,那些“不可知的谜”就成了证明其观点的最好证据。这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投射心理,“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脑子里有了“2012”这个观点,就会在观测和判断我们所遇到的事物的过程中,带上“2012”的色彩。如果我们把这种想法和事件做了某种观念上的联系,就会无意识地自发寻找所谓的能够证明自己观念的“证据”。但是,我们自己往往无法意识到,这种所谓的“证据”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会按照以往积累的经验和认知推断“2012”的灾难性后果,即我们会在脑中自行预测世界末日时的地震、火山喷发、地坑塌陷等“后果”。当这种“后果”发生在现实中时,我们的脑中就会出现这样的因果关系:因为世界末日会发生灾难,所以发生灾难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世界末日。当这一连串的投射效应出现时,我们便更加肯定自以为正确的推论和观点。

然而,在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这一个“2012”投射问题。当我们以自己的“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时候,内心狡诈的人在我们的眼中也会是圣人,而天真善良的人也可能被我们误认为是坏蛋。这就要求我们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不要以自己的判定和刻板印象来分析他人。也要求我们在评价人或事的时候,首先要有大系统思维观,切忌单线条或者直线思维,要考虑事情原因和结果的多样性、复杂性,而不是“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结果”。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界是时时刻刻在发展和变化的,如果用“刻舟求剑”的办法处理问题,最终会导致严重的错误。再次,要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社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观察多了,才可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事物。

乘电梯时为什么大家都爱盯着楼层数字

生活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我们一个人进入电梯时,我们会显得很自在;但是当一群陌生人在电梯里的时候,每个人似乎就表现得相对拘谨,这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盯着楼层的数字看。

和陌生人一同乘电梯,似乎只有看着楼层数字时,才能缓解内心的不自在。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显得不自在呢?为什么我们的不自在不是通过抓耳挠腮而是通过看楼层数字表现出来呢?这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呢?

从我们的心理来看,电梯在上升或者下降的时候,是处于悬空状态,这或多或少会让我们产生一些紧张感。因为潜意识里我们会对电梯事故有一定的忧虑和恐惧,这时我们就会变得不安和焦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电梯到达底层的时候会随性慢步而出,而在电梯升上高层时会相对加快速度出电梯。还有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是有一定规律的。从亲属关系来看,公共场合的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一般是在360~750厘米,私人距离,即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的距离为40~120厘米,而亲密距离,即夫妻或者情人之间普遍是0~45厘米的距离。所以,许多陌生人聚集在电梯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会“侵犯”了各自的“私人领地”,我们自然会感到焦虑。

了解了我们在电梯中为何会焦躁不安或者不自在的原因,那么,我们是怎样通过“盯着楼层数字”来缓解这种不安的呢?

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逃离”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我们不只是为了确认自己是否到了要去的楼层,而且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我们内心的焦虑。

由此可知,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造成别人和自己的困扰。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寒冷的季节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小家伙们冻得瑟瑟发抖,于是紧紧靠在一起互相取暖,可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硬刺,只好又各自分开。没过多久,忍受不了寒冷的刺猬又靠在了一起,被彼此的硬刺扎得疼了,又分开。就这样分分合合反复了好几次,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当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扎伤对方。

想要与人亲近或者有独立的私人空间都是我们的天性,这样的天性使得我们既不喜欢被人天天紧靠,日日监督,又害怕孤独。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成了一个难题。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就“近”来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好奇他人的私事和秘密。也就是说,让自己和别人都有独立活动的空间和内容。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为先,而不考虑对方的生存空间,那就会失去大多数人心。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应该把自己的秘密适当守住,不要把自己的话和心事一股脑儿地全抛给了对方,因为完全公开自己的秘密就等于全裸地站在他人面前,是不值得高兴的事情。

然后,就“远”来说,结交好友或者是为人处世,都要有一份“近人”之心。不要把自己和社会完全隔离开来,比如,宅人,特别是那种想要脱离现实,走入“二次元”虚拟世界的人,要适当地参加活动,时常和他人联系,多交往一些有人格保障的陌生人。

总之,最亲密的距离往往不是最温暖的距离,而最遥远的距离往往又会让人冷漠。我们只有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适当距离,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午夜凶铃》让人望而却步又欲罢不能

恐怖片《午夜凶铃》让人在一遍遍地抽气和汗毛竖立中大呼过瘾,因为它抛弃了血腥、暴力、恐怖的画面,而追求心理的紧张和刺激。于是,那个爆目长发白衣的女子从枯井中缓缓爬出的画面也一度成为恐怖片的经典,这样的惊悚情节设计获得了极佳的票房。

据《东方日报》报道,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以总收益3100万港币成为1999年香港最高票房电影,打破贺岁片《喜剧之王》及《玻璃樽》纪录。

那么,为什么恐怖电影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这样让人望而却步又欲罢不能。

人们在观看这类型影片的时候,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同时在看过电影之后,人们的心情似乎也一下子放松了。如果问恐怖片的魅力在哪儿,或许就是它的压力释放作用了。那种最后的轻松往往都会产生在那种劫后余生的惊声尖叫中。无论情节多血腥暴力,无论结局多出人意料,人们总归是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负面情绪在看恐怖片过程中发泄出来。

所以,人们在看恐怖片的时候,就是在同时体验负面和正面的情绪,享受着快乐和不快乐的交集。因为人们确实享受着“被吓得要死”的感觉,直到电影结束才能松一口气。“看恐怖电影最快乐的时刻,也就是最恐惧的时刻。”恐怖片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它将社会现实中的疑难和负面都集中到了一个环境中,我们潜意识地对“这堆非常态的东西”感到畏惧,但是因为其在现实中的“不可常见”而感到好奇,当我们最终看到“正义”战胜“邪恶”时,我们总会有种自己获得超脱的感觉。

那么,恐怖片又是通过怎样的心理暗示来让观众感到心惊胆战的呢?

首先,对于黑暗环境的惧怕是我们在种族进化中遗留下来的心理现象,当黑暗来临时,我们甚至认为无法掌控自己的各种感觉,那是对生存与死亡的忧虑。这是一种人类的共性,而非个人独有。同时,孤独也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当处于孤独之中时,我们会逐渐质疑自己生存的意义。同样,巨大的噪音也会引起我们的不安和焦虑;过于极端的环境条件如火山、冰川、高楼、沙漠、丛林和腐烂的事物如尸体,也会让我们产生惧怕感。而我们也会对呕吐物、血液、粪便、畸形人体、蛇等,在潜意识里排斥。

同类推荐
  •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系统地阐述了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时刻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若协调不好,就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本书是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
  • 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FBI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他们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绩。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准确读懂犯罪心理有密切的关系。FBI在长期与犯罪分子交锋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他们通常会通过对方的面部表现、肢体语言、说话声调、穿着打扮等方面,捕捉对方的心理变化,从而识破他们的伪装,让真相浮出水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存在着诸多的真真假假,如何辨识他们的真伪,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FBI在破案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只要将它们融会贯通,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就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受人尊重,同时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征途上少走弯路。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本书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别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热门推荐
  • 若你也心动

    若你也心动

    一个平凡孤苦的贫穷面摊少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绝世音乐天才。他,给了她这世上没有人能给她的一切,以及疼爱,她,全心地依赖着他,接受着他所给予她的照顾与安排。他,一心所想的,是如何将她推上古典音乐界的高峰,而她,却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
  • 末时君来未闻花开

    末时君来未闻花开

    十六岁那年,木槿她从孤儿院被带回了时家。那一天起她开始学习一个叫安槿的人,学穿她的衣服,学她的神态,学她的语气,学了她八年只因为一个人男人。她的主人,他就像是一个恶魔般禁锢着她的人生。二十四岁,她以为她脱离了他的掌控,不知她才慢慢地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圈套。她是木槿,不是安槿,她是她自己。痴人之爱是控制别人,而他们不知不觉的成了互相控制。
  • 超自然武神记

    超自然武神记

    我有天地撑腰,天地就是我的友军!家族遗弃,杀手追杀,乱世之中,以一敌百,生死之间徘徊,依旧能够初心不变。这个世界存在,我便存在,我与世界同在
  • 强势宠婚:总裁大人,冷静点!

    强势宠婚:总裁大人,冷静点!

    一架黑色的私人直升飞机,盘旋在云城上空――飞机上“Boss,都安排好了,董事们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武侠之父

    武侠之父

    北漂文艺混子邓铮重生了,却发现身处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脑子里带着个搜索引擎不说,本身还是首都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传统武术套路专业的一名学生。这里版权保护到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但因为历史分叉的原因,还没有形成“武侠”这种影响整个华语世界、风靡全球的独特文化。没有“金古梁温黄”等武侠名家;没有《铁血丹心》《归去来》《小李飞刀》《江湖路》等武侠名曲;没有《莲花争霸》《武林外史》《萧十一郎》《逆水寒》等武侠名剧;没有《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卧虎藏龙》等经典武侠电影。这里,他每行一步,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拓……****官方正版群:45346093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想你的时候微微甜

    想你的时候微微甜

    安雁朵十一岁时,父母去世,大伯得到抚养权,但是他本意是霸占她的遗产。 在十八岁时,安雁朵考上大学,却被大伯撕了录取通知书,强迫结婚,于是,安雁朵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六年后,安雁朵羽翼渐丰,决定回到家乡,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爱情……也许她真的变了,但是每当想起过往的种种,还是会微微一笑,带着一丝甜蜜。
  • 天价宠婚:大叔,求放过

    天价宠婚:大叔,求放过

    结婚当天,她满心憧憬,却亲眼看到未婚夫和亲妹妹正在啪啪啪。渣男贱女破坏了她的婚礼,简直是叔可忍,婶不可忍!“那,和我结婚,让他们喊你婶婶如何?”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叔叔来拯救我?等一下,明明说好是假结婚不搞事,可为什么一到晚上,这位叔叔就会饿啊……“我不会做饭,顶多……煮个面?”“也好,那你下面给我吃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