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100000022

第22章 “背影”的隐喻(3)

背影成了一个经典的意象,也像一个空筐,它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笔下,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艺术形式,代表着文人的特殊的情感体验,背影就像一个符号,一说背影就是情感的宣泄。很多的作家成了背影遗产的继承人,肆意挥写着背影,这其实是一种审美的懒汉和审美的退化。他们看见的只是生活的表面,他们也不乏情感的悸动和震颤,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内在的审美的把握,朱自清的“背影”成了一种审美资源沉淀在他们的骨髓和血液里。生活的丰富是任何作家的想象所无法比拟的,但书写者的能力是一个铁门槛。刘小枫说“生活有看得见的一面——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有看不见的一面——生活的隐喻层面中轻微的音色。叙事家大致有三种:只能感受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大众化地运用语言的,是流俗的叙事作家,他们绝不缺乏讲故事的才能;能够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运用个体化的语言把感受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的,是叙事艺术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是叙事思想家……”叙事思想家用感觉思想,或者说用身体思想,而不是用理论或学说思想。叙事思想家对时代生活带着艰苦思索的感受力,像一线恻隐的阳光,穿透潮湿迷蒙的迷雾,极富感性的语言带有只属于他自己的紫色的在体裂伤。紫色按刘小枫的理解是神秘主义的怆情般的,只能用灵魂感觉的色调触碰到的生命和思想的敏感部位。鲁迅无疑是一位叙事思想家。他穿越了个人生存的偶在,在普通的生活中看到了人力车夫身上蕴藏的精神价值,这恰恰是那些启蒙思想家所缺失的。张承志有一篇散文也叫《背影》,写了一个在历史上屡次被杀戮被侮辱的一个民族的背影,张承志在他的小说《心灵史》中叙说了写作《背影》的缘由。“一九八五年春,我接到宁夏西海固山里的农民来信,说道祖的拱北光复了,有大尔麦里。我匆忙上道,赶到兰州。抵达当夜,我便在这个省城街道上发现有白帽子正黯淡地闪在夜市之间。天亮后——我看见一个白帽子的海洋。

数万哲合忍耶人从全国各地涌入兰州,为归真二百零四年的导师致哀悼会。天又下起了哀伤的雨。数万人拥挤在泥泞之中,喧嚣声直入云霄。久居信仰的边疆——北京城里的我,先是惊呆后是亢奋,把宗教的尔麦里感觉成了朝着历代统治的示威。节日过了,激动不已。我不能忍受望着那簇拥成海的白帽子纷纷散去,只留给我一个个难解背影的现实。于是我写了一篇散文,命题只是《背影》。”

那庞大的背影是由千千万万戴着白帽子、披着黑棉袄的背影组成的,这个庞大的背影走在一九六五年旧历三月二十七日的前夜,走在黄土高原上,去赶赴一年一度的一个名叫尔麦里的集会,也就是追悼被清朝人屠杀的回人的一个集会。张承志写道:“我睁大眼睛辨认着他们那些黑黝黝的背影。一些白色的圆点在那些黑影上面像是启示的信号。”“第二天我的两眼看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场面。两万农民从陇东河西、从新疆青海奔涌汇集于此,人头攒动的海洋上尘土弥漫。无文的农民掀起了直入云霄的呼啸,为说谎的历史修订。当两万人汇成的大海在我眼前喧嚣沸腾,当我真真地看见了两万个终日躬耕荒山的背影在拥挤呼喊”。这么巨大的背影的海洋,这巨大的冲力让张承志看到了宗教的庄严和虔诚,无疑张承志是在背影里感到了渺小也感到了依靠和温暖。千千万万个背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背影。那个庞大的背影又容纳了千千万万个背影,在这篇散文的起始,张承志写了小学二年级时看到潮水浸漫般人群里母亲逆向走动的缓慢坚硬的背影,“骄阳照着她的乱发,她的背影显得单薄而倔强”,张承志就在后面跟着。他这里有个命题,三十年后,他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母亲,“奇怪的是在我眼中清晰而灼烫地走动着的,并不是她此刻银发苍颜的形象,而是一个恍如隔世的、充满神秘的背影。”他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在三十年后,终于看见了一个迎我而来的母亲。

也许是一个民族的背影太沉重,也许民族的容颜太苍老,我们怕看到那饱经风霜的脸盘,张承志用笔力渲染着他崇拜的人民的背影,这像张承志崇拜的鲁迅写的人力车夫,张承志呼唤那背影掉转身向这个世界迎面走来。“每当远行将归的时候,我总是在别离的瞬间愣怔一下,心里总是在那一瞬闪过这个无法理解的背影。你什么时候才肯转过身来呢?生我养我的母族!要等到哪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刻,你才肯从这世界上迎面而来呢?”张承志所写的背影和鲁迅一样,是无名者的,是无名者一个阶层或者民族的象征,这里面强调的是精神的意义大于物质意义,而要是这些人转身面对世界,再不给世界以负重者的姿态,这恰恰是张承志所希望的。

人们面对着《红楼梦》,不敢写另一本《红楼梦》,但红楼梦繁衍出了后红楼、续红楼,而背影之后,有无数的背影。三毛有一篇和朱自清同题的散文《背影》,写她的荷兰恋人荷西死后,从台北来的父母陪伴她的故事。三毛常常去那片墓园,那是荷西生前与三毛常常经过的地方。但现在是荷西要归去的地方了。从早晨鸟声如洗的清晨墓园,三毛独自坐到黄昏守墓人催促离开,在万家灯火中到那个租来的公寓,只要母亲听见了三毛上楼的脚步声,门便很快地打开了,面对的,是憔悴不堪等待了一整天的父亲和母亲。然后三毛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去,躺下来,望着天花板,等着黎明的再来。清晨六时,墓园开了,又可以往荷西奔去。父母亲总是马上跟进了卧室,母亲总是捧着一碗汤,察言观色,又近乎哀求地轻声让三毛吃一点东西,后来荷西墓园的花要枯萎了,三毛发现母亲穿着一件藏青色的材衫,一条白色的裙子,父亲穿着他在仓促中赶回这个岛时唯一带来的一套灰色的西装,居然还打了领带,母亲的手里握着一把黄色的康乃馨。

三毛问他们去哪里?“看荷西。”母亲说,三毛不让父母去,但最后还是在烈日下走那么长的路到荷西的墓园。

“父亲母亲默默的穿过街道,弯到上山的那条公路去。我站在他们背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花被母亲紧紧的握在手里,父亲弯着身好似又在掏手帕揩汗,耀眼的阳光下,哀伤,那么明显的压垮了他们的两肩,那么沉重的拖住了他们的步伐,四周不断的有人在我面前经过,可是我的眼睛只看见父母渐渐远去的背影,那份肉体上实实在在的焦渴的感觉又使人昏眩起来。”三毛在阳光下看见父亲和母亲,他们还在那儿爬山路,两个悲愁的身影和一束黄花。后来母亲在陌生的小镇为照顾三毛,不顾异乡言语不同,道路不明,年老力衰,坚持到超市买菜。

三毛一次在车上看到了提重口袋的母亲,三毛本来是想到荷西的墓园为他做十字架,但怕母亲担心要跟着,就想开车送母亲回到寓所,但母亲说“有事就快去做,我们语言不通不能帮上一点点忙,看你这么东跑西跑连哭的时间也没有,你以为做大人的心里不难过?你看你,自己嘴唇都裂开了,还在争这几个又不重的袋子。”母亲说后,怕三毛追她,便加快了步子,大风里几乎开始跑起来。

这是三毛看到的汽车后望镜里的母亲的背影:

我坐在车里,车子斜斜的就停在街心,后望镜里,还是看得见母亲的背影,她的双手,被那些东西拖得好似要掉到了地上,可是她仍是一步又一步的在那里走下去。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回忆到这儿,我突然热泪如倾。

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面对面的看一眼,不再隐藏彼此,也不只在文章里偷偷的写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肯明明白白的将这份真诚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向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呢。

三毛在父母的背影出现前,是卯足劲地用一些像大鸟爱护小鸟一样的举止一次次写到父母的没有理由的爱护。但三毛的“背影”的写作给我们的是朱自清的复制,一看名字,我们就会猜测这又是写亲情的,一定也会有眼泪,这是公开的秘密:这里有长幼,长者是暮年,长者为幼小者奉献自己的黄昏。这里的背影一定和泪水结盟。我们不知道是否是朱自清的《背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看到长辈的背影就激动流泪?但是三毛有价值的东西在后面的结局,她想直面长辈,但是晚辈是因为心理的原因,很多的事情隐瞒着父辈。如果在父辈眼睛的逼视下,幼小者很快会崩溃。背影是一种远行,也是一种结束的总结。

背影不会辨别,你可以任意为背影涂抹一些你想要的东西。然背影还是背影,背影的图像与客观的实在是有距离的,背影的精神图像更需要人们耐心地解读才能触摸到。在三毛的《背影》里,背影只是一个道具,给人的是一种黄昏意象的感觉。父母老了,白日晚和垂垂老矣的父母是谐和的,黄昏是有着审美温馨和悲凉的混合。看到父母的背影的温暖和父母的蹒跚,和黄昏美学有着同构的亲缘。背影是一个人故事的结束,黄昏呢,黄昏是自然的结束,老年呢,老年是人生的结束。

背影是自然的存在,然而也可转移,把历史把朝代作为一个人,历史朝代远去了,人们也会看到它的背影,这样的背影是一种修辞性象征。这样的背影是悲剧意蕴、是挽歌,没有了生龙活虎的激情,看不到宽阔的胸膛、孔武的步幅,留下的是凄凉,是猥琐,是人格的矮化。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余氏的代表作。余秋雨用独特的目光与文笔,描绘出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历代皇帝的清晰面影和生命轨迹。在对清代封建统治者一片骂声、责难声的时候,余秋雨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清王朝。原来清代不仅仅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的开始,也不仅仅是“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这样一个王朝泪花的结局。爱新觉罗氏辉煌过的“康乾盛世”,即使放在和“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天平上也不逊色,但人们的狭隘的历史观限制了人们,好像中原的统治只能是汉人的,像刘汉、李唐、赵宋、朱明。余秋雨从避暑山庄写了文化生命力的盛和衰,当人们看不到王朝背影的时候,那时正是他金戈铁马文采风流倜傥挥洒的时候。

《一个王朝的背影》写康熙这位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的一代明君将鳌拜、吴三桂除了,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每年秋天,由皇帝亲自率领王公大臣、各级官兵一万余人去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可以使王公大臣们保持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故而有了“木兰围场”,故而有了兴土木,故而有了山庄。

康熙“竟然比明代历朝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文化”,于是“最有抵触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康熙和解了”,“这不是变节,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文化生态意义上的开始认同。”

然而一切都去了,文化的耗散像人一样,文化终于转身,让人肆意地欣赏着它的背影,人们可以在背后吐唾沫骂娘,背影是不会反抗的。

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结尾写到“今天,我们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就像一个人从强悍到衰败,从青壮到暮年,大清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背影,但这个影子是王国维的投湖自杀。

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说“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是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王国维先生实在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

在他的书架里,《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都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对他来说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未消散。为此,宏才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一个王朝最后由一个文人的苍凉的背影作结,王国维先生孤寂“背影”所流露的悲剧性也就更令人震撼。王国维的背影是象征修辞,这只是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策略。这个脑袋后面拖辫子的学术大师,他的背影,我们读出的是什么?是殉道,还是愚昧?因为和他相约自杀的罗振玉并没有了结生命。罗振玉大概是嫌昆明湖的水凉,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一个坍塌的废墟,我们在这样的背影里读出的不是温情,是血腥。王朝的背影是人格化了,但一个辫子被拖在背后,这应该是留在世界上的最后的风景。“艺术在别处”,就像昆德拉借用了兰波,借用了一九六八年法国大学生钟情的这句话,艺术通常在与人群的奔向相反的地方,而我们怎样理解背影?怎样与艺术相处相守护呢?那唯一的条件:影的理解不在背影的身上!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成书于天启年间,为陆绍珩所作,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此书原名《醉古堂剑扫》,清代书商将其附于明人陈继儒名下,更名《小窗幽记》另行刊印出版,流传颇广。是以后来者,有不少人不知其原作者。本书是陆绍珩流落北京时,感于世态俗情,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分成十二卷,集结成书,用以自省自娱。属于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的可行之法,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反映了古代文人高洁的品格修养。
  •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本书是译者黑马选取劳伦斯作品中以性爱为主题的一个结集,包括散文、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节选。性爱主题作品时劳伦斯作品中较为精彩也最有其个人特色的一部分,读者从这些选篇中基本可以了解劳伦斯的情爱观,对情爱、人性、男人与女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法兰西散文精选

    法兰西散文精选

    《法兰西散文精选》精选了蒙田、卢梭、夏多勃里昂等25位名家约200篇散文。本书始终贯穿法国散文的人文主义精神。作者关心的是人的感情和人的命运。其中的米什莱即使在那些把鸟类、昆虫、山岳、海洋当作描写对象的精美散文中,他也表现了对人类的脉脉温情。圣埃克絮佩里在他的作品中对普通人的关心和他对美好理想的追究是令人感动的。法兰西散文一方面对现实生活采取审视和批评的态度,一方面志存高远,视追求自由和美好理想为己任。拉布吕耶尔对社会的批判是直接的。
  • 相看居延海

    相看居延海

    数天中驻足居延海畔,望着湖波粼粼,抚着柔密的芦荡、与游人偶尔摩肩、有鸟雀时而飞过。海子边待久了,有些熟悉和认知,头脑里下意识地闪念出李白的一首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感到与居延海在对视着,在相看着。我看到了此前许多未曾看过的景象,看到的是特殊的自然,回潮的是特殊的历史,品味的是特殊的人文。
热门推荐
  • 仙侠世界大玩家

    仙侠世界大玩家

    解锁新功能:地图解锁新功能:背包解锁新功能:技能我在地球被人捅了一刀,来到了仙侠世界,成为了一名玩家。探路符?垃圾,我自带地图!芥子须弥袋?垃圾,我自带背包!修炼?用得着吗,我有技能面板!我就是我,我是仙侠世界里最耀眼的大玩家!哼!……本扑街搞了个君羊【652662381】
  • 绯夜之主

    绯夜之主

    黎夜自沉睡中苏醒,世界却已变得陌生。异族王朝衰落,人类掌控大地,黑暗之潮蠢蠢欲动,梦魇入侵现实……一支名为夜袭的小队,活跃在暗流涌动的都市中,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
  • 来到现世当咸鱼

    来到现世当咸鱼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修仙为界的某个地方的守护神在那个受到空前绝难的灾难的世界中死亡,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她来到了现实并且开启了种花(培养灵药)送货(给不同世界的特别人送去他们需要的东西)吃东西追番……的咸鱼时光。注:女主是胎生(在娘肚子里就传过来了)
  • 爆破暴君

    爆破暴君

    以武者身,以爆破威,横行星空,矗立于星空之巅.
  • 思远道

    思远道

    本书是女学者的一部文化思想随笔集。文章多以人物带学理,内容涉及置身于墨侠、儒、道、释四种传统文化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特征,以及书与人关系中人格与文格的契合,从中探究文化流脉中民族思想生息传承的人文线索,以文化求道途。书中还附有代表性人物图片,以结构理辨与实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相进化

    无相进化

    秦长风,一个男人,面白……心黑!被强行用十世平凡换取了一个成为强者的机会,进入最终试炼塔,开启了可以技能融合的无相天赋。从此:在飞刀,他是与李寻欢和阿飞相交莫逆的兄弟……美酒佳人,飞刀重箭,例无虚发!在异形,他是地狱的使者……团灭战队,异形宠物卵,杀戮进化!在倚天,他是圣心修罗身的魔佛圣僧……金刚不坏,杀生斩业,谁断贫僧功罪?在遮天,他是神话时代的天尊……万古幽幽,若我归来,世间几人敢称皇?画江湖、僵尸、遮天、西游……无限穿梭,无限技能融合,无限进化!书友群:企鹅群747339059
  • 翔凤归梦榻

    翔凤归梦榻

    在现代,她护着他,告诉别人他不是那样不堪。在古代,他护着她,告诉别人她是他身边的人。一场梦境、一本明史,让21世纪的她穿越三百年的时光来到明末,她真真切切地来到了他的身边。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对于这位韬光养晦的王爷——未来明末之君的同情,在不经意间似乎悄然滋生了别的情愫......历史的风云、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原本想置身事外的她,无可避免地深陷其中。跨越三百年去爱你。
  • 七世情劫

    七世情劫

    轩辕情殇,一个被情所伤的男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让他拥有许多回忆的地方。在到前女友想去的五川时,误进了深山。被困之下见识到了传说中的修真者大战。修真者明心自爆元婴,魂魄进入了轩辕情殇的身体,轩辕情殇的命运从此改变,在都市中修真的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