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1600000014

第14章 生产率是生产管理的最好工具(2)

它所鼓励的那种野心,既不招人待见,对生产也无益。它使得有些人以为,只要“讨老板欢心”,他就能得到提拔。每家企业都有这种人存在。但糟糕的是,现行的体制下,溜须拍马倒像是真的管用。工头也不过是凡人,如果有人奉承他掌握着工人福祸大权,会得意也是自然的。而且,如果工头不抗拒阿谀奉承,那些一心谋求发达的下属也自然会愈发巴结,希望得到青睐,从而谋求更多好处。这就是为什么,我尽可能将个人因素降到最低。

在我们公司,有些人什么都不懂,从零开始,反倒更容易得到提拔。有些人工作卖力,但不善思考,反应不够快,这些人会得到与他能力相当的回报。勤奋的人会得到个人发展,但前提是他具备领导才能。我想,经过工厂的淘汰与层层筛选,每个人终将拥有一席之地。

我们从不对现成的工作方式自满;我们相信总有更好的方法,也终究会找到更好的方法。竞争精神,使得有能力担当更高职位的人才终究会得到晋升。一旦组织——虽然我不太喜欢用这个词——一成不变,循规蹈矩,人才便可能得不到提拔。但我们所设头衔少之又少,一个人如果有能力做比他现在更好的工作,他很快便会得到这份工作——他不会因为职位没有“空缺”而受限,因为根本没设什么职位。我们不设刻板的工作职位,我们最好的工人都是自己找事做的。要做到这点其实很容易,因为总有工作要做。当心思放到工作上,而不是考虑给想要升职的人设个职位,提拔反而变得再简单不过。提拔倒不用弄得多正式,工人就只是开始做新工作,领更多薪水。

我们的员工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工厂厂长从机械师干起;罗格河工厂的主管最开始是个制模工;而另一位主要部门的监管人,以前是个清洁工。厂里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努力使自己跟上福特的要求。我们所取得的每个进步,都是由他们完成的。幸运的是,我们不背负,也不开创任何传统。如果真有传统可言,那便是这一理念:

任何事都能做得更好。

这种总想将工作更好更快完成的紧迫感,几乎解决了工厂的所有问题。

一个部门以其生产率为基础。生产率与生产成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工头与监管人如果要记下本部门所耗成本,那无异于浪费时间。成本肯定是有的——工资、管理费、材料成本等等。这些是他们控制不了的,干脆不要为此劳神。他们能控制的,是本部门的生产率。

将生产的零部件总数除以工人人数,便可得出该部门的生产率。工头每日例行检查自己部门的生产率,并将这些数据随身携带。监管人那儿有张全面的统计表,如果某部门哪儿出了问题,会立即反映在其产量上。监管人便会过问,工头则负责检查。计算生产率,这一凭经验的简单方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更好的工作方法。工头不需要做成本会计师的工作——做了也不能表明他是个多称职的工头。他要负责的是他部门里的机器与工人。当他们尽全力工作时,工头便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生产率可以指导他工作,实在用不着将精力分散到不相干的事上。

生产率评估体系,让工头不得不将个人因素抛之脑后——将所有工作外的事抛之脑后。如果有哪个工头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他所在部门的记录很快便会反映这一问题。

选拔人才并不困难,他们自会脱颖而出。因为尽管常有人抱怨没有机会一展才华,大多数工人,比起个人发展,对守住铁饭碗更感兴趣。大约只有5%多一点儿的工人,想要领更高薪水的同时,也愿意承担更高职位所要求的更多职责与工作。大约只有25%的工人愿意做助理工头,而他们大多是冲着这份工作的薪水比机械操作来得高。那些在机械方面更有天赋,却不愿承担责任的人,都被安排进工具制造部门,那里的薪水比生产部高。但大多数的工人只想守着原位,只想有人指挥他们,把路都为他们铺好,自己不用负任何责任。

因此,虽然工人人数众多,难的不是找到可以提拔的人,而是找到愿意被提拔的人。

有一种普遍被接受的理论是,人人都渴望发展。不少完美的计划就是据此制定的。我只能说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所雇的工人中,美国人的确想得到提升,但并不总想升至最高层。移民,总体来说,能做到助理工头就心满意足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我只是就事论事。

如我前面所说,厂里所有人都对工作方法持开放态度。如果我们有任何定下来的理念——任何定下来的规矩,那便是,没有什么工作已是尽善尽美的。工厂的管理随时欢迎提建议。我们有一套提建议的非正式体系,工人们都可以畅所欲言,而管理层也会予以重视并加以实行。

每个零部件上节省下哪怕一分钱,也可能带来极可观的回报。以我们现在的生产率,一个零部件上省下1美分,一年便省下12000美元。如果每个零部件都省下1美分,一年就可以省下几百万美元的成本。因此,在比较分析成本节省时,我们的计算精确到0.001分。如果新的工作方法表明可以省下一笔开支,且改进方法的成本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便能收回,比方说,3个月。那么作出改进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些改进绝不只限于提高产量或降低成本,许多——可以说大多数,都旨在使工作更简单。我们不希望有任何艰辛劳累的工作,现在厂里这样的工作也少之又少了。通常,减轻工作负担的方法也能同时降低成本。能否让工人体面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好坏。至于是自制还是采购零部件,我们也深入调研,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

建议来自四面八方。移民工人中,波兰工人似乎最能提出好的建议。一个不会讲英语的波兰工人指出,如果以不同角度安装他所操作机器上的一个工具,其使用寿命也许可以延长。原先的话,切割四五次后,它就不能用了。他是对的,因此在打磨这一环节我们省下许多钱。另一个波兰工人,为钻床装配上固定装置,这样零部件在钻过后就无需另行处理了。这一方法被广泛推行,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工人们经常尝试一些自制的小零件;因为当他们一心一意做一件事,而且他们也有这方面才能的话,他们常可以作出一些改进。即使是一个人所负责的机器的清洁工作——虽然清理机器并非其职责所在——也可成为施展其才华的地方。

以下都是工人们提的建议:有人提议,用高架传送装置将铸件从铸造车间送至机器车间,这一建议为运输部节省了70个劳力。以前需要17个工人——这还是生产规模较小的时候——来清理齿轮的毛边,这工作又脏又累。一个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的机器。他的点子证明可行,我们制造了这样一台机器。现在,4个工人就可以完成几倍于17个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工作也不再辛苦。

将底盘上一个部件的固定柄改由焊接,在当时比现在产量小的情况下,一年便立即节省50万美元。一种管子,不按通常方法,改由平板制造,又省下了一笔巨大的开支。

一种齿轮,按老方法制作,需要4个操作步骤,而且会产生12%的废料。

大多数的废料都可以利用,而且我们最终会将所有废料都再回收利用。但不能以此为理由,不去减少废料的产生——废料并不是毫无用处,并不能成为允许浪费的借口。一个工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制造方法,只会产生1%的废料。还有,为了使表面坚固,凸轮轴必须经过热处理;出热处理炉时,它总是多少有些弯曲变形。即使是1918年,我们也得雇37个人来将它拉直。几个工人为此进行了大约1年的实验,并终于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炉子,不会使轴变形。到了1921年,尽管产量远大于1918年,这整项操作我们也只雇了8个人。

另一个紧迫感,来自于想让任何操作都不再有技术要求的理念。以前,工具淬火工得是个行家,他要判断加热温度,这要求当机立断,但神奇的是他的判断总那么准。对钢铁硬化而言,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工人十分清楚所需的确切温度,这没法通过经验得知,必须进行测量。我们引进了一套系统,有了这套系统,炉边的操作工人根本不用操心温度,连高温计(记录温度的仪器)也不用看,彩色电灯自会给他提示。

我们没有一台机器是随便造的。在我们动手制造之前,对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调研。有时会为了这个专门造个木模型,有时会以实物尺寸在黑板上画出部件。我们不受以往经验束缚,但也不抱任何侥幸心理。在我们造的机器中,至今没有一台没能实现目的功能;而所做的实验,90%都是成功的。

我们生产中取得的所有专业化进展,都要归功于工人们。我想,只要工人们不受阻碍,也清楚自己的工作是提供服务,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工作中。

同类推荐
  • 让节约成为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本书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现实可行的节约细节为内容,以理念、工作、落实、流程、管理、提升等各个阶段为单元,列举和说明了让节约成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能够实施节约的细节所在,帮助读者树立节约意识、践行节约习惯,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收益、谋得共同发展。本书说理简明,案例丰富,既可以协助企业宣传和确立节约文化,也能够为个人强化节约素养,是一本通俗有益的读本。本书可作为大众读物,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节约培训教材使用。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三年磨一剑,一经推出便迅速蔓延,引发巨大反响,也创造了诸多记录。同名图书《互联网时代》不仅收录纪录片精彩解说词,更拓展容量篇幅,详细讲述每一部分背后的背景知识、相关内容等,比纪录片容量更大。填补空白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亲历者,全球至今都没有全面展现这一历史变革的纪录片出现,《互联网时代》填补了这一空白。6位“互联网之父”首次聚首阿帕网项目前负责人拉里罗伯茨,万维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TCP/IP协议联合发明人温顿瑟夫等首次聚首,共话互联网。
  •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精)》由航空史中的诸多点滴史实编织而成,讲述了普惠公司的创建、发展和繁荣历程。书中以巧妙的手法浓缩、以高雅的方式表述了普惠公司的独特历史和其对民用与军用航空业的巨大贡献,并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使得史实重现。其内容既有20世纪70年代,普惠公司生产的涡扇发动机装载了第一架“喷气”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装配波音757的Pw2037;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普惠与ILFC之问独特关系的关键发展;也对新世纪普惠公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激荡百年:大国企业

    激荡百年:大国企业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企业百年成败的MBA式教案,深入细述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百年成长史。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中国企业从百年历史风涛中一路坎坷走来。商业战场血雨腥风,企业如何在时代变革中破局而出。
  •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概念,也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深入浅出的实例,通过“给出错误的实例→分析实例的错误所在及出错原因→给出正确的理论依据与操作规则”的分析思路,使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中的禁忌问题引起关注,让你提前防范,确保会计工作的每一环节万无一失。
热门推荐
  • 你不过就是我的心头好

    你不过就是我的心头好

    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能在一起,也许那天的临时起意,亦或者是那天的月光太朦胧,你…笑的太温柔
  • 传奇女医生

    传奇女医生

    也许由于智力发育迟缓,也许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欠妥,王芳的成绩总是倒数,但一路走来,每到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最后成为了灭绝师太。她到省级医院工作,结识了好友景云儿,目睹了心内科主任的一段爱情悲剧。当主任殉情之后,爱恋主任的她远走非洲。机缘巧合,刀尖舔血的王芳身家上亿。回国后开启了简单的富豪生活。曾经以为和爱人杜宇是欢喜冤家,曾经以为就此平淡而甜蜜的幸福下去。但是娱乐圈的污七糟八击碎了王芳的憧憬。再次逃避,也为了曾经的弟兄们,她远走非洲艰苦的带着团队成为了横跨亚非的大财团。误会解除,巨星杜宇再次追回了心爱的女人,王芳享受着爱情的滋润,可是杜天王宣布找到真爱,却不是王芳真相如何?尽在传奇女医生。
  • 王爷,请淡定:本妃不是你老婆

    王爷,请淡定:本妃不是你老婆

    她是下堂妃,风风火火冲去休夫,休错了人……为讨回嫁妆,她家王爷正忙着事情,靠,等老娘休书一上,你走你的黄金道,我走我的小破桥……
  • 公子劫财不劫色

    公子劫财不劫色

    苏家二小姐女扮男装十八年,上殴打过太子下调戏过丞相,时不时还去王府会一会病怏怏的王爷。没事偷个宝贝顺便吃点豆腐,引得逍遥山庄的庄主见到她就拎刀砍,时间久了竟然还砍出感情来。苏雨,一个能打架能骂街能装酷能卖萌的女人,谁才是那个能驾驭她的男人?
  • 绝地求生之特殊98K

    绝地求生之特殊98K

    林乐,稚嫩的小青年集天赋与努力一体的职业选手,无奈家族的反对,以及差之毫厘的运气,泪撒当场人们常说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新的征途重新开启,林乐毅然的重新捡起那份炙热的梦想,运气差?那就用实力弥补!重新感受热血澎湃的比赛,重新融入的“家庭”,漫漫长路,终得家人的理解,温馨的日常以及满腔热血的夺冠梦
  • 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版)

    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版)

    幽默,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离不开幽默。幽默可以使你在出现错误时被人所谅解,可以使你在众人之中被亲切地接受和认同,可以使你的公司形象不败,可以使你的商品轻易地进入顾客的购物袋,可以使你找到欢乐同享患难与共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在人生纷至而来的困惑中,它会帮你化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
  • 改变: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改变: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学着改变自己,因为你还有未被发现的自己存在。面对未来的人生我们要有努力改变自己的勇气,还要有努力改变自己的决心,具备了这些,我们的人生就永远是一个有活力的人生!
  • 小歌王

    小歌王

    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因病落魄的小歌王身上。用音乐缔造辉煌人生,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 愿为五斗米折腰

    愿为五斗米折腰

    飘飘,你怎么这么爱钱?徐飘看着眉头紧皱的陆财主,笑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就是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啊陆宁无奈道,你愿为五斗米折腰,为何却连对我低头都不肯。
  • 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由李超主编,是一本关于青少年索质培养的励志类书籍,《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来启迪、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养成一份必备的好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