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00000011

第11章 书答 (3)

自今观之,邑姜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周、召、太公之流并列为十乱,文母以一圣女而正《二南》之《风》,不嫌其与散宜生、太颠之辈并称为四友。彼区区者特世间法,一时太平之业耳,犹然不敢以男女分别,短长异视,而况学出世道,欲为释迦老佛、孔圣人朝闻夕死之人乎?此等若使闾巷小人闻之,尽当责以窥观之见,索以利女之贞,而以文母、邑姜为罪人矣。岂不冤甚也哉!故凡自负远见之士,须不为大人君子所笑,而莫汲汲欲为市井小儿所喜可也。若欲为市井小儿所喜,则亦市井小儿而已矣。其为远见乎,短见乎,当自辨也。予谓此等远见女子,正人家吉祥善瑞,非数百年积德未易生也。

夫薛涛,蜀产也,元微之闻之,故求出使西川,与之相见。涛因走笔作《四友赞》以答其意,微之果大服。夫微之,贞元杰匠也,岂易服人者哉?吁,一文才如涛者,犹能使人倾千里慕之,况持黄面老子之道以行游斯世,苟得出世之人,有不心服者乎?未之有也。不闻庞公之事乎?庞公,尔楚之衡阳人也,与其妇庞婆、女灵照同师马祖,求出世道,卒致先后化去,作出世人,为今古快事。愚公师其远见可也。若曰“待吾与市井小儿辈商之”,则吾不能知矣。

复耿侗老书

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于平常也。日月常,而千古常新,布帛菽粟常,而寒能暖、饥能饱,又何其奇也?是新奇正在于平常,世人不察,反于平常之外觅新奇,是岂得谓之新奇乎?蜀之仙姑是已。众人咸谓其能知未来过去事,争神怪之。夫过去则予已知之矣,何待他说;未来则不必知,又何用他说邪?故曰“智者不惑”。不惑于新奇,以其不忧于未来之祸害也。故又曰“仁者不忧”。不忧祸于未来,则自不求先知于幻说而为新奇所惑矣。此非真能见利不趋,见害不避,如夫子所云,“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孰能当之。故又曰:“勇者不惧”。夫合智仁勇三德而后能不厌于平常,不惑于新奇,则世人之欲知未来,而以蜀仙为奇且新,又何足怪也。何也?不智故也。不智故不仁,故无勇,而智实为之先矣。

与李惟清

昨领教,深觉有益,因知公之所造,已到声闻佛矣。青川夫子之乡,居常未曾闻有佛号,陡然剧谈至此,真令人欢悦无量。

蒙劝谕同皈西方,甚善。但仆以西方是阿弥陀佛道场,是他一佛世界,若愿生彼世界者,即是他家儿孙。既是他家儿孙,即得暂免轮回,不为一切天堂地狱诸趣所摄是的。彼上上品化生者,便是他家至亲儿孙,得近佛光,得闻佛语,至美矣。若上品之中,离佛稍远,上品之下,见面亦难,况中品与下品乎!是以虽生彼,亦有退堕者,以佛又难见,世间俗念又易起,一起世间念即堕矣。是以不患不生彼,正患生彼而不肯住彼耳。此又欲生四方者之所当知也。若仆,则到处为客,不愿为主,随处生发,无定生处。既为客,即无常住之理,是以但可行游四方,而以西方佛为暂时主人足矣。非若公等发愿生彼,甘为彼家儿孙之比也。

且佛之世界亦甚多。但有世界,即便有佛,但有佛,即便是我行游之处,为客之场。佛常为主,而我常为客,此又吾因果之最著者也。故欲知仆千万亿劫之果者,观仆今日之因即可知也。是故或时与西方佛坐谈,或时与十方佛共语,或客维摩净土,或客癨洹精舍,或游方丈、蓬莱,或到龙宫海藏。天堂有佛,即赴天堂,地狱有佛,即赴地狱。何必拘拘如白乐天之专往兜率内院,天台智者永明寿禅师之专一求生西方乎?此不肖之志也。非薄西方而不生也,以西方特可以当吾今日之大同耳。若公,自当生彼,何必相拘。

所谕禁杀生事,即当如命戒杀。又谓仆性气重者,此则仆膏肓之疾,从今闻教,即有瘳矣。第亦未可全戒,未可全瘳。若全戒全瘳,即不得入阿修罗之域,与毒龙魔王等为侣矣。

与明因

世上人总无甚差别,唯学出世法,非出格丈夫不能。今我等既为出格丈夫之事,而欲世人知我信我,不亦惑乎?既不知我,不信我,又与之辩,其为惑益甚。若我则直为无可奈何,只为汝等欲学出世法者,或为魔所挠乱,不得自在,故不得不出头作魔王以驱逐之。若汝等,何足与辩邪?况此等皆非同住同食饮之辈。我为出世人,光彩不到他头上,我不为出世人,羞辱不到他头上,如何敢来与我理论?对面唾出,亦自不妨,愿始终坚心此件大事。释迦佛出家时,净饭王是其亲爷,亦自不理,况他人哉!成佛是何事,作佛是何等人,而可以世间情量为之?

与焦弱侯

兄所见者,向年之卓吾耳,不知今日之卓吾固天渊之悬也。兄所喜者亦向日之卓吾耳,不知向日之卓吾甚是卑弱,若果以向日之卓吾为可喜,则必以今日之卓吾为可悲矣。夫向之卓吾且如彼,今日之卓吾又何以卒能如此也,此其故可知矣。人但知古亭之人时时憎我,而不知实时时成我。古人比之美药石,弟今实亲领之矣。

闻有欲杀我者,得兄分剖乃止。此自感德,然弟则以为生在中国而不得中国半个知我之人,反不如出塞行行,死为胡地之白骨也。兄胡必劝我复反龙湖乎?龙湖未是我死所,有胜我之友,又真能知我者,乃我死所也。嗟嗟,以邓豁渠八十之老,尚能忍死于保定慵夫之手,而不肯一食赵大洲之禾,况卓吾子哉。与其不得朋友而死,则牢狱之死、战场之死,固甘如饴也。兄何必救我也?死犹闻侠骨之香,死犹有烈士之名,岂龙湖之死所可比邪?大抵不肯死于妻孥之手者,必其决志欲死于朋友之手者也,此情理之易见者也。唯世无朋友,是以虽易见而卒不见耳。我岂贪风水之人邪?我岂坐枯禅,图寂灭,专一为守尸之鬼之人邪?何必龙湖而后可死,认定龙湖以为冢舍也?

更可笑者,一生学孔子,不知孔夫子道德之重自然足以庇荫后人,乃谓孔林风水之好足以庇荫孔子。则是孔子反不如孔林矣。不知孔子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十,以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不知孔子何尝为求富贵而聚徒党乎?贫贱如此,患难如此,至不得已又欲浮海,又欲居九夷,而弟子欢然从之,不但饿陈、蔡,被匡围,乃见相随不舍也。若如今人,一日无官则弟子离矣,一日无财则弟子散矣,心悦诚服其谁乎!非无心悦诚服之人也,无可以使人心悦诚服之师也。若果有之,我愿为之死,莫劝我回龙湖也。

与弱侯

客生曾对我言:“我与公大略相同,但我事过便过,公则认真耳。”予时甚愧其言,以谓“世间戏场耳,戏文演得好和歹,一时总散,何必太认真乎。然性气带得来是个不知讨便宜的人,可奈何。时时得近左右,时时得闻此言,庶可渐消此不自爱重之积习也。”予时之答客生者如此。今兄之认真,未免与仆同病,故敢遂以此说进。

苏长公云:“世俗俚语亦有可取之处: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予又见觇笔亦有甚说得好者:“乐中有忧,忧中有乐。”夫当乐时,众人方以为乐,而至人独以为忧;正当忧时,众人皆以为忧,而至人乃以为乐。此非反人情之常也。盖祸福常相倚伏,惟至人真见倚伏之机,故宁处忧而不肯处乐。人见以为愚,而不知至人得此微权,是以终身常乐而不忧耳,所谓“落便宜处得便宜”是也。又乩笔云:“乐时方乐,忧时方忧。”此世间一切庸俗人态耳,非大贤事也。仆以谓“乐时方乐,忧时方忧”,此八个字说透世人心髓矣。世人所以敢相侮者,以我正乐此乐也。若知我正忧此乐,则彼亦悔矣。此自古至人所以独操上人之柄,不使权柄落在他人手者。兄倘以为然否?

仆何如人,敢吐舌于兄之傍乎?聊有一管之窥,是以不觉潦倒如许。

与方伯雨柬

去年詹孝廉过湖,接公手教,乃知公大孝人也。以先公之故,犹能记忆老朽于龙湖之上,感念。汪本钶道公讲学,又道公好学。然好学可也,好讲学则不可也,好讲之于口尤不可也。知公非口讲者,是以敢张言之。本钶与公同经,欲得公为之讲习,此讲即有益后学,不妨讲矣。呵冻,草草。

与杨定见

世人之我爱者,非爱我为官也,非爱我为和尚也,爱我也。世人之欲我杀者,非敢杀官也,非敢杀和尚也,杀我也。我无可爱,则我直为无可爱之人耳,彼爱我者何妨乎。我不可杀,则我自当受天不杀之,杀我者不亦劳乎。然则我之加冠,非虑人之杀和尚而冠之也。侗老原是长者,但未免偏听。故一切饮食耿氏之门者,不欲侗老与我如初,犹朝夕在武昌,倡为无根言语,本欲甚我之过,而不知反以彰我之名。恐此老不知,终始为此辈败坏,须速达此意于古愚兄弟。不然,或生他变,而令侗老坐受主使之名,为耿氏累甚不少也。小人之流不可密迩,自古若是,特恨此老不觉,恐至觉时,噬脐又无及。此书览讫,即封寄友山,仍书一纸,专寄古愚兄弟。

与杨凤里

医生不必来,尔亦不必来,我已分付取行李先归矣。我痢尚未止,其势必至十月。初间,方敢出门。到此时,可令道来取个的信。塔屋既当时胡乱做,如今独不可胡乱居乎!世间人有家小、田宅、禄位、名寿、子孙、牛马、猪羊、鸡犬等,性命非一,自宜十分稳当。我僧家清高出尘之士,不见山寺尽在绝顶白云层乎?我只有一副老骨,不怕朽也,可依我规制速为之。

又与杨凤里

行李已至湖上,一途无雨,可谓顺利矣。我湖上屋,低处就低处做,高处就高处做,可省十分气力,亦又方便。低处作佛殿等屋,以塑佛聚僧。我塔屋独独一座,高出云表,又像西方妙喜世界矣。我回,只主张众人念佛,专修西方,不许一个闲说嘴。曾继泉可移住大楼下,怀捷令上大楼歇宿。

与梅衡湘答书二首附

承示系单于之颈,仆谓今日之颈,不在夷狄,而在中国。中国有作梗者,朝廷之上自有公等诸贤圣在,即日可系也。若外夷,则外之耳。外之为言,非系之也。惟汉时冒顿最盛强,与汉结怨最深。白登之辱,女曼书之辱,中行说之辱,嫁以公主,纳之岁币,与宋之献纳何殊也?故贾谊慨然任之,然文帝犹以为生事扰民,不听贾生之策,况今日四夷效顺如此哉。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挂齿牙邪?

附衡湘答书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知其必然,便不因而生恐怖心,生退悔心矣。世但有魔而不佛者,未有佛而不魔者。人患不佛耳,毋患魔也。不佛而魔,宜佛以消之,佛而魔,愈见其佛矣。佛左右有四天王、八金刚,各执刀剑宝杵拥护,无非为魔,终不若山鬼伎俩有限,老僧不答无穷也。自古英雄豪杰欲建一功,立一节,尚且屈耻忍辱以就其事,况欲成此一段大事邪。

丘长孺书来云,翁有老态,令人茫然。桢之于翁,虽心向之,而未交一言,何可老也。及问家人,殊不尔。又读翁扇头细书,乃知转复精健耳。目病一月,未大愈,急索《焚书》读之,笑语人曰:“如此老者,若与之有隙,只宜捧之莲花座上,朝夕率大众礼拜以消折其福,不宜妄意挫抑,反增其声价也。”

复麻城人书

谓身在是之外则可,谓身在非之外即不可。盖皆是见得恐有非于我,而后不敢为耳。谓身在害之外则可,谓身在利之外即不可。盖皆是见得无所利于我,而后不肯为耳。如此说话,方为正当,非漫语矣。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本书收入四种崇明地方名人著作。《秦约诗文集》是辑录了秦约的诗文作品;《海运奏疏》收录了沈廷扬关于开海运的多封奏疏;《求己堂诗文集》是清末崇明诗人施彦士的作品,乃合《求己堂诗集》与《求己堂文集》而成;《沈汝梅诗文集》则是辑录了民国著名教育家沈汝梅散见于地方报刊的诗文作品。四种著作并收入了辑录的相关生平传记资料。
热门推荐
  • 梦想中的少女

    梦想中的少女

    很早很早之前,大概是16年写的文了,文笔不好,抱歉。感恩看我文的大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铁笛子

    铁笛子

    离开兰州北关十七里有一个地方名叫花兰堡,是个两千多户人家的大镇。地当水陆要冲,一面通着黄河渡口,一面又是官驿往来要道,商贾云集,甚是繁富。附近还有许多小村镇,到处水田纵横,土厚泉甘,出产丰美,昔年甘凉、宁夏、青海、新疆各省各地往来贩运的货物都以此为集散转运之地,无形中成了西北诸省的交通枢纽。河岸上下游停满舟船皮筏,人烟稠密,热闹非常。附近村镇富翁甚多,除拥有大片田业、聚族而居的多年土著而外,另有好些都是靠着贩运羊毛、布匹、水菸、杂货以及各种土产因而致富的大商人。地方富足,屋是五方杂处,平日倒也安静。
  •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本书收录斯坦福经济学精品课程,并将课程中对当下市场经济最具指导性,与可操作的方法与案例予以最简洁的诠释,摒除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保留对创业者、店主、商家最具指导性的商业细节与规划,除了教大家如何快速、高效地获取经济利益之外,还对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提供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很多独到的创业与管理思想,还是刚刚问世,理念非常新,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 机舞苍穹

    机舞苍穹

    吕锋遥指苍穹:“我所要寻找的,只是属于我的尊严!”
  • 凌霄万古殿

    凌霄万古殿

    万古殿是一座宝殿,万古殿中有许多经历了万古轮回的法器,花器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她本以为她会像其它法器一样在万古殿中留到地老天荒,但一次巧合,她遇到一个人,属于她的故事就开始了。
  • 将军夫人是个闯祸精

    将军夫人是个闯祸精

    第一次遇见她,她在街上打抱不平。第二次遇见她,她一袭黑衣游走于黑暗之中。第三次遇见,她却又成了丞相府知书达礼、温柔端庄的大小姐。他追她,想要搞清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不想,每一次的她都能让他感到震惊。追逐中,他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沦陷了。既然如此,那他便用余生去守护。
  • 我有一个宗门

    我有一个宗门

    睁开眼睛,再出现都不是那高楼大厦,而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小屋里。随着记忆的碎片凝聚起来,我终于想起,这里是自己刚刚占领的宗门领地,暂时还没有弟子。当听见脑海里叮叮的响声,看见圣地养成系统的页面时,我知道,我的宗门生活正式开始。收弟子,赚大钱,抢宝贝,修自己。浩瀚星空,当冉冉升起之星;浩然大日,当光芒遍布之剑;破“天规”,搅“地势”,大陆中必有我一袭之地。
  • 魔头养成之路

    魔头养成之路

    灵气复苏,母猪开始上树,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猴子都会喷火,这个世界整体跑偏。陆风站在山峰之巅,向着这个世界呐喊:“我想做个好人。”“世界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丢了个魔头。”陆风:“……”别急,陆某人的魔头之路,才刚刚开始。
  • 来自未来的Angel

    来自未来的Angel

    2090年5月20日,科学家终极实验成功,他,‘千夜一号’诞生。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由于他的太成功,却被外界所议论纷纷,被科学家囚禁在实验室,担心他的到来影响人类生活的稳定。‘千夜一号’不甘被囚,终于破茧而出!那么,他去哪里了?科学家的女儿不知‘千夜一号’身份,深深的爱上他之后才发现不可能,斩断情丝,视若路人。‘千夜一号’后来命运怎么样?他和科学家的女儿之间能否擦出爱的火花?新世纪的科学家又将对‘千夜一号’有怎样的举措?这是一个怎样离奇的故事?请锁定《来自未来的Angel》,千紫颖带您一解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