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9000000017

第17章 刘邦修武夺兵权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一遭龙颜君,叱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唐)李白

(一)

平定赵国后,韩信采纳了广武君李左车的计策,并未立即领兵北击燕国,而是镇抚赵地,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赵地百姓心悦诚服地归顺了汉王,韩信这才领兵北上,开赴燕、赵边境。

不过,韩信并不是真的要攻打燕国,而是派出一名牙尖嘴利的使者前去说服燕王臧荼。臧荼见韩信陈兵边境,心下极为恐慌,因此十分恭敬地接待了韩信派来的使者。使者向臧荼陈说了利害关系之后,臧荼毫不犹豫地投降了刘邦。这样,韩信没费一兵一卒,也没动一枪一刀,就迫降了燕国。

项羽闻知韩信接连破赵降燕,十分恐慌,立即分兵北上,骚扰赵地。韩信与张耳奔波救应,十分苦恼。为更好地镇抚赵地,韩信上表刘邦,请立张耳为赵王。对韩信所取得的巨大胜利,刘邦自然是喜不自胜,但同时也心怀恐惧。他担心万一韩信谋反,那将会是比项羽更难对付的敌人。好在韩信没请立自己为赵王,而是请立张耳为王,于是刘邦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批准了韩信的请求。

韩信在北方战场连连获胜,但刘邦在与项羽的作战中却节节失利。刘邦驻守在荥阳,天长日久,粮草不继,不得不筑甬道北接黄河,从敖仓(秦汉时期重要的粮仓,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运粮。项羽见状,立即率轻骑在甬道周围出没,抢夺刘邦的粮草。

汉军粮草不足,无法固守,刘邦忧心如焚,立即召见群臣商议对策。诸将皆认为项羽勇猛,不可力敌,不如暂且求和,再作打算。刘邦苦思无策,只得派使者到楚营求和,企图以荥阳为界和项羽平分天下。

此时的项羽也被经年累月的战争弄得焦头烂额,且不说在荥阳一线与汉军对峙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韩信平魏代、降赵燕也让他失去了侧翼的战略伙伴,而彭越在梁地的侵扰更是时刻威胁着楚国后方的安全。因此,当刘邦派人前来求和时,项羽便打算答应刘邦的请求。

然而范增闻知此事后,立即向项羽进谏说:

“刘邦野心勃勃,很难满足他的胃口。大王今天不乘势灭汉,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项羽回想起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沉思良久,认为范增说得有道理,于是打消了与刘邦讲和的念头。

刘邦闻讯大惊,无助地对群臣说:

“只要范增在,我等皆休矣!”

陈平上前一步,低声对刘邦说道:

“大王不必忧虑,臣有一计可让项羽和范增反目。”

刘邦闻言大喜,立即屏退左右,只留下陈平。陈平对刘邦耳语一阵,刘邦连连点头,连连赞叹:

“妙计,妙计!”

几天后,项羽派使者向刘邦下战书。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设太牢之宴接待。使者进入大帐后,刘邦佯装吃惊的样子,说道:

“寡人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

说着,刘邦便让左右撤下太牢之宴,换上一桌粗茶淡饭。使者满心不快,回到军营后便向项羽汇报了此事。

素来多疑的项羽遂对范增产生了怀疑,认为他私下与刘邦有勾结,于是剥夺了范增的兵权,并千方百计限制他。范增大怒,对项羽说:

“天下已经基本平定了,接下来的事就请君王自己料理吧!范增老迈无能,不能再侍奉左右,请大王允许我告老还乡。”

项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范增的请求。范增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

“你将来定会死在刘邦手上。”

简单收拾了一下,范增便带着几名随从往彭城方向而去。年老体衰的范增一路愁眉不展,再加上旅途劳顿,竟然一病不起,还没到彭城便在黯然神伤中离世了。

(二)

范增死后,项羽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中了刘邦和陈平的反间计,心下极为懊悔。但刚愎自用的项羽绝不会将这种懊悔说出来。他只好按照范增生前做出的决议,立即领兵围攻荥阳。汉军苦战数月,不能突围,城中粮草又将要耗尽,刘邦更加忧心如焚,忙召见群臣商议对策。

部曲长纪信出列道:

“楚军围城甚急,我军苦战数月不得突围,长此以往,我等皆休矣!万望大王以社稷为重,和滕公等人从西门突围。”

刘邦叹了一口气,说道:

“谈何容易啊!”

纪信又说道:

“臣有一计可帮助大王脱险。臣的身材和相貌颇有几分像大王,臣愿假扮大王从东门突围,吸引楚军的注意力,然后大王可趁机从西门脱险。”

刘邦忙起身上前,拉住纪信的双手,惶恐地说:

“如此一来,寡人自然可以脱险,但你……”

纪信不等刘邦说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

“汉军可以没有纪信,但不能没有大王。臣愿意以死酬谢大王的知遇之恩!”

诸将也趁机建议说:

“部曲长所言极是,汉军可以没有我等,但绝不可以没有大王。请大王以社稷为重,采纳部曲长的计策。”

刘邦沉思半晌,眼里噙着泪说:

“为难你了。”

众人商议已定,纪信便和刘邦换了衣服,又从城中挑选出2000名女子假扮成士卒,直奔东门而去。楚军见到刘邦的车驾后,一拥而上,将纪信团团围了起来。围攻西门的楚军听说刘邦从东门突围,也急忙赶过来。

纪信见状,令车夫停住车驾,然后缓缓从车上走下来,高呼道:

“寡人乃汉王也,愿意向项王投降!”

楚军士卒闻之,皆高呼万岁。项羽亲自领着诸将赶到东门,来接受“刘邦”的投降。然而当项羽看到眼前的人根本不是刘邦时,不禁勃然大怒:

“你是谁?竟敢假扮刘邦欺骗寡人!刘邦到哪里去了?”

纪信不慌不忙地说道:

“我是汉王的部曲长纪信,汉王已经从西门突围了。”

项羽愤怒不已,立即令士卒将纪信活活烧死。纪信虽然死了,但刘邦却趁这个机会领着数十骑从西门逃离荥阳,直奔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而去。

刘邦逃走后,御史大夫周苛、原西魏王豹、枞公等人奉命守城。周苛对枞公说:

“反国之王,不可守城。不如杀了魏豹,我们联合作战,击溃项羽。”

枞公深以为然,于是秘密杀了魏豹,与周苛联合守城。但他们并没能挡住项羽的攻势,汉军很快败下阵来,周苛与枞公也双双被俘。项羽对周苛说:

“只要你肯投降,我就封你为上将军,食邑3万户。”

周苛大骂项羽为暴君,不愿投降。项羽大怒,杀了周苛,又将枞公推入枯井中活埋了。

刘邦从成皋奔回关中后,又迅速征发士卒数万余人,准备再返回荥阳与项羽鏖战。这时袁生劝刘邦说:

“大王和项羽在荥阳相距数年,苦战不得胜,不如向东南出武关,进入宛城,吸引项羽的注意力,减轻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压力。与此同时,大王再令韩信用心经略赵地,北连燕国,东连齐国,从侧背攻打项羽。如此一来,楚军虽势大,但兵分数处,便不足为虑了。到那时,大王再回荥阳也为时不晚。”

刘邦认为袁生说得有理,便接纳了袁生的意见,从武关而出,前往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当时,九江王英布正领兵驻守在宛城,于是刘邦便和英布合兵一处,共同抵抗项羽。

项羽听说刘邦到了宛城,果然引兵南去。刘邦坚壁不出,有意消耗项羽的粮草。正在这时,梁地的彭越在项羽背后捅了一刀。他领兵数万,直扑下邳。楚将项声、薛公领兵与彭越混战数场,但损失惨重。

项羽闻讯大惊,急忙回师彭城,攻击彭越,刘邦这才得到了喘息之机,从容不迫地回到成皋。由于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屡败,韩信东伐齐国的计划也被迫向后推迟了数月。

(三)

项羽击溃彭越后,又引兵西进,直扑成皋。刘邦大惊,立即组织兵力迎敌。两军混战数场,汉军不敌项羽的军队,被迫退入城中坚守。

刘邦见势不妙,慌忙随同夏侯婴等人假扮成百姓,逃出成皋,直奔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而去。此时,韩信和赵王张耳正领兵驻守在修武,以随时应对来自楚军的骚扰。刘邦与夏侯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楚军的追击,昼伏夜行,直到六月才到达修武。

狡猾的刘邦并没有直接到营中去与韩信和张耳相见,而是悄悄地在驿站中住了下来。第二天凌晨,刘邦和夏侯婴又假扮成汉王的使者,悄然来到韩信的军营。驻守辕门的士卒不认识刘邦和夏侯婴,拦住了他们。

刘邦厉声道:

“我们乃是汉王派来的使者,你竟敢阻拦,该当何罪?”

士卒依然不依不饶,说道:

“请出示汉王的手谕。”

刘邦拿出自己的手谕,向士卒晃了晃。士卒见来人果真是汉王的使者,便道:

“二位稍等,左丞相和赵王应该还没起床,等我去通报之后再传唤你们。”

刘邦怒斥道:

“大胆,竟敢阻拦汉王的使者!如果耽误了汉王的大事,你可担待不起!”

士卒唯唯而退,不敢再拦。刘邦向夏侯婴使了个眼色,两人趁机分头闯入韩信和张耳的大帐,将韩信和张耳的兵符、令箭、将印等收了起来。然后,刘邦才召集诸将,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诸将闻知汉王到了军中,慌忙来见。刘邦手持兵符和将印,调整了诸将的职位,然后才让人叫醒韩信和张耳。

韩信在睡梦中听说汉王到了军中,慌忙从床上爬起来,赶来相见。当他看到刘邦面前八仙桌上正放着自己的兵符、令箭和将印等物,心下大惊,不知如何是好。

刘邦微微一笑,说道:

“将军灭魏平代,定赵降燕,劳苦功高,寡人特来相贺。”

韩信忙向刘邦施礼,诚惶诚恐地说:

“臣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托大王之福。”

刘邦诡秘一笑,指着身旁的兵符等物说:

“由于敌众我寡,寡人在成皋接连受挫,希望左丞相将兵符、令箭和将印借寡人一用,调兵解救成皋之围。”

韩信忙道:

“大王言重了。军队乃是大王的军队,而非我韩信的,谈何借兵呢?”

刘邦装模作样地感谢了韩信一番,接着下令道:

“拨给张耳马步兵两千,北向经略赵地。”

张耳大惊,刘邦此举分明是要剥夺自己的兵权,但他却敢怒不敢言,只得拱手领命。

刘邦又转向韩信,大声说道:

“即日起,寡人拜韩信为丞相。命你立即组织新军,东向伐齐,以配合伐楚之战。”

韩信虽然对刘邦的安排有些不满,但出于报答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也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新命令。

(四)

刘邦夺得了韩信的大军,有了底气,腰板顿时也挺得直了。此时项羽已攻破成皋,正欲引兵向西。刘邦一边令留在成皋附近的将领组织兵力在巩(今河南省巩义市)、洛阳一带据守,一边引兵临河,驻扎在小修武(今河南省获嘉县附近)之南,准备与楚军展开决战。

郎中郑忠见状,慌忙进谏说:

“如今敌强我弱,不可恋战。不如深沟高垒,以待时机。”

刘邦无奈地说:

“假如项羽一路向西,平定关中,寡人就失去根本之地了。”

郑忠指着东方说:

“大王何不派两名心腹大将前往梁地助彭越作战呢?彭越在梁地屡次起兵伐楚,均被项羽所败。如果大王肯助彭越一臂之力,何愁项羽不回师楚地?”

刘邦一拍脑袋,如梦初醒,连声道:

“多亏郎中提醒,否则寡人又要犯错了!”

于是,刘邦立即命卢绾、刘贾两位将军率两万步兵、数百名骑兵,从白马津(今河南省滑县北)渡过黄河,进入楚地,帮助彭越作战。彭越得到了卢绾和刘贾的这支生力军,兵威大振,连取十余座城。

与此同时,郦食其又自告奋勇地请求去为刘邦说降齐王田广。刘邦明知韩信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伐齐之事,却莫名其妙地答应了郦食其的请求。或许,他是打算用外交和军事两种手段共同解决齐国之事吧!

韩信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数万人的部队。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韩信引军东进,攻打齐国。齐王田广闻讯大惊,立即令田横率倾国之兵,前往历下迎战。

就在这时,郦食其抵达了齐国新都城临淄,向齐王田广陈说利害,最终说降了齐国。韩信得到这一消息后,心中不免犹豫起来。齐国都已归顺了刘邦,再领兵攻打人家似乎不大合适。但他又没从刘邦那里得到停止进军的命令,这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刘邦并没对郦食其抱有多大的希望。更何况在当时的形势下,各国诸侯都朝秦暮楚。即使齐王田广答应归顺刘邦,也不能说明什么。一旦楚军占据优势,他也很可能会再次反汉降楚。从这一点来看,刘邦应该还是倾向于用武力一劳永逸地平定齐国的。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邦才没有向韩信下达停止进军的命令。

范阳(今北京市南部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带,范围较广)人蒯彻看出了刘邦的用心,急忙向韩信献计。从史书上零星的记载来看,蒯彻是一位很有战略眼光的辩士,相当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大泽乡起义后,陈胜令大将武臣攻打赵地。蒯彻凭三寸之舌先说服了范阳令,使武臣未动一刀一枪便降服了30余座城池,由此可见蒯彻的辩术之利!

蒯彻开宗明义地对韩信说:

“丞相攻打齐国是遵汉王之命行事,而汉王又悄悄派使者劝降齐国,并不把派人劝降齐国的事告诉你,你难道不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吗?”

韩信恍然大悟,说道:

“如果不是先生点破,韩信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先生认为,韩信该怎么做呢?”

“既然汉王没有命令丞相停止进军,你为什么要止步不前?更何况,郦食其不过是一介书生,他凭三寸之舌就说降了齐国70余座城池。丞相率领数万大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攻下魏、代、赵等国的50余座城池。丞相为将多年,难道还不如郦食其这个儒生吗?”

韩信虽然认为蒯彻说得有道理,但仍有些犹豫不决。蒯彻见韩信犹疑不定,又劝说道:

“现在正是进攻齐军的大好时机。我听说田横、田广日日与郦食其饮酒高会,疏于防范。如果丞相此时渡过黄河,猛攻历下,齐军将在瞬间土崩瓦解。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再想打败齐军就不容易了。”

韩信沉思半晌,回答说:

“先生所言极是。”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 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掌舵人

    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掌舵人

    载沣,慈禧太后的接班人,也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掌舵人。本书作者站在大历史的维度,立足于载沣掌权时中国处于转型期的历史拐点,以改革窗口期各阶层不同诉求为背景,抓住载沣以维护政权为宗旨,却以丢失政权收场这条主线,探究了载沣治国执政之得失,揭开了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秘密,比如,慈禧为何选择载沣为接班人?政治强人慈禧去世后最高权力平稳交接背后有何惊天秘密?载沣何以甫上台就罢黜袁世凯?这背后有何巨大阴谋?压力骤增,暗杀和政变的密谋涌动,载沣又如何应对?本书以载沣为切入视角,对晚清最后几年的历史给予了新鲜犀利的观察与解构,对中国近代史演进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思考,可谓一部对晚清史研究的上乘之作。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热门推荐
  • 血色大领主

    血色大领主

    血色十字军,一个背负着振兴洛丹伦王国重任的民间军事组织,但它的命运却是残酷的。他们有理想,他们有热情,但最终惨淡收场。然而命运出现了些许偏差,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灵魂来到了这个世界,血色十字军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救赎。记录一个穿越系统文最终变为重生领主文的小说。------------------------------------------本书书友群(602840078)欢迎大家加入
  • 新月格格

    新月格格

    清朝,顺治年间。“荆州之役”改变了新月格格的命运,除了克善以外,她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两个忠心的仆人,云娃和莽古泰。他们逃难途中,新月被人掳去,幸得那让敌人闻名丧胆,绰号“马鹞子”的大将军努达海所救。“荆州之役”平定后,努达海护送新月等人回京,一路上努达海用心的想抚平新月的丧亲之痛,他和新月之间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滋长。回京后,新月和克善等住进了努达海的家。努达海的妻子雁姬、儿子骥远和女儿珞琳都十分欢迎新月他们。珞琳多了个年龄相仿的好姐妹,骥远心里更是爱慕着柔情似水的新月。但此时,努达海发现自己对新月的感情已超越了父女的感情,为了逃避这份情感,努达海自动请缨到巫山打仗。
  • 好孕临门:总裁的秘密

    好孕临门:总裁的秘密

    男主——非典型霸道总裁,座右铭:我的女人只能我欺负!女主——间歇性豪情万丈,持续性又弱又怂人在家中坐,儿从天上来。苏凝想破了头也没想到自己怎么会孕气这么好!一切的一切都指向此前那个狂欢到极点、酗酒到断片的旅行。“老婆老婆,今天我好没精神,要不你过来让我亲一口?”“才不呢!”“哦,对了,最近我好像长了一颗智齿。”“是吗?我看看……”
  • 少年灵术师

    少年灵术师

    吴凡,一个就读于黔城二中的普通高中生,是个阳光,善良,有爱的少年,他家里开着一家书店,名为开心书店,是他爷爷一手创办,他从记事起他的身边只有爷爷,和书店打杂的左庄丽娟俩人,他们并不是吴凡的亲人,但对待吴凡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误打误撞之下吴凡觉醒了体内灵种的力量,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自那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恶灵,完灵,灵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突兀出现在他面前,他将如何抉择?
  • 神笔聊斋

    神笔聊斋

    一次穿越,一支神笔。鬼怪,仙神,打开聊斋大门。
  • 最是无情帝王家之我的落跑皇后

    最是无情帝王家之我的落跑皇后

    都统府千金,与当今圣上。虐心相恋,千回百转。崎岖坎坷的追爱之旅!
  • 大明败家志

    大明败家志

    新书(砍死我沒事吧),请多多支持顺手点个收藏吧,投点推存票啊老读者们
  • 彪悍农女之丑夫宠上天

    彪悍农女之丑夫宠上天

    穿越农女十三岁,又是长姐,爹愚孝,娘软弱,弟妹幼小嗷嗷待哺,极品亲戚一箩筐。虐虐这些黄狗财狼。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古代求生太难。农女也要自强。舒薪彪悍威武人人躲闪,邻村二十三还没娶媳妇的光棍看上她,等到舒薪十五岁,沈多旺上门提亲,正式开启宠妻日常……夫是宠上天,可婆婆、妯娌却极难缠,使点计谋巧分家,夫妻双双努力致富把包子养!
  • 奇门风云(4)

    奇门风云(4)

    浩劫之后的江湖,风云再起,如意宝珠出世,祸起萧墙始于三大奇门之遁门。于是奇门遁甲不奇,毒门万毒不毒,刀门铸刃无锋。祸起奇门,顿破江湖微妙的均衡。数年后,一位如“海”般深邃的少年崛起江湖,以杀手的身份横空出世,在血雨腥风之中,破开重重迷雾,以有情的心作无情的杀戮,终在爱情、有情、亲情的“互网”中刺穿仇恨的外衣。雾散云消,真相横阵之际,却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
  • 重生之盛宠为妃

    重生之盛宠为妃

    陆星晚在陆家惨不忍睹,亲爹想要她死,庶妹想要她生不如死!陷害、杖责、妓院、她都挺过来了,受过的委屈也该讨回公道!虽然变强的过程并不容易,好在她遇上了一个人,每次救她于危难,护她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