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9000000004

第4章 带刀挂剑的青年

(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西汉)司马迁

(一)

时光荏苒,一转眼韩信就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这位翩翩美少年与大多数农民子弟不同,他既不治稼禾,也不事商贾,仍旧埋头读书。邻人有笑话他不懂事,不能为母亲分忧解劳;但也有人称赞他胸怀大志,与众不同。

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愈发骄奢残暴。他一边用严刑酷法统治百姓,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一边又大兴土木,广修宫苑,派人到海上寻求仙药,企图长生不老。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又听信丞相李斯的谗言,下令焚烧天下书籍,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大派劳役,在北部边疆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在咸阳兴建阿房宫以供淫乐。这种种行为令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敢怒而不敢言。

始皇帝焚烧了天下的藏书后,韩信也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从韩信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应该在始皇帝焚书之前就已熟读兵法,并能了然于胸了。此时,十五六岁的韩信相貌清奇,身材伟岸,穿着光鲜,喜爱舞枪弄棒,时常在腰间挂着一柄宝剑。

很显然,这样的装束与韩信的身份是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农民子弟,他不思耕种,只会舞枪弄棒,带刀挂剑,渐渐成了乡人眼中的不肖子弟。因此,乡人多以“王孙”来戏称他。韩信听到人们的戏称也不生气,依旧我行我素。乡人们哪里知道韩信的远大志向呢?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韩信一天天长大时,他的母亲突然病逝了,孤苦无依的韩信悲痛欲绝。在他的心中,母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多么想让母亲看到自己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让母亲为自己骄傲啊!可是,母亲却静静地抛下他,永远地离开了。

韩信决定“厚葬”母亲,一则尽孝,二则壮志。当时的丧葬习俗是与严格的等级制度相适应的,王公贵族去世要举行国葬,举国为其挂孝,用金银珠宝陪葬。除此之外,还要为其在风水宝地筑起高陵,安排百姓“守冢”,即看守坟墓,以便四时祭祀。安排守墓的百姓越多,代表死者或其家属的身份越高贵。

韩信社会地位低下,一贫如洗,既没办法为母亲举行隆重的葬礼,也没办法用金银珠宝为母亲陪葬,于是他便在风水上打起了主意。当时的秦国地广人稀,无主之地多的是,不愁找不到风水宝地。韩信精心挑选了一块开阔的高地,将母亲葬在那里。

葬完母亲后,韩信仗剑站在墓旁,瞭望着四周辽阔的疆土,一股豪情涌上心头。他拔剑起舞,慷慨悲歌。良久,韩信将宝剑插在地上,俯身捧起一捧黄土,迎风扬撒,大声说道:

“我要在这个地方为母亲安排一万户人家守墓!”

韩信的言下之意是要做一个万户侯。后来,他的这句话被乡人们广为传播,成为一时的笑柄。因为当时的韩信一贫如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没有好的德行,怎么能有机会被封为万户侯呢?然而,韩信并没有因为乡人的耻笑而改变志向。

多年之后,当韩信真的以万户侯的身份荣归故里,此时人们才想起他当年的豪言壮语,不禁钦佩万分。数百年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到过淮阴,去考察韩信的生平事迹,亲眼看到了韩信母亲的坟墓,那果然是一块开阔肥沃的高地。太史公司马迁不禁感叹道:

“他的志向确实与众不同。”

(二)

母亲去世后,韩信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不但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也丧失了生活的来源。按照当时的举荐制度,在乡里有贤孝之名的青年会被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吏。但韩信自幼少与人交往,在乡人眼中又没有什么好的德行,连母亲在世时也没能好生孝顺母亲,因此自然没人推荐他。《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说:

“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而且,韩信又不愿务农,也不愿做小生意,缺乏固定的生活来源,只能过着流浪乞食的生活,常在邻人家里混饭吃。时间长了,人们也开始讨厌他。邻人们看见韩信走出家门,都纷纷躲避,唯恐他们到自己的家里蹭饭吃。

在当时那个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再加上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要想填饱自己的肚子都不容易,谁还有多余的饭菜给韩信吃呢?更何况,韩信已经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了,饭量自然很大。

有一次,韩信一连几天都没有蹭到饭,独自在村口徘徊,希望能找点瓜果野菜充饥。下乡南昌亭长看到韩信,顿生恻隐之心。秦朝的行政机构分为三级,即郡、县、乡(亭),乡(亭)长是最低级的官吏,直接管理着本乡本亭的百姓。亭长俸禄微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只不过比一般的百姓稍微好些罢了。

韩信所在的村庄归下乡南昌亭管理,南昌亭长可以说是他的父母官。南昌亭长见韩信可怜,便走上前去,语重心长地说:

“韩信,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你已经长大了,要好好学习耕种土地。”

韩信抬头看了看南昌亭长,不屑地回答说:

“亭长岂知韩信之志?韩信志向远大,不在躬耕垄亩之上。”

南昌亭长叹了口气,摇头道:

“你呀!你已经很多天没填饱肚皮了吧?再这样下去,恐怕你的远大志向还没有实现就已经饿死了。走吧,到我家里吃点东西吧!”

韩信的肚子正饿得咕咕叫,一听有东西吃,顿时来了精神。他高兴地跟着南昌亭长来到他家里。亭长的妻子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正等着亭长回来吃饭,一见韩信跟来了,心里非常不高兴。但出于礼貌,她还是假装热情地招待说:

“王孙快坐,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韩信拱手称谢,一屁股坐在饭桌旁,端起碗就吃了起来。他实在饿极了,亭长夫妇一碗饭还没吃完,韩信已经吃下去三四碗。看着韩信狼吞虎咽的样子,亭长的妻子也生了恻隐之心,关切地说:

“王孙慢点吃,别噎着!”

吃饱之后,韩信谢过亭长夫妇,又带刀挂剑地出去了。等到饭点时,他不请自来,又到亭长家蹭饭吃。亭长也不好拒绝,只好又热情地接待他。

几个月过去了,韩信每天都到南昌亭长家吃饭,每次都是吃完就走。一天,亭长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对亭长说:

“这韩信每日必到,早晚会把我们家吃垮的!”

南昌亭长笑着说:

“我看他志向与众不同,将来或许能够飞黄腾达呢!”

妻子冷冷地说:

“不饿死就好了,还飞黄腾达!不能再让他来了,再来休怪我跟你翻脸!”

亭长无奈地说:

“又不是我请他来的,他不请自来,我有什么办法?难道把他赶出去吗?”

妻子想了想,诡秘地一笑,低声道:

“我有个好办法,必能让他不再来蹭饭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亭长妻子就起床做饭,然后把睡梦中的丈夫喊醒,夫妻两人在床上把早饭吃了下去。等到饭点时,亭长一家早已吃饱,碗筷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韩信像往常一样来到亭长家里吃饭,一看眼前的情景,顿时明白了一切。这让韩信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什么话也没说,扭头就走。从此之后,韩信再也不到南昌亭长家里去蹭饭了。

(三)

人不能没有自尊心,但更不能没有饭吃。忍饥挨饿的韩信实在没办法,只好跑到淮阴城边的河上钓鱼充饥。当时,城里的妇女经常结伴到河边为富贵人家漂洗衣物,赚取一点生活费。由于距离太远,衣物较多,妇女们都带着午饭,中午就在河边吃饭。

韩信日日在河边钓鱼,但鱼又少又难钓,根本不能填饱肚子。韩信静静地盯着河面,默念道:

“鱼儿啊,鱼儿,快快上钩吧,难道你们想让我饿死吗?”

钓鱼是最需要定力和耐心的,越着急就越钓不到。韩信不时提竿上来看看鱼儿有没有上钩,但始终没钓到一条。

突然,韩信听到一阵欢笑声,心下不禁有些恼怒。他循声望去,看见妇女们正有说有笑地在不远处洗衣、吃饭。

韩信看了看她们的饭菜,摸着肚子,咽了咽口水,肚子叫得更响了。他想,要是能吃上一口这样鲜美的饭菜该多好啊!但他也知道,在河边洗衣的妇女大都出身穷苦人家,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想让她们分一点饭菜给自己简直就是奢望。想到这里,韩信不禁摇了摇头,又转身钓起鱼来。

妇女们看了看韩信,小声议论道:

“那个年轻人已经在那里好几天了,天天钓鱼,也没见到他钓上几条,恐怕要饿坏的!”

有人低声附和道:

“看他穿着这么光鲜但却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恐怕是落难的王孙吧!”

又有人一边说:

“年轻人哪有穿着不光鲜的?他未必是什么王孙。一个大男人不去耕田种地,整日带刀挂剑地在河边钓鱼,真是让人看不起。”

这时,一个年老的妇女见韩信可怜,就说道:

“你们不要议论了。当今这个年头,谁要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也够可怜的!”

说完,老妈妈主动走到韩信身边,将自己的饭菜分一半给他。韩信起身推辞道:

“老妈妈自己吃吧,韩信不饿!”

老妈妈知道韩信爱面子,就说:

“我年龄大了,吃不了这么多饭,丢了太可惜,你就帮我分吃一些吧!”

韩信见老妈妈如此殷勤,便不再推辞,接过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老妈妈在一旁看着韩信的吃相,心里嘀咕道:

“这孩子真是太可怜了,不知道多少天没吃饭了。”

第二天,老妈妈来河边干活时特意多带了一些饭菜。到中午时分,老妈妈又端着饭菜走到正在钓鱼的韩信跟前,将自己的饭菜又分了一半给他。

老妈妈手中的衣物本来只需洗十几天就能洗完,但为了给韩信送饭,她故意拖延些时日,竟然洗了几十天。在这几十天里,她每天都带饭给韩信吃。韩信感动极了,诚恳地对老妈妈说:

“您今天救了我的命,您对我就像母亲对儿子一样好,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

老妈妈听完韩信的话,生气地说:

“你是个男子汉,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是看王孙可怜,才分些饭菜给你吃的,岂是指望你报答呢!”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这位洗衣的老妈妈的原话是: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老妈妈的发怒一是想激励韩信上进,二是不希望韩信误解。她只是想让韩信明白,自己给韩信送饭是可怜他,但不是为了图报。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韩信受到抢白,哑口无言,但心中仍然对老妈妈充满感激之情。他牢牢地将这位善良的老妈妈记在心里,希望将来能够有所回报。

而老妈妈的那句“大丈夫不能自食”的话也激励了韩信。从此之后,韩信发奋图强,每日默念早年所学的兵法,寻找机会,一展宏图。

(四)

战国末年,诸侯林立,社会上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即“士”。所谓的“士”,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游侠等。他们大多不事耕种,也不治商贾,倚靠为王公贵族出谋划策、卖命效力为生,时人称之为“食客”或“门客”。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门下都有食客数千人。秦国一代名相吕不韦也曾效法他们,招揽了数千门客,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如后来成为秦始皇得力助手的李斯。

秦始皇荡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诸侯消失了,食客也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不过,他们的一些行为作风在民间影响依然很大,如不事生产、带刀挂剑等。

秦始皇对民间的兵器控制极严。原先六国庞大的军队瓦解了,但留下了大量的兵器。六国的士兵被遣散后,兵器也大多流落到民间。秦始皇曾下令,将六国的兵器全部收缴上来,有敢私藏者严惩不贷,但仍有许多兵器散落民间。淮阴城中的许多年轻人都藏有兵器,敢于公开佩戴者也不在少数。韩信喜欢带刀挂剑,大概也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不过,韩信喜欢带刀挂剑还可能与他酷爱兵法有关。他已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带兵打仗,所以时常剑不离身。

有一天,韩信在淮阴城的大街上闲逛。突然,一群年轻人拦住了他的去路,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人。韩信认识他,他是淮阴城中有名的破落户,以杀猪卖肉为生。这个屠户平时喜欢舞刀弄棒,好狠斗勇,淮阴人没有不怕他的。

韩信向屠户拱拱手,满脸和气地问道:

“阁下拦住在下有何吩咐?”

屠户也不答话,围着韩信转了两圈,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说:

“你长得高高大大的,又喜欢佩刀带剑,看上去英勇无比!其实,你小子就是一个草包胆小鬼罢了。”

说完,屠户站在韩信面前,仰面大笑起来,他身边的小混混也跟着大笑起哄。

街上的人见状,都纷纷围上来看热闹。韩信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尴尬极了。屠户见围观的人多起来,就更加放肆了。他叉着腰,指着韩信说:

“你不是带着剑吗?如果你不怕死的话,就刺我一剑;如果你不敢,就要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但他的右手已经不自觉地握住了剑柄。周围的人见状,都为屠户捏了一把汗。韩信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如果真的拔剑刺出,屠户肯定没命了。但就在这时,韩信的右手突然缓缓放了下去。

屠户得意极了,大声喝道:

“我谅你这个胆小鬼也不敢刺我!”

周围的年轻人都跟着屠户大声嚷嚷起来:

“不敢刺就爬呀!快爬呀!”

韩信盯着屠户看了半天,然后缓缓低下头,俯下身,双手着地,向屠户的胯下爬去。一伙年轻人把韩信和屠户围在中间,哄笑着看着眼前的场景。

一步,两步……韩信慢慢地爬过去,然后从屠户的胯下钻了过去……

众人哄笑着散去了,韩信却呆呆地坐在地上,望着远处的天空,若有所思。众人都以为韩信的确是个懦弱怕死的胆小鬼,但他们哪里知道,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才是韩信个性成熟的真正表现。他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可见他的雄心壮志也必然比常人高出许多。他只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有人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类推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书香门第奇葩子,龙场觉悟终得道。平定宁王、讨伐两广,且看一代圣贤的传奇人生。阳明者,姓王,名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代圣贤。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拯救大明的“古今完人”传奇却又极其充满坎坷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誓不复婚:离婚,即时生效

    誓不复婚:离婚,即时生效

    范娆羽在感情上是一张白纸,却以一见钟情的方式与简翊涛闪电结婚,婚姻却在两个月之后画上句号……而没想到离婚后她与简翊涛更是纠缠不清。三个都市女人,三种不同的爱情观,扑朔迷离的闪婚闪离,错综复杂的婚外情,誓死发扬不婚主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爱情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幸福的婚姻能维持多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纯禧贵妃

    纯禧贵妃

    平民出身的清漪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被太皇太后赐给太子李淳做使女的一天;后宫争斗步步惊心,没有家世的她宛若无根浮萍般飘荡;从卑微宫女到帝国最尊贵的女子,几度荣辱波折,步步莲华;只是万人之上,回首再望,锦衣华服却只带来了刺骨的冰凉……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与你李淳名正言顺地相拥啊!
  • 悠然的锦绣田园

    悠然的锦绣田园

    悠然带着游戏空间穿越了,现代小孤女摇身一变成了有爹有娘,有兄有弟的十一岁女孩。身处逃难大军,没事,空间在手,吃喝自然不愁。家里没钱,没事,空间里人参多的是,随便拿一株卖了就够一家人吃喝好几年。空间被人发现,没事,用美貌加美食俘虏他的心,让他爱上自己心甘情愿为自己保密。且看穿越女如何在古代过得风生水起,携手古代帅哥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 重生萌徒:师傅别乱来

    重生萌徒:师傅别乱来

    自从重生了并且与这个名叫千帆的神器订了契约之后,云初霁就get到了不少新技能,例一:忠犬执事小凤凰,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例二:仙气飘飘摘叶飞花,场景太美她不敢看。例三:身体变异雷灵根,只是这个雷灵根是什么她也不知道……最后,本来要拒绝修仙做个江湖人士的她被同样重生的师父提着衣领拎回门派,师父邪魅一笑:乖徒儿……徒弟抱肩冷颤:师父,求您别乱来!
  • 仙神重生

    仙神重生

    一代武神,就地陨落一个盛世的繁华,就此凋零上一世,就当我即将突破武神,返璞归真时,意外发生了…
  • 那个总裁想追我

    那个总裁想追我

    他是MT集团唯一继承人,对谁都冷酷无情,偏偏宠她入骨。“沈先生,他们都说我配不上你。”“对,我配不上你。”“他们说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嗯,你是天鹅。”“他们还说我俩天生……”“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他们说的对。”某天,记者们把她在咖啡厅扇他耳光的视频怼到他面前:“沈先生,这是家庭暴力,您要勇敢地站出来,离婚!”他把身边瑟瑟发抖的小女人揽进怀里,微微一笑:“不离,我就喜欢她这样的。”
  • 繁星长河

    繁星长河

    茫茫宇宙之中,有一神秘星河,可轮回时间,可使人起死回生,没人知其来历,一切都从这开始,也从这结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刻骨情深:总裁要复婚

    刻骨情深:总裁要复婚

    为你付出一切,你却当儿戏,当我转身时,你却求着要复婚,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