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0300000003

第3章 昆虫变形记(1)

“变形”这样的字眼儿一般只能在科幻故事或者小说中看见,不过在昆虫的世界中,变形却是许多昆虫的拿手好戏,也是它们一生中的必经之路和转折点。通过变形,它们从只能在泥土中爬行的动物变成可以自由翱翔在蓝天下的动物。即便是臭名昭着的苍蝇,也有着如此奇妙的变形历程。现在就让我们去品读一下昆虫世界中的“变形记”。

苍蝇

臭名昭着

科目双翅目蝇科

食性杂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食用前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品尝食物

苍蝇在昆虫界虽算不上名门,但是绝对称得上是大家族。它们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之所以拥有这么庞大的队伍,是因为它们具有一次交配即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五六次,每次产卵一百三十粒左右,最多可达三百粒,一年内可繁殖十一代左右。

跟一般昆虫一样,苍蝇的一生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时期。苍蝇的卵期发育时间一般为八小时,有的长达一天。它们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低于13℃它们就会拒绝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它们就会死亡。另外,当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而当相对湿度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要经过两次蜕皮。蝇蛆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以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为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到了第三个变态时期,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

从蛹羽化到成蝇,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化”的阶段,才能发育成具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

人们一提到苍蝇,都会产生一种厌恶感,但是有人却把这种脏兮兮的昆虫当宝一样看待。比如,澳大利亚人就把苍蝇当成“宠物”,并把苍蝇图案印在面额为五十元的纸币上。当然,这种苍蝇与我们一般所说的苍蝇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多以森林为家,以植物汁液为食,不带任何病毒和细菌。最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飞行时不会发出令人讨厌的嗡嗡声。所以,在澳大利亚人的眼里,苍蝇是美丽的,干净的,可爱的。

其实,不光是澳大利亚的苍蝇具有可爱的一面,普通的苍蝇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公里以外的气味都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那么它的嗅觉器官是什么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含有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如果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分辨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成功仿制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这么看来,惹人烦的苍蝇也有可爱的一面,要给这种小小的昆虫一个公平的评价还真不容易。

苍蝇为什么不生病

苍蝇拥有超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制病毒的危害,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教授,就从苍蝇的消化道中分离到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将它滴在伤寒、霍乱、痢疾、脑炎、肠炎等病菌的培养基上,结果生长良好的病原菌大部分都溶化死去。这种杀菌物质叫抗菌肽,它们使苍蝇身在病菌中,却从来不生病。

有人用苍蛆喂鸡或猪比用一般饲料来喂不容易生病就是这个道理。

蝼蛄

深谋远虑

科目直翅目蝼蛄科

食性杂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体强壮善于挖掘

在昆虫的世界里,几乎每个成员都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只有蝼蛄最可怜,一生都在过着地下生活。如果说你还不太熟悉蝼蛄的话,那么改说“方言”——喇喇蛄或者土狗子的话,你肯定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它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种潜伏于地下的农业害虫嘛。

蝼蛄的前足扁平,像泥水工人使用的抹子一样,前端长着锐利的尖爪,用来在地下挖土掘隧道。它们挖好隧道后,便开始猖獗地进行活动,在土里钻来钻去,咬食作物根部,造成作物枯死。虽然蝼蛄总喜欢在土里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误会它不能飞翔,在它搬迁家园的时候,它会开始一生中两次飞翔的机会。在炎热的夏季,它喜欢在潮湿润泽的地方“安营扎寨”;到了十月左右,它就开始飞翔,离开“家园”去农田中的蝼蛄寻找干燥的地方越冬了。越冬以后,再飞往潮湿的地方重建“家园”,产卵以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蝼蛄对自己产卵的安排可以说“深谋远虑”,每到五六月份,蝼蛄就开始大吃大喝,为交尾繁殖准备。雌蝼蛄把隧道里面的一部分通路开凿成一个像大肚子酒瓶那样形状的空间,在临产前为自己准备“产房”。蝼蛄把“产房”整修竣工以后,再搬运一些腐烂的杂草到里面去,均匀地铺在四周,出口也用烂草堵住。等这一切准备完毕,它就到了“预产期”,准备“临产”了。它在“产房”里只产卵四五十粒,然后用泥土把隧道里的通路都堵死,以保护产出的卵和孵出的幼虫的安全。

雌蝼蛄产了卵以后并不休息,还要大兴土木、建造房屋。它要在距离“产房”二厘米远的地方,挖出“护城河”一样的圈儿沟;再把挖出来的泥土都铺盖在“产房”的顶上,形成一个直径为五厘米的小土堆,以便“产房”保暖、防热,以及避免外来危险。

雌蝼蛄产的卵大约经过十天,就孵化成和老蝼蛄相貌一样的幼虫。再过三天,它们就开始活动了。这时,雌蝼蛄铺在“产房”四围的烂草,就成了小蝼蛄充饥的粮食了,供四五十只小蝼蛄食用。等到把“产房”里的“存粮”吃完以后,它们便破洞而出,挖掘隧道,从此开始新的独立的地下生活。到了夏秋之交,长到成年的蝼蛄就会在每天夜晚“唱”起忧郁沉闷的“低音歌曲”。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地区,有“四月节,蝼蛄鸣”的谚语。

非常有趣的是,能在夜间发出咕咕鸣声的全都是雄蝼蛄,也只有雄蝼蛄的翅膀才能摩擦出声音来。这群男士们可不是在搞什么男声合唱团,它们是在唱情歌,以吸引蝼蛄姑娘前来幽会,生儿育女。沉默羞涩的蝼蛄姑娘也常常被雄蝼蛄的动听的歌声所打动,姗姗地爬到它们身旁来。不过,它们的爱情结晶可害苦了当地的农作物。由此看来,虽然蝼蛄们终日生活在泥土里,不像其他昆虫那样五彩缤纷,可是它们却是非常懂得自娱自乐的一族,给原本枯燥的地下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

虽然蝼蛄是害虫,但它也是一种药材,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述,如果使用得当,蝼蛄可解毒,除恶疮,利尿通便等等。

《搜神记》与蝼蛄

《搜神记》里有一个关于蝼蛄的故事:庐陵太守太原庞企,其祖犯事被关进监狱,屈打成招,被判死刑。一天夜晚,有一只蝼蛄在他周围行走。其祖对虫说:“如果你是神仙,能将我救活,不是一件好事情吗?”说着用饭喂它,它吃完就走了。没多久又回来,但体形大了许多,其祖惊疑,于是又喂饭给它吃。十几天后,蝼蛄变成小猪一样大。行刑前夕,蝼蛄在墙脚掘了一个大洞,抬其祖一齐从洞口逃走了。不久,其祖被赦免了。后来,庞氏后代在县城的大道旁立了一个祠,名曰“四节祠”,表示时时都不会忘记蝼蛄的救命之恩。

石蛾

能飞善建

科目毛翅目

食性杂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幼虫具有卓越的建筑才能

在水边的草丛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小蛾停留在水体边缘的植物体上。它不仅拥有强健的步行足,还长有两对翅膀——它就是石蛾。

与其他的同类相比,它不算美丽,更没有鲜艳夺目的色彩,身体呈浅褐色。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翅膀上长有茸毛,像屋脊状折叠于腹部之上,触角也比较长。

石蛾是在水下繁殖幼虫的,通常情况下,雌体石蛾会将卵产在水中,有时也产在水面上下的植物上。石蛾的繁殖速度比较快,从幼虫、石蚕到石蛾,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它们都生活在淡水中,以藻类、植物或其他昆虫为食。石蛾在幼虫时就懂得建筑自己的小窝了,它们把自己的唾液当胶水,利用自己唇腺分泌出来的丝质物质,把沙粒、贝壳碎片或植物碎片等等黏结成巢壳,巢壳一般都是管状的,两端开口,只覆盖住自己的腹部,头部和胸部则露在外面。而且,这些被筑成的小房子还可以移动。经过一个阶段发育后,有一些幼虫就会将巢壳黏附在固体物质上,把两端封闭,在内部化蛹,而另一些种类就会再建一个茧。等到发育成熟后,蛹就会将巢壳或茧切穿或咬穿,游到水面,变为成虫。到了这个时候,它们才会飞出水面,迫不及待地去寻找配偶。

比较有趣的是,石蛾尽管拥有咀嚼式口器,但成年后却不能再咀嚼食物,只能吸食液体,如植物的汁液和花蜜等等。石蛾虽然长着两对翅膀,却不善于飞行,飞起来的时候非常不稳定。大部分石蛾和其他蛾类一样很容易被光吸引,喜欢夜间飞行。

石蛾是排名第五的建筑专家,它们特殊的建筑才能令人惊叹,能用任何东西造房子。如果人们仔细观察水中的叶子,就会发现它们在上面留下的痕迹,很多叶子已经变成了它们的家。这些与众不同的建筑师为了躲避可怕的食肉动物,往往会建造一个个小房子把自己伪装成河床的一部分,以骗过那些饥饿的捕食者。在我们人类手里,石蛾幼虫造的这些精致的小房子的用途就更大了。现在,有很多人在饲养石蛾,他们的目标就是它们的小房子,因为只要稍作加工,那些“小房子”就会变成一种独特的珠子,成为人类制作珍宝的最佳原材料。

你知道喜欢钓鱼的人为什么会把作鱼饵的假绳做成石蛾的形状吗?这是因为石蛾的幼虫和成虫是许多淡水河溪湖泊鱼类的美味佳肴。当然,石蛾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们还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动物或植物的碎屑等垃圾是它们的美味,它们在填饱肚皮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清洁了水体。这样看来,石蛾虽然长的不美丽,但却是我们的好朋友。

蛾子“换肤”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大部分地区有一种淡色带斑点的蛾子。

由于工业革命导致污染加重,工业粉尘使天空变得灰暗,在短短几十年间,这种蛾子从白色变成了黑色。这样,蛾子就能隐藏在被灰尘覆盖的树叶草丛中,从而保护自己,不被天敌发现。生物学家认为这种蛾子的神奇变化是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完美注解”。

因此这种蛾子也被称为达尔文蛾子,标志了环境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随着环境的改善,天空变蓝,人们惊奇地发现达尔文蛾子重又变回来。

蜉蝣

朝生暮死

科目蜉蝣目

食性杂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寿命很短有的种类仅存活一天

在我国,蜉蝣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国风》中,其中有《蜉蝣》

诗描述了蜉蝣的性状;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用“蜉蝣撼大树”来比喻自不量力,那么蜉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昆虫呢?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蜉蝣具有古老的历史,是最原始的昆虫之一,号称活化石。它们和蜻蜓一样长着翅膀,翅膀却不能折叠,所以当它们停歇时翅膀只能直立。而且,它们后面的翅膀已经退化,只有前面的翅膀比较发达。它们的体形非常细长柔软,只有3~27毫米,触角也短,复眼比较发达。

蜉蝣是比较原始的变态类型,一生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春夏两季,从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婚飞”,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然后把卵产于水中。这些非常小的椭圆形的卵,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而且都是黏黏的,比较容易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蜉蝣的稚虫期非常漫长,短则几个月,长则要一年以上,蜕皮20~24次,多者达到40次。稚虫成熟后就能看见1~2对变黑的翅芽,翅芽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气管鳃。它们一般以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有些种类也以水底碎屑为食。常在静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潜掘,或在急流中吸附于石砾下栖息。

稚虫充分成长后,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和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亚成虫与成虫相似,只是体色还比较暗淡,翅膀也不透明。亚成虫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经过一天的时间蜕变为成虫。蜉蝣比较特别的一点是,成虫不吃东西,寿命非常短,一般只能活几个小时,最长的也不过活七天而已。所以关于蜉蝣,就有了“朝生暮死”的说法,它也是目前已知的寿命最短的昆虫。

蜉蝣“朝生夕死”的生命历程让很多人不忍,我国古代就有很多描写蜉蝣的诗篇,比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诗经·曹风》也歌唱过: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除了这些略带悲伤的诗句外,蜉蝣还有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传说:

相传土家族的祖先廪君带领族人迁徙,经过盐水河的时候,与盐水女神相爱。盐水女神为了阻止廪君的离开,化身为蜉蝣,并用法力召唤了无数的同伴,密布天空,包围了巴族人的船队,不管弓射还是火把,都不能驱赶。得知是盐水女神在阻挠巴族人后,在劝说无效的情形下,廪君想了一个办法:在夜晚与盐水女神幽会时,送给盐水女神一条青丝带,希望女神能一直戴着,女神照做了。当出发的船队再次遇到漫天的蜉蝣,廪君一眼就看到了其中一只系着青丝带,他经过挣扎后还是拉起了弓,把箭射向盐水女神。盐水女神化身的蜉蝣中箭落水后,漫天的虫子奇迹般消失了,巴族人沿盐水河而下,终于找到了一片富饶的土地。

蜉蝣延伸的文化

蜉蝣是中国文人骚客心仪的对象。《诗经·曹风》就歌唱过: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把蜉蝣羽翼同妇女衣裙联系了起来,如嫩柳拂水,像轻云舒卷。《淮南子》进一步说:“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更作了比较科学的描述。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蜉,水虫也,……朝生暮死”,一句话抓住了蜉蝣的生态特点。西洋人也早就发现了蜉蝣夭寿,是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给它命名为ephemeron,意思就是“短促”。

家蚕

作茧自缚

科目鳞翅目蚕蛾科

食性植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点用丝来编织自己的茧

同类推荐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之中,营养、美味等这些美好的词语似乎正在逐渐远离被我们称之为食品的那些东西。在这种种问题的困扰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将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因为食品安全不但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还关乎人类的未来。
  • 丰富的微观世界:微生物

    丰富的微观世界:微生物

    生命对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而微生物作为一群特殊的生命体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虽然,微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地球几经沧桑,然而,这些神奇的生物群落却能繁衍至今。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被发现的“聪明而智慧”的微小生物。全书从介绍地球上最早的居民开始,逐步带你去了解微生物是怎样生存至今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利害关系;微生物的存在又对地球这颗蓝色星球起到了什么作用;微生物能为我们的未来作出什么贡献;让人讨厌的细菌、病毒又是什么样的;伟大的科学家们是怎样努力为我们开启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大门。相信本书将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丰富你的课外知识。
  • 绿色发展(地球一小时)

    绿色发展(地球一小时)

    绿色发展理念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成为现代的天人合一观,即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共荣,呵护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成为现代的唯物辩证法; 三是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观。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热门推荐
  • 女人圈

    女人圈

    苏亚满意地离开院长办公室,宗平留下来向院长赔不是。院长问,平常你老婆就这样跟你胡搅蛮缠吗?宗平说,生气是这样,不生气不这样。院长说,那我劝你快一点离婚,离开这个女人吧?宗平说,苏亚要是知道你这么跟我说话,马上就会找上你的门。院长问,苏亚是谁?宗平说,苏亚是我老婆。此后苏亚没再跟宗平闹离婚,一年接一年过下来。我是宗平,又不是宗平。苏亚是我老婆,又不是我老婆。
  • 豪门嫡妻

    豪门嫡妻

    林然再一次重生了,有着两世记忆的她,重新过着新的生活。豪门媳妇不好当,光明正大可以三妻四妾的名门媳妇更不好当。豪门大宅,上有老而不糊涂的曾祖母,看似慈善却又精明的奶奶,手握实权的婆婆,还有利势又小心眼的姨太们,再加上一群等着看她笑话的妯娌,下有猥亵大伯,妖孽又风流的小叔,还有几个只会惹祸捣乱的姑子。公公的冷眼旁观,丈夫的冷淡无情,小三的冷笑争宠。这是典型二十一世纪里的古代豪门宅斗。豪门怎么了?豪门是用钱用势堆起来的。她是嫡妻,小三再怎么得瑟也永远扶不成正室。她是嫡媳,别的可以得罪,就长辈不能得罪,不然受罪的是自己。婆婆说:“林然,你是嫡媳妇,就该有正室的气度,晨儿都娶了你和白素,你们就要好好的相处,别做出什么丢我们宫家的脸。”林然说:“妈,我知道了,就像妈一样,公公娶了三位姨太,妈都有这样气度的接受了,往后晏晨要是娶了十个百个老婆,我会像妈一样没有什么怨言接受的。”婆婆一噎:“……”谁说她大度了,谁说她没有怨言了。小三说:“林然,你就活守寡吧,晏晨爱的是我。”林然说:“我很乐意活守寡,反正你永远都是二奶。”大姑子说:“林然,你不是闹自杀吗?怎么还不去死。”林然说:“大姐,那你怎么也不去死?上个星期你好像登报闹自杀,想要前姐夫不和你离婚吗?”嫂子说:“林然,我真替你可怜,被小三欺负成这样,讨好了那么多人,却依然换不来老四的爱。”林然说:“我不觉得我可怜,倒觉得嫂子你更可怜,听说嫂子你要爬上我丈夫的床,结果被他甩了巴掌扔了出来,我是嫡媳妇,不要说我可怜,因为你们没有那个资格。”咳,推荐朋友的文文:《女人,宠你上瘾》:
  • 古潭从前谁人云

    古潭从前谁人云

    神州大陆地势奇峻,东部和西部分别盘亘着两方水火不容的大陆,连年征战,而这水深火热战争的停火线便是位于它们的中央——那深不见底的幽幽古潭。虽然战争已经停息,但万年来谁都不曾进入古潭界,发现古潭深处静坐的那道身影,更没有人知道当年战争的真正导火索。当潭中少女如亘古寒冰般的清冷眸子再度睁开时,这片大陆,注定再次掀起腥风血雨!谜一样的古潭,谜一样的少女······对她来说,究竟是古人,故人,亦或是,孤人?
  • 王爷家的悍妃

    王爷家的悍妃

    国陌离本是Z的一名特警,身赋异能的她屡破奇案,然而一次任务中,出现了意外。本以为死定了的她,竟魂穿到了一个名叫东轩的国家。灵魂也穿到了一个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并且传承了女孩所以的记忆,医术以及绝世的武功。一封家书,陌离被自己的丞相爹爹设计嫁入了安王府,沦为了王府弃妃,受尽众人的嘲笑,却不知她们口中的弃妃,竟是医死人肉白骨,医手遮天的医仙大人,是那个曾经救了太后一命的下凡天仙。当安王爷君墨染得知府中弃妃实为自己日思夜想的医仙后,展开了漫长的追妻之路。陌离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自己的身世,身赋的异能,皆是所有人想要争夺的。安王府大火过后,大家都说安王爷疯了。西凉被灭后的一年中,帝都都在传安王爷从两年前的那次大火中,除了大战西凉,从此就没有出过门,天天把自己灌醉,日日夜夜都在念着一个人儿的名字。两年后,东轩举国欢庆,各国使者出使东轩。“姑娘有些眼熟,不知我们是否在哪里见过。”“不曾见过。”“那我们现在算不算是见过了呢!”君墨染挑眉。奈何两年不曾笑一次的安王爷,居然对着人家姑娘傻笑。
  • 别摘下白手套

    别摘下白手套

    初冬凌晨4点半,约定的时间。天空无月无星,漆黑。我和搭档到一个叫“近水”的小区接人——一具尸体。照例,我把一朵自扎的白纸花恭恭敬敬地放在白尸布中央,向遗体一鞠躬。不合掌也不画十,不能打听亡人的信仰。这不是我们的事。小心翼翼地把遗体抬上担架。从8楼往下抬,有点沉。中途不可停留,行规。目不斜视,哪怕拿眼光扫一下路经的住户,也自觉对不起人,似是下一次要来这家。披麻戴孝的家属和亲友跟随在后面,没有哭声。没人哭,感觉怪怪的。
  • 我是收藏家

    我是收藏家

    当人们安详的生活着,危险悄然而至……曾经熟悉的城市变得陌生而又危险,你该如何生存下去。“大家看,这朵花表面上看是朵花,但其实是一只花妖,我们只要……哎,别跑啊!”异度空间内,牧云头上飘着火球,正向新成员教授着关于花妖的知识,“现在的花妖胆子也太小了吧。好了,我们可以看到……”ps:此书略毒
  • 重生现代蠢狐猫

    重生现代蠢狐猫

    这是一只有故事的“猫”,一只被当成了猫养的小奶狐。有朝一日,携辣鸡系统穿越现代。某·辣鸡系统·酥酥:别以为你是作者,我就不敢打你。莫可可:嗯?想打我家学姐(粮食),你给我过来,我保证不打你。……莫可可看着眼前的大猫,莫名有种同类感。大猫:“我才不想跟你有同类感,我是猫,你是狐狸!!”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小白穿越现代吃吃吃走上人生巅峰的梗。我家猫崽子不白不甜不蠢,真的....莫名安静——某只:学姐?你是不是忘了我?嗯哼?(这是一篇古穿现的文,非诚勿扰,过去的时期对我来说都是古代,so看书别多说就成。)
  • 徽州物语

    徽州物语

    这是一本以描写江南风光、徽州风物为主题的散文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在生活中看到的有意思的情景和经历,第二部分写江南的山水风光、山地风物,第三部分写作者的生活感受以及食物等,第四部分写江南人物。每篇文章写得细腻、真切和有比较浓郁的诗意,全部在报刊发表过,有的还获过奖。
  • 不想称帝

    不想称帝

    (帝王聊天群)我真的真的真的不想称帝,我只想安安心心的创业,努力赚钱!嬴政,别私聊我!还有你,武媚娘,不要给我发自拍!
  • 倾城一世执手欢

    倾城一世执手欢

    【甜宠打脸爽文】她捂紧衣领:“喂喂喂……我是在教你为人夫君的规矩……”他嘴角一勾,托起她的下巴:“听说谁要对我家法伺候?本王奉陪到底。”穿越准惹事,果不其然让她摊上了一个欲求不满的霸道王爷,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她驯骄夫,斗妻妾,镇六宫,平沙场,掌朝政,稳江山,小人物也有大春天。他一介楚霸王,栽在了她这个虞姬手上。他愿双手奉上繁华盛世,只为换她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