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000000002

第2章 亚洲的方向

张承志

A

谈起日本总有说不完的话。

但若幻想用理论的方法把话说清楚,往往又只是徒劳。

日本的问题千头万绪,大幅简化,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投身亚洲还是背叛亚洲。

但是话未出口,似乎就听见了中国人惯用的反唇相讥:少来这一套!亚洲怎么啦?我们就是亚洲!

宛似多年前我笨口拙舌,想强调“人民”的意味时的遭遇一样:人民怎么啦?我们就是人民!……于是在那个所谓思想解放的时期,我们无法讨论人民与底层的立场,与特权阶层的挫折并不相同。

言及日本,莫谈理论,还是讲个真实的故事。

1972年脱离日本辗转抵达阿拉伯地区,决心投身巴勒斯坦解放斗争的一小批日本青年——他们为自己命名为阿拉伯赤军——加入了巴勒斯坦解放人民阵线(PFLP)的战斗序列,首先接受游击战训练。在贝鲁特的海中进行游泳训练时,不幸发生了一人溺水而死的事故,他的战友桧森孝雄为护送遗骨回到了日本,未能参加以后的军事行动。

当时25岁的学生桧森孝雄,从那一天开始了他孤胆的抗议活动。一直到54岁辞世,他持续了30年之久的对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支持:绝食抗议、游行静坐、宣传救援,最后选择54岁那年3月30日即“巴勒斯坦土地日”这一天,在东京日比谷公园的海鸥广场烧身自杀。

在留下的遗书中他这样写道:

我感到,为解放而组织起来的巴勒斯坦的人们,是我近处的友人。日本正在急于增强侵略战争的体制、变成非常危险的国家。但是,追究侵略战争责任谋求日本解放的人在亚洲并不少见,我也一直希望加入到解放的一部分之中。高度发达的科学的世界,却带来了比古代残酷得多的侵略与屠杀的时代。作为人最真实的、彼此开怀和分担痛苦之心,正被残忍地践踏蹂躏。

对以色列及其后台美国、还有充当他们盟友的日本进行的抗议,虽规模小但在日本持续着。我也要参加其中,成为这抗议的一员。

《水平线的彼岸》,东京风尘社2005年

去年(2010)岁末,我带着女儿,站在了海鸥广场。

一位白发蓬乱的桧森孝雄的昔日战友,声音哽咽地给我们讲解,指点着烧身抗议的位置和细节。确定位置的地标,是一棵从香川县移植的橄榄树。

原来,桧森孝雄就背靠着这株树,如依偎着他献身的巴勒斯坦。在东京湾吹来的夜风中,他的战友告诉我,遗体烧成了焦炭,但只有前胸一小块皮肤未烧。后来在检察遗体时人们才发现:桧森孝雄是把一面巴勒斯坦国旗贴肉缠在身上以后才来到海鸥广场的。那一天他扑倒后,只有胸前的一块皮肤和旗子碎片一起留了下来,如留下了一个尚未解读的日本精神,以及他以命相谏的——日本的方向。

我以为,那也是中国的方向。

B

明治的时代,孕育了诸多日本的“志士”。值得重新俯瞰他们思想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仅仅主导了那以后日本的走向,甚至以变种的形式,潜在地影响着今日的中国。

如长州藩的吉田松阴,因思想激进触犯法度而被捕,囚禁中写下启蒙的《狱是帐》。但是他的发愤之作,却一面教导对俄美列强的恭敬、一面宣言对中朝邻国的野蛮:

既与鲁西亚或亚墨利加一旦缔约,决不可因我破约而失信与戎狄……滋养国力,使易攻取之鲜满支那顺从……得失之壑乃至土地,可就鲜满夺以填偿之。

影响更大的是福泽谕吉的文明论。福泽谕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成为帝国并实现殖民主义、吞噬弱小亚洲的“穷亲戚”。

为今日谋……不可犹豫于邻邦……毋宁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其与支那朝鲜交际之法……径以西洋人待此之风予以处理可也。

脱亚入欧,成了一个古怪的谜谶。日本至今对它再三吟味而不得结论。但是中国朝鲜却一直催促逼迫,警告它只要不放弃脱亚入欧的方向,就得不到亚洲的信任,就永远都是“加快复活军国主义和狼子野心不死。”

也许今日的中国,正朝着明治日本的老路举步。今日重提阿拉伯赤军孙大圣,只缘脱亚入欧的妖雾又重来。

批判只有在矛头敢于对准自己时才称得起批判——如我们对待日本,解剖的手术刀必须对准大中华的天朝帝国思想。已经应该指出:在今日的中国,至少在一个个精英的圈子,在他们的忧国宏论之中,游走着、甚至疯狂泛滥着一丝与脱亚入欧的明治日本相似的声音腔调。

在今日繁衍的精英里,在天下己任的“士”中,方兴未艾的大国主义和对亚洲弱小民族的歧视,正如一种致命的癌,于无声处,悄无声息,向着中华天朝的眼、目、耳、鼻、骨骼、髓液乃至心眼大脑——危险地传染。

举例则纸短角多,若一言以蔽之,必须说:

如何对待亚洲“还没富起来”的弱小国家,如何对待自己地盘之内“非我族类”的人民——才是中国人特别是精英们在大搞南水北调、重划省区、低碳环保、亚丁护航、海岛争端等大功伟业之前,先要从零学起的头等大事。

黄晓京书中最耐人寻味的部分,也许是关于天下国家与西方式民族国家的分析。他说:“天下国家观,也有人称之为文明国家观,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民族国家,这也许是亚洲的文化革命的历史含意。”

这一思路源自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预言般地、最早区别了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

易性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这简直是一篇摒除狭隘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宣言!但是,既然远见卓识被放逐于书卷而不得实施,时至如今就变做了不祥的谶语。恐怕,“亚洲的文化革命”到了它以一出汹汹的历史活剧上演之际,伴随着的,也许将是恐怖的流血,与无边的遗恨。

C

我在日本时,也曾度过与黄晓京近似的艰难时光。后来在写作关于日本的随想录《敬重与惜别》时,又直接与他深谈,得到过许多的教益。他编纂的明治初期汉诗,出自众多的日本精英与思想家之手,虽然中国人读着会觉得太乏诗味甚至忍不住捧腹大笑——但字里行间描画的,确实乃是骄狂活跃在那个时代的、脱亚入欧的野心。

如同某种形式和思想的对立,阿拉伯赤军的成员留下的,不是汉诗而是地道的日本和歌。

如重信房子在狱中出版的短歌集《把茉莉插在枪口》。其中满满记下的,是他们青春作伴的斗争剪影、以及一股徘徊于短歌行间的、献身被剥夺与被压迫的亚洲人民的忠诚。然而,最为令人震惊也最发人深省的,乃是如下一首短歌。

パレスチナわがまほろばのれゆくのみしジェニンのよ

(巴勒斯坦,我的美之家园,正坍塌崩溃,唯天穹高高,杰宁的街镇哟)

抄录日文原作并把粗浅的释意写在括号里,不仅为了让大方之家能依据原文审断,也因为我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译法。一首排列假名的短歌,不仅难在格式的生疏、不仅难求语词的对应﹔最使我感觉困难的,是对于其中一个含义重大的古语——まほろば的解释、强调和意味的传达。

まほろば一词,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大和”的同义词来接近,但又不能译它为“大和”。它有“理想国、和平乡、净土、可望不可及的美好家园”等寓意。它属于日本的私密,并不能与人分享。唯作者能发奇想,把巴勒斯坦比做自己一个日本人心中的まほろば——此一笔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即便在整部日本史上也前所未闻,其价值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为过高。

是的,成为日本的狭隘爱国主义象征的大和理想乡,已被置换为巴勒斯坦、置换为被压迫与被侮辱的他者,包括亚洲。在我们毫无察觉之际,日本的先驱者,早已朝着“亚洲”这一方向,迈出了他们的步伐。

问题留给了中国。

对于我们的国人而言,这样的问题存在吗?

所以我想说——

与那些躲在帝国主义裤裆里高喊民主的斗士不同,更与孪生于西方价值粪便里作艺术态的诗人两样﹔面对日本,我们并不想彼此确认民族主义。我们想做的是——把桧森孝雄、冈本公三等英雄的名字刻在满是遗恨的胸中,怀着对烈士的追悼之意,一同探求新的亚细亚主义、以及真正的英特那雄纳尔即国际主义的道路。

2010年11月9日在日本讲演

2011年2月16日再改于北京

选自《上海文学》2011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本书收入作者关于日本问题的论文若干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作者武寅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日本问题研究,从早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到后来的当代日本国际关系研究,她的研究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并涉及当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她从“尊皇政治”和“家国观念”等角度发出的论述,可谓切中日本政治文化的要害,而当今中日关系“对等不平衡”观点的提出,对于人们深刻理解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笼罩之下的中日关系实质极具启发意义。书稿中类似精彩之处甚多,兹不赘列。相信一册在手,读者便能对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文笔流畅,书稿既有学术性,也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仅对于专业的日本研究学者具有参考价值,也适宜一般读者阅读。此外,作者在卷首的访谈录《一个日本研究学者走过的道路》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学术道路上的足迹,其中流露出来的治学精神也能给后辈学人以非同一般的激励。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本书亦名《华盖集续编补编》收录了鲁迅1926年所作杂文,前六篇作于厦门,另有1927年所作《海上通信》一篇。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pgsk.com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演说经典之美

    演说经典之美

    本书以“思想·开放·个性·好读”为标签,所有内容均源自名家之讲谈实录,或源自名师课堂,或源自公共讲堂(坛),或源自开放非开放之各种讲演、谈话,所选内容我们秉持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或具有更为开放的思维与向度,或具有极其强烈之个性(表述及其他),而所有的作品,我们都注重“好读”,注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热门推荐
  •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宠妻成婚之一世成宠

    【1v1,宠文,男主身心干净!】他是军政商业两不误、全城女子倾慕的黄金单身汉。但凡所有华丽的词汇形容他都没差,却不见他身边出现任何女人。他高高在上,性情难以捉摸,却惟独对一个女人,方寸大乱。*夏玥,和深爱了五年的男人沈述枫终于成为一家人,可却是自己的——姐夫!割腕、开煤气、过马路、浴缸放满水…她花了两个月,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忘却这个人,却抵不过他温柔的说——“我还爱着你,玥儿,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只要你跟我走。”而在她慌张无助的时候,他却出现在她身边,将她搂到怀里。“沈先生,想跟我老婆说什么,跟我商谈也一样!”*夏玥刚收拾东西要去采访娱乐圈当红影星——于慕枫。“等会,换件衣服再去。”陆琛祤翻着报纸,叫住刚要离开的夏玥。“我已经换了三次了,陆先生。”“不准露脖子,不准露手臂,还有,不准露脸。”“陆琛祤,这是夏天!你要闷死我啊?”“戴上墨镜和口罩再出门。”又是故作镇定的翻动着报纸。“我这是去采访又不是去抢劫,我出去了。”砰,一出门,陆琛祤随即拨打电话。“听着,三分钟内把于慕枫给我绑了扔到军营。”名字里面有个枫的都不是好东西,他怎么可能给机会他跟自己的娇妻面对面。什么?你说吃醋了?怎么可能!*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陆先生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萝莉。“女人,老子的第一次给了你,敢跑试试看!”*如无意外,每日更新欢迎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雄联盟之职业女选手

    英雄联盟之职业女选手

    某不知名学霸白富美S9时期在RNG打上单的枯燥生活。苏神:我真的喜欢发育。其他人:我信你个鬼哦~非变身,主角就是一个萌妹子。书友群956257560
  • 拐个王爷回山寨

    拐个王爷回山寨

    上京来了个女土匪,身长八尺,面相丑陋,肩扛九孔大刀!屠娇娇其实不太明白,别人穿越是公主小姐,她穿越居然是个土匪头子。而且那山寨的名字也很拉风,叫“黑风寨”!哈哈,她是寨主,听说上京有回去的办法,她告别了一众兄弟,去了上京,办法没找到,却救了一个小崽子,他爸是摄政王。救了摄政王的儿子,惹怒了皇帝,还被王爷认为是奸细。恩,一夜之间她的小命就像小草一样在风中摇摆,大刀悬在她脖子上了,还是传说中她扛着的那把九孔大刀......
  • 绝代妖骨之倾国倾城

    绝代妖骨之倾国倾城

    你是佳人,遗世独立,你有倾国的笑,倾城的美,然而绝世的容颜,却带来乱世的劫。胭脂的味,其实是一种说不出的悲。
  •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只是个宅女为何苍天也不让她好过?她明明就是为了救朋友而来的为何还要扯上这些幺蛾子什么的?其实——本文就是一个真正的宅得有滋有味的女子为救朋友而到了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古代,有一个让她晕头转向的身份,最后晕头转向中发誓要找到朋友一起回家的故事。
  • 东八号界碑

    东八号界碑

    在中国——越南漫长的边界上,以友谊关附近的平而河为起点,向东延伸至东兴,向西延伸到云南,分东路和西路,矗立着数不清的界碑。这些镌刻着“中国广西”字样的界碑,经亚热带风雨的洗礼和战火硝烟的熏陶,殷红的字迹仍然十分醒目,因为它们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通常情况下,边境是静谧而恬淡的,槟榔树婆娑的树冠在亚热带的季风中摇曳,世代有通婚习俗的边民自由往来,飞禽走兽倏尔隐现,呈现一派宁静和平的景象。然而。2005年4月20日下午,在东路八号界碑我方一侧,狙击步枪、手枪、“五六”式冲锋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夹杂着手雷震耳的爆炸声,撕破了边境的宁静。
  • 到歇马河那边去(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到歇马河那边去(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小说集收录了谢络绎2013年至2015年创作的五个代表性作品。《到歇马河那边去》写的是纯洁的初恋与压抑的情欲之间的印照和僭越;《旧新堤》写了一个拒绝中年人身份的女性,她不同寻常的人生选择既自尊又悲情。《鸟道》中的知识女性被迫在一场意图闹婚的旅程中厘清过往,正视生活真相;《他的怀仁堂》里有一对愈靠近愈无措的父子;《无名者》讲述了小人物对一直背负底层命运的恐惧。
  • 长白山下好种田

    长白山下好种田

    一时善心救人,没想到竟然香消玉殒,魂魄穿越到了一个不知道朝代的时空中去。欣悦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娃。家在长白山山下,靠种人参为生,可是日子过的却清苦的很。好在爹爹娘亲不包子,爷爷奶奶不偏心。好吧,那就全家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