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2400000018

第18章 政治风波与商业危机

1888年4月,路德维希去世了。这对阿尔弗雷德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法国的报纸不知是弄错了还是要故意讽刺,竟然把路德维希和阿尔弗雷德兄弟俩弄错了,刊登出的新闻标题是“战争贩子、大军火商诺贝尔一命呜呼”!

气愤之余,阿尔弗雷德也顾不上跟报纸理论,他要忙着替路德维希打理后事,处理他们共同拥有股份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的事务。

1889年,母亲卡特琳娜也去世了,这对阿尔弗雷德的打击更大。父亲早在1872年就去世了,这十几年来,母亲一直是兄弟三人的精神寄托,母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家也是最温馨的安乐窝。那幢小房子,还是早年父母从俄国回到瑞典的时候买的。阿尔弗雷德提议,每年母亲的生日,兄弟三人无论身在世界何处,无论手头的事务有多繁忙,都要赶回斯德哥尔摩为母亲祝寿。因此,十几年来,母亲的生日就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母亲就意味着合家团圆、温馨幸福。

对于阿尔弗雷德,母亲的深情厚爱在他心中的分量要比两位哥哥更重。自己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对自己格外呵护。日夜守候他的摇篮,为他求医问药,好吃的都给他吃,也不让他做太多的家务活……一切既甜蜜又辛酸的回忆涌上心头,令阿尔弗雷德热泪盈眶。

正因为如此,阿尔弗雷德常常写信给母亲,定期给母亲汇款,款子的数额大得惊人。他希望母亲能够尽量过得舒适一些。母亲还常常收到他寄来的礼物,也因此而自豪不已,在给亲戚的信中总是提到这个她引以为豪的儿子。

母亲深知三个儿子都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做的是冒险家的事业。因此为了避免当年破产的悲剧,她把儿子们寄来的钱都省吃俭用地攒下来,除了接济穷亲戚之外,剩下的都存在了银行里。为了防止银行破产,她把钱分别存在10家银行!这让阿尔弗雷德既感动又好笑。母亲去世后,计算遗产,数目十分可观。阿尔弗雷德分到的那份是1万3千镑。这可是一笔巨款。阿尔弗雷德经过审慎的考虑,决定把这笔钱都拿出来做慈善事业,这是纪念母亲的最好的方式。这笔钱除了为母亲建了一座小纪念碑之外,剩下的捐给了医学基金会、瑞典中央体操基金和其他慈善机构。

阿尔弗雷德还在遗物中挑选了几件作为纪念:一幅母亲的画像,一块他送给她的手表,一只银丝编织的篮子,一只母亲的手镯,一件有自己姓名缩写的瓷器。

刚刚料理完母亲的后事,还没有从丧亲的悲痛中恢复过来,阿尔弗雷德又遭遇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打击。这次打击直接导致他在巴黎二十多年的安居生活画上了句号。

1889年,意大利政府向诺贝尔黄色炸药公司订购了20万公斤炸药,由设在意大利都灵的子公司负责生产。正在诺贝尔公司准备开工之际,意大利政府又改变了订购方式,决定采用诺贝尔的工艺,由自己的军工厂生产。

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在法国国内引起了一场政治风波。法国与意大利关系紧张,双方都在暗中搞军备竞赛。法国政府属下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研制无烟火药,他们采用的是一位名叫维伊尔的法国化学教授于1885年发明的近似于无烟的炸药:“B型萨劳——维伊尔炸药。”这种炸药的原理与诺贝尔的完全不同。由于同政界有势力人士的关系,这种炸药已被陆军和海军方面迅速采用。诺贝尔曾为此愤怒地讽刺道:“对于所有的政府来说,差劲的炸药只要有强劲的后台,显然比没有后台的优良炸药,要好得多。”

但法国人生产出来的无烟火药比诺贝尔公司的产品低劣得多。一方面出于维护面子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害怕诺贝尔国际商人的身份会导致机密泄露,法国政府一直隐瞒这一事实,并拒绝采购诺贝尔公司生产的炸药——还记得吗,早在1860年普法战争期间,法国人就因为好面子和狂妄自大,拒绝使用诺贝尔公司进入法国,也拒绝使用黄色炸药,结果吃了大亏。这可真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现在他们居然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而诺贝尔公司与意大利的这桩交易,触动了法国当局敏感的神经,谣言和诽谤也在法国市民中间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言,诺贝尔是意大利的间谍,他在法国塞弗郎建立的实验室其实就是从附近的国家垄断局炸药研究实验室偷窃法国军事研究成果的基地。他把从那里偷来的机密用来实验,然后卖给意大利。

一时间群情激愤,山雨欲来。诺贝尔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招致如此的轩然大波。他低估了法国人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原本礼貌优雅的法国绅士一下子变成了粗鲁的不讲理的暴民。其实,这种谣言流传和煽风点火导致的“群体性癫狂”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差不多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法国著名学者、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就精辟地分析过这种“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在群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群体利益牺牲他个人的利益。通过不同的过程,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

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心生厌恶或有反对意见,如果是发生在孤立的个人身上,不会有什么力量,若是群体中的个人,却能立刻变得勃然大怒。群体很容易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群体没有能力在巧妙的影响之下,表现出英雄主义、献身精神或最崇高的美德。他们甚至比孤立的个人更能表现出这些品质。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荣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只有群体才能够表现出伟大的不计名利和献身的精神。群体为了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信仰、观念和只言片语,便英勇地面对死亡,这样的事例何止千万!

法国的国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勒庞的话有多么准确。谁都不知道谣言是从哪里来的,谁也不关心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们已经被冲昏了头脑,不断地喊着:“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仅是军火贩子,还是意大利的间谍!把他赶出法国!”

在法国人做出这种狂热之举前两百多年,中国也发生过这样的荒唐一幕,顽强抵抗清军的明朝大将袁崇焕没有被敌人打败,却被敌人散布的谣言所杀死。狂热的人们相信了谣言,认为袁崇焕是里通外国的卖国贼,崇祯皇帝下令将他凌迟处死,观看的民众还不解气,争着抢夺从他身上割下的肉吃。

在法国人做出这件事之后不到30年,德国人也犯了同样类型的、但是后果更严重的错误。他们听信了狂热的民族主义和****的蛊惑,竟然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把战争狂人希特勒推上了元首的宝座。**德国的战车隆隆前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当初欢呼雀跃的德国民众。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这样的用理性和辛勤实践为人类做出种种发明的科学家,绝不是战争贩子、死亡的帮手。相反的,人类只有拥有了理性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不被狭隘和狂热的情绪所煽动,才能消除仇视和战争。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应该为他发明的炸药而背上骂名,爱因斯坦也不必为发明原子弹而羞愧。

但是事实总是残酷的,诺贝尔的实验室受到了法国政府的仔细搜查并被关闭,他拥有的枪炮试验许可证被吊销了,在翁弗勒的黄色炸药工厂进行混合无烟炸药生产也被禁止,这座工厂已经制成的试验用的炸药遭到没收。他甚至受到了坐牢的威胁。出于政治动机,报刊上的诽谤和各种迫害愈演愈烈。

气愤之下,诺贝尔当然想到了要离开法国。但是,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自己的生活圈子、实验室和众多事业上的伙伴都在这里。要离开谈何容易。比方说,自己的得力助手费伦巴赫,是一个法国人,就不愿意离开祖国。他与阿尔弗雷德合作多年,彼此深有默契,这时要分开,两人都深感惋惜。

阿尔弗雷德最终卖掉了巴黎的房产,带着尚未被没收的少量实验仪器和一些私人财产,离开法国去了意大利的圣雷莫。那是地中海边一个美如仙境的地方。到处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绿草如茵,碧海蓝天。他买下了一幢两层别墅,别墅周围是茂密而美丽的各种树木。他在这里新建了实验室,聘请了一名瑞典工程师来接替费伦巴赫的工作。他希望这里的气候将对他敏感的支气管有利,并且能有助于治好他的慢性伤风、“硝化甘油头痛症”以及坏血症。这所美丽的别墅被他称为“我的安乐窝”。有一次,他的老朋友、汉堡公司的总经理古斯塔夫·奥夫施拉格开玩笑地指出“一个窝里应该有两只鸟生活才对,而不能只有一只鸟”,诺贝尔不想再在寻找伴侣这件事情上自寻烦恼,便将住所改名为“诺贝尔别墅”,这个名称一直流传到现在。

圣雷莫的居民听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搬到这里来了,也十分惊恐。他们非常担心哪一天这个著名的炸药大王会把整个村庄炸上天。其中最害怕的自然要数住在阿尔弗雷德隔壁的那位。经不住这位芳邻的抗议,阿尔弗雷德只好把他的那幢房子也买了下来,给了他一笔丰厚的款子叫他走路。

然而祸不单行,他刚刚在圣雷莫安顿下来,就接到一封来自巴黎的电报。原来,政治风波的影响尚未过去,设在巴黎的诺贝尔黄色炸药公司总部又出现了新的危机。他的合伙人巴布一向是他的左膀右臂,为他负责了许多公共关系上的事务。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应该是公司负责公关和企业形象的副总裁。他非常能干,在商界和政界都游刃有余,为诺贝尔公司的商业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过于狂妄和放纵,欲望过盛,总是什么事情都想干,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这样的行事作风自然会埋下隐患,如今巴布一夜之间猝死,他生前遮掩得很好的一桩巨额行贿的政治丑闻被鬼使神差地揭露了出来。巴布身后名节不保,更糟糕的是他的一名亲信滥用了权力,背着阿尔弗雷德搞投机倒把的生意,为公司买进了大量原材料甘油。现在丑闻一出,市场上甘油价格暴跌,公司损失巨大,仿佛变魔术似的,一下子就到了破产的边缘。

阿尔弗雷德接到电报,恰如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开。他苦笑道:“难道这就是我们诺贝尔家族一直以来躲不开的命运吗?”突然的变故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刻来袭。这个冒险者层出不穷的家族,面临了多少次破产和几乎破产的危险!

事不宜迟,尽管现在返回法国时机很不恰当,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阿尔弗雷德马上登上了前往巴黎的火车。

一到巴黎,原本已经辞去诺贝尔黄色炸药公司董事会职务的他就展开了风风火火的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一个细节,会造成什么后果,他都一一过问,靡不详尽。最后他得出结论:公司的处境确实很危险,但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大胆地尽快出击,做出改变,就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

于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了。阿尔弗雷德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投入到公司的财务上去,然后全面清洗了公司的管理层,毫不留情地开除了几位重要员工,提拔了一批新生力量。愤怒之余,他还用4种语言跟各个股东写信,极尽讽刺和挖苦的语调来谴责政客的贪婪和商业伙伴的背叛。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公司终于重现生机。

如今的阿尔弗雷德已经年近六旬了,这一场政治风波加上商业危机,整整折磨了他3年。如今我们可以明白,他为何在索菲亚的信中忍不住要抱怨后者给他的精神雪上加霜了。事业上的焦虑加上感情上的负担,给这位永不知疲倦、永远有勇气面对任何挑战的冒险家造成的损害是不可挽回的。

同类推荐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本书分为“纳兰容若传记”和“纳兰容若词作赏析”两部分,分别讲述了纳兰容若的生平和传世之作,并以诗词中最动人的语句,揭示了他的凄美悲情的内心世界。书中收录的诗词均是对纳兰情感的真实写照,并附有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华贵的悲哀,抒写优美的感伤。一尺华丽,三寸忧伤,拈一朵情花,呷一口墨香,在最美的诗词里邂逅纳兰容若。
  •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

    全书共分三集,以谈话的形式,将梅家旧事、学艺经过及登台演出、创作等情况娓娓道来,读来有与之围炉夜话、对坐闲谈之感。时间上来说,前两集集中在梅兰芳早年学艺、崭露头角,及1913—1917年间艺术创造实践的历程,对创作时装戏《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的尝试有较详细的记载;第三集则记述了他从1917—1923年间演出《奇双会》,编演《天女散花》《童女斩蛇》《霸王别姬》等戏的情况,以及同余叔岩合作时期、杨小楼合作时期、承华社时期的艺术活动。本书还述及梅兰芳对唱腔和表演的创造、伴奏乐器的增加和舞台装置的改革,以及观摩前辈或同辈名演员表演的心得等。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为宪法而英勇献身的宋教仁

    为宪法而英勇献身的宋教仁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超时空微信

    超时空微信

    别人微信附近的人是美女,李大成微信附近的人是慈禧、李莲英、和珅等等一些历史大人物......这可把李大成忙坏了,今天给慈禧祝寿,明天恭喜李莲英升官,后天吧货卖给和珅,要不要随份子钱呢?郑板桥、唐伯虎,苏东坡、王羲之,谁的字画不是价值连城?三国的枭雄英豪,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李大成:请把我的话费充满,我要将现代的东西发到古代去,当然,也要把古代的东西带到现代来..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本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书中语言朴实,译文精练、流畅,结构严谨,不仅不仅对心理专业人士具有借鉴作用,对普通读者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拥有的一部心理学经典作品。
  • 直到最后一句

    直到最后一句

    《直到最后一句》小说以叶婷已经长大之后回忆她高中时代的一种叙述方式,讲述主人公黎露、萧澈、杨宇、高晨、叶婷之间发生的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五个少年沿着各自的人生轨迹,寂静无声地活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是朋友,在微薄的天光里描述着各自的梦想,分担着各自的悲伤,依靠在一起,但生活却已经悄悄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 青青那夏不流殇

    青青那夏不流殇

    夏絮是一个红到发紫的小说家,却在校园里“深藏功与名”。幼年时便走进了自己心里的男孩,那些不曾跟人提到过的过去,到底在夏絮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意义。他们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再次重逢?学校里,一个是放荡不羁的少年,面对死党对她始终钟情不移的暗恋,他以为他会无动于衷结果自己却深陷其中。一个是和自己一样的当红少年偶像歌手,又有多少不被人知的辛酸。他以为他一次次故意的制造事端,她会选择答应自己的要求,却不料自己竟掉进了她的温柔陷阱。看似帅气到有点邪魅的新实习老师,到底又是何种身份?突然发现的那首诗歌底稿,到底谁才是那年海边的那个男孩?阴谋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酸故事...
  • 世界100天

    世界100天

    主角玮耷无意间陷入了超现实世界,灾厄,毁灭或是新生?这不重要。他只想回到过去,,,,,,,,
  • 谁说这算是情愫

    谁说这算是情愫

    林泠喜欢上了认识六年的段杨,他们的整个青春都有着对方的陪伴。但林泠和段杨间好像不太可能?双向暗恋,回忆与现实穿插,主要以回忆为主。
  • 疯狂分身进化系统

    疯狂分身进化系统

    再次睁开双眼,洛尘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一座荒岛上,而且还获得了妖帝分身进化系统......三头地狱犬分身、深海章鱼分身、星空妖龙分身......从此洛尘带着一众分身吞噬进化,步步血腥,步步杀戮!
  • 诺亚大陆的重生生活

    诺亚大陆的重生生活

    宇宙深处,某个未知空间里,有一个白色的房子,房子里面一个少年正在聚精会神的打着游戏。“主人,”那少年的身后突然凭空出现一个身穿女仆装的妙龄女子,看到那个少年在玩游戏,蹙眉说道:“你怎么又在打游戏!第三位面出现空间坍塌,那边的清洁工们都已经乱作一团,你身为创世神,不去维护空间秩序,居然还在这里打游戏!”“哎呀,小花啊,不要着急嘛,游戏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的啊,来来来,你看看这款游戏,人类居然在这游戏里创造了一个叫做诺亚大陆的世界,我决定了,下一个世界就按着这个什么诺亚大陆来创造好了。”少年一脸坏笑的对着侍女说道:“哎你说,我要是把一个玩过这个游戏的人类给放到这个世界里去,会怎么样呢?”
  • 长在长安

    长在长安

    自李好音被林靖从苦难中救出来,她跟了他十二年。所有的故事都是因他而来,明明想彼此靠近,又总不能完全放下猜疑。林靖看着李好音在他身边一天天长大,想拯救她,又怕失去她。他成全了她的爱,却成为了她的不幸。
  • 葬帝传

    葬帝传

    万年载前,一代天骄宁尘在冲击仙境,登峰仙路时,受天界各方大能,霸主,巨头……等等大佬级别的人物围杀,最后就差一步时登临仙路之巅时,陨落天劫之下,自此而饮恨陨落,消失在了世间,化作了历史的尘埃,陨落凡尘中的滚滚红尘中,成为了一颗颗历史凡尘中尘埃。……万年载后,宁尘重生了,并携带了十二古之秘藏开启了一个逆天不灭的神话传说之路。永恒不灭的传说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