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400000025

第25章 人际风波

中国,这个人口最拥挤的国家,经常是一个大家族,塞在一处狭小的院落里,争吵是难免的。“你家有多少人?”你问隔壁邻居。“一二十个吧。”他随口答道。“什么东西都成了公用的?”你问。“没错。”这是最常见的对话。这十五到二十个人,可能表明不是四代同堂,就是三代共一个大门,就这样靠一种买卖或一块田地维生,收入“公”有;所有家人的生活,指望着这份“公共”财产。兄弟们为公共基金献出时间和精力,但妯娌也属主要家庭成员,她们却很难和平共处。老的难免欺负小的,而小的又眼红老的特权。她们全都拼命让各自的老公感到,他在这个利益集团中最吃亏。

家庭冲突的一个源头,便是他们的子女。这样的环境,形成的压力,哪个社会能扛得住?西方“经营”极佳的家庭中,这种烦恼依然不少,而在中国庞杂而拥挤的生活中就更多了!意见分岐,与人们各有动机和利益一样,缠夹不清。钱财、吃喝、衣物、孩子、孩子间的斗殴、一条狗、一只鸡,都会触发不息的争吵。

中文里有一个极为“叵测”的字,可以用来表示生气,可以意译为“愤怒的物质”,这个字就是“气”,它在中国各种哲学和实际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一个人发怒就是生气,中国人相信,这“愤怒的物质”能伤害人体,因而暴怒经常视作失明、心衰等各种病的重要原因。中医首先要问病人的一个问题,便是,“是何事让您如此动气?”在中国见多识广的外国医生认为,中国人的气,可让中国人做出任何事来。下面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一个生活在山东中部山区的男人,有一个老婆和几个孩子,其中两个很幼小。1889年10月,他老婆死了。这让这位老公很愤怒,他回答别人说,他非常依赖老婆子,实际上是因为他完全不懂如何照顾孩子。他狂怒之下,拿起剃刀,朝自己肚子上狠划三刀。他的几位朋友后来用棉线帮他缝合了伤口。六天之后,此人再次生气,把伤口扯开了。两次生气之后,他自己都不明白干了些什么。但他已从这些可怕的伤口中恢复过来,半年后,他居然走上几百英里,到一家外国医院看病。他腹部的伤口已愈合一部分,只留下一个小瘘管,但肠道的功能受到破坏。这是生命力顽强的又一鲜明例子,我们前面已谈过这个问题。

大声地命令或批评他人,这在中国已成习惯。心平气和地劝告他人,并随时停下来,听对方的回应,这种心态,中国人几乎是做不到的。他一定要高声大气,必须打断别人的话,这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需求,就好像一只狗兴奋时就要吠叫一样。

中国人已把咒骂的技巧提高到只有东方人才能具备的高深境界。一张嘴,污言秽语就像一条臭水沟那样奔流不息。在这方面,英语实在甘拜下风。其恶毒让人过耳难忘,令人想起伦敦比灵斯门鱼市的卖鱼妇。相互之间,稍有磕碰,马上开骂,就像碰在一起的两根电线火花不断。这样的话,不分阶级,不分男女,全都用得精熟,并且从来如此,各地如此。常常有人抱怨道,女人骂得比男人更下流,持续时间更长,这表明此话是有道理的:中国女人因裹脚而丧失一切,好像又以她们的玲珑小嘴弥补了。咿呀学语的孩子,就从父母那里学会骂人的土话,还常常用来咒骂父母,而这被认为很有趣。咒骂,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二天性,没有社会阶层的区分。文人和官僚,哪怕首脑,一旦发火,苦力们的污言秽语,也从他们嘴里喷吐而出。老百姓在街头巷尾碰面,用谩骂打招呼,对方也同样高兴应答。

西方人骂人,有时声音不大但恶毒,但中国人的咒骂要是声音不大就没作用了。英文里脏话,是一颗带翅膀的子弹,中文里的脏话,则是一只涂满污物的皮球。这种骂人的话,多数被看做一种咒语或诅咒。某人种的麦子,穗头被拔掉了几个,他就会站在自家门前的小路上的路口,跳脚大骂那个“阴坏”的家伙,尽管通常他已猜到是谁干的“好事”。这个举动有两层含义:第一,向大伙宣布他的财产损失情况,表明他怒火冲天,心里的气总算发泄了一些;第二,作为一种言语上的惩戒,警告有人再捣鬼会很糟糕的。而那个捣蛋分子(想象中的)则是躲在一边,敬畏地听着针对他的诅咒。当然,他不能断定自己是否被人察觉,尽管通常察觉可能性不大。不过那个受害者可能完全猜到是谁干的,但当着街坊邻居大骂一通,也就满足了,正告那个心知肚明的罪犯,警告他别再捣乱。要是受害者被激怒了,这样做,就是无疑宣告他将报复。这就是中国人当众骂人隐含的奥义。他们也坦承,这一套既无法阻止偷盗,又未必能预防再次袭扰,因为人事繁冗,小偷或其他罪犯未必就听到了骂声。

女人好“骂街”,她们会爬上房屋的平顶,骂上几个小时,或直到嗓子嘶哑才罢休。一个体面之家要是能挡得住,是不会允许出现这种事的,但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区,很难管住一个怒气冲天的女人。这样的骂法,通常很少或没人理睬,人们偶尔发现一个男人在街头破口大骂,或者一个女人在屋顶上跳脚大骂,自己骂得满脸通红,眼前却无一个人影晃。要是天气炎热,只要还能喘气,他们就会骂声不断,然后,扇几下扇子,稍事休息,重振旗鼓,接着骂下去。

要是中国人越吵越凶,最后不以相互人身攻击而下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欧洲南部旅行的英国人,发现拉丁人常常向他们表明自己的惊讶,为何英国佬在打斗时,总是先把双拳收缩到肩部,然后伺机打出?而中国人却与意大利人一样,很少学过拳击,即使学过,也不是正宗的拳击。中国人扭打到一起,最好的办法是揪住对方的辫子,拼命扯头发。如果是只有两人打斗,又都没带上家伙,“打斗”通常会变成一场拔头发的比赛。

中国人的争吵,也是一种骂人比赛,赛的都是作践人的气话。除了因为破口大骂而弄得嗓子沙哑之外,争吵中,势单力薄的一方也不会吃大亏。我们从未听说过看客怂恿双方动手。我们看到并希望一直看到,一个和事佬会立即站出来劝和。偶尔会出现两三个和事佬。他们每人抓住义愤填膺的一方,好言相劝,让他熄灭怒火。争斗之中占优势的一方,一旦发现自己被和事佬牢牢抓住,怒火膨胀一倍。他会故意发狠,直到另外有人来拉这个和事佬的手。但他表面上时不时地喷出怒火,这于己于人无疑都已不重要了。即使怒发冲冠的那一刻,中国人也是“讲道理”的。他们不仅从思想上,而且在实际中都尊重理智。谁见过吵架的人被拉住后,会去跟爱管闲事的劝架人打起来呢——即便是在争斗的危急时刻。所以,即便发怒时,中国人也希望和平——一种思想上的愿望——他只考虑到在他这一方和平是难以实现的。和事佬各作裁决,直到把好斗的一方拖走,但他总是一边回头还一边骂个不停。

中国人骂人通常有个怪异之处:他们认为,大骂一个人的真实过错不算“杀手锏”;骂他低劣的出身和老祖宗,这样骂人,肯定被视为最严重的挑衅,但这话污辱人之处,不在于当面挨骂,甚至主要也不是因为骂了他,而是这些话中的隐含的意思让他没“面子”。要是对这种冒犯表示适当的歉意,也并非骂人者觉得这样做有失身分,感到内疚,觉得不够体面,而是感到自己选错了骂那个人的场合。

对中国人而言,幸运的是,他们没有随身携带武器的习惯,因为要是他们带着左轮手枪,或者像日本武士一样随身佩剑,真不知道每天生气会造成多少伤残事故。

中国人要是感到自己受到冤枉,那么这种突然升起而又完全失控的“气”,世界上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抑制住它。确切地说,谁也不知他的“气压”高到什么地步。我们曾听说,一位男子,曾要求一位阅历颇丰的老传教士为他作洗礼,但受到了间接的拒绝。他马上拿起一把刀威胁这位传教士,想用一场决斗来证明自己应该接受洗礼。幸运的是,大多数信教者,对这种武力进入天国的方式不赞同,但这个“枪杆子原则”却一直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各方所奉行。一个要求物质帮助的老妪,要是得到的回答是“不”,那她就会躺倒在你车夫的骡子跟前。要是被压着,那她就更有利了,她就会有理由让你永远养着她。有个老泼妇,住在笔者所在的那个村庄里,经常声称她要自杀,尽管她的所有邻居都愿意协助她实现这个愿望,但她好像总做不到这一点。最后,她跳进村里的一个泥塘自杀,却愤怒地发现水只淹到颈部。她不会脑筋急转弯,把头浸到水里去憋死,却因为这件意外之事,高声痛骂整个村庄。第二次,她成功地淹死了。

要是有些冤枉没有法律来管理,例如虐待媳妇,超过了风俗的界限,娘家就会带人找婆家算账,要是婆家不认账,就会发生一场斗殴。要是婆家不抵抗,而虐待者又逃掉,斗士们就会砸碎屋内的所有陶器,把镜子、水罐以及其他易碎品砸个稀巴烂,出了一口恶气才走。要是婆家知道娘家前来算账,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易碎品搬到一个邻居家里去。北京一家报纸有这样一篇报道:当地有位男子,同一位美女定下婚事,没料到婚礼上,新娘已换成一个老、丑、秃的女人。失望至极的新郎恼羞成怒,揍了媒婆一顿,指着娘家人的鼻子大骂,砸碎了新娘的嫁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这样干,只要他设身处地,他就会这样。最初的怒气发泄后,就会有机会平息,该由“和事佬”——中国社会生活中必要的润滑剂——来完成工作了。有时,这些不可或缺的人物感到“和为贵”,因此即便这些冲突与己无关,也愿意两头跑,时而求这方,时而拜那方,完全是为了大家能够一团和气。

而当社会纠纷激烈到常用的途径无法调解时——就是说,窝在心口的气终于没能消解——就要展开诉讼。打官司,这个词在中国听起来差不多就是“要命”的同义词。在争吵中使人完全失控的盲目的愤怒,尽管初步发泄了一通,但不解气,决意要把“罪犯”拉到衙门去,要“法办他”。在西方,这样做用不着太谨慎,但在中国则肯定是疯子。有句格言很富哲理,打官司,不如死,因为打官司比死更糟。有件可笑的事:有一个新搬来的人,他的狗被邻居打死了,于是火了,声称要告官。朋友劝他:“狗值几个钱?”“狗是不值几个钱,但打狗欺主,我要他赔。”这样的官司,在西方是收了诉讼费还要被驳回的。但在中国,可能会弄得两败俱伤,成为世仇的祸端。但一般而言,中国人的每一起官司,双方都会有和事佬频频出面,他们的调解很有用。几百万起的诉讼,在最终判决之前就和解了。笔者听说有一个上千户家庭的村庄,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一次官司,因为村里有个“大腕”,他在县衙门当官,他的感召力约束了这些人。

像中国这样一部复杂的社会机器,经常吱嘎作响,没什么奇怪的。有时,也会在巨压下扭曲,但实际上很少在压力下扭断,像人体一样,中国的政体,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装有良好的润滑油,会在紧急时刻和关键地方滴上一滴。爱好和平的特性,会使每一个中国人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一部分。中国人热爱秩序,尊重法律,即使法律并不值得尊重。在所有的亚洲民族之中,也许中国人最好治理,只要统治手法让他们习惯。无疑,有许多或者说大多数其他形式的文明要比中国更优越,但也许很少有一种文明能像中国社会那样承受住多年的重压,因而和事佬可能是最有资格要求得到祝福的。

同类推荐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布洛陀经诗:壮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布洛陀经诗:壮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布洛陀经诗》是中国壮族民间古籍之一。一般认为成书于明代。它共有八篇,序歌、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官皇帝、造文字历书、伦理道德、祈祷还愿等。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独立成篇。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本书基于对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多维度探索了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发展规律,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高科技发展等社会际遇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突出问题的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指出培育改革共识、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等应对措施,进而提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总体对策研究,从目标、原则、方式、路径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
热门推荐
  • 长天永宵

    长天永宵

    最初,那只是一个梦境,梦醒了,心却醉了。
  • 超级相师

    超级相师

    得先祖风水手札,寻龙脉,点龙穴,风水度人,相术观天。斗权贵,踩恶徒,千难万险,宁死不惧。一个机缘之下,走上风水之路,从此,步入一个惊天之局,在这条路上,有神秘的风水,也有倾心的红颜,看一个年轻小子,如何一步一步走上自己的人生最巅峰。
  • 一怒安天下

    一怒安天下

    匹夫之勇,一人横行于天下,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王者之怒,一怒而安天下!
  • 浸血的鸡冠花

    浸血的鸡冠花

    张三当上老板,身后跟着鲜靓的小蜜;李四中了大奖,三年换俩老婆;就连刚脱贫的王五,也曝出了一夜情的绯闻。跟人家一比较,于连元觉得自己的日子没法过了,身为工商银行金库保管,成天面对的除了厚厚的铁门,就是林岚那张肚肺脸。章静路过小区门口。于连元感觉眼前一亮,眉开眼笑地招呼道:“章老师,早上好!”章静面带微笑回应了他。于连元嘴里忙着喊好,眼睛可没闲着,几秒钟的工夫就在章静身上溜了两遍。这位大美人几天前刚搬进他家对门。面对如此温柔高雅的单身女人,怎不让人想入非非。
  • 幻世仙门

    幻世仙门

    弱者刻尽苦修,追寻那虚无缥缈的仙道。强者却假死飞升隐于云间,以众生为祭,打破天道束缚,成就仙人!……巴蜀剑圣一剑破天!方山掌教以身试法!天荡山有个读书人,入世便出世?……而栾川是一颗棋子,突兀的他想掀翻棋局?
  • 云雾山记

    云雾山记

    文洛对于做女生还是男生这个问题感到非常迷茫,旁边的师傅温柔地笑着说:“只有成为师傅的妻子才可以永远在我身边哟。”文洛想了想,那,还是做女生成为师傅的妻子,永远霸占着师傅好了。
  • 盛世暖婚0a

    盛世暖婚0a

    帝国谁不知道顾大少宠妻无下限,连亲儿子都看不下去了。某宝:“妈咪妈咪,你给我生个小弟弟呗!”季如歌挑眉:“为什么不是小妹妹?”某宝:“因为弟弟可以保护你,这样我就可以保护我媳妇了。”季如歌:“……”果然有了媳妇忘了娘顾大少郁闷道:“那我呢?”某宝:“你负责赚钱养家,妈咪负责貌美如花,我和我媳妇负责花花花……”顾大少:“……”说白了他就一提款机众人:妻奴就是妻奴,毫无地位可言啊!
  • 人生可以走直线

    人生可以走直线

    生如浩瀚的大海,常常巨浪滔天、变幻莫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有的人在经历多年打拼后,却一事无成。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梦想与成功之间,最短距离应该是一条直线……
  • 妇人带下门

    妇人带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主饲养员

    宿主饲养员

    重生灵气已经复苏百年的异世界。程旭成为了一名可以制作各种系统的宿主饲养员。看着眼前的宿主们,他陷入了沉思。今天该割哪根韭菜了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