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800000027

第27章 严谨治学写诗史

——评陆耀东先生的《中国新诗史》(第一卷)陈卫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在学术圈中有严师之称的陆耀东先生近年耕耘甚勤,收获颇丰。继《冯至传》出版的两年后,将《中国新诗史》(第一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放在我们的面前。并且得知:在近两三年内,陆先生还将推出第二卷和第三卷。

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不少文学史的写作者,往往强调以论带史或个性化的文学史,虽然在论述中不乏新见,但有时会对史的把握尚欠客观,甚至使论(论点)走向某一个个人认识的极端,尤其是在描述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文学史方面。文学史是论者的个人史还是客观的文学史呢?陆先生在这一方面把握得十分到位。在材料方面,尽量客观化。在对诗人诗作的评价上,又体现了论者的深厚的研究水平和涵养。客观性和思辨性可谓是这部著作的两大特点。

资料的翔实全面呈现出文学史的客观性。没有充分的资料建设,在文学史的建构中就像缺少梁柱。我们也知道,由于时间是一维性的,还原历史成为一种不可能之举,但是原始材料在某一程度上可以说明一些历史上存在的问题。本书的第一章第三部分“新诗第一个十年创作概况”在用材料证明了谁是第一个写新诗的人后,陆先生用了大量的数据来展示写新诗的群体和刊物。如介绍了《诗》、《诗学半月刊》、《晨报诗镌》的出版情况,发表新诗的数量,作者人数及创作篇数,诗歌理论的发表等。有些现在我们难以找到的刊物,如天津的《诗坛》和杭州的《支那二月》等刊物的发刊词,还有对当时有影响的综合性刊物《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和四大报纸副刊中的新诗及其作者,也作了统计,并整理出第一个十年的新诗集100余种,列出诗集名、作者或编者、出版或代售所、出版年月。这些资料和数据,第一次全面出现在文学史的著作中(不可置疑,随着资料的发现,将来或许还有史家会补充),无疑在为我们提供了文学历史的同时,也发掘出了一批为文学史淘汰或是忽略的诗人如徐雉、陈赞、丁丁、沙刹等。类似的在新诗理论方面,除了梳理胡适、俞平伯、郭沫若、闻一多、穆木天、王独清等人以来的新诗理论,还特意提到重点介绍美国的新诗运动和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者刘延陵及其文论,使文学史在对接受外域影响方面有确凿的证据。还有,过去的文学史不免会谈到一个社团斗争的问题,读者由于远离历史,容易把学术上的争论上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如东南大学和南京高师的部分师生反对新文学和新诗,与新文学运动者进行论争,将争论的文章详尽列出,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寻找第一手材料,以达到对文学史的客观认识,这无不裨益的。

材料的充分必然使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文学史上的一些暗点也由于材料的充实而发出理性的闪光。在这部新著里,可以说王独清被陆先生重新发现:以流浪的知识分子的眼看世界;以流浪知识分子的心去感悟欧洲人的生活;把绘画、音乐和诗融为一体。尤其突出的:一是对王独清格律诗作的肯定,二是用诗歌证明他受浪漫派、象征派、未来派影响。以往由于材料的局限,在评论格律诗歌的时候,论者往往把焦点对准新格律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通过对王独清的《威尼市》的格律分析,陆先生认为,这部诗作在时间上早于上述诗人的格律诗创作,是中国二十年代前期新诗中格律优美的作品之一,格律更加多样化。它和闻一多的格律诗有所不同,不是向传统的诗歌语言靠拢,而是从口语中选择提炼。通过对王独清的孤本《IIDEC》的解读,指出他受未来派影响在字形的变化中求得从形体表现诗意,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高度评价,使得这位诗人在格律诗坛的位置大大提高。

有意淡化新诗流派,以发表刊物为基点,对诗人群体重新归类,并对部分诗人进行重新评价,是这部新著的一个智慧亮点。在本书中,陆先生大致归纳了四个诗人群体——文学研究会诗人群、创造社诗人群、新月社诗人群、其他诗人群。如将原先文学史上单独列出一个派别的“湖畔派”归入文研会,因为诗人们的诗作发表在该会的刊物上。李金发也因此原因出现在文研会中,这是比较新鲜的。因为自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将他置于象征派以来,读者把他当作中国象征诗派的始祖,认为他的诗歌代表了中国象征诗歌的最高成就。陆先生对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评论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答案,因为他“不同意以流派定诗人地位的高低”。通过分析,除了肯定李诗的一部分诗歌的艺术成就,更指出其不足:首先,李金发只是中国现代最早写象征派的作者之一,他写象征诗的准备不足;其次,他指出李金发的爱情诗歌在内容和艺术造诣上不及徐志摩等人,作品美学价值不高;再次,他认为李金发常常故做隐晦,对生活的透视和表现,很少深刻之处。他的诗,艺术生命力孱弱。为了揭示其晦涩,陆先生运用细读和统计的方法,从作品中直接找出例证,说明其文字上少推敲功夫,文白夹用,不伦不类,重复用词。晦涩难懂的原因不在于思想上的深奥,主要原因是:一、结构上的跳跃跨度大;二、比喻的怪异与大胆;三、大量改变词的性质;四、硬插入文言。这种逆向思维,对文学史研究者有启示作用,对创作者也是一剂良药。

根据诗人对文学史的贡献,陆先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论。如对朱湘的评论与诗作是分开评论的,指出朱湘在评论同时代诗人时,往往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有的表现了他独具慧眼,有的流于偏激。而他的诗作成就超过其诗论。如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陆先生边评边辩,站在文学史的高度,显示出浓厚的理性色彩。指出一些论者对于《黄浦江口》的责难,对《匪徒颂》的困惑,对《巨炮之教训》的批评是偏颇的。他大力肯定《女神》的时代精神,同时也冷静地指出诗歌中的不足。

再如对蒋光慈的诗集《新梦》的评论,陆先生并不只肯定其作品的政治思想内容,而从艺术水准上分成三等来评论,肯定他的诗歌艺术水平在不断进步,思想感情则存在矛盾。

诗人各有千秋,诗也风格迥异,如果从单一视角或是采用普泛的方法进行研究都会让这部诗歌史黯然失色。多样化的研究手法正显示了本书的开放性与时代性。

本书中最有特色的是统计方法的运用。当今时代,统计在与数理有关的自然科学、经济等方面运用得比较多,运用此方法,便于提供客观的论证或说明,以其掌握某一种范式或规律。在文学史的写作中,陆先生较为成功地运用了此方法。一个是统计刊物及其作者,一个方面在统计某位诗人在某方面的写作倾向。如对李金发重复用词的统计揭示其用词贫乏。

形式分析的方法,运用在对形式重视的诗人诗篇分析上。如对闻一多诗歌的形式分析,总结出诗歌的形体有十七种,八种押韵方式,由此提出闻一多所主张的建筑的美并不以某一种诗形为最佳;他根据表达的内容,创造出各种形式。对阐释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和艺术成就是很有帮助的。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与尼采的《苏鲁支语录》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鲁迅《影的告别》与尼采的《影子》有所不同,《过客》也受到《苏鲁支语录》序及《沉重的精灵》的影响。

细读文本的方法是本书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研究诗歌必要的一个手段。在《野草》的篇什上揭示出鲁迅散文诗中深广的思想;在徐志摩的诗篇中,触及到其灵魂深处;在朱自清的短诗和长诗的解读中,感觉到他“处处是老老实实的真情”;对冯至抒情诗的艺术分析,指出其优秀作品代表着二十年代我国新诗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陆先生写作诗歌史的立足点不是只为完成整理诗歌的任务,也不是纯为标示诗歌和诗人在文学史的意义,总结诗歌史上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是其更高远的目标。由是,《前言》中,陆先生从学理上表达了他对于诗歌流派、诗歌史的非诗化、继承传统与接受外来影响、诗与生活的关系、衡量诗作和诗学的标准、主流与支流、平民化与贵族化、民族化与世界化等问题的看法。在诗歌史的论述中,真知灼见时有出现。如陆先生认为最佳的哲理小诗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立意新而深;二、描绘传神;三、活泼生动,不是简单的比附;四、具弦外之音,有余味。针对第一个十年中,大多数诗人自觉向外国诗歌学习而忽视向民歌学习,陆先生指出:新诗应广辟营养来源,向中国的古典诗、词、曲学习,向民歌学习,向外国诗学习,同时,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分析徐志摩诗篇时指出:分析作品,不能用对作家思想的分析代替作品本身的分析,又不能不了解作家的思想,然而,仅仅研究他的思想实质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他的思想的全部复杂性,必须了解他的个性。对爱国诗、爱情诗等等也都有精辟的观点。

这些观点,乃至于这本书,据了解陆先生并且读过陆先生著作的人来说,不是他的突发奇想,而是他阅读了数十万首的诗歌,观察了数十年文学风云,凝聚了一生心血与智慧的结晶。那么,让我们怀着敬意等待着下一部著作的问世吧。

同类推荐
  •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沁河给了我天籁的声音、水在水之外活着、寻常中有别趣、高于大地的庙脊、繁华深处的街巷、风把手艺刮进了天堂等。
  • 每天进步一点点(唯美阅读)

    每天进步一点点(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短小精炼,却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内涵和无穷的人生智慧,能点燃人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让人见微知著。每则故事后还附有画龙点睛的哲理启示,帮助读者拨开理论的迷雾,直人心灵,获得人生感悟,找到幸福和成功的答案。本书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气氛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今世今生

    今世今生

    葛水平是一个多面女人,会做衣服,会绣花,穿自己改良过的中式服装,穿自己做的绣花鞋;外表看似很文静,骨子里却很野性,喜欢钓鱼、打猎等很男人的娱乐方式。俗话说,有才的女子常常不漂亮,漂亮的女子常常徒有其表。但女作家葛水平,却完全颠覆了这一流传久远的说法;有文学评论家说她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女人味的才女;她被评论界誉为“一匹黑马”、“中国文坛最抢眼的作家”、“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她笔下的叙述是娴熟的,情感是丰润的,充满着乡村田园式的诗意和意味别具的哲理。
  • 假如这样生活

    假如这样生活

    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古今典籍及现实故事,展现深奥伟大的净土宗智慧,启迪人心。本书从揭示人生和生命的真相开始,介绍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最后落脚到追求幸福人生、做好终极关怀、建设和谐社会。帮助快节奏生活中烦恼的现代人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归宿。
  • 味觉谱

    味觉谱

    《味觉谱》作者对于出生地东北和后来生活的四川这两个地方的日常起居饮食的体验。文字简洁,随和。切换异乡故乡两个视角,将怀乡情和烟火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热门推荐
  • 农业投资

    农业投资

    如果你做好准备,抛开激烈的职场竞争,自己做自己的老板,经营农业不失为很棒的选择。当然,初期免不了要付出努力,承担风险,但回报定会胜过风险。
  • 佛系少女不修仙

    佛系少女不修仙

    【淡定佛系小术师VS腹黑妖孽尊主】仙界至尊君绯色有个无伤大雅的爱好,她喜欢收聪明颜值高的徒弟,徒弟们个个貌美如花,看着就赏心悦目啊。然而有一天,她被自己的徒弟宰了……重来这个世界,已经是数百年后,徒弟们个个成了大能,有修仙门派的尊主,有夜界夜皇,还有妖界之王……而她,却成为一枚人人能踩一脚的菜鸟。这一世的君绯色只有一个愿望,摘掉菜鸟帽子,佛性修个仙,在山水间逍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徒弟。结果,徒弟们陆续找上了门……被大佬们围着叫师父是什么感觉?君绯色曰:“个个目的不单纯,表示压力山大!"本文1V1,非np,不要误会撒。”
  • 国师这只小妖精

    国师这只小妖精

    她重生归来,为沉冤,害的大皇子永失皇位,俞家满门抄斩;为雪恨,亲手屠了一座城。她心狠手辣本应该成为人人喊打的妖女,却成了他心中的白月光。某日,国师大人以自己绝美的容貌去勾引沈青的时候,沈青却指着他的九条尾巴大喊:“你这只妖精!”深情剧场版——“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沈青问。国师大人盯着沈青的脸,内心焦虑着,面上却十分冷静的回答:“有!”“嗯?”沈青疑惑。国师大人慢慢的靠近沈青:“我想爱你。”国师大人抬手摘下了沈青的簪子,三千青丝滑落腰间。随风飘动,青丝渐欲迷人眼。月光洒落一地,照着沈青整个人柔美无比,也照进他的心上。
  • 我们很有缘不是吗

    我们很有缘不是吗

    生活跌入谷底的时候去旅游散心结果被拉入剧组拍戏?演对手戏的还是那个她的偶像?每次玩游戏男神都在线随便旅个游又偶遇男神她和男神变成全民最期待cp了?缘分来了真的是挡也挡不住
  • 心,近自然

    心,近自然

    本书是中学教育专家杨士军的心灵随笔集。作者从各方面的题材入手,书写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提示人们关注心灵的健康,关注环境的美化,关注孩子的成长,文字清新富有魅力,事例典型富有启发,是适合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的佳作。
  • 欢喜债之你在我心上又何妨

    欢喜债之你在我心上又何妨

    1v1算不上高甜,但也不会虐的死去活来。杨诺依:穿越时空地狱归来之人。薛君悦:孤傲冷僻心无杂念之人。她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巧改变了身边所有人的命运。他本就没有未来之人,却因她的一句话选择给自己拼出一个未来。面对这眼前腹黑冷血的美男,杨诺依丝毫没有办法,打不过说不过,闹脾气还会被调教...不过看在他会摇尾吧的份上,这只忠犬还是留着吧。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 超级玛丽苏之锦绣王漂亮

    超级玛丽苏之锦绣王漂亮

    她!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王漂亮!她虽然很穷,却有着令人羡艳的精彩人生!〖作者脑洞奇大,剧情奇雷,不易勿进〗〖微有融梗漫画《花开张美丽》〗
  • 世家嫡女谋生

    世家嫡女谋生

    【内容槽点毒点不定,请注意】 或许是上辈子活得不够如意,老天让她再活一世可是变成婴儿是怎么回事?这又是哪朝那代?一脚踩空,来到此地,我只想安安稳稳地当好我的沐家四小姐,可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得,三心二意......停停停,先让我翻个身再说吧。“......”好吧,这贼老天,是想弄死自己。
  • 清晨与辰

    清晨与辰

    【后续已开新书】【我发现当一本书字数太多时,我码字会没有动力,跪求谅解】当抑郁冷少女遇上阳光皮少年。“哎呀,撞人了!”安子辰撞到了叶清悠,自此牵绊了一生。清风在清晨遇见了星辰,清风散了,星辰依旧。下一个清晨,星辰等着清风,然而,却非是昨日那缕。星辰不逝,清风即散。星辰可以遇见无数次清风,而清风却只能遇见一次星辰。你的生命里不该只有我,而我的生命里,也不会只有你。——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