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100000014

第14章 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4)

鲁迅喜欢的外国作家,读过的作品绝不止于“摩文所提,举凡一切具有叛逆性、追求自由解放,揭露黑暗现实的作品,他都尽量设法找来阅读,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请看周作人的回忆:“退学后住在东京的这几年,表面上差不多全是闲住,正式学校也并不进,只在‘独逸语学协会附设的学校里挂了一个名,高兴的时候去听几回课,平常就只逛旧书店,买德文书来自己阅读,可是这三年里却充分获得了外国文学的知识,作好将来做文艺运动的准备了。他学的外国语是德文,但对于德国文学没有什么兴趣,歌德、席勒等大师的著作他一册都没有,所有的只是海涅的一部小本集子,原因是海涅要争自由,对于权威表示反抗。……鲁迅的文学主张是为人生的艺术,虽然这也就是世界文学的趋向,但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盛行自然主义,过分强调人性,与人民和国家反而脱了节,只有俄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里,具有革命与爱国的精神,为鲁迅所最佩服。他便竭力收罗俄国文学的德文译本,又进一步去找别的求自由的国家的作品,……在许多年后,《小说月报》出弱小民族特号的时候,找不到关于斯拉夫的几个民族的资料,有几篇谈保加利亚和芬兰文学的文章,便是鲁迅从这书上抄译下来的。鲁迅在东京的后期只是短短的三年,在终日闲走闲谈中间,实在却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如拿去和国学时期相比,真可以说是意外的神速。由此可知,鲁迅的兴趣当然不只是浪漫主义一派的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家作品,对现实主义同样投以热情。拿俄国文学而言,果戈里、屠格涅夫、安特莱夫、陀斯妥也夫斯基、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他喜欢的作家;另外,像挪威的易卜生的作品,也是他关注的对象。其实,欧洲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鲁迅看了的还很多,这从他后来在文章中时时提及,可资证明。

学习西方文学的经历,在鲁迅的思想、创作、人格发展的进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只要对鲁迅上述方面给予较完整的了解,便可发现它们间的关系。

进入“神思宗之至新者”的天地

日本留学的生活,确实为青年鲁迅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和思想的天地。他深深地为“摩罗诗人的著作所吸引,又被鼓吹破坏、反抗庸俗、提倡个性解放、重视主观意志的哲学思想所震动。简言之,那就是他醉心的与“摩罗派文学家思想相近、或有某些相通的哲学家的著作,即哲学界的“摩罗派。

所谓“神思宗之至新者,便指的是这一派哲学家。所谓“神思宗,指的是十九世纪初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流派;而“神思宗之至新者是指思想上源于黑格尔一派哲学,但又有更大胆发展的盛行于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以尼采、叔本华、斯蒂纳等人为代表的主观意力至上的唯意志、唯我论哲学派别。鲁迅在日本期间,所读的也主要是这些哲学家的著作。能使他心神俱往,似乎可以纠正人类精神和社会之弊端,能够使中国精神为之刷新的,也正是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在鲁迅心目中,他们的思想才是符合历史和中国国情的思想,也是最有效的批判的武器。

一九〇七年,鲁迅写下了《文化偏至论》一文,发表于一九〇八年《河南》月刊第七号。在文中,鲁迅介绍了“神思新宗哲学家的思想,分析了这些思想在文明史上产生的背景及其价值,并针对当时中国“强兵富国,鼓吹“立宪国会而不注重精神、个性张扬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这虽然是一篇哲学论文,但对于了解青年鲁迅的思想,掌握他学习西方的逻辑出发点,认识他读书情况以及他如何从书本中吸收自己认同的思想,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要窥测他在日本期间所读哲学书的情况,已是最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当时,鲁迅最倾心的是尼采的哲学,所以文中他重点也放在了尼采身上。

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其哲学的核心是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他认为个人的权力意志是创造一切、决定一切的根本动力,“超人是人进化的顶点,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这种思想比黑格尔英雄创造历史并体现“绝对观念的思想走得更远。尼采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不断著书立说,然而,他异常寂寞。学说没人理解,著作几乎无人问津,默默无闻,极受冷遇。这种状况使他绝望,他只好寄希望于未来的人:“我是为现在还不存在的一种人写作,为世界的主人写作。在绝望之中,终于抑郁造成神智失常直至死去。到了九十年代,尼采渐为世人所重视,到两个世纪之交,尼采学说风靡全球,就在这时,他的著作,飞过大洋,来到了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在这里广泛传播,鲁迅接触尼采著作,醉心于他的惊世骇俗的、大胆新鲜的哲学就是在这一时期。

对某一思想的接受取决于接受主体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也不是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无目的的盲目冲动,而是植根于接受者自身思想的需要,或者说,是接受主体所处的民族、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当然,这种认定是接受者的主观认定,也许符合社会和民族、国家的实际,也许不相符合。鲁迅接受尼采等人的思想,从“神思新宗哲学家的著作中获取振衰起弊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他对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发展带来的某种片面极端性认识的结果,也是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认识的产物。不管这种认识是否准确,甚或偏颇,但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在鲁迅看来,十九世纪的西方,有两大弊端,一是夸大多数人的作用,而否定了个人尤其是极富创造性的天才个人的价值;二是物质文明的偏至,形成了个人内心主观精神的衰退,意志屈从了物欲。于是,他从“非物质、重个人出发,以“掊物质而张灵明的逻辑立场,重点吸收了尼采等人的强调个人价值、重视主观精神强大的思想,以不同流俗、反抗破坏现实的勇气,以“改革为胎、反抗为本的目的,向现实发出挑战,发出了以立人为本的呼吁和呐喊。

从文明史的发展过程的记载,鲁迅对十九世纪欧洲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成就有着清楚而深刻的认识:而物反于穷,民意遂动,革命于是见于英、继起于美,复次则大起于法朗西,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流风至今,则凡社会政治经济上一切权利,义必悉公诸人,而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及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闲,以大归乎无差别。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实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更举其他,则物质文明之进步是已。当旧教盛时,威力绝世,学者有见,大率默然,其有毅然表白于众者,每每获囚戮之祸。递教力堕地,思想自由,凡百学术之事,勃焉兴起,学理为用,实益遂生,故至十九世纪,而物质文明之盛,直傲睨前此二千余年之业绩。数其著者,乃有棉铁石炭之属,产生倍旧,应用多方,施之战斗制造交通,无不功越于往日;为汽为电,咸听指挥,世界之情状顿更,人民之事业益利。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且将以之范围精神界所有事,现实生活,胶不可移,惟此是尊,惟此是尚,此又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鲁迅的认识是有一定意义的。他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社会价值,但又认识到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凡个人者,即社会之一分子,夷隆实陷,是为指归,使天下人人归于一致,社会之内,荡无高卑。此其为理想诚美矣,顾于个人特殊之性,视之蔑如,既不加之别分,且欲致之灭绝。……人群之内,明哲非多,伧俗横行,浩不可御,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于凡庸的极端倾向,即对少数握有真理或有创造性者的可能扼杀。他看到了西方工业革命后物质文明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人类带来的实利;可物欲横流过度,即鲁迅所说的如下状况“崇奉逾度,倾向偏趋,……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夜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这确实使精神文明遭到冲击,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鲁迅发现了尼采等人的与现实有巨大反差的新的思想时,尤其是尼采等人张个性扬灵明的人格理想冲击着他时,他所希望所渴求的“精神界战士终于出现了,他似乎找到了救世的良药、改变现状的灵丹——说明白些,尼采等人企图拯救西方人的思想,匡纠流俗、拯拔西方人之灵魂的种种学说,对中国当时的现实,同样适用。

鲁迅认为,在当时中国的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一些人“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但他们中有很多人是“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又引文明之语,用以自文。于是,他们提倡在物质层面的改革,于是办洋务,兴商业,鼓吹西方立宪国会之说。从今天和当时的观点来看,也不能说有什么大错,问题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西方文明发展与思想、精神解放的关系,没有认识到人性解放的巨大意义;况且到十九世纪,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内部的民主受到破坏,个性在机械化时代也受到了抑制,金钱物质崇拜成为社会价值的中心,而这些并没有受到维新派的重视。所以,鲁迅认为他们是“不根本之图,是“抱枝拾叶,只有发扬人的个性、使精神内部生活丰富而强大才是根本,一句话,即首在“立人。他说:“然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夫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绝,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而才小慧之徒,则又号召张皇,重杀之以物质而囿之以多数,个人之性,剥夺无余。往者为本体自发之偏枯,今则获以交通传来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矣。了解了这一点,鲁迅为什么钟情尼采诸人的学说,就不释而自明了。

鲁迅指出,个人一语,在中国不仅缺少历史的基础,即在当时的有识之士那里,也往往与“民贼同义,与“害人利己相等。而欧洲的十九世纪末却不然,“试案尔时人性,莫不绝异其前,入于自识,趣于我执,刚愎主己,于庸俗无所顾忌。按照这一思路,他肯定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个性受到尊重的事实,也批判了“以众凌寡的民主政治的弊端,而极力推崇尼采诸人的思想。

他一开始就介绍了德国哲学家斯蒂纳的哲学观点,“谓真之进步,在于己之足下。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自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自由之得以力,而力即在乎个人,亦即资财,亦即权利。……意盖谓凡一个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接着就是叔本华的思想,“则自既以兀傲刚愎有名,言行奇觚,为世稀有;又见夫盲瞽鄙倍之众,充塞两间,乃视之与至劣之动物并等,愈益主我扬己而尊天才也。顺之而来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主张:“至丹麦哲人契开迦尔则愤发疾呼,谓惟发挥个性,为至高之道德,而顾瞻他事,胥无益焉。再接着介绍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思想:“其后有显理伊勃生(现通译亨利克·易卜生)见于文界,瑰才卓识,以契开迦尔之诠释者称。其所著书,往往反社会民主之倾向,精力旁注,则无间习惯信仰道德,苟有拘于虚而偏至者,无不加以抵排。更睹近世人生,每托平等之名,实乃愈趋于恶浊,庸凡凉薄,日益以深,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而气宇品性,卓尔不群之士,乃反穷于草莽,辱于泥涂,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将咸归于无有,则常为慷慨激昂而不能自己也。如其《民敌》(今译《国民公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狡狯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借多陵寡,植党自私,于是战斗以兴,而其书亦止:社会之象,宛然具于是焉。最后,他讲到了尼采:“若夫尼(尼采),斯个人主义至雄桀者矣,希望所寄,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意盖谓治任多数,社会元气,一旦可隳,不若用庸众为牺牲,以冀一二天才之出世,递天才出而社会之活动亦以萌,即所谓超人之说。他引用了尼采笔下的人物查拉图斯特拉的“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返而观夫今之世,文明之邦国矣,斑斓之社会矣。特其为社会也,无确固之崇信;众庶之于知识也,无作始之性质。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聊可望者,独苗裔耳。一段话,来加强对“超人的理解。

在“超人哲学的影响下,鲁迅提出了自己的思想:“故是非不可公于众,公之则果不诚;政事不可公于众,公之则治不郅。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与其抑英哲以就凡庸,曷若置众人而希英哲?则多数之说,缪不中经,个性之尊,所当张大。

尼采等人的学说,不仅是纠正扼杀天才和英哲的出路所在,是抵制庸众的有力武器,而且也是医治拜物教的良药,是以主观精神去克制“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的法宝,这就是鲁迅的理解。他说:“崇奉主观,张皇意力,匡纠流俗,厉如电霆,使天下群伦,为闻声而摇荡。即其他评骘之士,以至学者文家,虽意主和平,不与世迕,而见此唯物极端,且杀精神意力,即唯意志论。生活,则亦悲观愤叹,知主观之意力主义之兴,功有伟于洪水之于方舟者焉。那么,什么是主观主义与意力?鲁迅作了概括:“一谓惟以主观为准则,用律诸物;一谓视主观之心灵界,当较客观之物质界为尤尊,即“于客观之习惯,无所盲从,或不置重,而以自有之主观世界为至高之标准而已。以是之故,则思虑动作,咸离外物,独往来于自心之天地,“如尼伊勃生诸人,皆据其所信,力抗时俗,示主观倾向之极致;而契开迦尔则谓真理准则,独在主观,惟主观性,即为真理,……而一任主观之善恶为判断焉。所以鲁迅指出,“顾至十九世纪垂终,则理想为之一变。明哲之士,反省于内面者深,因以知古人所设具足调协之人,决不能得之今世;惟有意力轶众,所当希求,能于情意一端,处现实之世,而有勇猛奋斗之才,虽屡踣屡僵,终得现其理想:其为人格,如是焉耳。故勖宾霍尔(叔本华)所张主,则以内省诸己,豁然贯通,因曰意力为世界之本体也;尼之所希冀,则意力绝世,几近神明之超人也;伊勃生之所描写,则以更革为生命,多力善斗,即迕万众不慑之强者也。

显然,鲁迅的思想,从现在看来,是有片面性、有缺陷的,过分夸大精神意志的作用,对民主的弊端的评判也有失公允和客观,在处理个人与民众的关系方面,也有偏颇处,受尼采诸人的影响是明明白白的,不过他和尼采诸人又有所不同。

同类推荐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热门推荐
  • 嫡女有毒:废柴世子来抱抱

    嫡女有毒:废柴世子来抱抱

    东楚相府嫡女顾轻澜,受继母庶妹陷害,惨死身丧乱葬岗。21世纪王牌特工顾轻澜浴血重生,凭借一身武艺与医术一雪前耻,报血恨,除瘟疫,平叛乱,建高阁,携手腹黑世子,尽显嫡女风华。一针救下的病弱美世子偏要以身相许,这可如何是好?在线等,挺急的。小剧场:“第一次见面就扒衣服,本世子是那么随便的人?”某世子挑眉邪笑道。“既然不是随便的人,那你赶快起开!”她瞪着上方的他。“哦,忘了告诉你,本世子随便起来,不是人……”“混蛋,你给我起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异觉醒

    魔异觉醒

    雅痞青年陈以灵重生平行宇宙最火的游戏之中,本以为有NPC面板加成,无限强化自身,开启吊打玩家小朋友的异界人生。却没想到却被系(zuo)统(zhe)定义为最弱鸡初生玩家角色,还不带重生系统的那种....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灵气复苏时代的虎

    灵气复苏时代的虎

    看了一场流星,变成了一只老虎,还是动物园的老虎。 整个世界自从自己变做老虎开始,就完全变了。 鬼魂,妖类,灵兽,应有尽有。 本书不倾向于化形,如果想看化形泡妹子大概是看不到了。 也不是纯粹的战斗文,主要是胖虎的日常。 嗯,就这样!大猫决定奋起反抗!胖虎后援团:522074175
  • 诛心蝴蝶泪

    诛心蝴蝶泪

    “你一介凡人,遇见为师,可能是你尘世间如梦一场的机缘,为师赐你名,梦凡尘,你可愿意?”……是因此逆天改命,还是早有人设定这一切,何为天道?何故天道又无情?或许凡人只能多酬勤,实力尊卑,天道向来强者自诩有何不可?幻彩仙子,被欧乙仙尊指派下界,修习人界功法,是恰巧遇见梦凡尘师徒?从此漫长岁月,梦凡尘与幻彩,天真童趣,已磨灭,渐生疑惑,欧乙仙尊精心安排的这一切……梦凡尘道:“踏破虚妄,万法皆空,吾念永恒,道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狂暴宠物系统

    狂暴宠物系统

    【火热新书,百万追读】武者世界,强者为尊!而我林凡,光靠宠物就能碾压天下英才。
  • 娘子为夫帅不

    娘子为夫帅不

    人说倒霉的时候,连喝水都会噎死,我现在是彻底相信了。莫名穿越到这该死的古代,落后的要命不说,还让我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当起了奶妈!偏偏,这个男人还是个超级自恋狂外加大唐僧。镜头一:“娘子,为夫帅不?”某人手里拿着镜子,笑得一脸花痴。“帅,当然帅了,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啤酒见了都开盖…”“娘子,啤酒是什么酒?我怎么没喝过?好喝吗?娘子…”省略N字“…闭嘴!”镜头二:“娘子,为夫帅不?”某人趴在我床边看着我,笑得一脸灿烂。“帅,美过嫦娥,赛过貂蝉,胜过西施,拜托,行行好吧大少爷,让我睡一觉吧。”“娘子…你不要我了吗?你不喜欢我了吗?你已经讨厌我了吗?娘子…”某人两眼汪汪,可怜兮兮的看着我,好像我就是那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乖,不哭啊,娘子等会给你买糖吃。”镜头三:“娘子,为夫帅不?”某人声音低哑,两眼喷火的看着我,笑得一脸无害。“帅,非常帅,可是…你还小。”“为夫已经不小了。”“可是,你是人,还是男人。”我不死心的继续劝说。“当然,否则我怎么娶妻?”“既然如此,你就更加不能这样做,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信念一点一滴的远去,我的防线正在一点一点的瓦解。“娘子,这不能怪为夫哦…”就这样,那个不小心摸了我小手的男人被他打的鼻青脸肿,三天下不了床。【声明】因故事情节需要,本小说节选了部分历史背景与人物,但纯属戏说娱乐,请广大读者不要对号入座,砖下留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究!【更新时间:下午2:00——5:00之间,因工作在身,更新可能有时会比较慢,但是清风绝不是喜欢弃坑的人,亲们请放心看文!此文绝对会完美结局!】特别感谢舞轻寒给《娘子》一文做的视频,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做的很好:推荐清风已经完结的宫廷谋略文《绝色国师》免费滴哦,大家尽管看吧,那是小风第一次尝试写谋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飘雪的好文《驭妖》推荐风之孤鸿的好文《皇妃爬上凤凰台》推荐花花非公子的好文《嚣张丫鬟》
  • 穿越之鸠梦

    穿越之鸠梦

    叶宁自认为不是什么好人,任务失败,以为活不下来的叶宁穿越到了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朝代,而且被她穿越的女孩子好像并没有真正地死去……
  • 我要到下一个梦境去见你

    我要到下一个梦境去见你

    梁白十七岁那年,遇到了十六岁的乔池。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都活在黑暗里的梁白,在遇到了乔池后,整个世界仿佛在一点一点光亮起来。本以为会幸福的他们,却被上天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好像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尽人意,聚散离合,如果遇到你是今生今世的缘分,我就要把这缘分生生世世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