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700000024

第24章 沉潜于多元的现实之美——湖北散文的多棱镜(4)

叶倾城散文的涉及面可以说很广,也可以说很窄。生命行进当中一切事物,读、听、看、经历、思想,只要是被触动、被感动的都可以诉诸笔端,而一经归纳,叶倾城的散文似乎用“情感”二字几乎就能概括了。

叶倾城擅长情感的主题,缠绵的、热烈的、纯情的、伤感的,种种现实不现实的爱情故事在她的笔下一再呈现。在如篇名一般绮艳多姿的《十二支口红的颜色》里,叶倾城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套口红,有十二种颜色,十二种心情”,象征一个女子走过的全部情感历程——缘起、纯情、初吻、热恋、长相思、大婚、牵手、挑情、艳遇、惑情、共白头、来生缘。叶倾城习惯选择“情”作为表现的一个支点,去展现全面的人生,以及丰富的人性。从校园里美好纯净的青春情怀,到都市万丈红尘中的爱恨痴嗔,到岁月黄昏时的透彻与深情,借现世生活当中的种种悲欢遇离来探讨人生中平常而永恒的问题——你曾经爱过吗?你是因为爱才结婚吗?你仍然爱对方吗?

90年代流行的女性情感散文风气,是言情、白领、时尚、情调等元素的调和,真正的感情质地反而淡薄苍白。叶倾城能在同类散文中脱颖而出,就因为她所言的“情”并非纤尘不染而是浸溶了生活内容的,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自身在时光岁月里真正领悟了的。与其说叶倾城写出了千姿百态的情感故事,不如说她描摹了百转千回、丰富微妙的心灵世界,她的散文因此大多被列入“闺中密友”、“心灵鸡汤”、“心灵笔记本”等丛书。甜蜜的情感喜剧固然令人愉悦,悲剧更能动人心魄,但最使人伤感的却是生命当中那些难以言说的缺失怅然,一种长久的隐痛。叶倾城写得较多的即是这样的情感:爱而不能、擦肩而过、相见恨晚、此情不再。作者用文字一再惋叹,“爱,真的来过,可是到底是错过了。”(《最简单的语言》);“当年的猜想终于得到了解答,只是岁月早已更换了场景和剧情。”(《瞬间集》);“可以生死与共的爱情,为什么反而不能克服空间的阻拦?”《雪哭》;“爱若是钻石,婚姻便是熄灯,光与影刹那逃离,掌中所握不过是一颗凉浸锐利的石头。”(《但我的心灵寂寞了》)。话题未必艰深,但却多是人所感同身受的,可以引起内心的共鸣。

一个真正有潜力的写作者,相伴写作的总是对于生活的不断体验与更深的思索。在叶倾城随后的创作当中有了更深切的对于爱的理解、以及对于女性的体贴。比轻灵绮丽的爱情更为粗砺实际的婚姻进入了作者的视野,尤其是在二者的摩擦、冲撞、对立之间,一贯歌咏爱情的叶倾城已平和了许多。在《纸巾与爱》中,女主人公因一张纸巾的机缘终于作出了最后的决定:放弃心息相通富有激情的爱情,选择保留安妥温和的婚姻。叶倾城在此没有擅用崇高的道德的评判,而对这种选择给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还之以现实生活的平凡面目,“男孩给了她爱情,他却给了她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安全感。”婚姻未必就是“熄灯”,但其真相近于将爱情“让位于生活”,在柴米油盐、穿梭忙碌和些微的遗憾无奈当中包裹着一份暖意,“幸福一直静静地栖息在最简单的生活、最朴素的感情里。”(《年轻的冰淇淋》)叶倾城体贴的不仅仅是与自己同龄的年轻女子的情感,伤痛轻愁悲怨烦忧叶倾城曾用如诗如歌一般的语言说,“我掌心微痛,一定是我承接过你的悲伤;我在青山见沉默,可能是你正在地球的另一面思索;只因为我们都是女子,故而,常常承担共同的缺失和寂寞”。如《天鹅之死》将一个芳华已逝拼命挽留爱情的“无聊拙劣的闹剧”,展现中年女人的感情困境“濒死的天鹅”;《碎心鱼》“他从来没有爱过她,却跟他过了一辈子”一个女人的简单一生,无爱的、委屈无奈的、隐忍挣扎的。

不如说从成长的记忆、母爱、亲情亲情:《一个鱼头七种味》、《不肯死去的心》,成长的岁月与记忆:〈读星〉〈留痕〉〈时光沙漠〉〈也曾年少也曾狂〉叶倾城写“情”自是个中好手,但题材和手法的雷同却难免带来自我重复之嫌。叶倾城的魅力与枯燥都于此显现。如何超越自身,从更深厚的层次展现生活,是叶倾城写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叶倾城的魅力还因为她的文笔。叶倾城的语言和故事搭配得当,相互彰显。感情强烈、唯美铺饰,极其合适曲折百回的感情表达,把感受表现得铺张繁复,华丽绚烂。文风利落率性,如:爱上:“那一双傲岸自信的眼睛,却在看到她的刹那,如坚冰在阳光下绽裂,迸溅出春水初融的澄澈与温柔(《最简单的语言》)”初恋:“仿佛天堂之门訇然打开,生命忽然像黑白片着了色,无声电影配了乐,霎时间光彩陆离,笙歌处处,整个人是一种不由自主地融入,只是一路地沉醉、沉醉。”(《也曾年少也曾狂》)失恋:“从此世界在我眼前,仿佛一部老电影,全是暗黄的颜色。我整个人像一座被海浪冲刷的沙堡,垮下去,再也不能复原。(《我年轻的身体与痛》)”死亡:“生命至此,是一颗黑桑葚坠落,甜蜜、辛酸而完满的收束”(《你在必胜客干了什么》),将《一个写作女子的减肥手记》记录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一些报刊书籍读后感的短章还能有几分可读性,传奇的而又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如《第一百零一次求婚》、《待到石榴成熟时》。与传统意义上的散文不同之处在于,叶倾城的散文并非仅仅个人经验、情感的传达,不是独白的、倾诉的,而往往呈现出小说化、戏剧化的倾向,有较强的可读性。叶倾城散文大多有故事来支撑的,故事的主角是“他”和“她”或有名有姓者,作者则是一个旁观的全知全能的叙述人,间或以抒情与议论。《热带雨林中的食人树》、《凤凰只在夜里醉》《所谓色情男女》已经近于短篇小说,贾平凹曾说“小说是一种说话,散文是一种沉吟”(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而叶倾城的散文笔法是极其酷似小说写作的,文本都是“说话”,“沉吟”藏在文字里面。所以叶倾城转向小说创作没有什么障碍。她的小说《原配》、《心碎之舞》、《麒麟夜》受到台湾著名的皇冠出版社的推崇,并被认为“继琼瑶之后大陆最好的言情小说家”。

(二)象牙塔的内与外——麦琪散文论

麦琪也是一个业余作者,学生时代即已开始写作,迄今出版有《爱与咳嗽不能忍受》、《用耳朵喝酒》、《流金》、《寻找我们的传奇》等散文集。麦琪的创作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发展轨迹:初期散文清浅明丽,善感多情,随着岁月与经验的熔炼,渐渐将浪漫绮丽蜕变成低调内敛,质朴而智慧、简洁而隽永。

像许多散文写作者一样,麦琪也是始从书写自身出发的,或者回忆童年的往事,或者抒发青春的感悟,表达成长岁月过程中的喜悦与感动、爱与忧伤。这种依靠心性和情感支撑的写作因为贴己而显得容易,也因为容易难免鱼龙混杂。有些作品就失之于琐屑、庸常、直白,如《回头率200%》、《丑女》、《花凋》。好的作品往往是那些回望姿态的叙述,胸中有万千的感慨,落笔却闲闲淡淡、波澜不惊,将抒情性包裹在文意当中。如《留影》、《寒窗》、《辫子》,作者善于在貌似平凡的事物当中发现,拨响被触动的心弦,我们来读《我汲川上流》的一段,当“我”不期而遇二十多年前在幼儿园里听来的旋律时,“前奏响起,竟然是心谷的回音,与久远的记忆呼应,契合,丝丝入扣。我不能置信地呆了。是它?它原来在这里?二十多年来它杳无踪迹,空余旧影,谁知它还有重新现身的一天,在我眼前温柔、清晰、完整地展开。”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忆,也是属于时代的、集体记忆的一支潜流,作者将它表现得情真意切。

麦琪强调气质和灵魂,强调一种内在的东西。麦琪最大优点即是真诚与聪慧。尽管她的创作风格有由浅而深、由浓而淡的变化,但真诚聪慧却是其散文的底色,并且一脉相承、贯穿前后。真诚与聪慧的结合,使麦琪的文字能够天真而不矫情、俏皮却不显卖弄,摆脱了一般小女人散文小器琐碎、自恋夸张的通病。

与叶倾城不同,麦琪不擅编织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言情故事,反而注重单纯的生活面目、家常的人情事物,有人间烟火气息,更充盈勃勃的生机。象《寻找我们的传奇》、《林展才子记》、《美人如玉》、《王教授的面包房》等“校园记趣”系列,人,生动活泼,事,趣味盎然,文笔如清泉一般干净跳脱、流畅自如,表现出麦琪才情兼具的一面。《吃宴席》、《生火·煮水》则是另一种风格,情调质朴、意蕴悠远,将修饰减到了最低限度,线描的口语几乎可以称得上“纯粹”。只有对自己的文字有相当的自信,并无惧攀援写作的难度,才尝试这种“无技巧”,因为她确信,洗去铅华无须夸饰反更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吃宴席》叙写了在云南大理的乡村参加婚宴喝喜酒的情景,仅仅千字的篇幅,将白族民情风俗的一个小小侧面描摹得简练又鲜活:喜宴前一派暖融融的忙碌,但“大理的人家请客频繁,互相帮忙都要记工还工”;分批入席,未轮到的,即便到了也只能在竹楼下抽烟等候;席间的分菜最具特点,“一家的女人拿着筷子,分给对方看:扣肉一共八块,这边一、二、三、四,那边一、二、三、四。对方点点头。”“汤就不分了,不过谁要是率先把里面的肉夹走了,大家都恨他。”“那就大家心里记着,谁多吃了几块,最后就少分他几块。”……作者有好奇心,但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猎奇姿态,她的描述平等体贴、简约沉静,使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大理人的贫困、计较,而是他们踏实、明朗的生活面目,隐藏着关于文明与落后、城与乡的差别、独特性与一体化等问题更多的思考。

从某中意义上,《生火·煮水》可以看作是麦琪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每天煮开水,把将近二十个瓶都灌满”是患病的老父亲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作者透过“生火·煮水”这两个生活细节,体会到父亲担心、不安、紧张的情绪,及至他“不踏实的后面一定是怯弱、委屈、孤独”。散文的叙述非常节制有分寸,感情克制内敛,但通篇涌动着对于父亲强烈的深情和悲悯——“煤气是贵的,煤炭是便宜的,十块钱的煤也比一块钱的气便宜。但是热水是温暖的,安全的,必须储备的。”经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政治运动、时代变迁、生活的困窘、挤压,父亲,曾经拥有热情、理想、抱负,渐渐却变成了一个谨慎、卑微、固执、边缘的人。“生火·煮水”是父亲个体的行为,而其中蕴涵了一代人的写照。

散文的内涵,源于个体精神的丰富性。麦琪在《肥一个早晨》中谈到,“喜欢一切有趣的碎片,常常在没有故事性的妙语、掌故、情景、感怀之类……最能激发我的敏感性的地方就是这些碎片。”读、听、看,也是广义“经历”的一部分,文学、传记、电影、音乐,生活过程的所有触动都可以述诸于文字。比如,听好的音乐是“用耳朵喝酒”。有感于鱼玄机的独立个性,而有《追鱼》,女性的光彩和尊严《胡笳不本自胡中出》结合自己作为一个女性身份、感觉,对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历史记载上的蔡文姬进行甄别,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见判断,注重人物的心理层次和情感层次。《瞬间的慈悲》对蒋碧微其人其文评价,“她心思细密,文笔幽雅,她可能偏执,甚或矫饰,但应该没有撒谎,只看你读时能理解多少了。”孙多慈“很幸福,感情的来去她都做得很好……尤其好的是——她没有说什么,都留给自己了。”

“写作的能力于我是潜在或固有的东西,仿佛隐在山间的幽泉,它将往何处去,全由它自己。它流经的沟壑丘陵,或许也参与了决定,而我只有跟着它,把它尽量掬捧在手。它什么时候干涸了我亦无法。”麦琪的优长和弱势都是其“感性特征”。“世上什么都可以忍耐,唯有两件事不能:一件是咳嗽,一件是爱。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爱与咳嗽不能忍耐》)成为许多人认识并记住麦琪的标志性文字,她常常被认为是聪慧的。麦琪英文系毕业,她最好的作品是融合自己学养兴趣、专业特长的随笔,谈西方的文化、习俗,尤其是语言,文章简短不高深,话题小,选择的契入点也小,有学院的气质而无学院的作派,将自己真实的体验、独到的见解表述得明白如话,并饶有趣味。2002年在《杭州日报》开辟“法语课”专栏,如西方人对汉语的感觉的《那只老虎我买了》,《阴阳八卦》介绍法语名词的阴阳性,法文的繁复《香艳与朴素》、法文的精确《轻拢慢揽搂复抱》。

近来,麦琪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写作领域——文学随笔(专栏名称为“小麦的穗”)。麦琪的文学随笔并非标准的文学评论,而类似于书评和点评,往往随心、随感而发,点到为止放笔远阔,不乏真情与个性的见地,富有清新之气。《后宫的花园》比较须兰、赵玫、苏童的同题小说《武则天》,“须兰与赵玫把唐太宗皇帝写成神圣的、为武则天终生崇拜的一个伟男子,而身为男作家的苏童则消解了这种崇拜。他让武则天还是武媚的时候就停止了对太宗的想望,开始了对太宗的蔑视。”如《琼瑶之剑拔弩张》对于琼瑶的评价是中肯的:“虽然亦舒说过‘台湾的琼瑶说来都多余’,真要进文学史的话,她还得叼陪末座。她当然比琼瑶写得好,但既然同属言情范畴,艺术性的比较就退居二线了,只能看影响力和影响面。”评点名家如贾平凹的新作《猎人》系列(《画的新衣》)《女作家对女作家》《男版张爱玲记:林迈克》。

同类推荐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2016中国散文年选

    2016中国散文年选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由小说家,两届短篇小说奖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世旭选编。所选名家作品居多,更注重文章的美文色彩,可读性及历史厚重感。如:李国文的《李国文谈古论今》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洞察世事的睿智,于混沌的时世激浊扬清;叶兆言的《诚知此情人人有》是对掌故旧闻的娓娓解读;毕淑敏的《一念3000里》诠释着对生活的识见和温情;刘小川的《庄子的逍遥游》以活泼的叙述而使故纸堆中呆板的亡灵有了趣味;鲍尔吉·原野的《大地诗》其文字幽默而不失朴实,豪放而不失细腻。
  • 散文精读·朱自清

    散文精读·朱自清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简约洗练、秀丽和美。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收录《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绿》《冬天》《看花》等近40篇散文。它们都是进入朱自清文学世界的精品。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龙江当代新诗论

    龙江当代新诗论

    本著作是以黑龙江省当代新诗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思潮研究和作家个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探讨从1948年到新世纪以来的黑龙江新诗。大致分北大荒诗歌研究、石油诗歌研究,20世纪80年代龙江新诗研究,90年代龙江新诗研究,以及龙江女性诗人研究,等新诗思潮;以及,梁南、张曙光、李琦、桑克等诗人的专论;本书还将用大篇幅做口述史的研究,做诗人论的同时做诗人的系列访谈,张曙光、李琦、桑克、冯晏、庞壮国等等,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当下诗人共时态的诗学呈现。从整体性、系统性上说是一部目前为止,可以填补黑龙江省地域诗歌研究空白的作品。
热门推荐
  • 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

    什么!试婚格格!也就是挂着好听的格格二字,其实就是大婚前夜替真正的格格去试试驸马爷有没有隐疾的宫女!妈的!自诩绝不会出口成脏的于紫痕边骂边从床上跳起来。岂料额头狠狠贴上古式雕花檀木床的横梁。“咚”一声重响,她虚弱的身躯滑落到地上。※长乐城最繁华的大街。“公子,不知今夜可否与小女子春宵一度?”于紫痕伸出胳膊拦住原地站了三个时辰才好不容易看中的男人。“什么!”轩辕辰逸听到这句话也不禁一愣。这要求也太…太…惊世骇俗了吧…不禁再把眼前女子细心打量一遍。虽隔着黑纱,看不清她的容貌和此刻的表情,但凭直觉这女子不像是花街柳巷之人。那就是女子的脑子有问题?不可能!脑子有问题的女子怎么可能把这句话说的如此淡定?※“啪!”一记响亮的耳光迎面过来,于紫痕的脸上立刻多了一只手掌印。“贱人!别以为你踩了狗屎运被驸马宠幸,你就可以脱离了我的股掌。记住!我贺兰弘毅永远是你的第一个男人,你永远忠诚的人只该只有我一人”鼻子里冷哼出来的声音充满着浓重的警告意味。※“紫痕,你放心如果你没有地方可去,请记住我这里什么时候,境况都是你最理想的港湾。”一道温和的声音又一次在窗棂响过,然后消失在寂静的夜空…※她是倒霉穿越的试婚格格,她是多方宫廷斗争一箭双雕或一箭三雕计划中的那根箭。亲情,爱情,友情交织,且看她这根箭最终射向何方…^__*)嘻嘻…芸芸休息了好久,终于决定开新坑了,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 天谴羽衣

    天谴羽衣

    烛摇曳,风作响,案上置琴,未见人归……千年前,魔族掀起血腥的争夺之战,白皑战神为护弟子就此湮灭,红莺也随之破魂……千年后,玉兰成精狐妖庇护,念想柒山人、妖皆收,怎奈柒山掌门居然如此……?青涩花妖入山习武,却成了上仙厨娘???魔族再犯,疑点重重的往事即将浮出水面……
  • 收服头号花心总裁

    收服头号花心总裁

    自古以来,好战都不是女人的天性。可是罗培森总是搞不明白两次遇见叶嘉琳,她一直都是气势汹汹的,像一只刺猬,小小的身体爆发无限火力,让人联想到“动物凶猛”。依据罗培森看女人的经验,叶嘉琳绝对和美女无缘——人太瘦小,脸部线条不够深刻,又不会用打扮来掩饰自身的缺陷。所以罗培森可以很自负的认为叶嘉琳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出场是为了吸引他或者某个男士的眼球。但是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以那样的理由似乎也白痴了点。××××××××××××××怪怪最骄傲作品《婚后爱上我的总裁老公》甜蜜+小虐介绍我的新文:《偷恋绝爱总裁》本文绝对虐心!喜欢总裁文亲们可以去看看!
  • 康熙末年殖民者

    康熙末年殖民者

    一觉醒来,重生到类似康熙年间,并且为四省海关总督魏东亭庶子魏启元,原本登不上历史的人却帮助家族国家站立在世界的巅峰,康熙渐老,九龙夺嫡,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在这个大形势下帮助家族正确战队,选择了未来皇帝的阵营,同时创建了魏家商行,把权利扩展到世界各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确还是占领了那么多的殖民地,但是最大的股东却变成了一个华夏人,靠着系统给咱的帮助,用最廉价的商品为武器,以船舰利炮为后盾,杀向了全世界....
  • 大唐荣耀之神奇之旅

    大唐荣耀之神奇之旅

    大唐!荣耀!长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吧!人与人之间真是造化弄人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真武崛起

    在真武崛起

    一个宅男写手魂穿真武大陆,在探索武道的同时也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偶得武穆遗书,因修炼百战决,需战气入体,投身兵营,征战疆场的故事
  • 般若灯论释

    般若灯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直播之旅

    快穿之直播之旅

    面对特殊情况时是默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举起手中90米大刀,人生异地该如何生存,这是个好问题文案废啊,总之是个苏爽的人生升级故事辣,大概?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 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