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100000023

第23章 转型期湖北地区各文体研究(1)

概述

转型期湖北地区的各文体研究,无论是文体理论研究还是文体史研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与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湖北文学研究大体上呈现出某种共同性不同的是,转型期湖北地区的各体文学研究由于成果十分庞杂,较难以从某种共性出发来提炼、概括。因此,对于湖北地区的各种文体研究来说,论述的难度更大。为了展示湖北地区各文体研究状况,本章论述的逻辑要做出调整,更加侧重有特色的研究,并以各文体研究的著作为单位,一一来论说。转型期湖北地区的文体研究成就,主要在小说、诗歌两大文体上,因此,本章主要也就讨论湖北地区的诗歌、小说研究,以窥探湖北地区的文体研究上的成就与特色。

一、中国诗学理论的整体研究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进程之中,诞生了大量的诗歌理论批评,建构起了比较系统、丰富的诗学理论。湖北地区文学理论批评最有光彩的一页,就是对中国诗学理论的系统梳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湖北学人的诗学著作。这套诗学丛书系统地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诗学的阶段性特征和风貌,以及重要诗学范畴的产生与特点。这套诗学著作包括《先秦两汉诗学》、《魏晋南北朝诗学》、《唐代诗学》、《宋代诗学》、《明代诗学》、《清代诗学》、《现代诗学》、《当代诗学》。这套诗学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了更贴切地展示湖北地区诗学研究的特色,透视各个时期的中国诗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总体特征、发展脉络以及重要诗学范畴,在此以每本诗学著作作为论述的单元,详细评述。

《先秦两汉诗学》展示的是自春秋战国迄止两汉时期的诗学发展状况,该书把先秦两汉诗学分为先秦和两汉两个阶段,从政治实用和审美价值两个角度分别加以观照,从而充分发掘先秦两汉的诗学思想和美学价值。

先秦时期,在“称诗以喻其志”中诞生了“诗言志”说。“诗言志”被朱自清誉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作者客观地指出它的先天弊端即用政治实用目的完全遮盖审美功用。《先秦两汉诗学》认为“诗言志”虽然不属于严格审美意义上的诗学范畴,但却是中国诗学思索和发展的起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国诗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范畴之一。在把先秦“诗言志”实用诗学思想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过程中,作者充分肯定了先秦儒家经世致用诗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孔子、孟子、荀子无不把诗歌视为修身养性和巩固政治统治的工具。《先秦两汉诗学》精辟地指出,先秦儒家的诗学思想在高扬诗歌社会功用的同时忽视诗歌的审美意蕴,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也给中国诗学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先秦两汉诗学》发现,在先秦诸子之中,荀子的诗学思想与众不同:他既维护儒家正统思想,也坚持“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肯定诗乐中的情感性。《先秦两汉诗学》认为这是中国诗学开始向内发掘自身的审美机制的发端,在两汉诗学中,这一诗学思想得到延续和发展。

在谈到两汉时期的诗学思想时,作者指出中国诗学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而将偏执实用的先秦诗学构筑为以政教为中心的诗学体系,并强化了诗乐的教化作用,确立“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刘汉王朝的建立,政治上的统一带来南北文化的融合,围绕着屈原及其作品展开了中国诗史上的第一次论争。《先秦两汉诗学》对这一论争加以举重若轻的审视和分肌擘理的论析:“它是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一次碰撞,更是审美诗学意识同儒家政教诗学传统的一次较量。通过论争,不仅恢复并确立了屈原在中国诗歌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了此时期人们普遍觉醒的审美意识。它表明,中国诗学开始突破政教诗学的束缚,直向审美诗学走去。”(孙家富:《先秦两汉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第80页。)作者的这一观点建立在丰富史实的基础上并以精深的学理性,有力地反驳了一般以政教诗学体系来概括两汉诗学的观点。

魏晋南北朝诗学是中国诗学萌芽、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魏晋南北朝诗学》既对六朝诗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作宏观的纵向勾勒,也对具体的诗学范畴加以细密辨析。《魏晋南北朝诗学》的前两章探究六朝诗学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前提,指出东汉“党锢之祸”直接使儒生士子习经致仕的传统道路受到摧毁性的打击,随着定于“一尊”的儒家统治思想的崩溃,有着独特审美价值的玄学因而受到广泛地接纳,精神思想较为自由。加之老庄思想的巨大影响,诗歌创作空前繁荣并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创造和开拓。一些诗人和诗论家,以敏锐的眼光关注诗坛的发展变化,从不同的角度阐发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就使得魏晋南北朝诗学较之先秦两汉时期有长足的发展,对当时诗坛和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魏晋南北朝诗学》将六朝诗学的发展依次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安正始时期、两晋刘宋时期和齐梁陈时期。同时,《魏晋南北朝诗学》还对每个时期重要诗论家及其理论主张作出精当的剖析,并阐述其对诗美学的贡献。《魏晋南北朝诗学》指出:在诗学发展的建安正始时期,六朝诗学确定了其基本的理论内核,即诗学由注重政治教化转向把审美作为最高追求。在魏晋南北朝诗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魏晋南北朝诗学》突出陆机“缘情绮靡”的崭新诗学标志,指出其对以理为美的传统诗论造成极大的冲击力,拉开了中国诗史上“情”、“志”之争的帷幕。在魏晋南北朝诗学第三个阶段,《魏晋南北朝诗学》指出六朝诗论自觉地向内转来探究艺术审美特征,并对当时四个诗学派别进行详明切实的评析。更重要的是,《魏晋南北朝诗学》另出新意,发掘陶渊明的诗学主张,阐明其把玄学清尚自然的人生哲学与乐志称情的创作态度统一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超尘拔俗的人格精神。

《魏晋南北朝诗学》在后面两章对具体的诗学理论范畴作出探析。作者从本体论视界对六朝诗学进行深度阐释,透析了玄学本体论的价值意义及其对诗学从文、史、哲中走出来而趋于独立的重大推动作用。作者指出玄学的审美人生格调和思辨性的思想方法确立了六朝诗论以审美作为最终追求,而六朝诗论的核心问题也正在于此。六朝诗学正是以玄学本体论为基础,以审美人生格调为价值取向,在摆脱外部束缚同时完善自身审美机制的过程中而趋于独立和成熟。从“主体论”、“主客体论”、“形式论”、“语言论”、“声律论”、“对偶论”和“典故论”等几个方面,《魏晋南北朝诗学》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诗学面貌,总结出魏晋南北朝诗学的主要特征。

唐代诗学虽然不如唐代诗歌那样辉煌壮丽,但也有很大发展。《唐代诗学》从总体上观照,指出唐代诗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征:一、突出诗性特征。多以精到的直观把握和诗性评论描述来进行理论阐述,形象直观的同时欠缺理论上的系统性和深密度。二、借助选诗,用评点的方式表现诗学主张和诗美理想,直观、形象、针对性强,但是缺乏理论上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三、对诗学核心范畴的创造性把握和凝定。对“风骨”、“意象”、“兴寄”、“韵味”、“声律”、“属对”等诗学核心范畴独到的阐释成为唐代诗学最为精彩之处,从而奠定了唐代诗学在中国诗学史上的位置。《唐代诗学》考证了“风骨”论在唐代的历史发展。还对中国诗学典型思想“意象”、“兴象”、“意境”等作出了深入的讨论,深思它们的发展、变化以及特征。《唐代诗学》通过“风骨”、“意象”、“意象”等诗学思想的阐释揭示了唐代诗学的主要特征。

宋代诗学论著繁复,蔚为大观,尤以诗话为盛。《宋代诗学》从总体上观照,指出宋代诗学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一、唯理主义倾向,宋代诗学具有唯理主义的特征,以理趣取胜。讲求思辨、格物穷理的宋明理学渗透入诗学领域。二、审美的细密化倾向,这与宋代学术与艺术的细密化密切相关。宋代诗学范畴细化到诗意、诗情、诗味、诗趣等问题。三、取舍的兼收并蓄倾向,“宋朝开放的态势是宋朝诗学繁荣的时代基础”(张思齐:《宋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四、丰富复杂的态势。宋金元政治上相互并立,文化上相互渗透、互补、融合,宋代诗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丰富的局面。与宋代诗学蔚为大观的局面相辉映的是,《宋代诗学》恢宏大度的写作宗旨:“意图将宋代诗学置于中国诗学的历史坐标系中作考察,而力求言之有据;置于世界诗学的坐标系中研究,而力求准确。”(张思齐:《宋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宋代诗学》分章节依次对“诗意”、“诗情”、“诗味”、“诗趣”、“诗画”、“诗禅”、“以理论诗”等诗学范畴作出深入细致的探讨。关于“诗味学说”,《宋代诗学》看到宋人在诗味的追求上,以自然平淡为正宗,“味长于气胜”是他们对诗味的终极追求。经过梳理,《宋代诗学》发现“诗味学说”虽然并不勃兴于宋代,但在宋代经过自身的逻辑发展进程而自成体系,成为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西方文论有很强的可对接性。《宋代诗学》有力针砭了只有印度才有“以味论诗”的说法,确立中国味论诗学应有的位置。作者注意到了对严羽提出的“诗歌别趣说”所包含的诗歌创作呼唤形象思维的思想。《宋代诗学》还谈到了宋代独特的“诗画关系学说”,作者将这一学说与华兹华斯的见地做比较,从侧面将宋代诗学与世界诗学接轨。总之,作者致力于细心斟酌宋代诗学的价值,确立其在中国诗学和世界诗学中应有的位置。

郭绍虞曾经说过:“一部明代文学批评史也就成为文人分门立户,标榜攻击的历史。这样,突然增加了文坛的纠纷,然而文学批评中偏胜的理论、极端的主张,却因此而盛极一时。”这种看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明代诗学风貌。明朝开国以后开始了汉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明代诗学以古典主义思潮的汹涌澎湃为基本特征”(陈文新:《明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明人以盛世汉唐为荣,在诗学上尊汉唐抑宋元,以古典的审美理想对抗诗的理性化和俗化倾向。如何具备大家素质超越宋元与汉唐并立成为明人苦苦思索的问题,明人因此具有浓郁的大家情结和渴望有所建树的焦灼心理。明代诗社此起彼伏,论争异常激烈,种种主张锋芒毕露,这正是郭绍虞所说的偏胜的诗学特色。对于如此纷繁复杂的明代诗学,《明代诗学》作者秉持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作为创作的指导,明代诗学的效用是有限的。但作为对中国古典诗的审美特征的辨析、归纳或质疑,其成就堪称辉煌,至今仍然不乏魅力。”(陈文新:《明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页。)作者细密地辨析明代诗学范畴,尝试建构明代诗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将明代诗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纵观明代诗坛,从明代诸家——台阁体——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明末诸家及遗民诗,流派纷呈,理论见解迭出。《明代诗学》在大量鉴别与吐纳史实史料的基础上,从诗“贵情思而轻事实”、“诗体之辨”,“信心”与“信古”、“清物论”、从“格调”到“神韵”等五个方面来厘定明代诗学的理论范畴。具体展开时,不仅概括其美学蕴涵,而且对其生成过程和在明代的发展作系统考察,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来建构较为系统的明代诗学研究。

《明代诗学》之后,陈文新于2007年推出了《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作者坦言这本书是在《明代诗学》的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但是细细咀嚼全书,可以感受到作者这十余年间孜孜不倦的学术努力与愈加深厚的学术功力。与前书相比,该书更具理论灵魂与哲学深度。

《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上编“阐述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以时代精神的变迁为切入点,相对齐整地划分出三个阶段”(陈文新:《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与明代社会前期、中期、后期的时段划分大体一致。作者另发新声,用“乡愿哲学”代替“保守主义”来界定明代前期的文化特征。该书的上编部分在前书的基础上对整个明代诗学进行了理论提升与哲学观照,侧重在哲学与诗美学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这部分不仅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也可以称得上现阶段明代诗学研究领域内的华彩篇章。下编《明代诗学的主要理论问题》在与前书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更加明晰了学术研究方法,以“同情之了解”作为基本的学术信念。

总体说来,《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视野开阔思路新致,史的通识与论的深思浑融无间,原典阐释与理论创造整合一体,思理严谨,论析精深,会通熔铸,集中显示了作者的学术特色。

《清代诗学》展示的是17世纪中期清朝建立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爆发期间诗学的发展状况。闻一多先生说:“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际上只是一部诗史。但是诗的发展到北宋也就完了,南宋的词已是强弩之末,就诗本身来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元遗山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更不必提了。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无谓的失败,无非重新正视一遍那挣扎的徒劳无益而已。”(转引自李世英、陈水云:《清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这种看法,自有其道理,前人创造出辉煌的诗歌创作成就并形成的诗歌审美规范,清人难以超越。不过,《清代诗学》睿智地指出,迥然有别于宋代诗学偏胜的特质,清代诗学是以扬弃、折中为特征的,整部清代诗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演进、变化的历史,也是清人在难以企越的前人成就中,艰难开辟自身的诗学发展空间的历史。

《清代诗学》把清代诗学放入清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网络中去考察,加以深入地辨析,从而厘定清代诗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主张“诗史说”和“诗主性情说”的清初发轫期;(2)标榜“神韵说”的建设期;(3)推崇“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的争鸣和繁荣期;(4)清代诗学的转折期。

同类推荐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

    本书收入王尔德两部著名的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石榴之家》,是唯美主义童话的代表作。作家除遵循一般童话中应有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以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他的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心之美”、“灵魂、肉体与心灵”等重大命题,而且在童话写作形式和内容表达两方面都取得突破,取得实绩,创作出“世上最美的童话”。
  •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宏讲《史记》,仇鹿鸣讲《世说新语》,汪涌豪讲“唐诗”,侯体健讲“宋词”,姜鹏讲《资治通鉴》,吴震讲《传习录》,郜元宝讲《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带你领略3000年人文经典之美。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儒家到道家,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千年不断。自先秦开始,这些经典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了解和感受。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热门推荐
  • 玫瑰绽放的年代

    玫瑰绽放的年代

    十七岁的抗联女战士柳芍药双亲都被日寇杀害,为了护送她到苏联学习,十五名抗联战友牺牲在黑龙江边。在柳芍药的生命中,杀敌报仇成为她唯一的生存目的!石钟山“激情三部曲”终篇,“女版石光荣”的长篇小说。从30年代到80年代,半个世纪的时光,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的经历的辛酸成长史!
  • 鬼护士

    鬼护士

    孟宇凡在住院期间和夜班护士讲的一个离奇故事,魔婴、猫妖,诅咒令整个县城为之色变,究竟是人为,还是猫妖?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最强星界系统

    最强星界系统

    少年赵羽被害却意外穿越异世大陆,在宗门林立,妖兽横行的大路上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弱肉强食!赵羽却系统加身,各种绝强功法,无数武技法宝,铸就赵羽无敌之道!
  • 初恋41次

    初恋41次

    这个系列的写作动机特别单纯,就是有一些故事想说给一个人听而已。那个人觉得喜欢,我就感到快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野心。这样的写作过程,居然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我想文字是一个矢量,如果没有急欲倾诉的对象,再大的数值也无处安放。文字的宿命是从落下笔尖那一刻开始,就不再属于书写者——它总有要献给一片天地,一个群体,一个灵魂。
  • 娱乐圈之逆途

    娱乐圈之逆途

    夏星辰小时候过着公主一样的生活,却在那一天,梦想中的世界轰然崩塌。于是她拼尽一切,带着复仇的火焰,势必要向这个世界讨回一个公道。她没想到会有那么一个人,在她身旁默默守护,护她周全,融化她周身尖锐的寒冰……
  • 铁笛子

    铁笛子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50年7月由上海汇文书店出版第一、二集,至11月出版第七集。结尾处作者有言:“本书至此暂告结束。要知小铁笛子、大侠祖旺学成出世以及前途紧张、新奇情节,请看《无名侠盗小铁笛子》、《翼人影无双》。”
  • 宴安鸩毒

    宴安鸩毒

    影后宴安庆功宴上喝断片,一觉醒来发现从不离身的戒指不见了。天知道这戒指关乎她演技的秘密。宴安结合假设排除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最终确定嫌疑人为她的顶头上司南浔,上司的上司盛又泽,和她的影帝同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