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100000061

第61章 (5)

寄欧阳舍人书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三句。是一篇纲领。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古之铭志必勒之石。或留于家庙,或置之墓前,其义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史兼载善恶,铭独记善,所以异也。○此段申明“与史异”句。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严,敬也。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此段申明“义近于史”句。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此段言衰世铭不得实,起下段“当观其人”意。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铭以人重,此句为通篇关锁。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徇私则不公,惑理则失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又从“观其人”翻出“公与是”一语。见今世之铭、并其义之近于史者,亦失之矣。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此一转,徐徐引入欧阳公身上来。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公。于众人,则能辨焉。是。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辨之甚难。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而是。议之不徇?而公。○此以见必畜道德者,而后可以为。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从道德侧到文章。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此以见必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而后可以为。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此段申明能尽公与是,必待畜道德而能文章者,下便可直入欧公。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可直入欧公矣,偏又作此一顿,文更曲折。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千里来龙,至此结穴。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挽上略顿。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兴入声然不知涕之流落也,,伤痛也。○波荡。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收转,感慨呜咽。其追希祖德,明不明之际也。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即感恩图报意顿住,下乃发出绝大议论。正是铭与史异用而同功。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遥应前段警劝之道。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铭一人而天下之为父祖子孙者,皆知所警劝,其为美更多于作史者。“数美归于先生”一语,极为推重欧公。若徒为己之祖父作感激,是犹一人之私耳。

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以感欧公者。所论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承欧公来书之教而加详。愧甚,不宣。并结出自惭意。

子固感欧公铭其祖父,寄书致谢,多推重欧公之辞。然因铭祖父而推重欧公,则推重欧公,正是归美祖父。至其文纡徐百折,转入幽深,在《南丰集》中应推为第一。

赠黎安二生序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提苏轼说入。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点出二生。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俊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叙出二生之文。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一总顿住。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通篇意在勉二生以行道,不当但求为文词。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插入安生,妙。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因“迂阔”、“解惑”二句,生出下两段文字。

予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自负不少。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迂阔至此。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叠一句,妙。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一段答他“笑以为迂阔”句。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应前错落有致。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一段答他“解惑于里人”句。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照起作结。

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子固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生入道。读之觉文章声气,去圣贤名教不远。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秦昭王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入秦,献之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以献幸姬。幸姬为言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夜半,至函谷关。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追人。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有能为鸡鸣,而鸡尽鸣,遂得出。○立案。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陡然一劈。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驳得倒。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断得尽。○疾转疾收,字字警策。

文不满百字,而抑扬吞吐,曲尽其妙。

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两非今所谓贤人者,见其俱以古处自期也。○分提。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先翻“同”字。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次点“学”字。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接上“相似”,总点“同”、“学”。○合写。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空中立说,句法变换,自成隽永。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醒发“同”、“学”二字,先后缀映,百倍精神。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尝云尔。此处微分主客,是文家点题法。夫安驱徐行,吝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车践也。舍二贤人者而谁哉?写出两人阶级,到底只用合发。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插入自己。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结出别意。同学兄弟,每每若此,言之慨然。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正文只此二语。

别子固而以正之陪说,交互映发,错落参差。至其笔情高寄,淡而弥远,自令人寻味无穷。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浮图,僧也。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叙出所由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通篇借游华山洞发挥,故先点出洞名。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伏篇末案。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闲文生趣。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点前洞,是宾。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点出后洞,是主。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隐下正旨在内。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已上叙游事,笔笔伏后议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借此以喻学之深造。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顿宕。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归结在此一句。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文情开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应前洞。险以远,则至者少。应后洞。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接入主意。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翻跌尽致,亦以曲折递下。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挽上“拥火”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应“咎其欲出”句。而在己为有悔。应“悔其随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无悔与讥,便是有得,真论学名言。○一路俱是论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

予于仆碑,应篇首。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无限感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直至此,方点明学者。记意寓体,收拾已尽。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点四人结。

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点得有致。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略顿。宝元仁宋年号。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长才屈于下位者,不堪展读。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尝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一句断。下发议。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阻龉语固宜。龃龉,谓不遇也。○此是另一种人,提过一边。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似说许,又似不说许。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税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韩非工说而发愤于韩王,李广善战而终诎于汉武,千古恨事不少。嗟乎!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收上,妙不说尽。

君年五十九,以嘉仁宗年号。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指范、郑诸公。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感慨不尽。

起手叙事,以后痛写淋漓,无限悲凉。总是说许君才当大用,不宜以泰州海陵县主簿终。此作铭之旨也。文情若疑若信,若近若远,令人莫测。

同类推荐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本书收入四种崇明地方名人著作。《秦约诗文集》是辑录了秦约的诗文作品;《海运奏疏》收录了沈廷扬关于开海运的多封奏疏;《求己堂诗文集》是清末崇明诗人施彦士的作品,乃合《求己堂诗集》与《求己堂文集》而成;《沈汝梅诗文集》则是辑录了民国著名教育家沈汝梅散见于地方报刊的诗文作品。四种著作并收入了辑录的相关生平传记资料。
热门推荐
  • 坏孩子不是我

    坏孩子不是我

    十六岁的陈木遇见了十六岁的颜晓夕,他说:“暮霭沉沉楚天阔,我是陈木!”后来,十七岁的陈木遇见了十七岁的楚天天,他忘不了颜晓夕,但他还是说:“我们两个名字连在一起刚好是暮霭沉沉楚天阔!”而那时颜晓夕还没说出来:“我叫颜晓夕,人有祸福旦夕的夕。”她们往后一别就是一整个青春。
  • 夕尘光影

    夕尘光影

    女主角池非非是一个有着轻微双重性格的女生,很极端,有时候对自己身边所有人都很善良,有时候却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所有人,在池非非初三那一年遇到尹子默的时候,她以为她这一辈子非他不爱,她也深深的相信,尹子默总有一天也会爱上她的,却在高三那一年的时候,池非非发现尹子默爱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盛末蓝,整整四年的单恋无声无息的结束了,不甘心的池非非找来一群人去吓盛末蓝,可是过程和结局总是让意想不到,一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足以让池非非用一生去悔过。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人,爱或者不爱,都会发生一些让人始料未及的事。
  • 鲲天志

    鲲天志

    懵懵懂懂活二世,奇奇怪怪得金指。慌慌张张入江湖,坎坎坷坷踏仙途。心心念念逝红颜,冷冷淡淡斩诸天。红妆笑魇深情意,誓为侠义守人间!受命于天!君当如何?谓侠!求仙!问情!
  •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2008年是作者进入高校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进入高校前,他先后在两家企业工作十多年,担任过驻外分公司经理、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等职。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书中内容大多都出自亲自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本书从情商培养、情绪管理着手,旨在让人们深刻认识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将心理产生的消极倾向尽力弱化,维持生活的正常进行。对于正常人来说,负面情绪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实际上是人类自保的必要措施。因此,本书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不要一味克制;在面临过多的负面情绪时,我们也只需要把负面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其消极方面的影响。
  • 相府繁花

    相府繁花

    前世,林书儿因继母算计,错把蛇蝎当亲人,将所有爱她的人拒之千里,当成仇敌,最终家破人亡,自己亦凄惨赴死。再次重生,她定然不会再重蹈覆辙,将那些个蛇蝎一一揪出,千倍返还!而那些深爱着自己的人,这一世,她定然不会再让他们失望!
  • 昏暗的光

    昏暗的光

    双塔镇往东六里地,微山湖的支流檀香河紧挨着双塔矿缓缓流过来,水深三米且是墨绿色的。河的两边,平坦的麦子地金灿灿地伸展到了距离河岸八百米的双塔矿,到了近前,麦子地灵巧地绕过煤矿,接着又是一马平川的金黄色。岸边的杨树因为河水的滋养每年都以十公分的速度往上疯长,枝叶又滑嫩又苍翠,形成了长长的两溜荫凉。要是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杨树叶就会落下厚厚的一层,加上雨水浸湿过的原因,人走上去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而到了朦胧色的傍晚,野兔也会从金灿灿的麦子地里跑过来,坐在树叶上乘凉。这时,知了的鸣叫声盖过了麻雀们的争吵,还有叫声奇怪的布谷鸟也好在这里乘凉。
  • 林克

    林克

    平凡的小子,梦想做一个伟大的骑士。可是一次小小的变故,让他的美梦换了一个方向。那么,他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他又会给这个和平的大陆带来什么?
  • 幽冥寂丒

    幽冥寂丒

    父亲的离去,母亲的死亡。让她痛不欲绝……六年后,她重新回到这里,“天道之网,疏而不漏”她又是如何报仇雪恨,站在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