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500000002

第2章 辨证论治的起源与形成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

历史上中医的辨证方法不同,对于“证”也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中医的“证”。辨证源于《内经》,《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按“藏(脏)居于内,形见于外”,从患者的外象来推论“证”的,《内经》产生于周秦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之际,所以脏腑辨证具有鲜明的哲学特点。之后张仲景把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具体结合于临床,创六经辨证,从而确立了辨证论治体系。“博采众方”,以求效为主,每个汤方都有相应的证,只要有此证即可用此汤方,常称“汤证”。以汤辨证亦属辨证范围,故称之为方剂辨证。《伤寒论》以后,一直到隋唐五代,辨证论治原则的运用并没有显著的进展,但对疾病的记述和处方用药的依据,大部分已不是以病名或个别症状为主,而是发展到在病名之下分列若干不同的证候组合为处方的根据了。明清之际,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称之为“诊病施治”,周之干在 《慎斋遗书》中称之为“辨证施治”,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中概之为“辨证论治”。1954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朱颜在《中华医史杂志》上撰文《中国古典症候治疗的一般规律》,谈到中国古典医学症(证)候治疗的一般性规律,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证候治疗”,为次年提出 “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1955年,任应秋发表了题为《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体系》的文章,首次明确提出“辨证论治”

这个概念,说明中医学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中医的证候绝不同于西医的症状,中医的证候完全是施治用药的标准,而西医的症状,不过是描写病人的异常状态,殊非诊断治疗上的关键。”

随着中医临床的医疗实践和中医理论的形成,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逐渐产生和完善起来。现在中医学者认为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即确定现阶段属于何证的思维加工过程。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准确的证名。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创造了许多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这些辨证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总结了认识疾病证候的规律,它们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和补充。

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从而辨别病变的位置的表里深浅,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的阴阳类别的辨证方法。八纲是分析各类疾病共性的方法,它是其他辨证方法的总纲。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八纲证属于纲领证。

病因辨证是根据病因学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各种病因侵入人体所致疾病的各种证候的辨证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疾病当前证候的辨识从而推断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即所谓“审证求因”。

实际上是对证候的性质做出判断。

气血津液辨证是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对照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特点,通过分析,判断疾病当前病理本质中是否有气血津液亏虚或运化障碍的证候的辨证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八纲中的寒、热、虚、实辨证均是用以确定疾病当前病理变化本质属性的辨证方法,也称病性辨证。其中寒、热、虚、实证候是病性辨证的基本证候;六淫、疫疠、食、虫等病因及气血津液变化所致证候是病性辨证的具体证候。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病位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和联系规律,是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脏腑辨证的内容比较系统、完整,生理、病理概念均较确切,纲目清楚,内容具体,有利于对辨证思维的指导,也有利于对其他辨证方法所述证候实质的理解。因此,脏腑辨证是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是整个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用以明确疾病性质和部位的辨证方法。

辨证论治思维观察的是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去治病。至于它也讲究“治病求本”,但是,它把治病求本当做治疗原则,就是说治病要把表面现象的根本病因找到。由于很多病情没有症状现象供它分析,这就使它受到各种局限,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有缺陷的思维方式。

治病求本,是《黄帝内经》的思维方式,它主张治病要从根本上治疗,这与今天西医对因治疗是一致的。它主张热则寒之,寒则热之;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谨守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司天,在泉,四时,五行,以及治病不分东西南北中,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等,灵活机动而不失根本,不偏方向,思维始终指向疾病根本。

这种思维方式产生于《易经》,现在各行各业几乎都能运用,要抓住本质,以人为本。在治疗中,中医更是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许多医案均为明证。

金元大家朱丹溪的一则病案,在医史上被传为美谈。同窗叶仪患痢疾,病情严重。朱氏了解到叶仪平日与人交谈多,中气虚,又因工作忙,常常饥饿,接着是饱餐,形成了积食……朱氏于是确立了一个独特而大胆的治疗方案:不急于止痢,而是用参、术、陈皮、芍药等补药十余剂,对叶先行补益,补得叶仪一天比一天病重,痰窒咽如絮,昼夜痛苦呻吟,濒临气绝,私下与二子诀别,众人皆传叶仪将死。而朱氏对此视若无睹。十余日后,经过诊脉,煮小承气汤(泄热通便,治痢疾,是《伤寒论》中的经方)二剂给叶仪喝下,病人顿觉从上而下皆十分清爽,病竟渐愈。朱氏对别人说:如果我不给他补足中气,他怎么能承受得住我这两剂小承气汤?

随着医学的发展,多学科研究中医的不断深入,辨证论治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和泛系理论的引入,赋予了辨证论治新的含义。传统的辨证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中医临床的需要,因此,对“司外”

以揣“诸内”认识,不论内容、方法上,都有变化。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基因检测等)的运用,对于揭示疾病的本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前人不可想象的。各种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结果也悄然被人们纳入“辨证”

的范围,使传统的宏观辨证开始进入微观,辨证论治也有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双重含义。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

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医临床诊治水平。如早期根据临床三大常规(尿、血、粪)的结果,在血常规中白血球增高时,于辨证中加清热解毒药;对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根据血糖升高而按中医“消渴”论治;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则按“便血”论治等。使中医在所谓“无症可辨”的情况下有了辨证的依据,对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是一本有关科学养生方面的畅销书。作者试图解决人们提出的“怎样养”的问题,力求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和最佳效果。可以说,只要您掌握了怎样养生的方法,也就掌握了通向未来长寿之路的金钥匙。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热门推荐
  • 快到游戏里来

    快到游戏里来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是一个惊奇且公平的游戏,希望你喜欢!
  • 雪中悍刀行8:剑仙尽低眉

    雪中悍刀行8:剑仙尽低眉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悠悠洪荒

    悠悠洪荒

    悠悠洪荒,天地浩荡,不知何久,不知何长。混沌开辟,众仙化形,玉京开讲,紫霄传道。大道有常,天地间谁主沉浮?万物变迁,又藏有多少隐秘?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无量量劫,亦不过弹指之间。这是一部,神话的史书。企鹅群号:580237913欢迎大家加入
  • 落尽桃花月已西

    落尽桃花月已西

    一个是大义凛然,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女少阁。一个是玩世不恭,万事保全自身为天理的小侯爷。她是京中抓人的兵。他是盛名天下的贼。无意之间,她窥破了他盗帅的身份,眼看着大贼到手天下全有,那人却不紧不慢的道:“我们合作吧。我保你升职加薪,业绩稳妥。”后来……每天都会有小贼到衙门报道。业绩提升了,升职加薪了。她望着身边淡然饮茶的人,默默叹道:“你真是你们行业的耻辱。”再后来……她要与旁人成亲了,小侯爷破门而入。“侯爷今夜前来有何事情?”“今夜是盗帅。”“偷什么?”“偷你。”再再后来……孩子出世了。“爹以后要把你培养成天下第一的贼。”“娘以后要把你培养成天下第一的兵。”
  • The Story of My Heart

    The Story of My He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姑娘与右先生

    左姑娘与右先生

    网恋,真的可以吗,从游戏认识并且熟悉。如果告白的话会同意吗?以为是缘份……
  • 退役后摆起了地摊

    退役后摆起了地摊

    林木很无奈,不当英雄了,被自己妹妹嫌弃赶出家门摆起了地摊,每天吃苦吃累的也赚不到多少钱,这种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直到有一天……一群入侵者的出现,让林木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只听他啧啧出声,说道:“这群家伙应该挺肥的,宰一顿!”喜欢的朋友点一个收藏吧,谢谢!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姐姐是圆神大人

    姐姐是圆神大人

    “魔法和奇迹都是存在的。”曾经,一个少女以自身为代价创造了奇迹,终结了所有魔法少女的的悲惨命运。鹿目圆香,一个本应被永世铭记却被世界遗忘的名字......在圆环之理闪耀的第十四个年头后,一个被无限空间选中的少年带着对姐姐的记忆与思念,踏上了寻找鹿目圆香的路途。
  • 墓春已凉忍冬以暖

    墓春已凉忍冬以暖

    她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女儿可惜生错了地方。八岁的时候翻山越岭卖白菜遇到了他,之后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流落在外杳无音信。十二岁成人礼的时候他为她杀了人跑出小镇。后来,为了父亲的病,她流落在大城市,最终为了父亲的病不得已嫁给当地变态富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