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1000000005

第5章 让3个人做5个人的事,领4个人的薪水(1)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往往习惯于“人多好办事”、“人多热情高”、“人多力量大”的思维原则,但现代化公司往往是跨区域、跨国界生产,这就需要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进行分工协作,不仅仅关系到个体的效率,更关系到团队系统的运转。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往往会出现效率提高的逆反效应,为了维护自尊,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表现出逆反的态度,具体表现为“与领导对着干”、“顶撞上司”。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企业管理者,不妨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毕竟多一个人就会多一分成本,此外,那些多出的人还会干扰踏踏实实干事的员工。所以,出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需求,管理者一定要因事设人。

众所周知,德国大众汽车是一家蜚声国际的大企业。因为前任老板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导致该公司的亏损创下了近10亿马克的纪录,这一数字远远大于9亿马克的股金,大众汽车也一度因此濒临破产。

就在这种背景下,施米克当上了大众的老板。为了扭转亏损困境,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第一项措施就是整顿老板班子以及相关人员。在亏损的情况下,他居然冒险借债3亿马克作为补偿金,态度坚决地把公司人员由原来的112万减少到93万人,一举清除了那些因循守旧、争权夺利、不干实事的管理人员,从而为公司的崛起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现在,大众公司的事业如日中天,正是得益于施米克的改革。

当然,在企业内部裁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管理者在裁员的时候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来,精简人员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司整体的优化。只有整体得以优化,才能最终形成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新的命运共同体,才会促使公司结构的合理和公司效能的最大发挥,从而获得最佳的效益;二来,一定要妥善安排好相关的各类人员。精简人员要态度坚决,只有“四个人的饭三个人吃,五个人的活三个人干”,公司的效率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才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绝大部分企业都无力支撑庞大的人力开支,过多的员工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令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下决心精简人员,敢于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员工,让组织保持高效。

022不要听话“木偶”,重用能干“刺头”

众所周知,中国的企业大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管理者往往不按市场规律出牌,接受不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喜欢搞“个人英雄主义”,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从来都是“唯命是从”,根本不开展团队决策。正是因为这种思维的守旧,不少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上都是低眉顺眼的“奴才”。

于是,一些管理者便一边抱怨人才匮乏,一边对人才抱以敌意。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正确的意见,对于老板的命令并不一定会买账,因此变成了管理者眼中的“刺头”,纵然满身才气却往往不被重用。

某建筑公司的总工程师于某历来喜欢那些顺从的年轻人,28岁的桥梁工程师小张在他手下工作已经长达两年了,对与小张同批进入公司的人,他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加薪或升职,只有小张一直在原来的岗位上不温不火。

实际上,小张没能晋升并非是专业能力不过关,尽管年轻,但进入公司的两年里,他多次主管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凡他经手的项目,完工后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他办事认死理,不管领导说什么,他都一根筋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因此常常和总工程师抬杠甚至吵架。

作为公司的总工程师,于某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一个年轻人处处和自己叫板,所以他重用了那些听话的下属,而把小张这个有能力的“刺头”晾了起来,所以两年过去了,小张一没职务,二没住房,薪资待遇一点没涨。

前不久,小张参加了一场学术交流会,他出色的专业技能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赏,可喜的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建筑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愿意高薪聘请他担任桥梁建设的总工程师。凑巧的是,于某负责的一个项目出了问题,公司上下没有一个人能解决,这时,他想起了小张,当他找到小张时,人事部门已经批准了小张的离职申请,回想起当初,于某不禁后悔不已。

实际上,像小张这种能干的“刺头”在企业中并不少见,他们专业精,有事业心,但往往棱角分明,不仅不会表现得像奴才一般听话,还经常“顶牛”。这种人不会与上司套近乎,与领导的意见相左也是常事。

他们不被领导喜欢,所以往往得不到重用,但实事求是地说,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便是“刺头”,也要大胆重用,否则很可能因此错过优秀的人才。越是听话的“木偶”越缺乏创造性,在工作上也很难有大的成就,所以不妨重用那些能干的“刺头”,给人才一个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023员工是风筝,制度是线,老板是放风筝的人

有人说,一个好的老板要学会放风筝。风筝的这头是老板,风筝的那头是员工,而连接老板与员工的那根线则是制度。这句话包含了三个含义:给员工自由,用制度管理,领导者要负责调控二者的关系。

每一个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期望自己能自由自在地翱翔。他们期待自己能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有所作为。这时候,老板就应该让员工以自己的方式来达成工作目的,而不是去给予束缚。风筝本就应当飞翔在空中,如果只是被挂在墙上欣赏,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给员工机会,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风采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胸襟和气魄。

但是,每个人都想要完全摆脱束缚,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需要制度这根线来拴住员工,让他们有所顾忌。

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中指出,“制度”被视为约束个人的自利行为、防止社会落入自然状态的重要手段。这并不难以理解,人人都愿意获得更多,但是获得不能建立在他人的损失之上。现代社会已经摆脱了丛林法则,而摆脱的方法就是通过制度的制定。

以加尔布雷斯和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后制度主义者,在旧的制度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替代新古典“经济人”假设的“规则人”假设。他们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并非要追求理性最大,相反,其行为多数按照既定的规则和制度行事,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效益最大化。

一个企业有多种制度,例如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考评制度。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限制下级和上级的行为,让他们无法为所欲为。制度给员工的活动划定了界限,在界限之内可以自由飞翔,但是一旦触碰到边界,就会被制度所束缚。

比起制度,老板的作用更像是一个看不见的手。当制度太过紧绷,让员工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老板就适当松松手;当员工飞得太高,老板就拉拉绳子,不要让线断掉。领导艺术就在这一张一弛之间体现。领导不需要亲自参与生产,也不需要时刻调整制度,老板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手段。

例如人情,就可以成为制度以外的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没有预见到的情况作出处理。适度的“法外开恩”,也是公司运作的“润滑剂”。比如,员工在流程上违反了规定,按照规定你追究了他的责任,扣了他的绩效,但是下班之后,你们便可以好好地沟通一下,说明情况,甚至领导做东喝上两杯,员工心里的阴影和不快肯定会慢慢消除。

没有风筝,放风筝就成了一纸空谈;没有线,风筝也许在一时飞得很高,但是终究会被风无情打落。而如果没有那只抓住线的手,整个系统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凭借这个系统,员工才能在竞争大潮中如鱼得水,自由驰骋。

024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与员工同甘共苦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清楚员工工作的初衷,尽管我们周围不乏“不差钱”的富二代,但绝大多数人仍是普通人,他们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若想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只有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赢得他们的真心,从而建立起一个紧密团结、唯领导马首是瞻的队伍。

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都想干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显然,光靠领导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力下属出力、卖命,那么他们又凭什么竭尽全力地为领导者打天下呢?很简单——“利益”。领导者要想驱使员工,就必须在物质上毫不吝啬,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然而人是极其复杂的动物,单靠金钱物质是收买不了人心的,更换不来下属的忠诚。明智的领导者懂得与大家同甘共苦,这正是他们深受员工拥戴的根本原因。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家能和员工共苦,却不能同甘,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极其愚蠢的。作为在商界颇有名气的管理者,苏宁老总张近东对“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的道理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

张近东深知:能和员工同甘的领导才是一个好领导,随着苏宁的发展壮大,他的身价也是不断攀升,但他并没有忘了那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张近东毫不吝啬地拿出一部分股权,用于奖励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他先后将股权分配给南京总部的数名高管,为了稳定各地分公司的管理团队,他还制定了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奖励制度,只要分公司的高管表现突出,就有机会获得一定比例的股份。

这种奖励措施,使遍布全国各地的苏宁分公司管理层紧密地团结在张近东的周围。和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做法,不仅打消了管理者担心被“辞退”的后顾之忧,还有效地减少了人才“跳槽”现象的发生。

张近东的这种慷慨举动,大大强化了各地高管对苏宁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同甘”的政策将众多的“职业经理人”一举变成了“事业经理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调动。

对于管理者来说,与员工共患难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当企业面临内交外困之际,共渡难关是唯一的出路。为了蝇头小利而“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不仅会丢掉大批人才,还会让员工凉了心。没了得力下属的拥戴与支持,职位再高,最终也只能成为光杆司令。

025批评员工之前,先进行自我批评

对犯错的员工进行批评、训导,是企业领导人的主要工作之一。从管理的角度讲,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只有对下属的行为进行变相地引导,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高效。但从员工的情感来说,批评是一件令人反感的事情,管理者一旦批评不当,很可能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甚至激化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管理者只会批评员工,对于自己身上的毛病却视而不见,所以员工常常与领导唱反调,不管怎么批评,下属始终吹胡子瞪眼,根本起不到教导的作用。所谓“领导”,通俗一点说就是领头人,一个连自我批评都不知为何物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别人?甚至要求别人接受你的批评和指责呢?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与其多怪罪他人,不如多做自我批评。

凯文刚刚在一家网络公司走马上任,作为人事经理,他自认为不是一个求全责备、对下属过于严厉的领导,但一些工作中所产生的实际情况,却令他苦恼不堪。

这家网络公司主要依靠广告盈利,为了挖掘员工工作潜能,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凯文对公司的人事安排进行了十分细致地了解和深入研究。一系列调研结束后,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并不适合他们所在的岗位,他们时常会犯错误。遇到这种情况,凯文通常会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具体的工作失误,实际上他的批评针对性很强,既没有冤枉员工,也没有言过其实,但效果却难遂人意。

没有人认为凯文是一个好领导,因为他总以自己为中心,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在给大家挑错的同时,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不久后,那些常常被他批评的员工陆续辞职,就连工作任劳任怨的助理,也因为饱受批评丧失了工作积极性。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职员的大规模辞职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作为人事经理,他不得不承担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自以为是,总是一厢情愿的以自我为中心是所有管理者的通病,一旦员工与自己的期望相背离,就要拿出“批评”的大棒加以驯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员工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最起码的人格尊重,所以管理者在批评员工之前一定要先自我反省,设身处地从员工的角度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批评而导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恶化。

同类推荐
  • 华为管理:任正非的12堂管理课

    华为管理:任正非的12堂管理课

    华为,从当年的深圳小厂到如今的商业巨头,任正非是如何做到的?本书从用人、制度、危机、合作、影响力、供应链、方向、成本控制、流程等12个方面,多个角度展现了华为的发展历程,以及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心得,并加入了任正非的部分精彩语录。书中阐述的华为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尤其值得每一个企业家和个人学习、借鉴。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2季)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2季)

    这是一部趣味性很强的管理书。作者作为大型汽车销售集团的资深行政总监,通过自身数年来在工作中的见闻,以及在管理中的钻研和探索,写下了一系列的管理心得,这里是第二部,节选了其中的62条。这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中高级管理者和小企业老板,又因为作者随笔式的写作方式,加之幽默、调侃的文字风格,使本书同样适合广大的年轻职场人阅读。
  • 赢在责任

    赢在责任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责任,就是赢在职场。责任是员工与企业缔造双赢的关键;责任是员工在职场获得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如何培养、树立、增强内心的责任感?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

    别输在不懂营销上

    本书按照推销的进程来安排顺序,从塑造推销员的基本素质说开去,将接近客户、寻找和开发客户、产品介绍、说服沟通、再次拜访和持续销售缔结合同、客户服务、营销策略等每一个环节中最可能犯的错误毫无遗漏地展示给读者,使推销人员在推销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够避免此类错误。
  • 商业领袖的七副面孔

    商业领袖的七副面孔

    成功者的面孔是可以复制的,那么,创业成功者到底有多少副面孔呢?答案是,七副。时间面孔:成功的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生力军和时代的英雄。然而,你要扮演好这些角色,首先就必须成为一名时间的管理者,你不但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还要管理好员工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人性面孔:任何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人性都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领袖面孔: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关键中的关键就是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圈子面孔:有句话说得好,圈子对了,事儿就成了。狼性面孔:互联网大咖、百度CEO李彦宏说:“百度现在需要狼性精神。”艺术面孔: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商场上的艺术家,你要想跨进成功企业家的行列,那你就必须不断去修炼自己的技艺。创新面孔:这是一个讲求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乔布斯、拉里佩奇、马云等成功的商界大咖都有着杰出的创新能力。
热门推荐
  •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冷王邪宠:萝莉小皇后

    骑着毛驴,敛点钞票,屁颠准备闯江湖,但半途竟杀出个男银,还卷走她唯一的小花裤!咋办?赖上他求圈养呗……当萌翻小萝莉错入宫,调戏了美少年太子,亲了妖孽王爷,偷走了皇帝的宝贝爱妾!咋弄?调戏了要负责,亲了要偿还,偷了还要赔上自己?爱咋咋地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娱乐圈都以为我们结婚了

    全娱乐圈都以为我们结婚了

    晚宴现场,李安然被舞台灯具砸了头,经纪人着急,粉丝着急,赵卿着急。第二天,李安然出院了,经纪人放心了,粉丝放心了,赵卿郁闷了——因为李安然疯了。谁能告诉她,面前这个口口声声喊她“阿卿”的男人是谁!李安然:我还没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法律意义上讲,你是我老婆。赵卿:等会儿,这不是我的小说剧情走向吗?论入戏太深的男主是如何一步一步当上舔狗的。
  • 哈利波特与幸运之子

    哈利波特与幸运之子

    罗素穿越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叫德安德里·罗素,是一个衰落魔法世家的唯一继承者。当然,作为穿越者,他发现自己每天都可以使用一次福灵剂的效果……可这个效果的副作用有点出乎罗素的意料……在奇幻诡谲的魔法世界,罗素怎样才能把握住命运给予的机会呢?书友群373868099,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 萧总又要撒糖啦

    萧总又要撒糖啦

    一家三口,一个比一个不靠谱,老妈玩游戏,老爸是赖皮,一个游戏人物设计师,一个高层老总,一个花痴乱叫老公,一个游戏坑,一个腹黑总裁,一个游戏玩的吊炸天,一家三口在周旋,看谁可以坑过谁。
  • 当年晋日

    当年晋日

    本书从司马懿的身世写起,用幽默的语言叙述了《晋书》中的内容,以纪传的方式叙述晋朝这个凄美的时代。喜欢历史的同学进群:374199060
  • 白金人生

    白金人生

    北美华裔大枭沈辰意外身亡,重生回老家17岁的高中课堂。明亮的教室,熟悉的班主任和同学,还有住在老式居民区里的年迈父母。这一世,他决定做个好人,堂堂正正,活出个人样来。
  • 美食大暴走

    美食大暴走

    深夜,期待已久的人气外卖终于到了;打开盖子,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你饿了,狂吸着口水拍下照片并在朋友圈里深夜放毒;各种有关‘无耻’的回复占据你的视线,你很满足,拿起筷子正想一饱口福之际,却发现外卖小票上写着一条奇怪的文字,(温馨提示:用餐时请勿对着镜子!!)书友群:115641704
  •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全新修订精华版,潜心打磨,去芜存菁。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自北宋立国之始,辽宋便处于对峙状态。宋太宗继位后,平定南方,国力因之大盛,一改之前对辽守势,出兵灭了北汉,挥师伐辽。高粱河之战是辽宋主力首次正面交锋,却成为两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1004年秋,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大有一举灭宋的架势。但最终两国议和,订下著名的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年间,辽宋不曾兵戎相见。北宋进入繁荣期,出现了宋朝三百年间的盛世——咸平之治。其后,皇后刘娥摄政的天圣朝、脍炙人口的仁宗朝相继来临……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王蒙、张晓风推荐阅读。东汉末年,汉室羸弱无能,黄巾之乱爆发,群雄并起,军阀混战。在这个背景下,刘备、曹操、孙权逐渐崛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就是历史上承东汉、下接西晋的三国时期。书中根据三国史实和大量民间传说,相互穿插,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向读者展开一幅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