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1400000018

第18章 高中生活

文/美东路上

上了高中与以往不同的是,步子无顾的加快。而变的不知名的平淡,出奇的平淡。使我觉得欣喜,晚间又觉得一种昏暗的震撼。

路旁的楼房子,车子,人行……清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总觉得被什么包围着,就连呼吸都有些难为情。

走在路上,我是很小心的,走在路边。白天走小路,晚上走大路,无论怎么走,我都显得老实。发型,服型,与我走路的姿态并不相适。

上了高中以后,家的味道也突兀不见了。往日的激动温馨的归路,已不覆存在。心中早已有了莫名的喜与忧,伤与痛。学校还在坚挺的坐着,走进它,比以往走进中学时,更有种冲动感,有种平淡的充实,充实的让人喘不过气,面红耳赤。

有时星期,找朋友去玩。走在路上,忧愁顿时涌上心头,再也高兴不起来,像是颓败的野草,没有了兴致。

注定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的生活全铺在了一条一条的路上。

自习自习像是一支曲子。起初动听,中间却是恶狠狠的,再也读不出英语单词。心中对学习的前景充满了惆怅和茫然,却又毫无知觉。正在这个时候,一种莫名的力量,命令我掏出了阴冷哀伤的小说书。一页一页的揭下去,永不感到乏味。越来心越平和,认知,情绪时光的波动,狠狠地刺着我跳动的心,像是极冷的寒气,穿透了我的骨髓,冻死了我的热情,冷漠一直给予别人享受。然而哀伤只有我来吞噬,泪水也只有风帮我擦干。

课间课间,我很少出去,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这个样子了。以前,HN下课时常来找我。HN是我的一个朋友,刚开学认识的,我把他当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最近因为些琐事,交往少了许多。课间没人陪我,我陪着蠢蠢欲动的心唱歌。一阵一阵的澎湃,像是温柔的雷,和蔼的闪电,轻轻的敲打,小心的照亮我,我的心。唱不到声嘶力竭,上课铃如风暴一般,带走了愉悦的喧响,留下一片一片的白,大把大把的喘息。

体育体育我常参加,但不如列。我不能见太多的人在一起蹦跳,见到了,我浑身就发毛。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个样子。也忘记了,在什么时候,我完完全全的变了。半年前认识的朋友,现在见了我,说,你变好了,你变酷了,你变冷漠了,你长帅了。还有说我变坏了。总之,我不像以前的我了,他已经死了,杳无音讯。者说是,失去了音讯而悲伤。

在体育课开始入列时,我悄悄的走开,不想打搅任何人,背对着同学看麦田。尽收眼底的是一片一片的青绿---青与黄茫的挣扎。但是我毫无知觉,继续往前走,走进枯涸的河中。坐下来看,看那些微小的土粒组合的坎曲,看那些枯黄颓败的野草组成的哀伤乐队。风拨动它们的弦,阴冷,明媚,风和阳光,都向我靠拢。这才感到舒坦,点亮了眼睛,但只是暂时,然后走回队列。

有时体育课刚开始,就开始自由活动。操场西边不远处,有HN租的房子,我就去了那儿。现在HN大多不进班上课。也不知道他要做些什么。他把们打开,一声不响的又回了房。我躲在院子里的一个角落里,打开钉在墙上的水龙头,喝了几口水,嗓子像被针挑似的又疼又痒。点燃一支烟,对着下落的水吐烟雾。水汽和烟雾,混和着,又分道扬镳的飘呀飘呀,飘上天空,然后被风吹散。烟灰土被右中指弹落,重重地砸在水底,又被薄而不停流动的水冲去,不留痕迹……一支接一支,直到眩晕,直到当天计算好的生活费,快出了问题。于是就吐出最后一口烟雾,看着它与水汽飘散。然后,侧脸喝几口水,涮涮嘴,最后关上水龙头。走出大院,锁上大门,朝向同学们走去,或回班,或回住所。

音乐音乐,本初我不喜欢,自从我被忧愁缠绕了以后,莫名的力量命令我去听音乐。我无法抗拒,最终被征服于旋律,征服于歌声。我也渐渐的学会了唱歌。

几次同学们说我唱忧伤的歌好听,光从脸上就看出了淡淡的哀伤。我唱起忧幽的旋律,应该是随意从容,尽管心中紧张,手抖啊抖的。但我心中想吐出的旋律终被吐了出来。几乎一丝不剩,却又永吐不尽。这可能就是岁月的旋律终究会留在人们的脸上,身上,皮肤上,文字上。

音乐总是在人们孤寂时,成为人们的“爱友”,后又成为心情的永恒。音乐的内涵在升华,人也在成长,衰老,最后消亡,音乐却不会。

朋友(一和我几乎有些日子未有接触。HN和我一样,是个男生。但他的性格和我完全相反。

我和他迎面而行,而后擦肩而过,头也不回,身着两个方向。我们不停脚的,最终头也不回。

我有点想哭,突然又迎面而来一个,一年以前民中的一个朋友,互不欲言,擦肩而过。怎么就成了这样呢,朋友为什么就变成了陌生人,终于忍不住地掉下了几滴泪花儿。重重的砸在地上,驳起斑斑的泥土。

后来,朋友这个概念,像是呼吸着黑色的叹息,往往会留下伤痕。所以我再也很少交朋友,更喜欢了孤立。

使命我也毫无袒护我的曾经。我曾经辍过学打过工。中二开学后不久,辍学了,看过我写的墓坑。远方的人,都应该知晓。辍学后,由于SARS,闲着无事可做,像只该拉出去枪毙的悠闲的蚂蚁。

后来,我来到了县城读中三。可我太厌学,可是后来又喜欢学习了。你们知道吗?很少人知的。我不袒护我的曾经,告诉你们,我喜欢一个女孩子。她的成绩很好,我想追赶她,想上同一所重点高中,同一所大学……天真的想法,后来全部破碎。心中光明的憧憬被黑幕掩埋,活生生的埋掉。之后我又开始厌学,不,应该是恨学。又是在梦中,儿时双亲的育言,断涯文章的再现。梦醒,放弃者一无所有,最后走到断涯的边界;奋斗者官名利禄,失去的会在身旁……我不得不去奋斗,学习,继续上了高中。

在高中未开学的某个晚上,和往常一样,失眠。心中的义愤填膺,惆怅累累,在指尖颤抖,索性下床,啼笑开始发泄。我的写作,被过往的累积拉开了帷幕。

以前我的写作,纯粹是自私。现在至少我认识到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至少我还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已经四面楚歌,写作成了我的使命。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青年一代,毫无崇大的理想,那你们就错了。因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往往就是我们青年一代肩上扛着使命,臂上拖着理想,社会才猛然间发生巨大的变化。跨时代的,具有标记性的飞越。

使命任何人都得有,只是早些感到,晚些感到罢了。

如若我是哑巴由于早晨常迟到,家长请了几次。结果,奶奶就来给我做饭。

奶奶的到来,我甚是反感。常有意志与烦意的争执,最终还是说了些伤奶奶心的话。看她哭了,我方才后悔,甚至早些已后悔。如若我是哑巴,我只能落泪。

打从小,就由奶奶照顾我,疼我。谁知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学会伤她心了。布满她额头的皱纹,蹉跎的脸旁,辛酸的喘息。我只有无言,如若我是哑巴,我只能落泪。

当同学问我,你奶奶来给你做饭了?我点头,嗯。谁又知,明了我的内心已有稍许尊严腐蚀。当我回老家,邻里之间问我,少华在哪上的什么高中呀。我无言,听得出这样的口气纯是讽刺,不过他们没说,上个劣高中,还搭个人去做饭……他们没这样说,这样已够仁慈了。我应该感谢。

我习惯了一个人独处,打搅了我,倒成了不好。即使对我出于好意。

我真不希望琐琐屑屑成为恶性循环,如果真是,如若我是哑巴,我只能落泪。

朋友(二许多人说老师是我们学生的真挚朋友。但我认为他们不是。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本质上就有着一种隔膜。

老师可以训斥学生,老师可以惩治学生,可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可以给学生制定多种多样的制度。而学生不能。

有时学生要求老师点什么时,他们会反驳的说些让我们换位思考。那我想说句,不要把教育的本质搞错,不要成为教育制度的机械执行者。这两句是好听的,委婉的。

我还想说,我不认识的,被老师开除惩罚的学生都是我的朋友。那些人被开除了,教育者认为他们是害群之马,开除了可以给其他人一个安逸的环境,给其他人的利益获得,创造条件。试问谁有权力牺牲某个人而把获得的利益给他人。我正大光明的说,没有任何人有这个权力。

在学校,小学,中学,现在是高中。教育者不是真正的唯一的让我们学生们获得智慧,不应偏重于智力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做人,做有道德的人。

教育制度的混乱执行,那么这个执行教育者,就失去了做人的本质。那还怎么去教育学生。教育制度的错位,是人为的,看不清隐藏起来的是伤,是痕。然而教育制度的本身,也存在着问题。

“开除”,这个制度,为什么犯了学校的禁令就被开除。最根本的教育者的目的想教育每个学生学好,但为何开除,开除之后,被开除的怎么受到反省后的教育。教育制度,不,是教育者剥夺了被开除学生的受教育权。往往被开除的人,就容易产生内心不平衡,对社会有了攻击的念头。到头来,孰是根源,到头来,全部是伤是痕。

太多太多的话,我想吐尽,终究吐不完,吐不尽,留着残根。不过这样也好,我可以无穷无尽的写,说。写给朋友,说给朋友。

一个人和某一个人做朋友,都去撑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陌生人。和阳光明媚的人交友,他们会感到我铺天盖地的忧伤,会吞噬他们。和阴冷的人做朋友,他们会说我更阴冷。每句语言,都直插心脏。

和老师做朋友,我很少想过,就最近音乐老师把历史老师的罪行,说得淋漓尽致。当场心血来潮,涌动的是黑色。尽管我跟历史老师的关系倍好,这些全变成了讽刺。该拉倒时就拉倒。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想过和老师做朋友。

还有些随和我的人,就是你怎么说,他怎么附和。结果把你宰得血淋的。真的懊丧。

见到了以前几个要好的熟人,几句便结束了相见。然后我又跑去网上找他们。聊得网络超载。背起黑色的书包,说声再见,然后走掉。走出网吧的门口,点燃一支烟,顶着黑色的夜气,踏着漆黑的公路往回走。偶尔被车前的灯光照的光亮。像是一个匆匆的归客。精疲力尽的苟同黑色的夜潮,蠕蠕的流淌。一个人蠕蠕的往回走,一想到明天还得早到学校,不知不觉中加快了归途的脚丫。

同类推荐
  •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女子永远是一个时代最浪漫的印记,是战火纷飞、时代变迁中最绚丽、最妩媚的那一抹记忆。民国女子,才情兼备,风流潇洒。婀娜多姿的旗袍,掩盖不了他们新民意识的觉醒。她们是站在旧时代里,最早倚门外望的那一群风流人物,敏感、细腻、多情。约会民国温婉才女,触摸一百年前,清新和风情兼备的那个年代。
  •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

    给感情一把尺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充闾文集:素心幽寄

    充闾文集:素心幽寄

    《充闾文集:素心幽寄》收录了王充闾先生自1987年6月至2014年7月的与友人来往的信件,语言风趣幽默,却饱含深意。不仅囊括了对文学的探讨,亦有生活趣事等。言辞恳切,兴致勃勃之时往往还会赋诗几首,随信赠与友人。本书年份跨度较大,能更好的体现出在不同时代,王充闾先生不同的心路历程,非常值得阅读。
热门推荐
  • 左手,右手,我

    左手,右手,我

    从我见到你的那一刻起,你既是我的安慰,又是我的痛苦。你是我,我是你,你我不过是左手和右手。
  • 同学修仙吗

    同学修仙吗

    9012年了,该修仙了。同学,修仙吗?包吃包住包分配哦。
  • 蜂巢交通

    蜂巢交通

    这是一个近未来风格的短篇历史向科幻作品,作者构思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结构的高效率交通方式。
  • The 3 Gaps

    The 3 Gaps

    Franklin Covey cofounder Hyrum Smith shows that what stops us are gaps betw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want to be.
  • 不朽帝尊

    不朽帝尊

    仙域大帝厉问天,在夺取无上仙典混沌天经之际,遭遇兄弟背叛和多位大帝袭杀,意外陨落却又重生在天命大陆的一个废魂少年身上。这一世,且看他如何逆苍穹、抗天命、镇仙域、雄霸天下!
  • 然然今天也要加油吖

    然然今天也要加油吖

    她回国了。不苟言笑的他性情大变,整日挂着一副笑脸。什么?媳妇迷上了直播?!快快快,你们去用礼物把房间刷爆。什么?媳妇又迷上了游戏?!快快快,你们把游戏高手都给我弄来,我要打游戏。什么?媳妇又迷上了演戏唱歌?!快快快,成立一个娱乐公司给她玩玩。一旁的公司员工:老板,我们要投诉!时遇:投诉什么?员工:你们老是撒狗粮,我们快被撑死啦!时遇:那就继续吃。员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惊!高冷总裁突然笑容满面,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请期待后续。
  • 海洋大道谜事

    海洋大道谜事

    17岁的少年詹森·亨特差点被一辆奔驰卷入车轮下。车中跌出一位美貌女孩,询问他是否受伤。可还没等詹森作答,她又被拽进车里疾驰而去。詹森的直觉告诉他,女孩遇到麻烦了。第二天,詹森无意中在海洋大道69号的某扇窗后又见到了那名女孩,但当他想上门拜访时,却被告知并无此人。詹森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叫上小伙伴马克和大卫,决心追查此事,却不想由此踏入了险境……该作品荣获南非2010年度Citizen/Pan麦克米伦青少年小说奖。
  • 异世神级大佬

    异世神级大佬

    这是一个无限动荡的世界。这是一场缘于异世界的冒险。因陆研的到来,就此拉开序幕。然而迎接他的前方,又将会是什么……让我们视目以待!
  • 奶油泡芙味的喜欢

    奶油泡芙味的喜欢

    包小米的毕生理想就是,过一个一日三餐平淡安宁的生活,直到有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包小米苦恼不已包小米瞅了一眼正专心致志给她吹头发的男人:“哎,我本想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现在好了,我得过一个被人羡慕嫉妒恨,甜到齁鼻的幸福人生了。”男人默默的无语包小米的生活很“艰辛”因为总要幸福到苦恼~
  •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