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2700000004

第4章 奈何(3)

顺治传令工部铸铁碑立于十三衙门。(清初设内务府管理皇族事务,顺治十一年裁,置十三衙门,至十八年裁,仍置内务府)以后,将此碑立于内务府所属院、司公署,起到震慑之效。在内廷的交泰殿也立有这样一块铁碑,提醒帝后远离宦官。

有鉴于此,清朝宦官为祸的现象比明朝大为改观。晚清虽然管制放宽,出现几位著名太监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权倾一时,作威作福,但他们的影响跟明朝的权宦相比还是有云泥之别,只不过是较为受宠的奴才而已。

明清两代太监多出于直隶(河北)一带,非家境贫寒,走投无路者,不愿做此非人之举。太监入宫后受敬事房管制。新太监要拜有地位的太监为师,学习在宫中当差的礼节规矩。内廷每座宫殿都有数量不等的太监侍应,负责管理本宫殿的陈设和洒扫,随时听候传唤,承应各种差使。

太监们平素居住在宫殿旁边矮小的值房中,晚间轮班坐更。除了犯错会受皮肉之苦,清宫内务府慎刑司对太监的逃亡、自尽都规定了严格的惩治制度。在宫中当差,大多数太监都命途悲戚,到老来,处境凄凉,难以善终,飞黄腾达者为极少数。

这个紫禁城中人数最庞大的群体,实质上至为可怜。如脚下的青砖一样,他们在入宫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被人践踏的命运。

【肆】

很明显,这世上懂得奇货可居的不止有吕不韦。明英宗遇上的蒙古人同样深谙此道。说起来,20岁刚出头的朱祁镇虽然受小人蛊惑,犯下几乎不可挽回的大错,但他并不是个窝囊废。他被俘之后气度从容,镇定自若。他奇妙而独特的个人魅力,让他在当俘虏的日子里,也没有受到非人的侮辱。

朱祁镇的性命暂时保住了,可彼时的大明朝不啻天塌地陷。一个死太监策划的一场莽撞的亲征,让老祖宗攒下的家底没了大半,皇帝被俘虏了。(死了倒还好,断了后顾之忧,大家再想对策。)由于王振出征之前带走了全部的明军精锐,此时京城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兵。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城下。

亡国的阴影真实地笼罩在众人头上,朝臣们心慌意乱。有人提出南迁,保住半壁江山也比玉石俱焚要强。这种想法,在北宋靖康年间也曾出现过。宋室南渡的后果,无须我再赘述。

只要试想一下,当年北宋王朝面对外族铁骑的惊恐,就可以想象出遭遇国难的明室有多艰难!宋室还有皇帝在位,大明朝的皇帝却已经沦为敌方的人质;宋室还有民心可依仗,明朝却刚刚遭遇了一场心有余悸的溃灭,人心涣散;而今日明室面对的蒙古铁骑兵兵力远强于当年的金兵。

更重要的是,明朝从“仁宣之治”的繁华鼎盛陡然跌落到“土木之变”的仓皇,20万人化作劫灰。巨变之下的怆痛,对这些曾经自信满满的,自称天朝上国的人而言,是何等的幻灭!

人心惶惶的关键时刻,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于谦不是匹夫之勇,历史证明,他不仅有这样的志向,也有这样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那个特殊时期,是于谦挽救了大明的国运,堪称国士无双。国不可一日无君。为免受制于人,绝了瓦剌人以英宗要挟大明之念,于谦和众大臣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六日,英宗的弟弟、代理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景泰,是为代宗。与此同时,23岁的朱祁镇“荣升”太上皇。

城外,铁骑嗒嗒,剑锋所指,意在大明。终于,还是到了图穷匕露的时刻,拔剑相向吧!决一死战,保家卫国——除此之外,绝无退路。京城守住了!人质失效了!瓦剌傻眼了!皇帝也可以过期作废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本来还打着长期敲诈勒索的主意,现在偷鸡不成蚀把米。真是郁闷啊!也先无奈求和,一年之后,“太上皇”朱祁镇被放回。没有百官相迎,没有百姓跪拜,没有仪仗,没有礼数。只有两匹马,一顶轿子。迎接朱祁镇时,场面无比的冷清和冷淡。

在全军覆没,被瓦剌俘虏的时刻,朱祁镇以为是绝境……在被瓦剌挟持叩关,在烽烟战火中流离的时候,他以为是绝境……在被明朝放弃,在塞外吞风咽沙的时候,他以为是绝境……可是,一次次地濒临绝境,朱祁镇悲哀地发现,命运对他的调戏和给予他的考验远未结束。

他从未放弃过归国的信念。孰料,等他回到北京,回到紫禁城,才是真正的身陷绝境。

仅仅时隔一年,再见紫禁城,再进紫禁城。去时他是一国之君,归来他已分文不值,成为这天底下最多余的人。这种身份和心境的落差,足以摧毁任何一个人。悲哀的是,朱祁镇只能默默接受这种变化。因为,这一切的变故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最悲哀的是,除了接受现实和忍耐,他不能做任何事。最最悲哀的是,没有人来告诉他,这种绝望的煎熬,会持续到何时,也许直到死才能解脱。

“太上皇”的回归是令人尴尬和不安的。当年的“代理监国”现在成了代宗。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朱祁钰对朱祁镇的归来报以极大的戒心和敌意。他无意交还帝位。

面对王位的诱惑,古时的兄弟贤者相信人格信念高于一切,争相推却不就,不是离家出走,自谋生路,就是结伴隐居,老死不被政治左右,他们神圣高洁的品格可以被奉为传说。可惜大多数人做不到,已经尝到皇权滋味的朱祁钰更难有那样的高风亮节。

更何况,他有非常名正言顺的理由:朱祁镇被俘之后的烂摊子是他收拾的,凭什么这个闯了滔天大祸的人回来还能做皇帝?留他一命就已经仁至义尽了!肯接他回来,已经很念兄弟之情了。

如果不以道德来绑架他,设身处地想想,朱祁钰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正常了!甚至无可厚非!毕竟,皇位不是可以分的家产,兄弟之间好商量。这是天地间唯一的东西,没有商量的必要和余地。

代宗认为英宗的存在始终是个威胁,于是将其软禁紫禁城东南角(今南河沿、南池子一带)的洪庆宫(南宫),并把大门的锁灌上铅水。为防有人跟英宗联系,他命人将南宫的树全部伐光,周围加派锦衣卫看守。英宗的食物从一个小洞送入,还时常被克扣,英宗的钱皇后不得不像民妇一样靠做些针线女红,托人换一些生活用品补贴生计。

钱皇后是个贤德、忠贞的女子,是这紫禁城里矫矫不群的异数。她对明英宗的感情令我感怀唏嘘。在等待朱祁镇回来的日子里,她日夜忧念,哭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朱祁镇回来之后,她陪着他幽居于南宫,患难与共。

宫闱之中从来不缺心机、诡诈、纷争、背叛,这种戏份,六百年来已经上演了太多。然而,不是每个女子都为权欲所迷、所困的。钱皇后用她的坚贞证明了,这世上一定有人,有一种感情,是无惧患难,无惧分离,无惧名位和机遇变换的。这个世界上,会有比权位、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我爱你,这就够了。你在这世界上,我们相爱,还能相守在一起,就是最值得感恩的事。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皇城的东西两侧规划了两处皇家园林,西侧是以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为核心的“西苑”,东侧称为“东苑”。当年永乐帝因宠爱其孙朱瞻基,立其为皇太孙,在东苑内修建供其居住的宫殿。朱瞻基即位后,对东苑进行扩建,作其“龙兴”之所,号“南内”,又称“小南城”——这就是南宫的起源。

“小南城”始建于永乐,兴于宣德。昔日父亲的龙兴之地、风光无限的宫苑,成为朱祁镇的梦魇之所。他被幽囚于此,长达七年之久。

记忆半睁半闭着眼睛,中间隔着漫长的分离和纷杂的世事。独自度过太多时光,沉默和隐忍已成为一种习惯。大明朝的弃子,蒙古人的俘虏,他在两个世界里都是孤独的人。景泰年间发生了“金刀案”,朱祁镇险些被牵连。这现实太过破碎,他已经甚少有梦,那个温情脉脉、万人拥戴的时代一去不返。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代宗废英宗之子太子朱见深为沂王,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废黜反对易储的汪皇后,册立朱见济之母杭氏为皇后。唯有如此,他才能安心地坐在自己的皇位上。

景泰四年(1453年)朱见济夭折,史称“怀献太子”,代宗再无其他的儿子,大臣上书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代宗以自己尚在壮年拒绝。

身处南宫的朱祁镇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无能为力。他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目睹曾经亲密无间的弟弟,为了牢牢掌握权力,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付他,比俘虏他的瓦剌人还狠。

经过多年的磨砺,朱祁镇终于清醒地认识到,皇权斗争的残酷在于只有失败者,没有弃权者。

他孤注一掷,带着近乎绝望的坚决。也是他命中还有转机。七年之后的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病重,“太上皇”朱祁镇在文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张軏,宦官曹吉祥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重登帝位,改年号为天顺,再次册封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史称“夺门之变”。

据说,在内廷的代宗听闻“夺门之变”后,含笑只道,好!好!好!是否他也释然了?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你也做了你应该做的事。天道好还,谁也不欠谁了。这兄弟相争,情意灭绝。要叹,只能叹一句,奈何生在帝王家。投生紫禁城的那一刻,人生已被绞杀。

事成之后,朱祁镇将朱祁钰废为郕王,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将其软禁于南宫。奄奄一息的朱祁钰,不久死去,死后按亲王礼下葬于北京金山口藩王墓地。换言之,朱祁镇并不承认弟弟的皇帝名位。

作为两朝天子,朱祁镇复位后,将曾软禁过自己的小南城进行了重新整修,增建、改建了大量殿宇,使南内成为与大内(紫禁城)、西内(西苑三海)并称的皇宫“三大内”。

若能看破繁华背后的疮痍,就会知晓,凡所有的,必将失去。一切的争斗,所有的欲望,只不过是梦中人追梦而已。

英宗在除掉帮助自己复位的一干人等后,已然心力交瘁,于天顺八年(1464年)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改年号为成化,是为明宪宗。

我想象着,命到终点的他,独自一人,抬眼望去,紫禁城站在缭绕的雾气中,早晨的宫禁是如此空旷,却有着无形的逼压。

它坚韧缓慢的韵律,没有任何一位闯入者可以体会。除非,你与它休戚与共,早已浸淫在它的节奏中,成了习惯。

是的,朱祁镇自幼成长在此,无比熟悉这里。熟悉它的辉煌和沧桑,熟悉它的荣耀与残酷,熟悉到呼吸都会有血肉相连的痛。

他经历了无数患难波折,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看似至关重要,可又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呢?

在位22年,他的生命就像角楼余晖,来日无多了。所谓皇图霸业,不过是过眼烟云,只剩旧事沧桑,唏嘘不断。

他这一生,一朝俘虏,七年囚犯,两朝天子,起伏跌宕,堪称传奇。用庸才,杀忠臣,诛奸佞,是非虽分明,对错却难清。

这一生,除了孤独,还是孤独,除了倦累,还是倦累。或许,在朱祁镇阖目的那一刻,他会明白,这场皇位之争,有输赢,有胜败,有得到,有失去,却没有真正的胜者。那些真正胜出,留在历史中为人忆念的人,往往不是帝王,而是胸怀天下的勇者、仁者。譬如,有功于世却被冤杀的于谦。

同类推荐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

    例如“女学人”这个概念的确定。人们会凭思维惯性质问:某某某能算女学人吗?那么,什么样的人算“女学人”?书斋出身有学位者?高等学府或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者?自我潜心于某一研究领域却无职称者?不以任何学术为业的学养浸润者?答案非常不确定。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热门推荐
  • 高成长餐饮企业经营手法及操作要点分析

    高成长餐饮企业经营手法及操作要点分析

    本书涵盖餐饮管理的采购、厨房管理、财务管理、员工管理、营销、战略管理、菜单、服务、卫生九大环节,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具体的原因,提出详尽的解决办法,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每个环节后列举了在此环节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餐饮品牌,如东来顺、海底捞等,并分析了它们的成功之道,希望对餐饮店管理者们通过学习,能够快速打造一家属于自己的高成长餐饮店。
  • 我是三界最后一个炼气士

    我是三界最后一个炼气士

    西游后,神佛相争,仙门绝迹。天道崩,群魔四起,天地浩劫。我有一气,荡三界,明乾坤。
  • 神级基地

    神级基地

    虚魔界入侵,舒风觉醒成为了灵能者,接触到了世界的真实。舒风凭借着体内的神秘基地之力,在虚魔界、侵蚀界、人间界三界之中一步步崛起,最终踏足巅峰。vip群262012178需全订阅普通群300847271(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命运之眼》)
  • 相爱的地带:那年代那深爱的人们

    相爱的地带:那年代那深爱的人们

    顾竹莹,一个值得三个男人爱的女人。18岁的她是师范学院的学生,她爱上了来学校临时代课的老师、某杂志社的主编路远,俩人一见钟情,相爱至深。后来,路远被中学同学白丽花所纠缠,但路远死也不肯娶白丽花。气急败坏的白丽花依仗着公安局长的爸爸把路远关进了监狱。她一等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香港的知名人士来大陆搞经济洽谈,路远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见到竹莹时,她已是重病缠身弥留之际,最后,死在了路远的怀里。
  • 神秘总裁不见面

    神秘总裁不见面

    什么?那个屌丝毒舌室友居然就是那个自己费尽心机想要勾引的秦氏总裁,白小萌蒙了,也怒了,原来他一直热心教自己怎么勾引的人,就是他自己,怒归怒,还得陪着笑脸,大人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小女子一般计较,以前的事情,都是我不对....看着他那么装模做样的脸,她只能在心里歪歪着,真想一拳打过去..毒手总裁和爱捉弄人的萌妹子会发生多少啼笑皆非,又让人感动的事情呢?别走开,听我慢慢道来。
  • 顾先生你的小可爱已送达

    顾先生你的小可爱已送达

    郁梓柒和暗恋的男神结婚了?顾浩初只是宠个妻而已。(女主不傻白甜,男主不霸道总裁,只是稀松平常的小事,架空文。)
  • 炽痛

    炽痛

    炽痛原意为火烧的疼痛,形容沉痛的感情。*“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陪着你走到最后。阿景,我不想你是孤单一个人的。”她不想这个用他自己的阳光给她带来了彩色的人难过。他应该不只是她的光,更应该是世界的。纪宋阮×秦景延绝症少女×天才少年ps:女主的病纯属虚构,部分设定参考癌症。专业知识完全不了解,全靠百度和乱写,有问题很正常,有了解的大家可以纠正一下,十分感谢。
  • 赛道狂风

    赛道狂风

    绕过山腰,雨声悄悄,再开进隧道,风声潇潇,输赢的分寸,计算的精准,笑看后视镜中的自己,关于荣耀的竞速。
  • 追捕逃嫁公主

    追捕逃嫁公主

    她是异国公主,本可以悠悠闲闲的过着她的小姐日子,谁料却被一个神秘戒指带到了现代,本意无害,谁料然而一切的一切,似乎远没有她想象中的简单。有一天,如果她的爱被层层阻碍,是选择放弃,还是离去?有时候,放弃只是身不由己。呵,亲爱的,我会回来的。
  •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是进退自如的人牛智慧。这是一本凝聚了季老一生的思想精髓,引申出现代人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有别于一般快餐式的哲学书籍,并未简单讲述人情世故,而更着重于坚守内心。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却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想洞穿世事,洒脱自在,就要学习以淡泊之迈处世,以逍遥之道修心。这里讲述的就是季羡林的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