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100000010

第10章 语文课千万不可失落了“规矩”

韩军先生公然挑战“规矩”,声称,孩子写作潜能巨大,如果不遭“规矩”的压抑,则任一普通学生,都能写出三本书,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本,每本15万字,决不成问题。对此高论,笔者深不以为然,并且,还为这样荒唐的言论来自我们这样受人尊重的韩先生口中喊出而深感痛心。

“规矩”其实包括两类:一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是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一类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遵从的原则、规律应当采用的方法、技巧的提炼升华,是对事物存在与发展规律内在要求理解把握基础上制定出来用以自我约束规范的标准,严格遵循这些“规矩”是人自身能力提高或者说自身存在、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语文教学”,当然主要应当探讨后者。“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有各行的门道,各行有各行的技巧,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干好,就必须讲究这些门道与技巧。“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编造谎言,曲意迎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等等,学生作文广泛存在的这些问题,不是“规矩”过分的结果,相反,恰恰是“规矩”意识淡薄没有接受相应“规矩”规范的表现。我们切不可为了“新”而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

语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其运用需要一定的能力,培养语文能力应当是我们设立语文学科进行语文教学的旨归之所在。语文能力的高低看什么?看你能否根据现实需要运用恰当的语言与方式将你的思想情感充分传达出来。这里面,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形势需要里面有“规矩”,调动语言储备选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里面有“规矩”,整理情感条理思路以求表达明晰充分里面也有“规矩”。在语文能力的各种构成要素之中,文字、经验积累是其基础性材料,语法、修辞知识是其规则性骨架,这些都是死的东西,语文工具运用过程中文字与经验的充分调动、语法与修辞的灵活选择才是其灵魂。我们现在谈论的“规矩”,其本质其实正是“调动”“选择”行为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规律和可以采用的方法、技巧,对语文能力而言,可以称得上“灵魂”之“灵魂”。韩军先生断然抛弃“规矩”而推崇“积累”“积淀”式的记诵之学,恰恰是在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学舍弃灵魂自寻死路。

当然,“规矩”是人为的产物,品质自然有优劣正误之分,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其优劣我们必须以是否符号事物存在与发展规律内在要求为标准运用我们人类独有的最可宝贵的理性加以区分,然后决定取舍。如“言之有物、内容充实”(“文以载道”理论的现实运用)、“开个凤头、抓住读者”(“画龙点睛”理论的具体运用)一类,是文章创作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创作活动中必须坚守的好“规矩”;而“表达思想意义,阐发积极主题”,人为强加了“意义”和“积极”,不再符合创作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应当坚决抛弃的坏“规矩”。这一点,韩先生应当分辨清楚,不应该一概而论,统统一棍子打死。韩先生所谓的《蜈蚣走路要领与规范》,未见具体内容,优劣不能妄加评论,不过,显而易见,即便是好“规矩”,对蜈蚣而言也是多此一举;如果再是严重违背“蜈蚣走路”必须遵循的“规矩”的坏“规矩”,就更要不得。可是,这里,韩先生同样需要弄清楚的是这种“规矩”的实质,以及,人与蜈蚣的根本区别。

韩先生所谓的“蜈蚣本会走路”云云指的其实是动物的本能。本能也是一种技能,里面自然也存在必须遵守的“规矩”,不过,对于动物自身而言,由于是生存必须而代代相因不断强化已经内化到一旦拥有便无需再有意识地遵守罢了。其它动物大都各守自己的本能,所以,进化的速度极慢,有的甚至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彻底灭绝;人则不同,人是最不安分的动物,不会满足于“本能”,为了适应环境,改善生存的质量,还能够在坚守的基础上完善本能(如,由四肢爬行改为直立行走),千方百计研究其它动物本能里面的“规矩”(仿生学),借助外力(工具),拥有其它动物的“本能”。正因如此,人才成为“人”。因为不满足,直到现在人类仍然千方百计开拓新的活动空间,不断探询新活动的规律,形成并且不断完善相应的新“规矩”,用以规范自己与后人,人类便有了知识。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变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便有了“教学”。“教学”的工具凭借是知识,知识的本质是“规矩”,“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主体学会遵循相应的“规矩”。你可能自然而然学会走路,但要走正步,走模特的“猫步”,就需要“教学”;你可能自然而然学会说话,但要想能够尽快说得条理些,清晰些,甚至借助文字写出规规矩矩的好文章,就需要“教学”:就是教会他们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矩”。至于韩先生所谓的“潜能”,指的当然是人潜在的有待开发的能力,而要“开发”,就需要知识(“规矩”)支持,需要“教学”(让主体拥有知识,并通过训练形成能力)。当然,这种“开发”可以来自外界,当然也可以来自自身。仅靠所谓的“本然的写作表达潜能”也可能学会写作,甚至凭借天分成为作家,不过,这种自学的效果值得怀疑,古往今来,仅靠所谓的“本然的写作表达潜能”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作家,无论数量与水平,都无法与“教学”(当然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相提并论,似乎是一个铁的事实。我们需要提倡“教学”,提倡“教学”,就必须呼唤“规矩”——打着“教学”的旗号挑战“规矩”,是自欺欺人,是很不理智的。

从实事求是的精神出发,笔者认为,科学处理“规矩”问题正确的思维模式应该是:先根据是否符合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规矩”性标准判定眼前的“规矩”好不好,决定取舍;再观察我们的学生是否已经学会了严格遵循眼前的好“规矩”,决定是否“提醒”;如果已经提醒过了学生仍然不会遵循,就应反思曾经的“提醒”是否充分、“提醒”的方式方法是否妥当,找出问题根源所在,以便调整思路,对症下药。如果能有这样严肃的态度,不难发现,我们已往的语文教学课堂虽然整天高喊这“规矩”那“规矩”,却大都停留在了口号层次,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就未曾深入研究过如何才能学会遵循这些“规矩”,没有也没有能力提供给学生充分而具体的方法技巧类他们更为急需的另一层面“规矩”的强有力的支持,“教学”太粗放,本来非常人性化的“规矩”到了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课堂却变成了僵死的框框,结果,学生畏之如虎,教师束手无策。明白了这些事实,不难发现,“规矩”不是问题的根源,相反,要解决问题,必须强化“规矩”意识,提高自身探询“规矩”并运用“教学”的能力水平。

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研究即便什么都可以“失落”,也不可失落我们本来就相当淡薄的“规矩”意识——别的东西失落了,我们可以运用理性找回,“规矩”失落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与研究都将永远摸不到自家的大门!

同类推荐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真正读懂麦克卢汉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论著从人类话语传播视域考察个体、个体间、群体间意义建构的心理、文化内容,提炼主体(间)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剖析相关历史节点的话语传播个案,以及不同地域文明族群的话语特征,结合相关意义符号理论揭示个体、群体心理机理、文化背景、行为动机与话语符号表述间的内在关联,建构意在实现主体间意义共享、不同价值主体和谐共存、发展的话语交往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预期将对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变革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Tarzan and the Jewels of Opar

    Tarzan and the Jewels of Op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碎铃劫

    碎铃劫

    十六万年前,她身为魔尊,为了族人背负下莫须有的罪名,以死谢罪。十六万年后,五界皆是大变一番,往年种种恩怨,爱恨情仇皆揭开面纱。前世我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世我便继续搅得你们不得安宁。任你人人喊打,遗臭万年。我偏就要入魔,不但如此,我还要修邪魔外道我还偏不如你所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昆嵛儿女(第三部)

    昆嵛儿女(第三部)

    《昆嵛儿女》是作者积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阅历、人生思索、文史沉淀,经三十余年的酝酿,四载笔耕,四易其稿,用心血凝成的一部反映一代人生活与思想变化轨迹的长篇力作,展示了主人公一门七个孤儿的成长、奋斗与情感历程,给人启迪,催人发奋。作品文笔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人物生动鲜活,是一部现代“苦菜花”。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爹地你老婆丢了

    爹地你老婆丢了

    [宠文,1V1,萌宝,女强,女扮男装]“呀呀……痒痒痒……”女人被挠脚心,哈哈大笑。“回答我,为什么六年后回来了?”男人冷阴阴地问。“因为孩子想你了,我……更想你。”女人挑眉微笑。两小包子一人抱一只男人的大腿。“爹地,收了妈咪吧!妈咪很听话,吃的很少,还买一赠二,很划算哦!”“汪……汪……”………………………………海城首富顾家二少突然对某女人宠爱有加,惹起海城全城人民的议论,殊不知,她的身份诡异莫测,而且身边还有两小包子随时待命!“惹我妈咪,死!”“勾引爹地,死!”从此,谁都知道顾家有个被人宠上天的女人。从此,冷若冰霜的大冰块融化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 奇人之时

    奇人之时

    百无一用是书生,古往今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都说忠义多为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今天,我李文便让你看看这世间应有奇人在。“诶,别打我,白哥,我说的是真的!”一秒钟它是时间,一千年它也被称为时间,但属于奇人的时间究竟是多久,还会有多久。
  • 一泪成劫

    一泪成劫

    本应是一次瑰丽的黄山之旅,却意外地看到一株红色妖娆的曼珠沙华,却将自己送入了另一个时空。华丽的一场异世梦却是情劫一场。一滴仙泪而已,却是酝酿成三生的情缘,遇上了,谁又是谁的劫?云雾缭绕的花神殿上,她看向九天之下的凡尘,为了他而落下一滴泪,因此被贬转世,却不知他是刺族王爷历劫所化之人。花神大殿,她为了姐姐匆匆忙忙,撞到了他,他看向她却是一改冷淡,微笑而语:“如此美丽的花灵怎么不去神殿呢?”她却是不知他便是让前世自己流泪之人。为救她一命,竟是舍弃了一根法刺,那盈盈绿光中融入她体内的不只是法刺,更是缘分!人间,他转世为幽深皇子,受太子所害,暂时失去了内力,她却白衣胜雪,手持一朵菊花,翩翩而来。
  • 夏虫知秋冰

    夏虫知秋冰

    都市弱牙小透明,一时被魔逻术复魂技蛊惑,却不想坠入了波诡云谲的变革期魔法世界。他不想自我救赎,只想不再透明,靠着一颗野心,即使步履维艰,他也怒目向前。可是在前面等着他的,真是他想要的、可以要的、能够要的吗?冰冻过后,见分晓。
  • 圣人不逍遥

    圣人不逍遥

    赵瑶是出身末世的生态学研究员,一朝到了修仙界,代替七岁小女孩活了下来,不料自己却是一本书中的配角。穆铃也不幸穿越,作为《女仙逍遥》的铁杆粉丝,她早已将剧情熟稔于心。“作为书中第一女配,赵瑶大大可谓是顶配出道,全文女修中颜值第一,气质第一,实力一流,双商一流,身份高贵。有书友评价她‘冷如冰雪,淡漠到不近人情,外表羸弱,实力强大,聪慧而明理,有一颗济世之心’”刚刚揍完男主之一的赵瑶擦擦手:“谢邀,过奖了。”“作为对女主无动于衷的反派男配,陆一乐则是平平无奇、沉默寡言,形象相当扁平化。”陆一乐从面前的演算纸上移开视线:“谢邀,人在灵元,刚下飞船。”“而我,慕容铃儿,作为一个富婆美少女,书中种种都不要太在意,总之大家记住,我要让金钱的力量支配整个大陆!”赵瑶&陆一乐:“……圈内人太多,不好多说,匿了。”容貌、实力、寿元、财富、地位?都只作过眼云烟。剧情、天道?无畏亦无悔。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只愿历经风云后,初心如故,归来仍是那个追梦少年。ps:《女仙逍遥》这书为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陆一乐不是赵瑶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