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100000028

第28章 “五四后”的乐坛耆宿

本文原载《文汇报》2013年3月20日第11版“笔会”。

——送钱仁康师

这一段时日,我们正张罗筹办钱仁康先生的百岁祝寿活动——2013年4月14日,这位“百岁乐人”即将迎来九十九周岁寿辰。不料,从医院传来钱师病重的消息。我在心怀不安的同时,暗暗希望有奇迹发生。以钱师多年来的良好身心状况,或许他能够安然度过这一劫?回想每次我去医院探望,钱师愉悦的心境、清晰的头脑和健康的体征总是令人感佩不已。然而,噩耗还是终于传来……沉痛之余,我一直在回味钱师身上以及钱师那代人所具有的精神风貌。显然,那是一种现在愈见稀少的内在品格,所以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有不一样的感触。现在常用“80后”“90后”乃至“00后”等来统称作为一个集合的某代人。我思忖,之所以出现这种称谓,除了年代排序一目了然的方便之外,恐怕与中国多年来社会变迁和文化变动的剧烈不无关联——每个不同代际的人群身上都会留下深深的不同时代烙印,并带有独特的心性质态构造。如我这代所谓“60后”,少年时目睹“文革”的尾巴,成年后又亲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我们的人生感受和心智结构与之前的“50后”或之后的“70后”必然有所不同。不过,最让我感到“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一代人,却是“五四后”——所谓“五四后”当然是我的杜撰,特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长起来的那代知识分子。

从辈分上说,那代人属于比我的“父辈”更长一辈的“爷辈”——他们与后人非常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我看来,正是精神风貌中的兼容并蓄与中西贯通:传统的旧学因自小耳濡目染而自然存活在他们的精神血液里;与此同时,他们也如饥似渴地接受了借“五四”东风“舶来”的异域(特别是西方的)文化。“旧学”与“新知”在“五四后”那代人身上的杂糅和融合,到如今似已成为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话。

钱仁康教授——我的博士导师——即是这样一位音乐界“五四后”的代表性人物。钱师生于1914年,历经中国社会百年演进的所有重要阶段,见证并直接参与了中国音乐在“西学东渐”大潮下现代转型的全部曲折过程,著书立说,培育后学,他当之无愧是“五四后”的一代乐坛耆宿与乐人宗师。常听说,生命不仅在于长寿,更在乎质量。钱师的人生是长寿和质量的双料叠加,令人称羡。自十九岁在林语堂先生主编的《论语》杂志上发文,至九十余岁高龄后依然不断有新作发表,长达七十余年的音乐文字写作生涯,这个记录恐难有人打破。即便在“文革”万木凋枯的非正常年代,钱师也从未放下手中的笔——在不可能存在任何出版希望的当时,他曾私下缩编外国文学名著二十余部,没有任何外在功利,只是为了自己的心灵慰藉。于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新世纪十年,漫漫岁月中,钱师从未中断著、译、编、校。尤其是钱师在九十年代进入耄耋之年后,写作量居然达到新的高峰,一时在乐坛传为佳话。何谓“笔耕不辍”?钱师的示范是这一成语在音乐文字写作中的最好注解。翻看钱师的学术成果目录,那密密匝匝的排列和洋洋洒洒的细目,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就是——“震”!

除从文时间之“长”的惊人之外,钱师研究领域之“宽”和涉及范围之“广”,在音乐界同样无人可比。首先,钱师是作曲出身,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即开始歌曲创作,之后考入国立音专(1934年)就读理论作曲专业,四十年代初曾写作歌剧《江村三拍》和《大地之歌》,得以公演并得到好评。或许作为音乐理论家的钱师的名望盖过了作为作曲家的钱师,人们一般不了解他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其实一直在从事音乐创作——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钱师还为他终身崇敬的弘一法师的歌词配曲,并为他的歌曲编配了钢琴伴奏。显然,正是这种从事创作的直接经验,使钱师的音乐研究从不陷入空泛虚浮的玄想和不着边际的臆造,而是脚踏实地并触及音乐本体的“实学”。

说到音乐的研究和“学问”,钱师在此尽显他的“五四后”本色——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这是那代人的内在追求,更是那个特殊时代赋予那代人的特别馈赠。钱师的“通”与“博”在乐坛早已闻名遐迩,举凡作品分析、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音乐美学、音乐学术翻译等各个重要学术领域,钱师均是有重要贡献的大家。而且,诸如中西文艺与音乐形式机理的共同规律研究,世界国歌研究以及西方艺术歌曲译词配歌等方面的研究与工作,这都是除钱师之外无人胜任、独此一家的“绝活”——这里所体现的,是过硬功力与过人见识集于一身的传奇:学养深厚的中外文功底,实践与理论从不脱节,文化与音乐并重齐飞。在敬慕和感叹之余,我们不免发问,如钱师这样的“五四后”一代学者所具有的“通”与“博”,为何在后代学人和学子中难以见到?而且,这种“通人”的日渐稀少,不仅音乐界如此,其他人文知识界和艺术界可能也不例外。这是时代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还是学人自身的问题?

回答这些质问,恐怕不太容易。也正因不易回答,这些疑问将久久萦绕。说起来让人不免尴尬的是,钱师从事高质量的音乐研究这么多年,但似乎从未申请过或得到过现在非常时兴的“项目”或“课题”之类。而且,钱师的很多学术指向带有很强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眼光,恐也难以就范于那些看似非常“科学”而“理性”的团队性课题“工程”。钱师的学术生命好像遵循着自己的天然演化路线,不太受外力的左右,也不屑于关注什么时髦和风行的路数。人说钱师的性格比较冲淡平和,其实钱师的学术和写作中也带有这种“淡”的品格——虽有很多有趣的学术发现和别出机杼的洞见,但从不高声喧哗,而是不露声色,以平和而浅近的口吻娓娓道出,低调而从容。记得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读博时,钱师有次随口与我谈起,他很想做一个有趣的研究题目,想依照音乐的表现内容和范畴来梳理音乐的形式手法,甚至想到是否可能编纂一部相关的辞书。我当时一下子不太理解(现在想来这是极有见地和大胆的思想),便询问钱师这个题目如何入手。钱师淡淡一笑说,只是需要时间和积累吧。

后来倒没有见到钱师就上述题目发表成果。大概是他觉得“时间和积累”还没到火候吧——以钱师的长寿,对“时间和积累”的体味一定要比旁人深刻得多。细读钱师的著述文论,哪一部书、哪一篇文不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产物?其实,钱师所说以及他身体力行的“时间和积累”,恰是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学术研究的金科玉律:这是不能急的事情,如有所成,尤其需要持久的兴趣和淡泊的心态。但是,在当前这个“急吼吼”的功利时代,从容的“时间和积累”、个人的兴味以及“无为”的淡泊还有可能存在吗?

我想,钱师在中国社会进程并不顺畅、社会生活并不安宁的二十世纪中,依然在音乐和学术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并一直保持坦然心境和淡然心态,这本身即是一种无言和无形的回答。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连纯慧这本《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以音乐人的视角解读西方音乐,尤其是欧洲古典和浪漫音乐的独特魅力。让众多的爱乐者近距离感受西方音乐人聚集于一本书所产生的共鸣。作者连纯慧让读者随音乐家的人生故事而翻腾起伏,共享音乐里你我也会经历的无常人生,并进一步阐述音乐名作的意境及其创作背后的艰难心路历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所揭示的人性与音符交织的艺术热情。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绘,形成了南北全长约1.6千米的宏大石窟群。莫高窟现存洞窟、壁画、彩塑,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珀尔修斯的迦勒底之旅

    珀尔修斯的迦勒底之旅

    简介:简略版:名为珀尔修斯的男人在迦勒底的一些列故事。
  • 我这一掌下去你可能会死

    我这一掌下去你可能会死

    天地灵炁,圣祇转世,千世缘劫,大罗太乙。墨轻语乃穿越之人,以现代科技之法修道封顶,统领天一,八荒来朝。本欲引退归田,奈何妖戾层现。“异界玄韵余音绕,天一封顶大道晓。吾欲乘风向天笑,奈何宵小逆天道。道友你如此执迷不悟就休要怪我了。”“你出手吧!”“呵呵,可我这一掌下去你可能会死!”异界穿越种田文。
  • 小八义上

    小八义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都之崛起

    废都之崛起

    秦枫是一名历史系研究生,一次探险过程中被好友设计陷害,穿越到一个未知世界,看主人公如何用二十一世纪的大脑,纵横世界……
  • 陆少的心尖宠

    陆少的心尖宠

    她一脚踹开大门,把娱报一扔气势汹汹:“谁给你的胆量趁我没在时去沾花惹草!”某人起身靠近,唇角轻勾顺势把她压在办公桌上:“陆太太,你已经有几天没跟我说话了,不费点心思能让你主动找我?”陆太太开始结巴指着某人:“不,不准耍流氓。”某人高贵轻慢的笑开:“我哪是耍流氓,我只是在调教我这不怎么听话的太太。”
  • 太古噬灵决

    太古噬灵决

    神秘石珠,自带空间,带着他魂穿异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甜宠呆萌小娇妻

    甜宠呆萌小娇妻

    第一次见面,他拦了她的路。第二次见面,他是他的恩人。第三次见面,他们成了合作伙伴。当他用他自己笨拙的方法宠爱她时。她却说:“你根本就不懂爱。”她悄然离去,他却从此坠落地狱。“女人,我把我的命根子都给你了,你还觉得我不够爱你吗?”再次相见,他如来自地狱的撒旦,霸道而温柔。他深不可测,她无处可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神婚颠倒

    神婚颠倒

    一周八卦热点:最新狗仔跟拍:《豪门富少沈沣劈腿女明星,妻子孙廷雅路遇装看不见》;天涯热帖TOP1,匿名网友求助:《结婚一年,老婆还是记不住我的脸》;知名女作家孙廷雅新书上市:《一个脸盲症患者的自我修养》。“我曾经以为爱情是你们这些作家编出来的消遣,直到遇见你才明白,原来人真的会为另一个人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