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100000029

第29章 “音乐界的钱锺书”

本文原载《文汇报》2012年12月27日第11版“笔会”。

——记查尔斯·罗森

前几天正刷微博,突然看到美国钢琴家、音乐著述家查尔斯·罗森于2012年12月9日在纽约逝世的消息(享年八十五岁),心里不免一沉:这几年我一直断断续续在翻译他的著名论著《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The Classical Style),没想到译事未结,斯人已去……关于这位查尔斯·罗森,傅聪先生曾说过一番话,我觉得可算是对他的精确评价和精妙定位。记得有一次傅聪先生来上音开大师班,听我说起正在翻译《古典风格》一书,点点头说:“那是伟大的著作,伟大的著作!”我问傅先生如何看罗森,他在典型的傅式爽朗笑声中赞叹道:“啊呀,他就是音乐界的钱锺书嘛!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无论文艺复兴的小作曲家,亨德尔的歌剧,或是什么二十世纪的现代作品,他简直无所不知!”

以“钱锺书”来评价和定位罗森,关键的标准当然就是这种无所不知的博学。而罗森的博学首先是对音乐本身的“海量”掌握,这在乐坛中常被传为美谈——他记得大量的音乐作品,而且全在自己手上,可不看乐谱随心所欲地在钢琴上示范演奏。一位职业钢琴家,对诸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这样的标准曲目理应烂熟于心。但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边缘曲目也能如此熟稔,乃非常人所能。网上有人惊叹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讨论课上熟练背谱弹奏韦伯(著名歌剧《魔弹射手》的作曲,浪漫时期炫技派钢琴风格的开创者之一)鲜为人知的奏鸣曲。在很多音乐专题电视片中,罗森也常应邀出任嘉宾评论,他坐在钢琴前,侃侃而谈,总是说到什么音乐,便随手在琴上弹出。这确实让人想到钱锺书——正是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对前人文献的博闻强记,才让他们左右逢源,贯通古今,并借此能对各类不同的艺术作品与复杂的文化流变给出深刻的洞见和独到的妙评。

我曾目睹他的惊人音乐记忆力和演奏示范。1993年,我因课题研究到纽约访问,有幸约到罗森,便和妻子一起在11月的某天到他的寓所拜访。记得我们的交谈主要涉及《古典风格》一书、他自己近来的学术研究及美国当前的音乐学动向。他说起正在准备出版的一本讨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书,是以他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为基础写成(后来此书于1995年以《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为题出版,同样大获好评)。说到兴头上,罗森走到钢琴边,随意弹奏了几段音乐(其中一段是贝多芬的《“华尔斯坦”奏鸣曲》片断,另一段似乎是罗西尼的某个歌剧序曲片断),以说明古典作曲家和后一代作曲家对待同样的三度调性—和声关系的不同处理——尽管时间不长,但透过他的演奏所体现出的那种对音乐的渗入肌肤的透彻认知和理解,着实让我终生难忘。

我之所以拜访罗森,一个原因正是阅读了那本被傅聪誉为“伟大”的名著《古典风格》,倾心于此书的见解和文笔,很想见见作者本人。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音乐类书籍(1972年)。当然,任何获奖本身并不一定是质量的保证。或许一本书的价值,一方面要看硬性的“征引率”,另一方面还要看软性的“影响力”,而《古典风格》一书,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问世四十余年来,一直被公认稳居前列。曾有一位来上音讲学的美国音乐史教授,谈到此书时说到,就影响力而论,这大概是近年来所有音乐著作的第一名。为何如此?依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翻译体会,它的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罗森无与伦比的对感性、知性和智性的完美综合。因罗森本人是出色的演奏家,他对音乐的感性敏锐和切身体验在此书的字里行间随处闪烁。而针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的历史背景、创作条件和文化脉络,作者广博的知性学养保证了全书论述的扎实与深厚。至于智性的高度和明晰,则体现为作者能以透视的眼光洞察时代、体裁和具体作曲家作品的艺术问题与审美旨趣,并将自己的洞见诉诸极为干净、流畅和优美的文字。这是带有某种音乐美感的音乐论述,我甚至觉得全书那种看似随意,但新见迭出而又绝无强迫感的叙述文风,会令人联想起莫扎特音乐自如而放松的韵味。实际上这是罗森行文的一贯风范——切中要害但并不妨碍生机盎然,学富五车但绝不“掉书袋”,文笔犀利而又不失优雅。除了十余部涉及古典时期音乐、奏鸣曲式、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现代音乐及钢琴演奏的论著之外,他作为美国《纽约书评》和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长期撰稿人,当然了解知识界和文化界读者的阅读趣味和要求,并通过自己对艺术、诗歌、音乐及其他文化领域的批评文论介入和参与“公共知识生活”,从而成为音乐界的一名具有代表性的“公众知识分子”。

但是,他自认首先是一名职业钢琴演奏家。在繁忙的公开音乐会之外,他还录制了上百张唱片,曲目纵贯钢琴音乐的三百余年历史。他与刚刚离世的美国重要作曲家埃利奥特·卡特结成忘年交,并不余遗力地推广卡特的音乐。他是透彻理解古典—浪漫音乐的无人可比的专家,但对“难听”的现代音乐的发展却予以毫不妥协的支持。说到这里,似乎还应提醒一下,这位自幼随李斯特弟子罗森塔尔习琴的音乐通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所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却根本不是音乐,而是法语文学。原来他是语言文学出身,串行改道走进了音乐!

一个人的心智发达和精神发展至如此宽阔而精深的程度,确乎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对于罗森的钢琴演奏,我个人持一定的保留。记得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米勒剧院聆听过他的一场独奏音乐会(全场肖邦和舒曼),觉得他是理性和冷静有余,个性和特色不足。后来听过他的一些唱片录音,大体也是同样感受。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爱阅读和享受他的音乐文字。音乐的感觉原本是极其微妙和难以言表的,但罗森居然可以将那些似乎不可捉摸的东西用非常条理和准确的文字从音乐技术肌理的角度予以澄清和剖析,这是他的特别强项和无上光荣。我甚至希望,他可以少做一点演奏,多留下一些文字。他对古典时期和浪漫前期的音乐解说已是音乐界的共享财富,但其实他对浪漫后期直至现代音乐的总体风格和语言运作也有旁人不及的观察思考,这有他关于勃拉姆斯的个别论文篇什可以作证。但他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整理和写作,这是音乐界的永远遗憾。

罗森在《古典风格》中写道:“海顿晚年时脑海里充满了各种乐思,但只好眼睁睁看着它们跑掉;他太老了,身体太虚弱,以至于无法走到钢琴边,将这些乐思一一就范并将它们写出。”这是音乐史中最令人伤感的情景之一——可能这也是老年罗森自己的某种写照。让我们默哀并向这位不可复制、无可替代的伟大音乐家和文化人致敬。

同类推荐
  • 阳光下的葡萄干

    阳光下的葡萄干

    “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会有什么下场?/它会不会干瘪枯萎,/像阳光下的一颗葡萄干?”《阳光下的葡萄干》表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对美国梦的追逐。亲情、理想、现实在逐梦的旅途中相互冲突……梦想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对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此剧在百老汇上演时一举成名,连演530场,被多次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
  • 海鸥颂

    海鸥颂

    本书是一本戏剧集。包含《海鸥颂》《生命的琴声》《山月新传》等六篇黄梅戏和《春眠不觉晓》《金屋藏娇》《黄金的枷锁》三篇话剧。
  •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这样听音乐,你就懂了。杨照介绍了自己喜爱的100首西方古典乐曲,包括晶莹清响的钢琴独奏曲、深沉隽永的大提琴曲、层次丰盈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通过长年积累的音乐深度,书写乐曲创作故事、时代背景和乐段精华,让人得以感受音声下的丰富与感动。作者自幼学习小提琴和乐理,又将各领域的知识带入音乐,结晶为一篇篇精简迷人的短文,通过独特的切入点,透过历史听音乐,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光芒和独到的见解,足以燃起所有读者对每首乐曲无限的好奇和遐想。
  •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本书从考试的实战需要出发,从考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考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都进行了坦诚的、直言不讳的、一针见血的分析,对广大考生调整考前心态具有耳目一新的启迪作用和益智效果。本书是一部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总汇,也是一部对考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使之成功考入高等艺术学院实际过程的深度纪录。本书提供的成功经验与应变智慧,对于广大考生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条件下“临阵磨枪”,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本书所阐述的独具一格的影视评论与影视故事的写作理念与技巧,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专业影视工作者或业余影视爱好者,也富于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次元穿越实录

    次元穿越实录

    主神空間?必死結局?丁凡亞和他的同學一起穿越到了一個像遊戲一樣的異世界,還被國王當成了勇者!這裡當然不是遊戲,原來只是一個試驗場!這不只是穿越,也不只是無限輪迴……
  • 猎魂

    猎魂

    当人类的居所成为恶魔的猎魂场,当天堂接收魂魄的标准不再是善恶,他说“天地不仁,我便成神!”
  • 贩人村血泪传奇

    贩人村血泪传奇

    2005年3月21日,香港《文汇报》报道说:在中国西部有一个专门以贩卖人口为生活来源的“贩人村”,全村二百多人口,从事贩卖人口的竟有五十多人……消息透露,端掉“贩人村”是一位打工妹配合大陆公安所为,据说,这位打工妹曾有过被“贩人村”贩卖过的历史…… “贩人村”的贩人历史悠久,最远可推溯到明末清初。“贩人村”第一个人贩子叫范书同,是明朝举人出身,后晋升为奉城总兵。读书人贩人有辱斯文,但“贩人村”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 表姐夫的人鬼情

    表姐夫的人鬼情

    在雪城边的地包小市这个俗称“偏脸子”的烂巴地儿,出了我表姐这么个貌似天仙的美人。“偏脸子”地包小市,常有流动小商小贩摆摊撂地儿,游手好闲的混混成帮结伙的勾搭连环,惹事生非的痞子小流氓一抓一大把。他们的看家本事就是招猫逗狗、蹭吃混喝、抢东西、截姑娘,说打就捞,玩命!这些个地痞流氓臭无赖浪荡鬼谁也不敢招惹我表姐。
  • 007典藏系列之诺博士

    007典藏系列之诺博士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中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诺博士》。小说中英国政府派邦德前往牙买加调查一桩情报人员失踪案件,邦德几经调查,发现此案与蟹角岛上的诺博士有关。邦德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潜入蟹角岛,并偶遇了美丽的荒原美女哈妮,经历了逃避追捕和不幸被俘后,邦德进入了诺博士创造的神秘世界,并发现了诺博士的惊天阴谋——能够控制全球导弹发射的技术情报中心,以此来要挟世界各国,进而控制全世界。而此刻,等待邦德的是诺博士为他和哈妮设计的异常恐怖的死亡考验……
  • 寻心孤子

    寻心孤子

    迎海阁中酒正热,惊涛云浪皆此客。游龙不再阎王败,扶桑可知千金涩?四海八荒我荡平,生生世世守冰清。任凭风雷惊山雨,青白自定怀空明。青城山下铁骨铮,泉州同袍点天灯。天下都是痴情儿,为艺为义为她生。寻心寻你寻不得,一心一情一安乐。虹间有意只如风,终了孤身入梦泽。
  • 腹黑圣王狂妃

    腹黑圣王狂妃

    她是狩猎家族的狩猎者,以猎杀吸血鬼为己任。他是血族冷魅残酷的王,高高在上,无人可攀。床榻之上,他捏起她的下巴:“记住我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王,你的皇。”神圣教堂,他邪肆一笑,步步紧逼,“你杀我一次,我毁你终身,冷子夕,这一生,我们注定纠缠,你跑不掉的。”***传说,血族本性凉薄,绝不轻易爱上人类,若是爱上,便是永生永世,万劫不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霍格沃茨万事皆三

    霍格沃茨万事皆三

    一、剧情:艾伦·哈里斯重生HP世界,试图改革巫师教育,打破《保密法》——最终boss不是伏地魔,是另一位原著中存在的角色。二、风格:本文非真系统文,依据HP风格,故事剧情的开展一本比一本黑暗。三、特点:万事皆三,JK罗琳用了7作为特别数字,而本文中,3则是一个有魔力的数字。万物归环,事物都是循环的,时间的洪流里,凡事皆有因由。四、作者第一次写书,文笔稚拙,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入群交流,QQ群号:853574739。
  • 仙谪临尘

    仙谪临尘

    一个拥有大气魄,大智慧,大宏愿,大能耐的少年,踏着天坛神路,走到了星空中另一颗星辰,曾经羲皇证道的地方,他身着山川河图,怀抱凤凰琴,登天路而上,望世间,已是天骄辈出,人杰峥嵘,大世来临,最终之路上,谁能决胜而出。
  • 总裁的夺命天使

    总裁的夺命天使

    七月新番《总裁的夺命天使》敬请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洛凡茜不过是想找个男人.为什么这时会有人出钱要他的命?是巧合,还是故意?当他的颈动脉毫无防护在出现在她的势力范围,她真的下得去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