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100000007

第7章 奏乐之乐

本文原载《音乐爱好者》1996年第4期。

乐(yuè)者,乐(lè)也。音乐,顾名思义,能通过音响给人们带来快乐。我们中国语言,从字面上就肯定,音乐乃至整个艺术,正因为能给予我们快感,才成为人生不可多得的乐事。虽然谁也不能说,音乐的主要功能是愉悦,但音乐如果真的成为一件苦差(比如孩子习乐受家长逼迫,终成累事),便丧失了音乐的真谛。乐迷之所以迷乐,多半是因为品尝到了音乐给人的快意,而且觉得这快意不可多得,不可替代。听乐、读乐、作乐、思乐,凡此种种,其乐融融,个中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

作乐,这题目似乎应该请作曲家来做(虽然在下怀疑,当今作曲家,特别是国内严肃作曲家谈作乐,恐怕不是畅谈作乐之乐,而是诉说作乐之难,作乐之累)。至于听乐之乐与读乐之乐,我们已有专文另表。仔细想来,在音乐提供给人们的种种快乐中,有一乐似乎还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奏乐之乐。

奏乐,不仅意味着广义上的音乐表演,而且特别指我们对音乐的亲身卷入。哼一个小调,弹一首小曲,这音乐的产生来自我们自己,于是就有了一层特别的感觉。英语中有一表达式,“making music”,说的就是奏乐这层意思。翻成中文,“做音乐”“搞音乐”或“弄音乐”,似乎都有些别扭,但音乐需要我们亲手(亲口)去“摆弄”,这却是条有益的训诫。

音乐不比文学,与美术更是不同。诗歌一旦从笔下流出,人物风景一旦固定在画布上,艺术就有了实体,作品便已成立。虽然文字还需要印刷,绘画也需要展览,但诗人和画家的作品一经产生,理论上就成为独立、完整的艺术品,无须进一步加工或处理。对于音乐,再度诠释和二次创造不仅需要,而且必不可少。作曲家写下音符,那些蝌蚪式的符号静静地躺在谱纸上,等着有人来唤醒它们。乐谱上的音符,只是记录音乐的权宜之计,还远不是音乐本身。如果不能实现为真实音响,乐谱只是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空洞躯壳。

因此,音乐如果脱离奏乐,实际上不能存在。以前,音乐内部没有分工,作乐、听乐、奏乐往往是一码事。只是近世以来,音乐的社会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奏乐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音乐的表演因而成为专门行当。进入现代和当代,随着唱片录音的发展,爱乐者人众,听乐和奏乐之间也发生裂变。爱乐,只要听乐即可。奏乐,愈来愈变成了专门行家的事。

可是,听乐、读乐,甚至作乐,仍然代替不了我们自己奏乐时的兴味。因为只有在奏乐时,音乐才真正是由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听乐,身在乐外,被动接受,那感觉也就“隔”了一层。至于读乐,会“读”的人,大多是在钢琴上“奏”的。手指运动和肌腱控制,音乐就在我们的手下诞生,我们似乎是在亲手触摸音乐的生命。那感觉可能类似于,雕塑家看着自己手中的黏土,一点点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时的那种快意。

有些音乐是非“奏”不知其“乐”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室内乐。比如,如果作曲家是真正的行家里手,在弦乐四重奏中,他的声部写作一定比在交响曲中更为细致入微,和声进行往往更加复杂诡秘,对位交织更显紧凑缜密。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演奏者在演释时得到更多的乐趣。这种乐趣的来源是,既时常有个人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因为有整体的照应而减少了心理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四重奏是专门写给演奏者的音乐。那些曲折幽微的句法,一咏三叹的气口,心领神会的交谈,确实非奏者不知其妙。听者往往只能观其外表,觉得奏乐者好似神助,默契自如,殊不知这需要多少岁月的磨合,才能达到这般境界。怪不得乐队演奏员,甚至独奏家,都愿意搞搞室内乐。例如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在他的谈乐录中就多次提及,他内心最为渴望的,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拉独奏,而是在小圈子里与朋友合奏海顿、贝多芬和巴托克等人的四重奏。显然,只有此时,他才得到了最为纯正的音乐乐趣。

有些时候,在奏乐过程中,奏乐者会不知不觉进入一个作曲家的独特世界,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顿悟。这里,或许可以讲讲我个人的经验。那是十多年前,我在音乐学院读研究生,虽然已经听了不少巴赫,也弹过一些巴赫,但从没有在内心中真正感动过。一句话,不懂巴赫。直到有一次,我开始练习“平均律”第一册中的g小调赋格。记得那是一首四声部的赋格,速度中庸,主题是典型的巴赫式旋律,跌宕起伏,锯齿形的进行中隐藏着不祥的半音。在复调的严密交织中,我的手指吃力地控制着平衡,力图清晰地勾勒出主题的轮廓。看着这首赋格的音响造型在我的手下逐渐可见时,巴赫音乐世界的独特风景似乎突然向我打开,我好像一下子窥见了巴赫音乐的一丝内在意蕴。那种美脱离了个人多愁善感的浅俗层面,既没有风花雪月般的自我陶醉,也不是浪漫主义的激情宣泄。它是控制,更是超越。主题在一个个声部中不停地出现,沉郁,但绝不伤感,坦然地在不同的音响上下文中展现着明暗变化。理智的控制和技术的严格,恰恰给了巴赫的音乐性格以超然的距离感,从而使他的音乐获得了一种具有宗教情怀的(即使在他的世俗作品中)神圣性和永恒感。

意想不到的领悟,实际上来自日积月累的经验。在这其中,手指运动以及连带着的身体—生理感应,是音乐感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君不见,人们享受音乐,听到会心处时,禁不住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殊不知那是期望全身心卷入音乐的一种本能渴望。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曾经断言,音乐演释中的肢体动作和行为姿态,是音乐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挥,当然是最突出,也是最极端的例子。一般爱乐者,跟着唱片上的音乐,挥舞双臂,当一回想象中的指挥,这习惯不仅不应受到耻笑,反而应该鼓励。至于更投入的乐迷,如有能力持弓操琴,享受奏乐之乐,不啻为锦上添花。目前,国内习乐学童人数之多,一年胜似一年。衷心希望,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能真正体会到练琴、奏乐不是一件苦差,的的确确是一种乐事。

同类推荐
  •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美学范畴与审美类型研究

    本书稿为沈阳工业大学卢福伟研究员多年在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研究方面的论文的合集。其中包括美学范畴的概论、各种美学范畴及审美类型的具体研究以及中西方美学范畴的对比研究。本书稿论述精辟、观点独到,有一定的可读性、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中国钢琴艺术文化认知与音乐风格研究

    中国钢琴艺术文化认知与音乐风格研究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结果。作为在西方已经辉煌发展200年的艺术形式,钢琴随着西方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引入而逐渐被中国民众认识并接受,并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成为各类音乐院校中音乐学生学习的重要乐器,从而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得到广泛流传和运用。最终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和教育手段,使西方钢琴音乐在中国得到很好的传播。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余韵延至明清,历经沧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窟艺术宝库。
热门推荐
  • 错命为凰

    错命为凰

    作为乞丐的阿照,在身份交错的情况,阴差阳错的成了替嫁公主,在各国的博弈中,自己的身世也慢慢的揭开……一朝失忆,一朝迷途,命运交错,乱世之中,哪个又能独步天下,自己究竟是执棋人,还是别人手中的棋子,当迷雾层层剥开,朝局混乱,是否又能独善其身。纵使命运多沉浮,此生相遇已万幸一朝失忆命交错,劫后余生命为凰
  •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学文随

    中学文随

    作者会以日记体的方式写下中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激起读者的怀念
  • 好像谋杀

    好像谋杀

    临近中午,大哥从他们报社打来电话,告诉我:“我们的二叔从乡下来了。”“二叔已经到了?在你那儿?”我问。“是爸刚才给我打来的电话,爸说二叔乘坐的那趟火车今天下午四点半左右就能到站。”大哥答。“二叔来了?二叔真地来了?”我很惊讶。我和大哥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一晃快十年了,乡下亲戚说不来也基本都来过了一两次,惟独二叔没来过。因为二叔是那种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他一向认为进城就是要来麻烦别人。他在乡下也是,从来不喜欢麻烦别人。
  • 论女主的正确死亡方式

    论女主的正确死亡方式

    我叫莫玖,在和蛇精病斗智斗勇中,死于恋爱。我叫莫玖,在王爷后院收拾合法小三时,死于恋爱。我叫莫玖,在身为嫡女的幸福生活中,死于恋爱。我真的是女主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神序列

    诸神序列

    “布一二你是毒液它娘。”贾小雪认真的说到。“???”布一二!“怎么有点傻呢?”布一二看着毒液,不应该啊,毒液可是能拌嘴,能谈心的高智商生物。“遗传问题。”贾小雪想了想终于找到问题。“???”布一二!
  •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两个月前,“穹顶之下”还只是一部热播科幻美剧的名字,讲述一个美国小镇突然被神秘透明力场包围的故事。而今,“穹顶之下”已成为国人新热词,一部在网络疯传的纪录片,令“雾霾”再次成为大众焦点。正如片中所谈及,许多国际都市都曾深陷空气污染之扰:伦敦雾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们正在经历的,他们都曾走过——《洛杉矶雾霾启示录》描述了作为“烟雾之都”的美国洛杉矶市,60多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形成、发展和防治等历史细节。让我们跟随两位记者栩栩如生的笔触,踏入那段烟雾弥漫的历史——属于我们的现实。
  • 偷心盗贼之极品小仙妃

    偷心盗贼之极品小仙妃

    某天,一纸选妃诏书劈的白小仙外焦里嫩...什么?要她去选妃?对象还是那个八百年没露过面的神秘圣子?谁知道圣子是个什么鬼样子...总之,她拒绝.........再睁开眼,她摇身一变成了北六洲白家无父无母的孤女...大伯母心怀不轨,欲把她许配给娘家生父不详的“病秧子”...什么鬼?又来这套...这次她决定用实力主宰自己的命运!(第一本书|多有不足|求个收藏|谢谢大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