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300000017

第17章 人生坦言(一)(10)

答:写短篇像跨越一个小水沟,开始与结尾都在把握之中;写中篇像过河,虽然很费些力气,但由于始终能看到彼岸,所以还是有奔头;写长篇完全像在人海里遨游,尽管你可以纵横驰骋,但你无论怎样努力,怎样拼命.也看不到尽头。从工程量来说,长篇最难写;但从艺术上看还是各有千秋,能写长篇的可能写不了中短篇。

问:编辑经常在我的退稿信上这样写:你这是长篇的材料,写短篇可惜了;或说你这是写短篇的材料,不要硬写成中篇,你认为材料多少就能决定写长篇和短篇吗?

答:我个人认为这个编辑的说法是错误的。长篇可以写几天中发生的事,就像世界名篇《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学生从被学校开除往家走,只走了三天就写了16万字;中、短篇可以写一百年发生的事,用跳跃的手法,用不了几行字,就能从爷爷一下写到孙子。对小说种类来说,生活的素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法。

问:能写长篇的作家,写中、短篇一定是轻而易举吧?

答:事情恰恰相反,从我多年的创作感受和与诸多作家的交往中,我得出一个连我都感到莫明其妙的结论:一个不会写小说的人,往往能写出长篇,或是敢写长篇,但他绝对写不出短篇。文坛上确实有些杰出的小说家,可能不写长篇或暂时不写长篇,但都会写出优秀的中篇和短篇;但只能写长篇而写不了短篇的小说家,我没看到一个是有思想或有什么艺术见解的。有一些能一部一部写长篇的作家,可写出的短篇其臭无比,编辑往往都怀疑是业余作者冒名写的。而且这些只能写长篇却不能写短篇的作家,你只要与他接触一段时间,你就会斩钉截铁地认定,他们不但写不出中、短篇,而且也很难写出真正优秀的长篇来。另外,从业余作者的来稿可以看出,最不会写小说的人,寄来的稿子大部分都是长篇。

问:金庸等香港作家的武打小说风靡大陆读者,你怎么看?

答:我从来没看过金庸等香港作家的武打小说,但他们的名字却如雷贯耳。

最初听到一些读者交口称赞这些武打小说时,我总觉得这些读者的层次太低,可是后来我发现,一些很有水平,甚至是我挺佩服的学者也在赞美金庸等的武打小说,这就使我大吃一惊,不能理解。我想,可能是我们的读者从来都是处在被批判被教育的位置上读小说,压根就不敢想文学还有娱乐功能,实际上是处于绝对饥饿状态。因此,只要是外面进来的东西,就饥不择食,牛屁股上的苍蝇似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涌上去,也就造成香港的武打小说走红。我们的一家名牌大学也为此昏了头,竟哈巴狗一样尊这些武林高手为文化祖宗。(笑声)问:你认为必须是高智商的人才能写小说吗?

答:恰恰相反,我认为智商高的人把什么事都看得那样明白,那样透彻,那样了如指掌,还有什么写小说的激情,例如:千百万人倒在血泊中,那是时代的需要,高智商的政治家一句话就把历史搞掂;狮子咬断斑马的脖颈,残忍地把它撕成血淋淋的碎片,高智商的科学家平静地说这是生态平衡。这样,他们就写不了小说,因为在他们高瞻远瞩的曰光中,无论多么残酷都是必然。

作家就不一样了,当他看到一只兔子或一只小鹿受伤,甚至是看到一裸树被割断,都会在心灵里留下伤口;女孩子一个忧伤的眼神+往往使作家浮想联翩,写出千古绝唱的爱情。智商在A的脑袋里就像固体的石块,情感在人脑袋里就像液体的水。智商的石块多了会使一个人更趋入实际;情感的液体多了会涌起缤纷的浪花,让人愈加浪漫。

所以作家经常面对惶惑而思索,而高智商的人却只面对思索而从不惶惑。

文学是块硬骨头

问:你为什幺爱好文学?

答: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号。因为从报刊上我看到很多作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是相当郑重而庄重,老作家大多都说是为了灾难深重的祖国,拿起笔足为了革命,为了抗日,为了打倒反动派;后来的一些作家则是为了民族的命运,为了文学事业,甚至是为了上级分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总之,他们拿起笔都是为了什么什么大的事情,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说爱好文学是为了自己。

这使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爱好文学就是为了自己,我觉得干这一行相当有意思,我为这有意思做过很多美好的梦。后来我为了能当上作家,几乎就像苦行僧一样放弃了人生的许多乐趣,但我并没感到痛苦,因为文学这一乐趣高于所有的乐趣。我尽管受到很多打击,很多艰难,但我还是像抽大烟上瘾一样对文学锲而不舍。无论人们赋予文学多少神圣的美好的和伟大的定义,给予文学多么多么重要的光彩和责任,我却只是对这种工作形式感到愉悦,当灵感升腾并从头脑里迸射出一段优美的文字时,我觉得这比什么都幸福。

问:中国作家好像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你是哪个主义?

答:我小时候耳朵刚能听懂语言时,就被灌满了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后来长大搞文学又是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真是腻透了主义!(笑声)主义不是作家的创造,而是评论家的发明,他们总愿意把一些现象或一种写法冠上一个主义的名称。这可能是没有法子的事.否则文章就不像评论了。曾有一个作家开了个玩笑,说作家都是倒垃圾的,打开垃圾车,垃圾哗哗地流下去,评论家在一旁看了大为惊奇,说那垃圾飞泻而下的气势很壮观,很灿烂等等。大意如此,我记不太清楚了。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刻薄,但细细想想也挺有点意思。当评论家看到那飞泻而下的垃圾,当然要总结和分析一番,这个是高山流水式,那个是自由落体式,还有银河落九天式……于是就高山流水主义,自由落体主义地大大主义了一番。一些本来写得昏头昏脑的作家听到主义,竟然也兴奋起来,自以为自己就是什么主义了。(笑声)我写小说有点稀里糊涂,最高的追求就是让读者感到有意思,这样他们就会掏钱买我的书。后来渐渐地想写得不但有意思,最好还能有点意味,这样读者就会感到小说还有点耐嚼的滋味。但从来没想到什么主义。不过,既然有了那么多的主义,我也只好遵命对号入座,从写实的手法来看,我大概还是属于现实主义。

问:你怎样理解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流派?

答:在这样的大会场里,让我讲枯燥的主义,我怕把大家讲跑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种主义或一个流派的产生,其实是以一种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在我们这里却只能是一种写法,一种内容,甚至是一个地域的特点,都会被冠以主义和流派。对我们所谓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还是戏说一下吧。假如我们把文学作品确定为精神食粮,那么现实主义是个开水果铺的,其营养是用瓜果梨枣的形式来表现;而现代主义是开药铺的,其营养是用各种抽象的药片来表现。因为小小的药片能浓缩诸多营养,也就是说吃一片维生素片能顶上吃两个西瓜或三个桔子,所以,现代主义一般瞧不起现实主义,总觉得瓜果梨枣太俗。(笑声)问:你认为文坛存在代沟吗?

答:代沟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是没有法子的事。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文坛和其他的什么坛都是一样的,永远有着先进和落后的,幼稚和成熟的,开放和保守的,老成持重和轻举妄动的。中国文坛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厉害,作家几乎是一茬萝卜,一茬地瓜,只要按相同的出生年龄就能找到思想的同谋。前辈作家老是社会呀人生呀深邃呀,把小说的车子装满了意义,弄得很沉重;现在的作家却嘲弄和怨恨他们不懂文学的游戏精神。这既是思想的也是生活经历的代沟。不过,我认为代沟是上帝赐与人类的一件深刻的礼物。永远不可逾越的代淘恰恰是一种永远的魅力,它逼使你产生永远的愤怒同时产生永远的激情。只有道家的智慧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代沟差异。因为今天的老人是昨天的孩子,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老人,到了快死的时候,谁都明白这是永无结果的折腾,但历史在前进!(笑声、掌声)问:有人说我们的文学创作是从繁荣走向凋零,你认为呢?

笞:过去,我们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确实写得铺天盖地的繁荣,其实所谓文学创作早巳降格为政治的附庸了,大家一窝蜂地写合作化好,写婚姻法好,写统购统销好,写公私合营好,写大炼钢铁好,写人民公社好,写大锅饭好,写“文化大革命”好;改革开放了,大家又是一窝蜂地反思,写大炼钢铁的灾难,写人民公社的灾难,写大锅饭的灾难,写“文革”的灾难,又写得铺天盖地的繁荣。终于,读者腻了,日渐丰富的生活内容也使他们该干什么去干什么了。作家们也有些累了,有些清醒了,不再一窝蜂了;开始睁开自己的眼睛打开自己的心灵,开始写生命写自然写情感,总之,开始写活生生的世界和活生生的人了。写得深邃也就不再呐喊,写得多样也就显得零散,写得真实也就不宏伟高大,写得正常也就不再高歌狂舞了。文学真正走向文学,作家真正认识了创作。如果把这种从不正常到正常状态看成是从繁荣到凋零,用鲁迅先生的口气说,真是混蛋得可以!(掌声)问: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你怎样区分作品的优劣?

答: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太容易读懂或太难读懂的作品都是劣品。真正的杰作是在似懂非懂之问,即似乎好看好懂,但看完以后却又不懂了。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海明威的作品使我着迷,魅力就是好看不好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简直就使我百读不厌,因为太好看了,却又太耐咀嚼了。尽管有些评论家已经判明小说里的意思,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里面还有诸多情节和细节可以反复品味,而且越品越有新意。实际上好看好懂的东西好写,难看又难懂的作品更好写,这就像画鬼,你可以随心所欲,多一只眼或少一个鼻孔都无所谓,甚至越胡写乱画越鬼气森森。最难写的是好看难懂的作品,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读了都觉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可细细一琢磨,谁能说清楚其中真正意味?正因为这种好看却又耐咀嚼,所以能流传至今,而且还将继续流传。

问:如果拿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相比,你认为哪一个水平更高些?

答:这就像你问我桃子好吃还是苹果好吃一样,这种相比是极其可笑的。如果说你问我对哪位作家最惑兴趣,我可以说对托尔斯泰最感兴趣。当然开始对巴尔扎克也是崇拜得要命,几乎到了崇拜神灵的地步。然而与众多的文学大师作品接触之后,却发现了巴尔扎克难以容忍的缺陷,他笔下的人物无论多么出色,但全无变化,开篇时是吝啬鬼,结尾还是吝啬鬼;开篇是善良,结尾还是善良。巴尔扎克充其量是个极其精彩的导游员或产品介绍者,他只是把他提炼出来的典型人物加倍典型描写一通而已。可那个时代的托尔斯泰等大作家却笔力括泛,其人物在作品中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斯洛娃,从纯情少女到放荡的妓女再到一个革命者,让你从惋惜到震惊,从肤浅到深沉。巴尔扎克并非全无变化,但相当多的一部分作品的人物全是贴标签的写法。不过,我无意在这里贬低先辈文学大师,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与另一个时代无法相提并论,我只是从今天我的审美情趣说说而已。

问: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人,但我很愿意模仿我喜欢的作家作品,你以为这很卑鄙吗?

答:我不但不认为卑鄙,反而觉得这很必要。人类的一切劳作和技艺都是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再创造,没有刀耕火种其实也不会有今天的拖拉机播种。作家博尔赫斯曾对初学作者说过:开始时,应模仿他所喜爱的作家。作家正是这样通过失去自己而变成自己。我想这种失去自己之后的自己,大概是很奇妙的。问题是你可不能老是失去自己。

作家这种动物

问:作家如果不干坏事,怎么能写出坏人来?

答:一个作家要写杀人,他必须去捅刀子;要写强暴,他必须去耍流氓。(笑声)公安局也用不着费什么劲儿去破案,只要看作家写了干什么坏事,就按照小说提供的细节去把他提起来就行了。(笑声)从理论上看,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逻辑。是呀,你不干坏事,你怎么会写出坏人呢?你怎么会揣度到坏人的心理?不吃梨子怎么会知道梨子的滋味,事情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可怕了,阿弥陀佛,幸好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就幽默的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作家写妓女,必须去卖淫吗?这种强化的荒唐一下子就把这个问号砸碎了。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生命,作家必须具有穿透灵魂的能力,既有婴儿般单纯,又有婴儿般的敏感。这就是人们所谓的艺术感受力。艺术感受是作家与非作家的本质区别。任何一件平常的事,在作家的眼里都会掀起不平常的波澜,都会引发一种和多种丰富的构想。

实际上作家笔下的杀人犯已经不是纯粹的杀人犯,妓女也不是单纯的妓女。而是一个被艺术化了的“人物”。“人物”不是人。这就像百货商店里摆着的洋娃娃,使你觉得比真正的孩子要逼真要漂亮要可亲可爱,这就是艺术化了的形象。如果你把洋娃娃做得和真孩子一模一样,那摆到柜台上无疑就是一具孩子的尸体。(笑声)问: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心里没有折皱,就会感到世界光滑。我当时还挺欣赏你这句话的。一个作家心里要是没有折皱,怎么会写出有折皱的世界呢?换句通俗的话说,作家没有坏心眼儿,怎么会把坏人的思想写得那样生动可信?

同类推荐
  •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他们讲求和为贵,信奉中庸之道,主张办事适度,适可而止;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占理,决不得理不让人。他们洞达细心,从不放弃丰富多彩的闲情逸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川人一味地妥协。在原则问题上,四川人是决不让步的。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中国教育(修订版)

    中国教育(修订版)

    本书从教育制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教师发展、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教育开放13个方面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并描绘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远景,集资料性与知识性于一身,具有权威性。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本书是作者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体会。30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受新闻学界和业界好评,并陆续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或者参考书目。增订版应读者呼声,精选作者的新闻作品,以便于学习者将记者工作的方法实践成果对照阅读。
热门推荐
  • 只要群星依然闪耀

    只要群星依然闪耀

    “只要群星依然闪耀,我就会永远爱你……”从此,星星成了她的寄托,希望有天能在星空中找到回他身边的归途;而他的灵魂也会得到感应,支撑他在奥斯维辛人间炼狱活着,是和她重聚的希望……荷普的生活一团糟:母亲离世、丈夫出轨、女儿叛逆,经营的烘焙店也发生危机。然而,沉重的打击接连而来,亲爱的外婆萝丝换上了阿兹海默症……意识模糊之前,外婆萝丝交给荷普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七个陌生名字,需要荷普前往故乡巴黎,寻找埋藏七十多年的家族秘密。失去勇气和希望的荷普,为了实现外婆的遗愿,放下摇摇欲坠的烘焙店,踏上寻根的旅程。来到巴黎的荷普,怎么也没想到原来外婆传下的食谱配方,竟是解开家族谜团的重要线索。熟悉的甜点香味,引领她来到巴黎的犹太教堂和穆斯林的清真寺,抽丝剥茧而得的不只是家族故事,而是被尘封了半个世纪的,一段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过往……
  • 主宰抽奖机

    主宰抽奖机

    "哇!我好帅。。。。咦!卧槽,镜子怎么碎了。好吧,我其实走的可爱路线""噼里啪啦""。。。。。。"
  • 快穿朋友你拿错剧本了

    快穿朋友你拿错剧本了

    剧本全凭抓阄,抓到什么是什么某女配N:那你为什么总是女主角?女主:没办法,运气好天生的
  • 重生之嗜血庶女

    重生之嗜血庶女

    “姐姐今日真是美极了。”苏锦珍将最后最后一只金钗插上坐在铜镜前那个一袭红衣的美丽女子的鬓上,眼前全是羡艳和奉承。红衣女子扬唇轻笑,并不做声,倒是一边的嬷嬷开口道,“皇后娘娘可是西凉第一美人呢!”红衣女子听了嬷嬷的话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那个嬷嬷看了看苏锦绣的样子心里喜悦更甚,看来自己的马屁是拍到了,如今心里只想着等一会子皇后娘娘会赏自己什么东西,今日可是皇后娘娘与皇上的大婚之……
  •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

    小说的女主人公于尔达手里有一张彩票,这是她的未婚夫奥勒在渔船遇险时装在瓶子里,被人们在寻找遇难者时从海上捞回来的。由于彩票背面有奥勒对未婚妻最后的思念,于尔达将它视为珍宝,不管任何人出多高的代价都不肯脱手。但狠心的高利贷者风闻这张彩票的号码有中奖的可能,便以向于尔达的母亲汉森太太索还她所经营的旅店押金为由,不择手段地把这张彩票敲榨到手,但到了开彩那天,于尔达一家却福星高照:于尔达的未婚夫奥勒从海上脱险意外地回来了;她家那张果然中了头奖的彩票事先已由为图报救命之恩的国会议员、法学教授霍格先生以一万五千马克从高利贷者手中赎了回来,霍格先生还把中彩的十万马克奖金连同那张非同寻常的彩票,一起还给了由他通过海军千方百计从海上搭救回来的奥勒本人,从而使于尔达一家得以幸福团圆。
  • 电子无心

    电子无心

    睡觉被打扰的向兮在一气之下挑战职业战队队长秦寒,并打出了“平局”。经过这件事之后,向兮在人工智能“离”的怂恿下加入楼兰。昔日里的记忆和身份被揭穿,错过的两人再次相遇。
  • 万世皇神

    万世皇神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乱世英雄,秦皇一统,万古归一。长生之道,异世寻径,重辟霸业,永驻长春。大家一起领略秦皇的风采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楼之还珠与溶

    红楼之还珠与溶

    水域天尊因失绛珠目而难返天庭。神瑛侍者思报点化之恩下界相助。绛珠思还灌溉之情临凡还泪。牡丹仙子为得偿夙愿也下界历劫。这会衍出怎么样的红楼故事?敬请关注。这里的宝玉不是肮脏龌龊之流,却不也不会把林妹妹嫁与他.就让宝玉为妹妹和水溶做次大媒,不知亲们以为如何?新文出炉《红楼鸳梦玉舞蹁跹》心若芷萱《红楼之霸乾坤》好友新文哦!忆阑珊红楼之溶情惜黛简思<囄婚>嫩姜<不良少奶奶>铃雨轻声:《水玉梦醉红楼情》蝴蝶吻花香:<夫君太多喂不饱>
  • 少年纵横家

    少年纵横家

    大道凋零,玄机暗生~~没有成长,没有小白,没有单一恋爱脑。。鬼谷弟子,出现就是高手,深邃昂藏,不畏非议,不畏纷争,挺身入局~~~为方便大家阅读,说明下:鬼谷子是暗线大boss,明线一号主角:张仪、钟离春。(非恋爱关系)二号:孙膑、苏秦。三号:周朝公主墨玉,杀手青龙皇天惟德是辅,至人感天而生。事有定则,谋无常局,故能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