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100000012

第12章 家庭教育的革命,家长的升级 (4)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革命,家长的升级 (4)

另外,对很多人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都是在读书的时候遇到的,而很多杰出的人,都是大学的校友。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重要的是有几个重要的朋友,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孩子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俞敏洪的新东方学校中,核心领导层几乎个个都是他在北大时候的朋友。

一般我们说什么热,也就是一个新鲜的现象,新鲜感过去了,就不值得一提了。今天我们说的蓝领热,也就是新时代的一个必然的过渡,最终,还是需要有思想的人去领导,教育还是最简单直白的分类标准。

不自觉地虐待——代代相传的心灵创伤

是否有一个时刻,你一见到孩子心里就很不耐烦,或者想动手打他,或者不想理他。尽管你知道这对他是不公平的,但你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其实,你也是这种情绪的受害者,今天,我们就来直面我们为什么会犯错。

我常常和孩子们谈话,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但有时候,也有家长主动来找我,请我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对于这种主动的家长,我向来非常尊重,因为他们能意识到,也许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一次,约我的人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看起来很憔悴,见到我之后,并不像其他家长那样急于说明情况。待我们坐定,他才勉强开口:“崔老师,我来找您不是因为我们家孩子的问题,而是我觉得自己有问题。”

我等待着他继续往下说,给他一点思考的时间。

“我其实非常爱这个孩子,您看我40多岁了,孩子刚上初中,这个孩子是我们的心肝宝贝。但是我有时候会忍不住批评他,弄得一家人都很伤心。我自己反思过,但没有解决问题,最近我打了他几下,现在又后悔不已。您说我这种家长是不是很正常啊?”

“您已经很勇敢了,其实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但很少有家长像您一样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他们都会责怪是孩子不够完美。既然问题说出来,只要真正发现原因,正视它就够了。

“在德国,一个宫廷乐师娶了一个侍女,生了好几个孩子。他喜欢喝酒,常常会在酒后暴打自己的孩子,当时诞生了音乐神童莫扎特,很多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莫扎特那种会挣钱又有面子的儿子,他也不例外。为了让孩子成为‘神童’,他天天逼着比较有音乐才华的那个儿子练琴,常常动手打他。

“这个被打的儿子在孤独和痛苦中磨砺成了我们都知道的音乐天才——路德维希·冯·贝多芬。您肯定知道贝多芬,他是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但是您可能不知道他成为长辈之后的故事。

“贝多芬自己没有结婚,也没有继承人。但是,他把自己兄弟的儿子卡尔留在身边,给他提供最好的音乐教育,要让卡尔成为下一个音乐天才。据说,卡尔认为自己并没有音乐上的天分,伯父的固执成为他的负担,他常常找贝多芬要钱,然后去赌场消愁。后来,卡尔实在受不了伯父贝多芬在他身上寄予的厚望,于是,用枪射向了自己的脑袋。这一枪偏了,卡尔没有死,但是贝多芬因此大受打击,病倒了。

“贝多芬当然也很爱他的侄儿,只是他忍不住要在卡尔的身上寄予太多希望。想一想贝多芬自己的童年,我们就能明白他的‘不由自主’是为什么了。父亲对他的态度,影响了他对侄儿的态度。”

说到这里,对面的父亲开始神色凝重,似乎在回忆他自己的童年。

“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一般都来自父母教育我们,童年时候发生的事情,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您不用太内疚,因为您的这种态度很可能来自上辈人的教育。”

“您这样一说,我确实想起来自己的童年是在责骂中度过的,没有想到是这个原因!”

“对啊,所以我说教育一定要用对方法,不然过去错误的方式会一直往下遗传,我的孩子再去教育子女,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难道说我还没有走出童年的阴影?”对面的父亲不敢相信这一点。

“不是没有走出来,只是不自觉地重复了。如果您能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想一想父母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上的压力,也许心中的很多不愉快会慢慢消失,这样,您再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怒气了。”

他陷入回想和沉思,之后,我们聊起了自己童年的经历,大家都是差不多时代的人,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后来,这位父亲发短信告诉我,他正在克服回忆童年时的不愉快,而且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想,这样的父亲一定能走出现在的困境,他的孩子太幸福了。

忙不是借口,做父母才是最伟大的事业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一个医生去做理发师,未必能剪出好发型;让一个厨师去做服务员,未必能提供周到的服务;同样,让生意场上的好手去教育子女,未必能游刃有余。我们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相关的技能,但有多少父母是经过了培训之后“上岗”的呢?

都说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但真正为人父母,领教了孩子“七八岁讨人嫌”的功夫之后,好多父母想把这个“礼物”退回去——教育子女实在是太难了。

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适用于这个孩子的方法,在那个孩子那里也许就不管用了。昨天还有效果的办法,今天他就不买账了。有时被他吵得头昏眼花还要陪他玩,有时发烧感冒,让全家人担心上好几天。但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越是付出得多,越是收获多,想一想,还有什么能比为自己的家庭、为社会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公民更值得骄傲的呢?

但很多成年人还是将自己的价值定位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上,尤其是父亲。我接触到的父亲一般在30几岁、40出头的时候,正是熬足了经验和资历,准备大干一场。他们面临着很多机会,也比刚出道的愣头小子要多一些资本。这时孩子往往就扔给妻子来管,只要好吃好喝不少,关键时刻拿出父亲的威严,他们就完事儿了。

但是,人生的成败难道就由事业这一标杆来衡量?婚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成才、人际关系是否融洽,这些也同样是衡量成功人生的重要指标。

有些家长对我说,他不擅长讲道理,也不想跟孩子“废话”,只想自己做出样子来,让孩子看到榜样,跟着学习。这话是不错,父母的事业成功是会令孩子感到骄傲,但问题是,当这个父亲是根本不在乎孩子的人时,他事业的成败对孩子来说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不管怎样,父亲的角色都要求家长和孩子是一家人、相互关爱,如果各忙各的,何必住在一个屋檐下?

所以奉劝那些光想要通过“实干”来教育孩子的父亲,你不是一个人在生活,孩子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是不幸福的、不健康的,那你的人生又怎能完整呢?

其实,当你决定成为一个家长的时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身份就是“父母”,这也是你最重要的职业,甚至你其他一切的生活、工作,都是在为这个职业作准备。《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五子登科”的故事之后,马上就是“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你生了他,却不能给他完善的教育,这是最大的过错!

“难道,我生了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其他一切生活的终结吗?”

当然不是,而且要说,等你决定成为父母的时候,你其他一切生活都要过得更精彩。家庭教育与工作并非鱼与熊掌,它们并不矛盾。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是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在丈夫去世以后,政府提出帮助抚养她的两个女儿。年轻的居里夫人谢绝了,她说:“我还年轻,能挣钱维持我和女儿们的生活。”

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居里夫人没有以科研之名推脱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她像做实验一样每天记载着小女儿的体重、吃的食物和乳齿的生长情况。“伊蕾娜长了第7颗牙,在下面左边。不用人扶,她可以站立半分钟。3天以来我们给她洗澡,她哭,但是今天,她不哭了,并且在水里拍手玩水……”在一本食谱书的空白处她写道:“我用8磅果子和等量的冰糖,煮沸10分钟,然后用细筛过滤。这样得到四罐很好的果冻,不透明,可是凝结得很好。”

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时,特地带上了女儿伊蕾娜,让她与自己分享这份荣耀。在一战爆发以后,居里夫人征求孩子们的同意,是否将保障她们生活的财产捐给国家,两个女儿都欣然同意了。随后,她们又加入到战地救护的队伍当中。居里夫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亲自设计并且指导装备了20辆X光汽车和200个X射线室。没有司机的时候,她就自己开车在外面营救伤员,遇到故障,她就下车自己动手修理。

作为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固然伟大;作为一个母亲,她的表现更加让人敬佩。她没有因为工作而抛弃孩子,也没有因为丧夫而抛弃快乐、温柔,她通过母亲本应该有的亲切温和的方式,培养了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她的小女儿伊蕾娜。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培养了优秀子女的家长,将自己的教子经验写成了书来和大家分享,其中有一本是蔡笑晚先生的。他的6个子女中5个博士1个硕士,他著名的一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优秀家长的骄傲——我的职业是父亲!

听课现形记——问题大多来自于家长不学习

家长们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一场听课中都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正说明了为什么有的家庭教育是有量无质的。

“什么?带孩子去洗澡了?今天学校专门停课让家长们来听一听专家的建议,你就这么着急给孩子洗澡,我看你的脑袋有30多年没洗了,怎么也不知道洗洗……”校长说完,挂了电话,苦笑着对我说:“崔老师,我们开始吧。”

往讲台上走的时候,我发现礼堂的后面都是人,前面却没什么人坐。于是我对着一个家长说:“前面位置空,坐前面去听呗。”

“听啥听,要不是学校规定要来,我们就不来了。等会儿签到之后,我好从后面走。”那个家长不知道我是主讲人,很不客气地给我泼了冷水。

一般来说,只要决定听我讲解的人,是不会离开座位的,否则,我的演讲就是失败的。我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让大家理解和认同我的观点。但让我闹心的是,虽然主持人一再强调要将手机静音,不要在演讲的过程中接电话,但手机的铃声还是此起彼伏。

“喂……我正在学校听崔老师讲课呢,是啊,请假来的,专门来学习学习。嗯,崔老师是教育专家……”不知道他是真的来学习的,还是来炫耀自己有一个铃声独特的手机的。

后来我发现,虽然我留住了家长的人,却没有留住家长的心。为什么?很多家长两手空空地来,听着哈哈大笑,连连鼓掌,但是,不见有人在关键的讲话时刻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可以想到这些家长们回家之后的表现。

“今天听了崔老师的讲话,真有意思。”家长们一般都会这么说。

“怎么有意思?”这时别人肯定会问。

“呃……忘啦……讲什么来着……”这不等于消化不吸收,白听了嘛。

更有甚者,回家之后向孩子抱怨:“今天听课真是白听了,啥也没记住,往后再也不去听了。”

其实,理想的效果是家长回去之后,兴奋地直拍大腿:“孩子,爸爸今天算是学到了,崔老师今天讲的东西真有意思。”然后亮出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他的听课感想。然后,这家长可以话锋一转:“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啊,下次有专家来讲课,你一定要告诉我。我好早点去坐到第一排,听课清楚些。我想,将来你肯定能比他们讲得更好,听课的人更多……”

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崔老师,而是激励孩子学习。

家长主动坐在前排,边听边记,保持纪律,尊重演讲者,回来之后反思。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孩子学习的时候需要的。很多人说孩子不爱听课,老往后面躲,生怕被老师点名,不爱记笔记,上课没有纪律,回家不复习……这些不正好和家长的习惯一一对应吗?

有一回,我做平行教育的时候,同时让家长组和学生组的人做活动,结果,家长组出去了一个妈妈接电话,学生组出去了一个女生打电话,一问我才知道,她们是母女!这是巧合,也是一种必然,有其母必有其子。还有一个现象,一般来说,重点高中的家长听课普遍比较安静,很配合地记笔记,我也讲得很愉快。到非重点高中,家长经常扰乱听讲的秩序——差别不是从孩子们身上产生的,而是从家长的身上就已经产生了。当然,人在一个严肃的环境中会变得严肃,在一个整洁的环境中会注意着装,在一个邋遢的环境中就会比较散漫。所以,家长们想要让孩子朝着优等生看齐,先要自己向优秀的家长们、重点班的家长们看齐!

同类推荐
  • 儿童拖延心理学

    儿童拖延心理学

    每一个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孩子,都会让父母感到头疼。有的父母被孩子的拖延问题弄得很无奈,还会抱怨道:“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小蜗牛’呢?!”的确,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的着急苦闷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那么,父母到底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介入孩子的拖延问题,帮助孩子战胜拖延症呢?当然是先要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明白孩子的拖延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按照“七步戒拖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培养出一个勤快、自觉又高效的孩子。
  • 孩子总撒谎,妈妈怎么办

    孩子总撒谎,妈妈怎么办

    《孩子总撒谎,妈妈怎么办》通过大量妙趣横生且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孩子撒谎现象的表象出发,深层次挖掘了孩子撒谎的原因,针对孩子的撒谎问题给出了科学的阐释和实用性的指导,旨在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撒谎问题时有一个理智的、聪慧的解决方法。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 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针对女孩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女孩成长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家长当好女孩青春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真爱逃跑计划

    真爱逃跑计划

    被腹黑死神缠上的倒霉女,为了活命,只能为死神不断执行各种任务。任务各色美男,死神大人却命令禁止喜欢上剧中的男主角,额,这真的是好煎熬。死神大人,你长得好看,你说什么都对某人红着脸,明明不好意思却死要面子:“喂,本大人看上你了,开心吗?”额......大人,我能拒绝吗?“不行,拒绝无效”“好的,遵命大人”倒霉女vs傲娇死神,配一脸啊有木有
  • 闲云词

    闲云词

    本书收作者的词作近三百首,有:“关中吟(二十六首)”、“韶山行(十四首)”、“新疆吟草(四十八首)”等。
  • 元戏之原来我也会懂得背叛

    元戏之原来我也会懂得背叛

    元戏这部作品的构思是在18年的春末夏初,当时我的心里建设遭到了重大打击,当初的构思是以完全性悲剧的过程和收尾的,但是时过一年,或许元戏不应该得到如此的悲伤,因为她所遭受的所以不信,其实都看似那么的平常。在第一部,也就是--原来我也会懂得背叛中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所有的理性下面埋藏的其实都是痛苦的深渊,所有要压倒人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就是我们的家人,或许你得到的一直都是痛苦,但是你真的懂的痛苦吗?看似懂事的人,需要走的每一步都会被人注视。前两天想到的一句话叫做“悲愤使人成长,备份世人遗忘”“真正的伤痕是难以愈合的,真正的破坏是难以复原的”,我们看着别人的理性,到自己的时候我只能选择理性吗?或许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悲剧会来到我们的身边吗?或许是的,因为你并不了解所有人。
  • 独家暖爱:盛宠国民夫人

    独家暖爱:盛宠国民夫人

    突如其来的一场噩耗,让唐雪原本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当她以为她是老天最不眷顾的哪一个人,以为身边不会再有温暖。……六年后她带着女儿华丽归来,她成了金马奖最受欢迎的影后,牵着心爱的女儿走红地毯,向媒体和全国人民展示最幸福的笑容……身边还有他,给她极致的宠,极致的爱。唐雪问他“我有那么多缺点你为什么还喜欢我”他回答她“不管你有多少缺点,只要你来到我的身边就够了”
  • 钢之魔法师

    钢之魔法师

    他被穿越了成为大法师的魔宠,然而终极召唤进行时他本来有机会变成个超级强者,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一个毫无战斗力的辅助天赋,能查看任何人心里的想法,做为化工双硕士学位的亚洲第一实验员,渐渐的他发现魔法什么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 宿缘之前世今生

    宿缘之前世今生

    一个过于简单的故事铺陈开来,有着悲欢离合,有貌合神离,也有一点喜乐安稳……
  • 关键在于落实

    关键在于落实

    本书为2006年出版的《关键在于落实》的修订版,全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和落实的现实意义;提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旧版相比,本书的思想观点更为新颖,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书中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建议,比如书中为如何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和落实型领导提供了修炼的路径,为如何构建良好的落实文化提供了方法,为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团队提供了经验,等等。
  • 灵启人间

    灵启人间

    他的世界与众不同,因为他的世界中多了一些平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世界有冷漠也有温暖,有绝望也有曦光。曾经他以为自己的世界是正常的,但是世界告诉他他是错的。PS:不写爽文,想看爽文请绕道!
  • The Great God Pan

    The Great God P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琵琶好抓妖

    穿越之琵琶好抓妖

    身为一个妖精,被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打到灵魂出窍,变成阿飘几百年,终于附身成人。这辈子我要好好活着,远离和尚,多多吃饭,但是在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小也不能打童工鸭!所以,她得赖在霍家,包吃包住包学费,嗯,还能附带一个星星眼的小跟班,纵使霍言修还是个熊包子,但跟着阮娴,在阮娴的康庄大道拔足狂奔,前路坦荡荡,未来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