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00000017

第17章 中华民俗民风 (5)

第三章 中华民俗民风 (5)

忌讳的数字有很多,从总体来说,忌单数,好事成双,所以给人送礼或礼金都忌单数。“二”是双数,但这样的日子忌出殡,因为人们不希望坏事成双。“三”谐音“散”,做寿和结婚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礼也忌这个数字。“四”谐音“死”,大凶,所以门牌号、汽车牌号等都不宜有这个数字。“七”,有的地方妇女忌讳这个数字,如扬州。因为封建社会对妇女有“七出”的戒,犯了七条就要被休,所以该地有“七不出、八不归”之说,“八”在这一点被禁忌,是因为有“分”的意思。“九”,音乐界颇为忌讳,因为世界上一些大作曲家如贝多芬等,都是在写完第九部交响乐后死去的。忌“十三”本是西方的习俗,因为背叛耶稣的犹大排位十三。但中国开放以后,一些高级宾馆为了迎合西方人,也避讳这个数字,不设十三层。江浙一带忌“二十”,碰到这个数字就读作“念”。据说是因为春秋战国时吴王有个女儿叫“尔释”,是被鱼骨鲠死的。而“尔释”与“二十”谐音,所以忌之。湖北长阳一带忌“三十六”,据说是因为周瑜死于三十六岁。忌七十三、八十四,民间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因为孔子卒年七十三岁,孟子卒年八十四岁。

还有“七零八六”、“五三五四”之类的数字也忌讳,因为与“七零八落”、“散”和“死”谐音。

居家禁忌

禁拔去白发,俗说:“拔一根,生三根。”一般认为白发会越拔越多。

禁远行前洗脚。台湾人认为夏天远行前洗脚,会越走越热,冬天则越走越冷。

吃饭时,碗中不得残剩米粒,尤其大人常告诫小孩若不将碗中米饭吃净,会娶猫某,嫁猫尪,猫字取麻脸之意。此说亦为民间对谷神敬仰的延伸,无非教训孩童养成敬谷惜福的观念。

吃饭时忌以箸敲碗,否则会沦为乞丐,因为只有乞丐才会敲着空碗,挨家要饭。此外,吃饭时不可将筷子插入饭碗中,因其大意使人联想丧俗中“拜脚尾饭”的风俗,予人不快及不祥之感。

忌食鸡母肉。如果小孩吃了鸡母肉(指下过蛋的母鸡),皮肤会像母鸡一样多皱纹。

房屋坐向忌“坐南向北”,俗谓:坐南向北,饿到揽(扑地之意)。为避穷运,自忌讳坐南向北。以地理环境而言,坐南朝北的房子必冬冷夏热,不宜居住。

忌房屋大门与路口或柱子、树木相对。对着路口易与鬼煞对濡,要匡“八卦镜”镇邪。若对着柱子、树木,会破坏风水,家道中落,要挂一个“对我生财”的小木牌化解。

造屋时忌遭人暗埋祟物,即在地基或壁牖中放人相木、稻草人、上书姓名、生辰。遭咒者会倾家荡产。为此,屋主在建屋时会极力礼遇木土、泥水匠,唯恐稍有怠慢会遭工匠的报复。

忌人在户碇(门槛)上站立,否则触犯户碇神,会遭灾厄临身。

家中打扫忌由内扫到外,因恐将财运福气扫出门。反之,若想驱霉运,则须由内扫到外了。打扫时亦不可将椅子椅脚朝上堆叠,因丧事中亦有将椅子翻叠的习俗,亦使人联想到丧事,自然力求避免。

忌在屋中张伞,俗信在屋内张伞会遭小偷。

禁止日落后探病。因日落后阴气重,病人生病时阴气亦重,所以俗信晚间探病会使病人的病情加重。

七月夜间禁止外出。俗信七月孤魂野鬼四处游荡,人们因为惧遇夜鬼,所以晚上除非有急事,否则没人会冒险外出。再如一旦遇到鬼,只要咳嗽几声,鬼就离开了,或是夜行的人常边走边唱歌,鬼就不敢出现。

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春节。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韵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这两个概念,其意最初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现介绍其中一种——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除夕夜整夜不睡,以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太古时期,有一种非常凶猛的怪兽,在深山密林中散居,人们称之为“年”。它的形象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甚至吃人,因此人们谈“年”色变。后来,大家慢慢发现“年”都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都是在天黑以后出没,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渡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架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求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得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自己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春节的习俗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所以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贴窗花和“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食俗。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春节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聪明、风趣又善良。有一天冬天雪后,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正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劝阻,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法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她更加思念家人。而且她觉得自己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于是就答应她想办法使她与家人团聚。

后来有一天,东方朔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算卦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都城里的人都极其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不敢耽搁,迅速将其送到宫中。

汉武帝接过红帖一看,只见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沉思了一会儿,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就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同时,还要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以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天称作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

吃汤圆:民间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在有些地方又称“元宵”、“汤团”,这些名称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闹花灯:正月十五闹“花灯”,张灯、观灯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元宵放灯的习俗本来只在宫廷中举行,后来流传到民间。

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最佳时机。

走百病:元宵节除了有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

元宵节诗词选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欢

同类推荐
  • 末世·2012

    末世·2012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对未知世界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殷谦的《末世·2012》不可能全面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但本书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尝试,包括研究和分析,将为我们关注玛雅文明以及地球人类和宇宙未知世界的话题,提供全新的、独特的、有力的参考。公平的知识之树结出智慧的果实,滋养孕育着全人类。知识之树繁茂地生长在一切能生根发芽的地方——这本书中所有的探索与思考、假说和数据、交流和评价,都反映出作者智慧的结晶,于是就有了《末世·2012》。
  • 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奉化民间文艺·地名故事卷

    该套书共三卷,分别是《谜语卷》《歌谣卷》《地名故事卷》,收录了奉化区谜语近1200条,歌谣340余首,地名故事150余则。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

    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

    说起北美,你会有什么印象?华尔街、“9·11”事件?还是美国总统布什、奥巴马?你知道美国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吗?旅美作家蔡真妮,用幽默亲切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她和周围的中国人在北美生活的逸闻趣事、她亲身经历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撞击,展现了北美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许多故事读来令人莞尔之余,让人对美国、美国人、美国文化有了具体的了解。
  •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华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特工王妃,谋乱天下

    特工王妃,谋乱天下

    岁月从不曾温柔待她,她便与岁月相博。她是一号特工处,最特别的一位特工,因为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她也是一号特工处最后的一张底牌,借她搅乱天下!乱世之中,群雄奋起。她来自泥泞底处,一朝露世,搅乱风云!“你们所站的位置,或是靠家世或是靠钱财,只有我,是靠自己谋划所得。所以,要想将我拉下去,拿出你的本事来!”
  • 绝零七境

    绝零七境

    简柠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家庭,再也不想见到简檬,可是上天作弄人,当她再次有意识的时候,竟然又回到了这个家。原以为二十一年的苦日子过去了,莫名其妙却又让她回到十年前,那个时候,她刚上初三。这还不算,上学路上,她连人带着自行车又莫名其妙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在这,她竟然又变回了21的模样,还在这里见到了苏宥柒!又懵懵懂懂的跟着苏宥柒进了一个现实中本不存在的地方,他们称这里为绝零境。令简柠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竟然能与她21岁的世界以及六年级的世界皆相通。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陆少宠妻甜蜜蜜

    陆少宠妻甜蜜蜜

    一个女孩站在天台上上,抬头望着天空想着男孩子的笑,“陆文袅,你过的还好吗?有没有注意休息啊?……”少女自言自语的说到。两年前,她为了保守一个秘密,狠心离开了他,两年后她又回来了……
  • 吃遍万界的大魔王

    吃遍万界的大魔王

    诺丁学院内,唐凌看着小舞,嘀咕着:“之前好像吃过万年雪灵兔,不知道这只兔子味道怎么样。”说完舔了舔嘴唇。星斗大森林里,唐凌目光盯着眼前的泰坦巨猿,心里想道:“小猴子?好像某个地方喜欢吃猴脑,也不知道这只小猴子好不好吃。”“一条小蛇?蛇肉煲好像不错。”“这烤鸡,嗯,不错!”“哎,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小鬼影,不错,吃了!”…………唐凌:“看什么看,还不赶快把美味端出来,不然把你们吃了!”
  • 高级经理人训练指引

    高级经理人训练指引

    企业要想有规模地成长,企业家要想成为行业霸主,企业要想增强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就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拥有更多的高级经理人才。而作为个人要想在商业领域有所作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企业的中流砥柱,要想实现自己的管理之梦,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级经理人。 毫无疑问优秀的高级经理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训练和磨砺达成的。当你梦想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理人,想要跨上知识经济的大陆块,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时候,那么你必须用心衡量一下,到底应当怎样去磨练自己,同时你也要给自己一个很高的目标和理想,向着理想和目标前进,该专业就专业。
  • 魍魉仙—轮回

    魍魉仙—轮回

    本是碧落天上的一朵浮云,漂于九天之上,吸收着来自下界的各种灵气,吞浊吐新,幻化成甘露细雨送到人间,滋润万物。哪曾想一柄不知和人的利剑忽然刺穿过云线,连带着将她一同堕入地狱。原是一只不愿化身的黑猫,乐的在妖族逍遥自在,却被一棵树搞得狼狈至极,无奈卷入世俗,堕入了凡尘。最终摒弃一切,唯剩一缕怨魂,不再纠结什么魑魅魍魉,什么因果轮回,如果人间能够忘却一切,走一遭何乐不为?大梦一场,醒来却是一世姻缘,原来一切都是命运轮回,他欠她的终将归还,她不要也得接着,躲也躲不掉逃也逃不开。轮回,真是够!够!的!
  • 厉少威武:狂宠小保姆

    厉少威武:狂宠小保姆

    他是厉氏总裁,也是有名的高冷王老五,而她是保姆的女儿,也是被继母欺侮的灰姑娘;他对她势在必得,她却心系他人。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她成为了他的私有情人,当一颗心逐渐沦陷,她又该何去何从……
  • 镜花堂秘闻

    镜花堂秘闻

    芳华斋“神婆”任菲肤白貌美大长腿,跑堂算命看风水…奈何运气从来不好,出娘胎被抛弃,后娘虐姐姐秒,好不容易处对象,三天不到被吓跑。人生如此多舛,仰天长叹无可奈何心糟糟!全县富贵看我镇,全镇富贵看西山。西山有个镜花堂,镜花堂里有狐仙。狐仙大人挥一挥衣袖任菲穿越了……当假“神婆”遇上真“神棍”?“东方先生好,我想测个人。”“姑娘请出字”“菲,芳菲的菲。”“菲,上草下非;草,百卉也,草初生貌;姑娘说的这个人应该是大病初愈死里逃生,不过,非,违也,物是人非,重新活过的这人已非故人!”“胡说八道!既然如此我也给先生测个字。就以先生之名来测。东方至,五行之中,木属东方;至,室屋皆从至。一室一木,故为宋也。宋乃皇姓,这,先生又作何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之下莫非臣民,天下都归天子所有,当今天子爱民如子,既如此,此宋非从皇家,非从天子,而从父也!”……“姑娘想不想替父平反?”“九王爷是想借我之手扳倒太子?”“各取所需而已。”“可我觉得我不大划算!”“那么,待本王登基许你为后,如何?”注:历史架空,考究党慎入观人入微VS神机妙算,咻咻中二VS咻咻腹黑高手过招,强强联手,一起“装模作样”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