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00000024

第24章 新儒家:宋明道学—关于“人”的学问 (1)

第十四章 新儒家:宋明道学——关于“人”的学问 (1)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道学家对于“诚”这个字讲得很多。冯友兰先生说,诚的一个意义是不欺:不欺人,不自欺。也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冯友兰先生强调,真正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的人,不但别人以为他是如此,他自己也确知他自己是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的。一个人的言是否与行一致,一个人的里是否与表相应,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知道。

从前有一个非常不善于长跑的士兵,在一次不对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被队伍甩在后面,成了队伍的尾巴。他一个人孤独地跑着,转了几个弯之后,遇到了一个岔路口。

其中一条路的路标上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路。他停顿了一下,有些迟疑。虽然他对军官的这种优先权感到不公平,但是仍然往士兵跑的小路上跑去。

半个小时之后,他到达了终点。居然是第一名!他无法置信,觉得太不可思议。参加过的比赛中,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词,甚至每一次都在50名之外。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却笑着恭喜他,为他的胜利祝贺。

又过了几个小时,跑得筋疲力尽的大批人马陆续到了。他们看见这个士兵取得了胜利,觉得非常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坚持诚实,是多么不足道却又多么重要的事。

在岔路口上选择看似占便宜的跑道,是自欺,也是瞒人。而诚实,是立身处世的一个原则,也是超凡入圣的一个途径。不欺人,也不自欺的人,摒弃虚假,坚持真我,就像一座山,在流动的云层中巍然不动。

与诚如影随形的,是信。冯友兰先生说,如果非要把信和诚分别开来,那么说信是注重不欺人,说诚是注重不自欺。诚的意思,对自己的成分多;信的意思,则是对人的成分多。

皇甫绩是隋朝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生计,就把他带到外婆家居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因此就格外疼爱他。皇甫绩的外公叫韦孝宽,韦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境殷实。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在自家给孩子们授课。这样一来,皇甫绩和表兄弟们都可以在家里的学堂上学。

外公虽然心地善良,但也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外公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老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幼年丧父,就不忍心打他。于是,外公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但是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平时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不能放纵自己,应该按照先前所定的规矩,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下。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皇甫绩因信守诺言,而赢得他人的好感,从而美名在外,可见诚信的力量,也印证了孔子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诺千金,自己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兑现,一个人失了信,就是失去了做人的基础。人因诚信而立,做人须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诚,如同一轮万众瞩目的圆月,唯有与莽莽苍穹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吧!让纯净的诚来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伪,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文化拾遗

我狂欲醒:以前和智岩禅师一同从军的两个人,听说智岩隐居,便一起进山找他。见面之后,问他:“你发狂了吗?怎么住在这种地方?”

智岩回答说:“我以前发狂,现在时清醒了。而你们的狂病正在发作。沉湎声色,贪受荣宠,陷于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自拔呢?”

两人似有所悟,叹息着离开了。

给精神做个总动员

道学家程颐有一句话:“诚然后敬,未及诚时,却须敬而后诚。”

冯友兰先生认为,有真至精神是诚,常提起精神是敬。一个人对自己做的事有真至的精神,便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在那件事上。比如一个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很少使孩子摔倒或是出别的意外,但一个奶妈照看主人的孩子却容易状况百出。这就是因为母亲是用了全副精神,而奶妈却没有。没有全副精神贯注,是不诚;没有把看孩子当作一件事认真去做,就是不敬。不诚又怎么能敬呢,所以如程颐所说,要先让人敬,让人提起精神,认真去做。

冯友兰先生说,敬有专一的意思。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去做其他的事,心里便会千头万绪,乱了方寸。所以做事,必须全副精神贯注,用心去做。

世界上有座“人人都是语言学家的城市”,然而,就是这座每位市民至少都会三种语言的城市,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大文豪。

这个以语言见长的国家即卢森堡,它处于欧洲“十字路口”,夹在德、法、比三国当中,人口仅四十万,其中外籍人口占26%。其首都卢森堡市,有八万人,是欧洲金融中心和钢铁基地之一,外国人占的比例更高。由于对国外经济的依赖性,在卢森堡,每人精通三种语言是未出娘胎就注定的。

当婴儿牙牙学语时,母亲首先教其说本国的卢森堡方言,这是国人日常交谈的口语;进入幼儿园后开始学德语和法语,因为二者是官方语言,而德语更是教学宣教的语言,不懂德语就不能跟着神父念圣经唱圣诗;小学同时用德、法两种语言授课;中学修第三门外语,如英语、拉丁语等,因为国内没有大学,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

在卢森堡,约定俗成的是,报纸用德文出版,杂志用德、法文出版,学术杂志只有法文。广播用德、法语,电视用法语。招牌、菜名、各种票证、车票、单据也是法文。议会辩论语言只许用法、卢两种。法庭审讯犯人使用卢语,宣判用法语,判决书用德文打印……走进一户人家,你会看到父亲在读德文报,儿子在念法文书,女儿在唱英文歌,母亲在用卢语唠叨。

对于外国人高度赞美的语言水平,卢森堡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埋怨为了谋职和生存,将大半精力都消耗在三四种语言的学习运用上,满脑子的单词、音符。虽然他们懂得的语言多,但能够真正精通的却太少。透视卢森堡,该国之所以难以诞生一个文学巨匠,并非是其文化底蕴的匮乏,而是各种泛滥的语言阻碍其走进文学殿堂的纵深处。

专注于心,有始有终,“博”不见得就比“单一”好,而全神贯注地把“单一”做好,却能起到比“博”更广博的作用。

冯友兰先生进一步说,我们常说人必须有朝气,提起精神,奋发有为。敬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提起精神,正如朱熹所言“令自家思虑精神尽在此”。

大约受到佛家的影响,道家认为入圣的方法是“静”,到朱熹这个时期,开始用主敬来代替主静。冯友兰先生说,这是道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进展。主敬就是“令自家思虑精神尽在此”,主静需要在日常活动之外,另有修行功夫,而主敬却可以随时随事用修行功夫。所以朱熹说敬字是圣学之始,又是圣学之终——立身处世,是圣学之始;超凡入圣,是圣学之终。

冯友兰先生把敬比作一个人的精神总动员。敬对于人的做事效率和成功,与奋斗、努力有着同样的作用。做事多一份专注,全神投入,便会少一些失误。俗话说,狮子博兔亦用尽全力,人们常有大江大海都过得去,小小阴沟却把船翻的境况,个中奥妙,全在一个敬字。

文化拾遗

登山的智慧:著名登山家拉尔夫曾说过如下这段话: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其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人生也像登山一样,欲念越少,越容易攀上顶峰。

心若无欲,则如明镜

道学常常引用《孟子》中的一段话:“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休惕测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假如现在有人忽见一个小孩将跌入井中,都有很惊恐、怜悯、隐痛的心理。这并不是因为想与他的父母攀个交情,并不是向乡里人、朋友们博取名誉,并不是厌恶他的哭声才这么做的。新儒家认为孟子描述的是任何人在这种场合的自然自发的反应,一个人心中没有私欲的表现。

冯友兰先生说,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为儒家的圣人,周敦颐对此的回答是“主静”, 而“主静”就是“无欲”的状态。冯友兰先生强调,道学的“无欲”和道家的“无为”、禅宗的“无心”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用“无欲”,则表明他想撇开佛的出世性质。

同类推荐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悦读三星堆

    悦读三星堆

    本书是一本有关三星堆遗址发现和发掘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从三星堆遗迹的方方面面深度挖掘古代巴蜀文化,以趣味性的解说文字搭配详实的照片来解说三星堆遗址发现经历以及三星堆遗址带来的种种未解之谜。首批均是大遗址公园,像圆明园、周口店、良渚、殷墟、秦始皇陵,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考古遗址公园是国际上通用并日趋成熟的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三星堆获此殊荣,将使遗址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古老的马牧河潺潺流过,12平方公里的遗址宁静神秘,祭祀坑、城墙等将重现原貌,在这个带有科普性质的遗址公园里,古蜀先民的生活场景将再现在公众面前。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热门推荐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修仙之大侠客

    修仙之大侠客

    虽然总是迟到,但善恶终有报。一个孤儿内心有所寄托,想匡扶正义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侠客...他走上了修仙的道路!
  • 师姐慢点跑

    师姐慢点跑

    苏懿有一个师姐,倾国倾城的那种!青梅竹马的那种!然后有一天,师姐不告而别,苏懿便踏上了追师姐的道路……
  • 我是通阴人

    我是通阴人

    我叫葛生,从小身体异于常人……
  • 听雪楼合集(共3册)

    听雪楼合集(共3册)

    手持血薇剑的舒靖容和手握夕影刀的萧忆情,乃是人中龙凤。在血雨腥风的疯狂岁月里,他们征战武林,所向披靡。曲折的命运令他们笃信残忍冷酷才是江湖生存之道。他们可以让各路豪强俯首称臣,却无法阻止内心的爱恨与猜忌不断膨胀。或许,只有刀兵相见后一同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他们才肯放下心中的戒备。舒靖容在恶劣的环境下倔强地成长,风霜不侵,雨雪不折。然而,最终在心魔的肆虐下夭折,走向毁灭。萧忆情在血雨腥风中磨练,刀剑相伴,残忍暴虐。然而,却甘愿为了她承担一切责难,葬送前程。这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已如渐渐消逝的体温一般,一去不返。这个江湖寂寞如雪,所有的少年在出生时便已苍老。
  • 相遇为别离

    相遇为别离

    这个故事开始在二零零几年的时候,具体的时间我已经记不清了,就像某些我本以为会刻骨铭心的事情,如今也只剩下个模糊的样子。那时乐一还喜欢周杰伦,同学还把东方神起的海报贴在课桌上,手机还没有普及校园,朋友还都在身边。只是新学期开学,因为学校坑人的制度,几个刚刚建立起友谊的朋友,又分开到不同的班级。分班在让老朋友间产生了微妙的距离,也让新的陌生人变成朋友。过程中有欢笑有争执,有暗暗的喜欢,有悄悄的走远。最终他们总会长大,生活都将归于平淡。年少的自以为是,总有人来承担后果。伤痛都会结痂,就像他们终将走散。他们不再向往爱情,只期望风平浪静;他们依然向往爱情,却不报任何信心。这是一个不完全快乐的青春,有我自己和我身边朋友们的记忆片段的缩影。很多相遇不是为了别离,太多相遇终究成为别离。我美化了自己的青春,却不能改变它的结局。
  •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一群玩家在异世界为所欲为

    带着一群玩家在异世界为所欲为

    这世界少了日理万机的我可怎么办呀!原本正玩着游戏的宅男被卷入了唤作“次元震”的bug,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异世界,而且还是个落魄中的君王。顶着原来在游戏中羞耻的ID作为自己的名字,拉格纳罗斯开始了在异世界为所欲为的崛起之旅。
  • 出世记

    出世记

    出世,本来是佛家语,是逃离红尘人间意思。翻译成英语Born,是诞生的意思。小说《出世记》书名的确定,意味着它真正诞生,要由季风之手携带风雨雷霆在世界上澎湃成大水,要给文学界带来一场文学和非文学的惊魂争议。小说主角中的孩子,也就是文本里的“我”,是操控着方向在整条细密宽广航道上运行的轮机长。他在想象的特殊时代里,以成长顺序延续主线,用心灵感应去敏感地阅读一九四九年后创业史的大时代,观察数次时代更替和变迁的国民映像,记录沿途眼见芸芸众生的丰富景象。他心底里的丰富世界,本身也是一道绚丽风景。他追溯理解的生命来由,回顾家族渊源复杂的血统和神秘,转化到生育他生命的父母亲,才让小说叙述在想象云端坐落在地上,回到了人物叙述的社会现实中来。
  • 大话芝麻官

    大话芝麻官

    “大人,我一进去就看见来福在暴打常伟!”“那他是用什么打的常伟呢?”“他用他那沙包大的拳头一拳一拳的打在常伟身上!”包星星张了张嘴,看了看来福空荡荡的右边衣袖,又看了看来福吊在脖子上包的严严实实的左手。“本大人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