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500000021

第21章

李学军的提前归队大大出乎部队领导们的意外,许多探亲的战士都想尽办法在家里多滞留几天,有的说买不到返城的车票,有的说得了急病,还拿出医院的诊断书什么的。军官们都明白,这些战士当兵的三年时间里也就探这么一次亲,能在家风光几天就风光几天吧,领导这么理解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反正也不是战争时期,多呆几天就多呆几天吧。

李学军提前一个星期归队,领导们自然要抓好这个典型,他们把李学军这一行动,归结为想要求进步的一个信号。排长在排务会上对李学军提出了隆重的表扬,连长和指导员在连点名时也对李学军进行了一番轰轰烈烈的表扬。

他对这番表扬并没有往心里去,心想,这是歪打正着,他的本意并不想这么快就归队,那完全是因为桂花事件,如果没有桂花,也许他还呆在家里,站在村街上冲父老乡亲一遍又一遍描述部队上的事情。

一想起桂花,李学军的心里便生出无尽的思念,卫生所里温暖的炉火,还有那酒精的味道,淡淡地在空气中飘散着。最诱惑他的当然是桂花的身体。光滑、温暖、结实,此时,他一遍又一遍用全身心温习着桂花,体味着桂花,想象和回忆有时比实际更值得回味。在集体宿舍的床上,或者在一个人的哨位上,李学军一想起桂花,心里便充满了细腻的柔情和渴望。他的思念一会儿是奔涌的河流,一会儿又变成涓涓的小溪,昼夜地流淌着,一直流向老家靠山屯,流到桂花的身边。

李学军把自己对桂花的思念,又变成了一封又一封信,寄到桂花的手上。他怕这些信被王支书扣下,在信封上并不写明自己的部队番号,只写上“内详”两个字,于是一封又一封写有内详的信,便雪片似的落到桂花的手上。刚开始几封信,写的都是思念什么的,后来内容就有所深入,他没忘记让桂花到部队来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把她给“收拾”了,只要生米做成熟饭,王支书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他了。

春节一过,探亲的老兵都归队了,还没等开春,有些心急的未婚妻已经到部队来探亲了。连队有几间招待所,专门用来招待连队干部、战士家属来队的。战士们都知道,只要战士的未婚妻一来,招待所就成了洞房。

李学军心急如焚地向桂花描述部队的神秘,以及种种好处,他希望通过这些把桂花诱惑到部队。

桂花回信的时候,总是显得很冷静,她在信的开篇中便这么称呼李学军:学军同志。有点王支书的味道,信的内容大多时候谈的都是革命思想,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了,部队这所大学大有作为了,什么先入党后提干了彻底离开农村什么的。李学军每次接到桂花的信,刚开始都是热血冲头,读到内容时,便又心灰意冷了。桂花并没有绝情到底,信的末尾处,笔锋陡地一转,另起一行,写道:学军,我也想你。就这么一句还算柔情的话,然后就此致革命敬礼了。

桂花的信和李学军的信,一个如一盆冷水,另一个则是一盆浓烈的炭火。

春天到了,接着就是夏天,夏天一过就是秋天了。秋天的十月份就到了老兵复员的时候了,李学军屈指算着时间,到了十月份,他就当满三年兵了,如果没有特殊理由,他就该复员了。回到靠山屯,他将永远生活在那里。

一想起这些,李学军便心急如焚。在这期间如果不把桂花搞定,回到靠山屯,桂花便永远是他的梦想了。他在桂花的信中已经读出来了,她希望他入党、提干,到那时她嫁给他是顺水推舟的,不会费什么劲。如果李学军就这么灰溜溜地复员回去的话,桂花是不喜欢的。桂花在信中已经说明了,她喜欢有志气的青年。什么叫有志气呢?李学军的理解就是入党、提干。

李学军做梦也都想着入党、提干,全连队一百多名战士都想着入党提干,他们有的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喂猪,为了抢夺有限的扫把,有的人在头天晚上睡觉时,偷偷地把扫把藏在被窝里,搂着扫把睡觉。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在连队晚点名时,会换来连长或指导员的一次口头表扬,接着又为下一个星期努力。

这是在劳动上,政治上也都不肯落后,有人已经能把“毛 泽 东选集”几卷本的大部分文章倒背如流了。

李学军在众人的努力向上的氛围中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差,总之,他表现平平。有时他一个月也捞不上一次表扬。他最出彩的那一次,还是那次提前归队。这样一来,和桂花对他的期望相比就相差得很遥远了。

李学军就更加勤奋地给桂花写信,希望能打动她,让她以未婚妻的名义来部队一趟,到时彻底地把她给“收拾”了,到那时,即便他回靠山屯也是王支书的准女婿了。王支书看在女儿面子上也不会亏待他。那是他的未来和出路。李学军一遍又一遍地在信里恳求着桂花,希望她到部队来视察指导。李学军在信中还说,那样的话,会鞭策他积极向组织靠拢,同时也是把他向军官队伍又强有力地推了一把。甚至他不厌其烦地向桂花描述从靠山屯到部队的乘车路线,怎么先坐汽车,再坐火车,然后再坐汽车,都说得诚诚恳恳,详详细细。

桂花并不受李学军这样的诱惑,每次回信都说,现在工作很忙,春天了,我参加灭鼠工作,病人很多,全大队就我一个赤脚医生,半夜都要出诊。她说话的口气,仿佛全大队的人一夜之间全患上了不治之症,等她一个人去救死扶伤。

一晃夏天就到了,夏天都到了,秋天还会遥远吗?一想到秋天,十月份,李学军就心灰意冷了。看样子,桂花是不会来了,除非他入党、提干。这么一想,他对桂花的思念和期盼便打了折扣,他明白,自己也许是白忙活一场,到最后也是水中捞月,空欢喜一场。冷静下来的李学军,明显地给桂花写信的次数就少了。接下来,李学军就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军营到外面去走一走,转一转。

他经常光顾的就是营区西面的那条大青河,河水不宽,也不算急,走在堤坝上,望着河水,河水的样子,正符合李学军的心意,空空荡荡的,同时又不急不缓的样子。大青河的堤坝上,草长莺飞,告诉李学军此时真的是盛夏了,夏天一过就是秋天了。想到这里,他落寞也忧郁。他后悔没有和红梅那丫头订婚,说不定等他十月份回家,红梅那丫头早就和别人订婚了,成了别人的人。这么一想,李学军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了。

结果,偶然的事情发生了,李学军这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也开始了。

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这种大雨并不多见。下雨的时候,李学军并没走出军营,雨过天晴那天傍晚,李学军又走出了军营,走到大青河的堤坝上,堤坝上有些滑,也有些粘脚,走在上面并不爽快。几日不见,大青河长胖了好几圈,雨水的作用,水变得浑浊,也变得凶悍了,流起来也很急了,打着旋涡向下游奔涌而去。

李学军望着西边的太阳,心情异常的苦闷,雨季告诉李学军,夏天即将过去。在这即将告别部队的日子里,他的心情要多失落就有多失落。

就在这时,他看见从上游飘下来一个东西,好像是一件女人的衣服,随着水流一沉一浮的。很快到了近前,他才看清,那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人。那人还在水里挣扎着,甚至吐字不清地喊着:“救命。”

李学军在那一刻也没有多想,也不容他多想,完全是下意识地跳进了水里,拼命向那个落水者游去。

这一下子,李学军就成了全团的红人了,他救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马团长的宝贝女儿,马晓魏。马晓魏那年高中刚刚毕业,年龄十九。雨过天晴后,她独自一人来到堤坝上游玩,堤坝很滑,不幸落入水中。万幸的是,李学军及时地出现在了她的身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马晓魏弄上了岸。在这一过程中,他并不知道马晓魏是谁,他只把她当成个落水者了,在救人的过程中,他呛了无数口水,上岸之后,他也晕了过去。

可了不得了,李学军英勇救人的故事很快就在全团、全师传开了。马团长亲自接见了李学军,马团长摇着李学军的手,马团长惊吓之后,脸色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他一遍遍地说:“你就是活**呀。”

马上,李学军就成了全团学**的标兵,在马团长得知李学军还没有入党时,沉着脸冲李学军的连长和指导员说:“你们这是埋没了活**呀。”

李学军火速填写了入党志愿书,连队支部连夜召开支部会议,全体通过了李学军入党申请。第二天,指导员亲自把李学军的入党志愿书送到了团政治处。

政治处又火速派出干事到李学军的家乡外调了。

李学军的事迹和火速入党的消息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在靠山屯传开了。首先得知这一消息的是王支书,那位干事先和王支书接上了头。干事握着王支书的手说:“谢谢支书,为部队培养了一个好青年。”

接下来,全大队,乃至全公社都知道了李学军的光荣事迹。

外调的干部前脚刚回来,李学军便收到了桂花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不再称学军同志了,又改称学军了。然后又说了许多赞许的话和思念的话,她还说:我想念你,学军。我日夜都想去部队看你,就看你啥时候方便了,如果你同意,我立马就会到你的眼前。

这一切都是李学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时他正奔波于各连队之间,演讲他的光荣事迹。他现在心态大变,反倒不着急让桂花来了。仿佛桂花就是他的,招之即来。

李学军入党的事,很快团党委就批复下来了。在那一年初秋,李学军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

同类推荐
  •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一场大雾就在卢梨花的眼皮底下升起来,也就是说,卢梨花亲眼目睹了大雾是怎样由薄变厚到浓得化不开。前半夜,卢梨花坐在炕上看老榆树,看着看着,老榆树就不那么清晰了,像披了一层薄纱。卢梨花揉揉眼睛,老榆树还是一点点地隐没在白纱里了,“你呀,真淘气,跟我捉迷藏呢?还是有心上人啦,要弃我而去?”此时,卢梨花还没有意识到下雾了,她还在细声细语地埋怨老榆树。直到完全看不清老榆树了,卢梨花才回过神儿来,她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别说看天上的星星,就连常兴明锁在窗户下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都影影绰绰。卢梨花这才意识到是下雾了。大雾把老榆树吞噬掉,把卢梨花烦乱的心事淹没在遥远的地方。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瘦子

    瘦子

    贫嘴夫妻联手破案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荧幕情侣一本充满酒精味的侦探小说想来一杯吗?再来一杯?反正不管怎样,最重要的就是能随时喝一杯!尼克和诺拉,退休私家侦探和他有钱、聪慧、善良、对他过往私探生涯非常好奇的太太,来到纽约度假,没想到被卷入与多年前的老主顾魏南特先生有关的一系列凶杀案件。发明家魏南特的女秘书兼情人沃尔夫小姐在公寓被害。案发后,人们才发现魏南特已多日不见踪影。同时,他的前妻咪咪携新夫及一双儿女回到纽约,一家子各怀心事。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而魏南特始终没有露面……
  • 狠毒皇娘

    狠毒皇娘

    芳龄只有二十二岁的皇后吉特氏,是皇上皇太极的心肝宝贝,分管三宫六院。可好景不长,皇上突然瘫痪在病榻上,已经半年有余,四肢不能动,只能用嘴说话。吉特氏又焦急,又痛苦。她最担心的是她以后难以生男育女,皇上再不能与她同床共枕,爱新觉罗氏的她这一支家族即将要断后。皇上一旦归天,皇位马上会落到别人手里,她会被打进冷宫。
  • 蜀山剑侠传6

    蜀山剑侠传6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热门推荐
  • 团队应该这样带:尖刀团队的12堂总裁内部课

    团队应该这样带:尖刀团队的12堂总裁内部课

    本书从团队建设、伦理管理、业务管理、沟通管理、决策分析、团队协调、激励管理和人才培养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管理者带队伍、管团队的理念和技术,并运用了大量实践案例进行辅助分析,旨在帮助管理者提升团队管理技能。本书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师、咨询师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 我在等风来也等你

    我在等风来也等你

    少时初遇,她单纯的想,要是这个好看的大男孩是她的哥哥就好了。未承想,一语成箴,他真的成了她的“哥哥”。从此往后的岁月里,她的人生中就有了他的参与,她每次撒娇耍无奈,他亦温柔待她,事事依她。时光荏苒,一切又好像变了“质”,她之于他,是藏在心底里的白月光。世上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参与你的全部过去,而你的未来也奉陪到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超神学院当混子

    在超神学院当混子

    话不多说,舔就行了,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 废都

    废都

    当代文坛最受争议的作品,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1993年该书问世时,季羡林先生曾预言:20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是一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 携仙游异界

    携仙游异界

    昊天开天地,神宇合八荒,携仙游异界,大陆任我翔。穿越到昊天大陆的沐凡发现居然有个上古大仙和自己一起穿越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沐凡和仙人结拜为了兄弟。而神仙大哥给沐凡的见面礼竟然是太上老君师傅的九转金丹!
  • 九元神途

    九元神途

    上古之时,天帝与众神大战,九元大陆的天道神器九元天道轮被毁,三万年之后,异数徐承降临九元大陆,同时众神后裔重返九元大陆……
  • 浮生问剑

    浮生问剑

    三个少年因一场大火各自被卷入宿命的洪流。十二年后三人携剑归来,要在江湖上书写自己的命运。
  • 葬荣

    葬荣

    天纵奇才,五年退隐,一朝为情出山。“阿素,助我可好?”“好。”美人一笑艳四方,愿为情字赴沙场。战事四起,大获全胜,随之而来,却不是温柔缱倦,而是阴谋弥漫。“将军,你不觉得,此事过于蹊跷吗?”“不可能!”万分信任,终不及权利迷人眼。“咯咯,钟离凝素,天纵奇才,美艳不可一方,但,那又如何?”“你可知,相比于你的才略,本宫南屿公主的身份,才是如今他需要的。你就且,安心去吧!”十万将领,皆埋黄土,只因功高盖主,令人忌惮,除之而后快!“应黎,你我,恩断义绝!”
  • Donal Grant

    Donal Gra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