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600000002

第2章 修身养性

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养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

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中国古代的个人修养,主要是儒家道家的修身思想,如本章介绍的“厚德载物”“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守静存养”,等,这些都是个人修身的核心内容。

什么叫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在这里,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如何理解上善若水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的品性。

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

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老子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上善若水,是老子对生命的一种诠释,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

水,无色无味,无影无形,无语无声,无欲无争。这是水的柔静的真意。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高下,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善,缘于水的无欲、无求,不期回报。用最低的姿态穿行在自然与万物之间,用平常之心,于低处娴静随性,于险处独添一种风景,于污浊处自留一脉清白。争则不争,水遇物而分流,不与物争,却能汇聚江海,有容乃大。

水的流动,给了山林,水便是清澈的涓涓溪流;给了大海,水便是浩瀚无边,涛走云飞;给了江河,水便是浪涛滚滚,悠悠荡荡,深沉不渝,东流而逝;给了湖泊,水便是平静如镜,照出山水、日月恒久的美丽;水遇洼地成湖泊海洋;水遇沟壑成溪流河江;水遇潮汐,就会逆转直上,惊涛骇浪!

怎样做到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境界,显然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无为、无欲、无知、不争。

人生在世如要效仿上善若水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至刚、至净,应怀平常之心,做平常之事。

平和心态静如水,正直为人明如水,轻看名利淡如水,面对坎坷韧如水。于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致远的淡然中,陶醉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里,漫步于上善若水的悠然里,那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什么叫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

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和上善若水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美德作为自己处身立世的准则,像水一样,以自己宽广深厚的胸怀,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思想境界是多么崇高。

正是因为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此美德,赋予了中华民族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国魂,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

怎样做到厚德载物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而放弃教育。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这是团队精神的必要内涵,人既要宽容他人,更要取人之长,要有虚心求教的宽广胸怀。在自己的工作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只有这样,才不会求全责备和尖酸刻薄,才不会斤斤计较和自私自利。

目光如豆、高傲自大、心胸狭窄、蝇营狗苟等卑下品格都是同“厚德载物”的要求相去甚远的。自古就有德才兼备、德能勤绩的用人及量人的标准,人才德为先,厚德方能载物,成就伟业。

什么叫迁善改过

迁善改过语出《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三国时魏国王弼注:“迁善改过,益莫大焉。”

宋代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忏是忏悔过去,悔是悔改未来。每个人难免都会有过失,有了过失就会障碍自己,所以要立即悔过,如实忏悔,心才能清净安乐。儒家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道惭愧、忏悔,改过迁善,是很重要的。

如何理解迁善改过

迁善改过所展示的吉凶,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轻重不同的、并带有普遍性的几种可能形式,即吝、厉、悔、咎、凶、利、吉。

透过对它们的反思,人们便可以自警自勉,既提高辨别是非的认知能力,又提升迁善改过的修养功夫,并在一种合目的活动中享受生命的乐趣。

《大学》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使这念心安住在善法、慈悲心、恭敬心、精进心上。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过去的错误,要能改正并且看破、放下,从今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过失。

过去的已经过去,以前是在迷惑当中,那个我已经死了,从现在开始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知惭、知愧这念心才是真正的我,这个我时时刻刻保持觉性,就是今日生。

真正发自内心的忏悔,就能够灭罪,得清净安乐,达到忏悔的目的。所以忏悔在佛法当中是很重要的法门。

怎样做到迁善改过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利于别人,尽管方法欠缺都是善。

如果是为了自己,敬人礼人,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这也是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善人,就会大公无私。

孔子教导我们,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别人做得比我们好,我们应该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那么做得不好不是去指责他,嘲笑他瞧不起他,而是马上反过头来反省自己:是不是犯了和他同样的过失。

古人教导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别人的成功,《论语》上告诉我们:“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就是说:不担心自己没有一个好的位子,发挥自己的才能,应该担心什么呢?

应该担心是给了一个好位置,怎么样把自己的责任尽到。用什么样的德行,什么样的能力来立功立德,立言于世,不怕别人都不知道自己,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不够显扬,应该追求的是使名声可以显扬的德行和能力。

什么叫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语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谨言谨行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又一重要准则。从孔子起就反复倡导并身体力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忧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如何理解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的人第一感觉是稳重可靠,不抢话说,不爱出风头,不喜欢表现自己,不多嘴多舌。这对那些相信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来说都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谨言慎行能够抛开可能引起误解的话,不快的话,与没有把握的事,对人不利的事不谈不管,把十拿九稳的事细细地讲,稳稳地做,这才是孔圣人的本意。

谨言慎行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怎样做到谨言慎行

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都要做到“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如果这样处世就少后悔,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

只有多闻慎言,凡事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沉默是金”表达了一种行为处事方式。

通常在职场中,高层管理者更应管好自己的嘴,做到沉默是金,否则你会被轻视,或让下属笑话,在下属面前失去尊重和威望。

做人做事,都要实事求是,没有确认的事情不要乱讲,或在公共场合质问别人,最好保持沉默,或以询问的方式打探对方。否则会被训斥或自己给自己难看,本身是自己工作没做到位,反倒说别人工作不负责任。让自己下不了台,自取其辱。

做人,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谨言慎行,不要随便发表议论。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都不会成为职场的胜利者。

什么叫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所谓“天”,包含着如下内容: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即天命之天;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内涵是什么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察;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全在这矛盾运动之中。

怎样理解天地之性人为贵

《孝经·圣治章》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从春秋以来,张扬人的价值便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具体表现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许多思想家倡导先人后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许多思想家认为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思想家们普遍以人性论为基础推演人际互动原则和为君治国之道。

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这一观念,源自人的思想是造物的精华,是天地灵气的汇聚。

做人需要心胸宽广;要有正气,所谓顶天立地就是正气的一种显现;要有奉献的精神;要有合作的精神;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有一颗坦荡的忠心。

相比之下,做人更需要知道感恩。所谓“人之行,莫大于孝。”《易传》中记载人类起源的时候写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从这其中可以看天地回报给大地的是让万物重现生机,圣人回报给大地的是人间的和平。就是说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长大了要不要赡养孝敬父母?这就是“孝”的涵义。

什么叫作守静

最早提出守静话题的,是先秦时期的老子。这位古代哲人,十分重视清静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人生修养中的作用,劝说世人要“致虚”“守静”。

《老子》一书写道,“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意思是说,统治者若能保持空明、清静的心态,不被贪欲和诈智所激扰,人民就会自然淳朴,社会才能走向安定。

老子的这个主张,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致使战事频烦、民不聊生的状况而发的。这些话,在当时究竟能对热衷于征战杀伐的统治者们起到多大的警策作用,已无从考究,但对今天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却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如何正面理解守静

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是为明智,不能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常会带来祸端。

知道常道的人,对事情无所不容,无所不包。一切都能包容的,才能大公无私,能够大公无私的,才能做到全然不偏颇,全然不偏颇,才能得天命,得天命才能合乎大道,合乎大道才能永垂不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危难。祸福无所,唯人自己决定取舍。

人类原本只是生存着,并没有什么权利和野心。但生存的人便有行动,为了行动更方便,便需要权力。

权力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自由,但却很少去珍惜这个权力的自由,而希望用权力来影响或指挥别人。为达到此目的,便有了欲求,有了欲求便很难完全满足,难以满足,便有了不安,有不安便想拥有更多的权力,要有更多的权力便很容易和人冲突,和人冲突便会带来生命的危机。

我们对于人的各种欲望,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既要肯定和支持其积极、正常、合理的内容,又要否定和节制那些消极、反常、不合理的部分。

换言之,对于欲望,要有度。过度的欲望,就是贪欲。为了实现贪欲的那些想法、点子,就是诈智。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其主旨和积极意义就在于要求人们戒除贪欲和诈智,清心寡欲。这是人生修养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只有守静,方能使修身从内在开始并逐步升华。

怎样才能做到守静

戒贪戒诈,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尚且深谙“静以修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那么,作为一个现代人,就更应该在这方面作出表率。

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耿介拔俗,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

面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何保持平衡的心态,神安气定,心无旁骛,坚持默默无闻的奉献?

面对人生的各种遭遇,如何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回答了这些考题,并且重在身体力行去实践,人生答卷所得的分数,也就一目了然了。

守静,就是要老实做人,坚守那个静,把心灵中的垃圾和毒素及时清除。诸葛亮教育他儿子的最重要一句话就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他抓住了人生的要害,体现了他的心灵深度。

如果在双休日与家人、朋友来到郊外,来到农村,在寂静的山沟里、树林里、草地上、流水前,听听大自然的风声、水声、鸟声、闻闻花香、草香、泥土的芬芳,看看鸟儿自由的飞翔、鱼的自由的游动,蜜蜂自由的采蜜,一派天机,生气盎然。

你会觉得自己那颗疲惫的充满杂乱信息、充满各种欲望、充满层层尘埃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澄清下来了,那些纷杂的东西被抛去了,哇!好舒服啊!这就是享受到了老子所说的虚静。

可是,一两天过了,又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又要上班挣钱,又要养家糊口,又要无处不在的竞争,乍一想,如何能一虚静了结呢?

古人有句话说“大隐隐于市”,其实在喧哗的城市里,在残酷的职场上,也可以做到,并不是要像木偶一样寂静不动,也不是心如灰槁了无生气,是通过心灵的修养,来守静,来达到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命自由,让生命不再盲动、被动、骚动,而是主动、能动、灵动!

洗涤掉心灵的上蒙受的喧嚣和尘埃,恢复了心灵的清脱和空明,从而拓展了心灵的新空间,积储了生命的能量,在深蓄厚养中实现灵魂的升华,人生的升华!这才是美妙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什么是存养

存养是存心养性的省略。保存本心,培养善性,是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

宋明以来儒家修身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将“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宋代程颐说:“动静节宣,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行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

程颢提出,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养生之道;饮食起居的方方面面,都应精心讲究。从所听之乐、所习之礼到所用之具,从饮食起居到盘盂几杖,动息皆有所养。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极为深远。

古人将下棋、舞剑、练拳、喝茶、饮酒、养花甚至房事等,都当作充满情调的生活艺术,和韵味无穷的养生过程,这与程颢的上述思想也完全一致。

如何准确理解存养

程颢“动息皆有所养”的思想,用现在流行的话讲,有点“小资情调”,这种情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例如,现在人买房子要装修,装修完了还要装饰,都异常注重空间的利用,家具的组合,颜色的搭配等。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家装扮得异常温馨。

为什么人们如此注重家的环境呢?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心理更放松,精神更安逸。按照程颢的观点,现代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精心构造,就是一种典型的养生。

事实上,现代人的养生不仅体现在自己家里,还体现在对居住小区、工作场所甚至城市环境等的日益重视。为什么我们非常在意自己生活小区的环境?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城市的布局和改造?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态自然呢?

因为人们认识到:生活环境好并不仅仅是延年益寿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可以使我们赏心悦目,使我们心境更安逸,心情更舒畅;好的生活环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静化我们的心灵。在这方面,古人做得比我们好多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那么发达,就是他们重视养生的明证。

怎样做到存养

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努力做到闹中取静、忙里偷闲、淡泊名利,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

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精神内守,则气血调和,邪无所容,百病不生,所以能健康长寿。古人舒畅情志的方法,以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弟第五。认为人生的十大乐事为谈义理字,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心理状态一直处于泰然自若的最佳水平者,神经内分泌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也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健康长寿,所以古人强调“养生莫若养性”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精神养生是最容易做,又最不容易做到的养生方法。说其最容易做是因为精神养生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意识所支配;说其最不容易做到,是指一个人很难把握客观条件对自己主观意识的干扰。

在当今的生活中,人们很难有古人那种遍游名山大川、临渊观鱼、披林听鸟的机会。但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努力做到闹中取静、忙里偷闲、淡泊名利,摆脱世俗事务的烦恼,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利的。

存心养性善于寡欲,专心致志,细水长流,把生命需作为一个身心交融的整体来培育;存其心,养其性,方能安身立命。

儒家讲自省是什么意思

自省是儒家的重要修身方法;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反省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要从最隐蔽的地方和细微的地方做起。

孔子首先倡导自省、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看到好的人和事要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和事要自我反省,有没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自觉改正,如果没有,就无忧无惧,心安理得了。

孟子说:“君子必自反也。”。荀子也认为君子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孟子说的“自反”和荀子说的“参省”,同孔子说的“自省”“内省”一脉相承,都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检查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达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

如何理解自省

孔孟之后,自省一直是儒家倡导的基本修养方法。明代王守仁提倡的“省察克治”也是从自省方法发展而来的。

省察克治方法是要求人们通过自我检查,克服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思想行为,而且要持之以恒。要把隐藏的私利欲念搜索出来,加以克治,不可姑息。如果有丝毫私利欲念存在,众恶便相引而来。

尽管省察克治是为了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这是不可取的。不过这种方法也反映了思想斗争的某些规律:善恶观念此消彼长,姑息恶念,将成大恶。我们培养道德观念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儒家自省的修养方法基本上是把道德修养看作封闭的个人内心活动,有自觉性、能动性的合理因素,也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倾向。我们要克服其唯心主义倾向,发扬其自觉性、能动性的合理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服务。

怎样才能做到自省

首先,要运用自省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思想、学识、能力,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作用等,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样,才能获得自控能力,提出恰当的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自知之明,就会陷入盲目性而四处碰壁。

自省就是需要有自觉性,时时注意反观自己,检查自己,努力做到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自省的时候,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校正自我认识的盲目性。

其次,要运用自省的方法自觉地克服缺点错误,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人无完人,即便是圣贤也难免有缺点过失。只有不断克服缺点,才能达到成熟完善的境界。

每一个要求进步、追求成功的人,都要自觉地解剖自己的思想,反省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克服缺点错误。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鲁迅正因为无情地解剖自己,才能坚持新革命的正确方向,成为新革命的伟大旗手。

再次,人人都注意内讼自省,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小至家庭团体,大至国家社会,人们相处总会有矛盾冲突。有了矛盾冲突,大家都能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矛盾就容易化解。

如果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自己处处皆是,别人处处皆非,小矛盾也会变成大矛盾,甚至发展到对抗冲突、势不两立的地步。

我们还是要提倡对己严,对人宽,各自多作自我批评。有了矛盾,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善于求大同,存小异,不把时间精力花在无益的争论上。这样便能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事业的成功。

自省的方法反映了品德修养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什么是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修身方法;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反省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要从最隐蔽的地方和细微的地方做起。

慎独既是修身的方法,也是修身的境界,最早见于《中庸》《大学》两书。《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敌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都戒惧警惕,不让不符合道德的意念在隐晦细微处表现出来。

《大学》是在解释正心、诚意时讲到慎独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要求人们去恶从善,坚持善良的意志,不要自欺欺人,像小人那样,闲居无事时什么坏事都干,见到君子以后就遮遮掩掩。

慎独强调修养的自觉性,把能否慎独作为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准。慎独是对待唯己所知、而不为人所知的细微的事情上要谨慎不苟。

如何理解慎独

慎独作为一种修养的方法仍有可取之处。它反映了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道德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要靠内心的自觉,不能靠外力的强制。这种自觉性是由于人们把道德规范化为内在的信念,因而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能够自觉地遵守,不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

由于道德规范已化为内在信念,就能从人们的一切言行中表现出来。不仅在公开的、大的事情上能按道德原则办事,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谨慎行事,不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修养,就可以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在公开场合,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人们不能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真实的思想面目。还有一种人自觉地伪装自己,给人以假象,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和细小的问题上考察他们的思想本质。

侥幸心理是产生各种罪恶的总根子。一切恶行不仅是从无人知道的地方开始的,也是从细小的事情上开始的。先偷偷干点小的坏事,然后胆子越来越大,以至贼胆包天,犯下大的罪行。我们需要有慎独的高度自觉性。

慎独和自省相联系。有自省的功夫,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慎独也是自省的内容之一。

怎样做到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慎独修养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的内讼自省,离不开严格的自我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离不开经常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扬弃。

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把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

什么叫淡泊名利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高尚意境。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思是说: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如何理解淡泊的意境

诸葛亮忠告孩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俭以养德”,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他忠告孩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诸葛亮忠告孩子,“险躁则不能冶性”,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冶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告诉孩子时光飞逝,“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卢,将复何及”。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您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的规划过人生呢?

诸葛亮这封信里将道家的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和接世济国相结合,其实体现了他的适度原则。也就是,不可淫慢,不可急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个人力量不可贸然与团体抗衡,而是应该适度行动。这也就是诸葛亮之岁能够身居高位多年的哲学之一。

怎样做到淡泊名利

“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这是《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又像是在告戒人们名利世界中的冷冷暖暖,人生是什么暂且不论,名利乃身外之物却最能累人。

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当名利尚未得到时,他会精心竭力、惨淡经营,甚至把名利当作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

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弄得自己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宁愿承受如此这般的非人折磨,就是拥有不了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心态。

要是能明白“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尖之露,人生无千年之寿,花开无百日之红”的道理,那些无聊的烦恼也许会顷刻就烟消云散。

总之,要学会把陈年往事中的烦恼抛弃的干干净净,把生活中的不快当作前进的阶梯利用的妥妥帖帖,在心房中储存满柔风细雨,那人生就一定没有过不了的槛。淡泊名利精神愉快,笑看人生心情舒畅。

其实,名利原本无所谓好坏,适时以用,量才而夺才是受用。有道是:“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战成败,无论情场生死,就像寒鸭戏水一般,冷暖自知。

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做到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再说淡泊名利并非是看破红尘之落伍思想,笑看人生中的进步给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在平淡中寻找快乐,在宁静中制造浪漫,这才是至高致上的生活方式。

诸葛亮有句人生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真是这种生活境界,由此想到,淡泊既不是没有理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谓,而是“明志”和“致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对自己灵魂的升华。

一个人无论生活在安静的乡村,还是喧闹的城市,都要有一颗宁静的心。静,不一定要学什么静坐之类,那只能算是一种形式而已,静,是需要随时随地的练习,需要随时随地的应用,这样就可以做到“静以修身”了。

淡泊名利,心无尘事,去实现远大的志向,笑看人生,海纳百川。多几分旷达,少一些妒忌,多几分潇洒,少一些烦恼,对名利保持几分淡泊,对生活多出几张笑脸,你轻松,我愉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归心自然,何乐而不为?不为名利牵拌,不为金钱诱惑,想来便来,想往便往,不是神仙胜神仙。

什么叫作包容

包容一词多见于古籍,如《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宋代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才取次可用。”《明史·蔡时鼎传》:“貌退让而心贪竞,外包容而中忮刻。”《玉娇梨》第二十回:“二人俱系旧故,尚望仍前优待,以示包容。”

修身为了生活而非生存,生活就需要包容的智慧和勇气。能够持以包容的心,容下各种未知数在心里、在世界的对冲,也只有包容这一法宝能够让内心、让世界趋向和谐、趋向平和。

包容的内涵是什么

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这门学问,是来自内心“慈悲喜舍、善良仁爱”的自然流露。

包容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你随随便便可以得到,可以舍弃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善良的结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

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它是修身养性的一本真经。

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它是香兰被人踩倒却留香脚底的气质。

包容是一种幸福。能够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度过。

包容是赢得朋友的保证。学会包容他人,就是学会了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对自己有意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

包容是人生的财富。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不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着;有的人在快乐幸福中沐浴着。包容别人的过失,包容众生的错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怎样做到包容

第一是要理解包容的价值。包容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宽广的胸怀。

第二要对别人包容。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切忌得理不让人,而要得饶人处且饶人。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把退让、迁就也当作是一种包容,当作是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那样,我们就对别人的错误一味地迁就,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宰自己的能力。

第三,有时,还要包容自己。人非圣贤,总会出现一些失误与差错的。只要能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并不断地去克服或纠正之,使自己的德行符合规范,我们就不必对自己太苛刻、太自责。

总之,为了他人,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在更多的宽容中,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什么叫作报恩

报恩就是要有感恩的心。感恩两字语出《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就是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报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而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报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报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保持健康的心态。

报恩是一种始终感觉到环境对自己好的心态。

报恩的内涵是什么

报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的心灵里的一种认同。对太阳的报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报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报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报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

报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报恩。

报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报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

报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报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和豁达地处理。

报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报恩是尊重的基础,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

报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和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怎样报答恩情

报答恩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每人都应怀揣一颗报恩之心。报答生活、报答父母、报答师长,报答朋友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报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报恩。

报恩修炼的不仅是个体的宽容与博爱,对于凡夫俗子而言,它更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愉悦的方式。

报恩,不是为了炫耀。一个人,想学会报恩,要从小事做起。学会报恩,学着去报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变得丰富多彩。

什么叫作忍

孟子曰:“人弗有不忍之心。”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与忍相伴,以忍为阶梯的。元代许名奎、吴亮有一部《忍经》说:“帝王以忍得天下;将相以忍得长久;商贾以忍得富贵;常人以忍得知己。”

当然,俗世有俗世的忍,道家有道家的忍,佛家有佛家之忍,儒家有儒家之忍。

儒的核心是仁,仁与忍同音。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要想成为礼之人,就要时常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都要符合礼的要求,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儒家所提倡的,就是要人按照礼去要求自己,修身正心,去私为公,高风亮节。甚至是舍身成仁,达到内圣而外王,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仁者。做到礼,就需要忍,在忍中去舍。

舍是失去,是放弃。能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忍。生活中的大度宽容,是一种忍的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宽广的胸怀。

忍是心灵的质量,是心性的境界。

怎样正确理解忍

强忍总是使人感到痛苦,那是在失去时,生命的欲望在死亡时,所产生的一种撕心裂肺般的感觉。当你真的在舍去时,已经感觉不到痛苦,你的忍就已经使你得到了升华。

人在利益面前,在气恨面前,在良心面前,你能够忍,能够有容让之心,这便是一个好人的表现。对他人的恶不记恨在心,这才是一个好人真正的标准。你能够舍弃,你就是一个已经获得了真理的人,因为你已经得到了忍。

忍有小忍大忍,有痛苦之忍,忍耐之忍,宽容之忍,理悟之忍,快乐之忍;忍中有忍,有种种忍,有层层忍等。忍是一种升华,是一种不断地从失去中获得的境界。

忍是坚强,是力量,是无坚不摧,坚如磐石的信念。忍是一种大慈悲,会带来无限美好的未来。

为善良而忍,为美好而忍,为道德而忍,为境界的升华而忍,为生命的纯净和伟大而忍。忍是通向美好的大道!

怎样把握容忍度

古人苏东坡这样说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而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足够的涵养是不行的。

有的人为什么爱发脾气爱生气呢?主要有两个原因而致:一方面从主观来说,缺乏必要的修养和涵养;另一方面就客观而言,则是由肝火旺盛所引起。中医学认为,肝火旺盛的人容易发脾气,怒则伤肝,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预防发脾气首先还得从主观修养着手。

一个人的涵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经过自身的修养。闲暇无事的时候,多读书看报,多学习研究。民间曾有人总结出这样几句格言:和气者心常乐,能忍者身自安;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天高地阔;怕小人不算无能,敬君子方显有德;肯吃亏不是犯傻,能受屈乃为贤士。

当您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仅不能发脾气,也不能生闷气,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这里有三点建议供您参考:第一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本来是别人的不是,您却在那里生气,这不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吗!第二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是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也大可不必自责;第三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假如自己错了,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把错误强加于人。

什么是明明德

《大学》开头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大学》的主旨所在《大学》提出的明明德说,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

所谓明德,是指人具有的美好德性,它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

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朱熹《大学章句》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成民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固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潜在力量。那么,道德的力量是如何体现呢?一般说来,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深邃可怖,人人自危,就会出现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混乱局面。

在封建社会,只有天子能做到让天下一统,让百姓安居乐业。明明德的目标,不仅要让天子自己明白建立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性,而且还要让这种王者之道自上而下地传播开来。

如何理解明明德

《大学》篇里开篇之头就是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这明明德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理解呢?

第一个明字是个动词,有明白,明了之意,而“明德”则是一个名词,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个概念。明德,可以理解为光明正大的德行,但是光理解为光明正大的德行是远远不够的。这光明正大的德行是从何而来呢?

人的品德要光明正大,行为要光明正大,应首先是人的心性要光明正大;人的心性要光明正大,那首先要无私。这就要涉及到人的特性或者人的本心了。

何谓人的本心呢?人的本心就是人本来的心。依人的本心去行事,所会表现出的就是光明正大的心性与德行。这个本心是一种先天的状态,即空无。什么都没有,无私也无欲。

当这本心一旦落入后天,其本心就落入用的范畴。人心有一个本心,犹似太极,但其用有二太极生阴阳。也就是说人心的用有两个方面。一则是自我的本心,另一则是受后天熏染而形成的欲心和私心。

由于世上的人们绝大多数的人的行为是受后天熏染而形成的欲心与私心所左右,故而难见到自己心的另一面即本心。而本心与后天熏染而形成的欲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所以,人要想获得光明正大的心性与德行,就必须舍去人的欲心,从而方能见本心。而《大学》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认为是提出了人要努力的目标,之后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欲达到明明德而该如何做,这就要涉及到修养与修行的东西。

怎样做到明明德

《大学》之道第一个明明德,即每一个人都有明德,只不过是被蒙上了灰尘,要转回来修到至善,要明明德。

要表扬、鼓励,主动发现明德,擦去灰尘。这里就包括怎样教育,谈话沟通,慢慢地做到明明德。

明德是一个人的价值和使命观,因此自身要修炼自己。你的明德是什么?怎样与主流社会的明德结合,这就是你存在的使命,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明德。

如何去把前面那个动词明做到,这样既能赚钱生存又能自我教化,最后的结果就是达到“至善”。这就是切实可行的,有意义的修身过程。

什么叫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是达到天下大治的完美境界。“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这里的“至善”,和孔子所说的“正名”“中庸之道”有密切关联。因为至善可以理解为遵循不及不过的时中原则,专心做好自己这个角色和地位所赋予的事情,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极致效果。

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对于这个止于至善就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个善的根本,就是指心里面的修持,十种善德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就是十善心。

这十善心也就是上善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我们修善所应当立定的脚跟,是止于至善应当把握的十大方面。这也是礼德的基本成分,它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把握内涵,积极实践。要整体地把握住善的内涵,既以心中的礼德为帅,同时要注意带动十善的全面实践。根据这个德的基本结构来运用修心的四则,用这个四则对我们的行为加以规范,对我们行为意念活动进行规范。

遵守修心原则。四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四则是指修心的四项基本原则,因为这个礼就是心,心中含有这个礼德,人心好不好就看这个礼德是否明亮光明。因为心属火,如果这个火不燃烧起来,没有仁德支撑他的能量,供给他阳性能量,而心中本身只有阴火,那么这个人的人心可能就比较糟糕了。

人类一切为善去恶的行为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人有良知,良知能够使人知是知非,推动人类去过“为善去恶”的道德的生活。虽然在现实中人的良知有时会被私欲障蔽,使人的良知不能呈现而作出不善的行为,就像有时乌云会遮蔽太阳使太阳的光芒不能照射出来一样。

私欲只能暂时障蔽良知,如乌云只能暂时遮蔽太阳,一旦云开雾散,良知冲破私欲的障蔽,人类行为又会由良知做主,人又会按照道德的本性生活。

良知冲破私欲的障蔽不靠良知之外的力量,而是靠良知的自我觉醒,靠自身的力量来冲破私欲,来呈现良知。

什么是格物

儒家修身中的格物,意思就是“及物穷理”,要求人们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增长见识。此外,格还有区别和抵御之意。

格物还要求人们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者世俗纷扰所干扰,做到透过表面看本质,不随波逐流,不为物欲所左右。

如何理解格物

这个格物,也就是《德道经》里面介绍的一系列的圣人之治方法论中的“观之于物而知身”。

这个格字,汉代《说文》里面说:就像树很高,这个比较长的枝条,就称之为格。引申就像窗格,隔架,实际上也带有规范的意思。

从《说文》字典里的意思:这个格,含有比较明显的“从一般当中突出”的意思,因为它是从树很高的那种枝条引申出来的含义;一般规律当中而更为突出的那种规律或者方法,就称之为格。

老子在《德道经》里面介绍的“观之于物而知身”,这也就是格物,是一个格的过程。

怎样做到格物

我们要用一种潜识的思想,也就是带慧性的思想来观察事物,观察万物,就称之为格物。

这个格,就是要求我们要超越普通思维,用我们的慧性,用我们的灵感思维,去观察万物。

用心灵感格万物,感而遂通,这才能够标准地去达到这个格物,才能够达到“致知”。否则用一双浊眼去看万物的话,你很难看出其中的名堂。

比如说任何物体都有显性的物质结构,也有隐性的物质结构,如果没有灵感,没有慧性思维,没有超出六识的认识论,就很难把握住这个“无”,就会像《德道经》所讲的“有之以为利”。只注意到他的“有”,而观察不到他的“无”。

如果说只能观察到有而看不到无,那么又怎么称之为“格物”呢?那也就不能达到下一步的致知,即真正的知道。

要想实现真实不虚的这个格物,那最好还是反复地研究和实践一下《老子·德道经》。谈到了这个万物的特性、特点、万物的双重结构性、能量体现性,牢牢地把握住了万物的有和无。

掌握了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后,这个格物也就全面和准确了。要真正地将思维升华、升华、再升华,升华到道德的认识观上。

万物都是道德的生化,德的长养;都是道所化,德所养。我们去实现这个格物的时候,就掌握了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就不会偏离正道,就能认识全面,更符合唯物辩证法。

要懂得这个德的演化规律:这个能量的演化,物器作为德的载体,与德性结合的规律,和内在的这个德性能量、五德能量、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能量,相互制约,相互激荡,相互克制,相互又有反克等特性,从而演变成为万千的大世界。

什么是致知

《说文》里面说:“致,送诣也。”也就是有送和到的意思。致知,就是求得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能明是非、辨善恶,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所获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去规范我们的意识思维,确立以道德为准则的正知、正见、正识,达到以“知善明德”为基础的“理通法随”,这就是致知。

所有做学问的人都应该在已有认识的前提下破除约束,进一步探索万物的内在道理,达到认识的极点。

如何理解致知

正确的致知,是运用这个观察,观之于物建立起来的正知、正见、正识,反馈到人的大脑和心灵,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用五德的要求来规范后天的思维,规范这个意识,这个就是致知。

就像《易·象下传》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个口气、这个话语,就很豪迈。要把这个道德的真理,真正地贯彻在自己的命体里面,达到自己认识人生,再造人生,升华人的生命,打造一个亮丽人生,去实现这个志愿。要致知而致命,以道德去修身,达到和实现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愿。

这个知,是日积月累的智识,这个智识引之于善就是善知,引之于向恶就是恶知,所以前面的格物就相当的重要!这个格物,包括人的表率作用,社会的教养和家庭的教化,都在举手投足之间,给人的心灵、意识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影响。

这个致知,要注意它前面格物所产生的方向是不是对,所做的是不是符合德性的标准。否则这个知,是一种愚知,而不是一种明知。这个知,可能会产生愚昧的智性,而不是明亮的智性之知。

怎样做到致知

为了使人的大脑皮层和人的心灵建立一个正确的智性的认识,那么对这个知,对它的架构和它的来源要有正确的辨别,就要很好地用道德去规范这个格物。

不仅我们从内心的去把握它的确立,而且还要远离恶劣的环境。当年孟子的母亲三迁而居,不也是防止孟子从小受不良性的格物的影响吗?虽然说这个莲藕能够深植于污泥而不染,能够冲破污水而一花独灵独现,但是在稚嫩时期和扶生时期,不可能不注重到外部环境的建设。

所以在这个致知的过程当中,要整体去引导这个正确的知,而不是非知,错误的知。

在日日积累知识的过程当中,注意去吸收正确的符合道德的规范,符合五德规范的这样一些知识,这就能够确保我们到达正知、正见、正识。

什么是诚意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说文》里面就说:“诚,信也。”表现的是信德,是五行当中是信土的厚德体现。

诚意是诚信的一种表现,是道德修养具备深厚信德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这个意识行为。这个,就叫诚意。

怎样理解诚意

人的意识系统直接指挥着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器官。这五个器官,都是听从人的意识系统号令,进行做功。然而这五个器官的活动,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这个上善和十善呢?这完全取决于后天意识是否诚信道德。

所以作为一个常人来说,这个意识系统是否能够进入到这个德性的领域,持守道德的修持就具有真实的意义。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都交给这个德性能量来进行再造?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用德性来进行重新的改造,并且要保持始终如一,不离不弃,表里如一地用这个五德来规范意识活动和一切行为,这就是诚意。

怎样做到诚意

要做到意诚,必须要做好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都能意念真诚。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所以,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对自己的真诚,就是不欺骗自己,不放纵自己,对虚伪、欺骗等不良的念头防微杜渐,洁身自好,特别是在独自一人时,更要谨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

不自欺心,慎独而行,在与别人相处时也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只有具备了这个真信、至信、坚信道德的人,才能达到真真切切的诚意。

信德是否丰厚,又与我们心中的礼德是否明亮直接相关。心修正,礼德明,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个诚意的生成和稳定。

什么是正心

正心就是心无杂念,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心自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所以心诚、至善、摒弃杂念就能达到正心的境界。

怎样理解正心

何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并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我们这个心脏的场性。

《道德经》里的圣人之治方法论中,解析心含有意识、思识、无为识三种识性。其中的意识,就是后天逐步形成的。

所谓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去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能够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之内。

用礼德的要求修持心性,从而达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使意识这个阴我之心,能够服从阳我之心的领导和管理,不篡权,不越轨,也就是保持正见正觉,不离五德的这个规范,这就是正心。

怎样做到正心

假如诚意没有达到要求,那么这个正心肯定做不到。因为这个意识在眼耳鼻舌身上作用,可以说是一个统领的作用。

如果没有诚意作为基础,那么这个意识很难被道德所规范。没有尊道贵德的诚意信念,也就无法真实地完成正心。

心是一身之主,就是人内身国的君王。但是心中的意识属于后天的这个智性,难以达到完全符合五德的要求。

其中的思识属于先天慧性,但是这个慧性我们如果不去主动开发,慧性也就很难冲破这个意识的障碍,出来主宰工作。但是一旦冲破了,慧性与德性就具有良好的亲和力。

所以扶持和确立慧性在心中的主导性地位,让慧性成为心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这个用德来修心、正心,也就成了我们修身的关键。

什么叫作修身

前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次第,一步一步地规范好了,符合了五德的要求,那也就是修身的基础。

其实这个道德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符合德性的全面转换,从而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的理念。

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以修身为教育目的。唐代元稹在《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中说:“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中说:“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儒家的修身包括守静、存养、自省、慎独等内容。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传统道德相吻合。

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如何正确理解修身

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从这些方面理解儒家的修身理论,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宗旨和目标,很显然,在21世纪国际化程度越来越深的时候,用儒家思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是不可能了。但是,儒家最初的修身宗旨,在当今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身就是个人的生命,包括肉体和精神。人为什么要修身?因为每个人的身都有缺陷,或者说不够完善,通过修身可以使之更健康、更完善。

修身的内容涉及真、善、美,包括智力、躯体等方面。每个人都应当思考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真正体现生命的本质;应当追求道德高尚,即使不能成为圣贤,也应当成为君子。这就是修身的必要性所在。从这个立场出发,儒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正如《大学》之中所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的基础目标,也是在当今社会,最有活力和可能性的一个目标。

修身,是回到儒家思想的本源和初始。儒家修身很简单,操作性也非常强,没有繁复的程序和仪式,更没有玄妙的思想和神秘的内涵。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简单易学,指导性也强。

如静坐,就是人人皆可为之的方法,只要你全身放松,静下心来,闭目五分钟,凝神定气,控制杂念,就能回到冥想和安宁的环境,片刻之间抛却尘世烦恼,给自己的心灵加一次油。

又如“慎独”“治心”“主敬”这些修身条款,基本都是使人向善,寻找心灵的平静和安慰,重在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圆满。再比如“自省”,日三省吾身,只要每天花几分钟,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就能发现自己的种种得失。

儒家修身思想,是一种适合中国人生命体验和情绪感悟的心灵实践。在这样一个功利的时代,每个繁忙和劳碌的人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体验一下古人的智慧,和古人的心灵靠近,体会一下先贤圣哲的思想光芒,从而让自己获得前行的动力和行为标准。修身,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怎样做好修身

关于修身的方法和途径,儒家认为,圣贤或君子的境界不是一个人生下来就具有的,需要经过后天努力特别是通过修身才能达到。

对于如何进行修身,儒家提出了许多方法。例如:存心养性,即通过读书等加强道德涵养,从正面提高思想觉悟;省察克治,即通过反省并改正所犯错误,从反面总结教训,以提高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动心忍性”,实践躬行,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练”。

这三个方面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提高道德觉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实践锻炼提高道德水平。这些方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在现代生活当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有涵养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承认自我。勇于承认自己爱发脾气,以求得他人帮助。如果周围人经常提醒、监督你,那么你的目标一定会达到。

反应得体。当遇不平之事时,任何正常人都会怒火中烧,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心平气和,冷静地、不抱成见地让对方明白他的言行之所错,而不应该迅速地作出不恰当的回击,从而剥夺了对方承认错误的机会。

推己及人。凡事要将心比心,就事论事,如果任何时候你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你会觉得没有理由迁怒他人,自己的气自然也就消失了。宽容大度对人不斤斤计较,不要打击报复,当你学会宽容时,爱发脾气的毛病也就自行消失了。

什么是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意思是老师是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得来的。

在古代,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并占据统治地位,温良恭俭让被称为“君子五德”,与“仁义礼智信”一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孔子是自己修养圣明而自然了知,就像一块纯净的而雕琢精美的玉,呈现于人们面前,同时具有全息记载人事的一切功能一样。

大成儒家历来直指做事的核心和元始,就是做人。以做人为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非常完美的思想和行为锤炼系统,而温、良、恭、俭、让五德,不是在表面上做作,而是志道据德,真实修养自然呈现的德行,犹如精金美玉不自耀光而有令人欣悦的一切的特性。

如何理解温良恭俭让

怎样做人?古往今来训语颇多,流传至今最精辟的大概就算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字箴言了。那是典范的标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做人要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是做人行为的规范。

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子贡用这五个字概括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和修养。孔子正是依靠这样的优秀品德和人格力量,获得人们的信赖、尊重和支持。

温是绝对温和的、不张扬的、非暴力的,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心态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谦虚的、尊敬的、甘受委屈的;俭是不奢侈浪费的;让是友好谦让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

怎样做到温良恭俭让

怎样做到温呢?一杯脏水,只会令人生厌。只是从瓷器上装饰自己,没有纯洁的内心和高尚的德操,那一定是内心有所贪求,有所觊觎,不是利即是虚誉,又何以称之为温乎?

怎样做到良呢?良历来与善同称。真正的良,是属于有高远见识又有待天下人我一体的慈悲心者。这样的人,自身守正高明,而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多看对方的长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怎样做到恭呢?没有平等心,这恭是做不到的。这不是对有权有势者作出谦卑样,而是对一切人的真诚敬意,敬君子还敬小人,这是为那些还没有真正觉悟的人所难以理解的。

为什么敬小人呢?不是苟同小人的行为,而是从慈悲心上,以敬心化己之傲意怠慢之心,因为自己是修道中人,是真正知道生命真理的人,一切小人小行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意思,是考较自己的胸怀能否容物。

怎样做到俭呢?那就是无奢华之念,相待以俭,简也,礼简行简,食俭衣俭,为他人着想,让人轻松而乐。

怎样做到让呢?不仅言辞之逊让,而且是心里宽阔。宽阔而能有容,有容天容地之胸怀。容人,这不是说没有明确的是非,而是出言时多想想别人的承受,同时最要紧的是帮助别人辨识以去除那些不必要的观念和错念,让人如沐春风,而如沐甘霖。

可见,温良恭俭让,不是小人能够做得来,不是伪人能够做得真,不是名利之徒能够真实行,非志在圣贤者,莫能知其本,莫能实其行。

什么是养性

养性是养生术语。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与道德修养。见《淮南子·?真训》:“静漠恬胟,所以养性也。”道家与道教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又为养生的别称。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即为养生专篇。

儒家通过养性,间接地把养生与事业和治家统一在一起,道家直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道家把养生被视为事业家庭的基础。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庄子更明确提出洁身自好“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

养性的内涵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儒家的养生理论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后来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寿,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

《黄帝内经》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

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汉代华佗的弟子吴普就说过:“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得保性命延驻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事实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确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去病延年的必要前提。

在古代儒家的学说中,养性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养生,倒不如说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早就提出过“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号,而修身的方法则在于“存心养性”。

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长地提出了一个“诚”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所谓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即指“养生”,又指“养性”,其基本含义是精神专一和恭敬无欺,前者偏重养生,后者偏重养性。倘若精神驰乱,意识不能专一,势必造成气散身亡,这就是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所说的:“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殊不知心有妄动,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逐气亡。”

在生活中如何养性

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而把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因为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并不能改变过去,只会使目前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因此,不必毫无意义地胡乱猜想推测。

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人们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如果一个人成年累月,总是愉快和兴奋,那反而是不正常现象。

人们往往容易在别人稍有差错或者失败的时候,就立刻下结论。“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与苦闷。

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必怨天尤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

把自己摆在准确的位置上。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所以就得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不按照社会一致公认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这个规范去做,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和反对。

合理安排生活,不要生气,多喝茶,常常去外面走走,多锻炼身体等,只要多做有益身体的事就好!

什么叫作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自强:自己努力的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如何理解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人不断地有新的追求,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就。

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深刻认识和理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和挫折是一笔财富、一种动力;只有不断地追求新的创造、新的发展,才能获得新的进步,也只有在这新的追求中,人的生活才能更有意义,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怎样做到自强不息

要过有意义的生活。要确定目标,既不要过高又不要过低。

要学会辨证地思考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要面对现实,积极应对,越挫越勇。

要热爱生活、适应生活。

要调整出一个好的心态。心态消极的人,生活是一团麻,一旦遇到曲折便举步艰难;心态积极的人,生活是用麻绳拧成的花,即使多次受到挫也绝不会裹步不前。

什么叫作博学

博学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广泛地学习。《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汉书·燕刺王刘旦传》:“旦壮大就国,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世谓诗有别才,是固然矣。然亦须博学,亦须精思。”

二是学识渊博。《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北史·韦阆传》:“荣亮博学有文才,德行仁孝,为时所重。”宋何鑅《春渚纪闻·刘景文梦代晋文公》:“东坡先生称刘景文博学能诗,凛凛有英气。”清程趾祥《此中人语·阎王》:“我主人闻君博学,请往课其子耳。”

博学的内涵是什么

博学的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作为现代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博学是一种美德,其好处在于使人明事理。博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创造力的基础,是帮助自己日后建功立业的手段。

怎样才能博学

首先,是一个开放的态度,热爱这个世界以及关于它的知识,这样的人会很开朗,不自闭,能更多地,更敏锐的把握事物好的一面。

其次,是一种执着的态度,热情的,坚持不懈的,陶醉其中的探索自己内心中困惑,以至于全人类的困惑。这样的人处事积极,坚毅。

博学也是一种谦虚的态度,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好学,进步。傲慢和博学是矛盾的。

什么叫作体仁

《文言传》对君子的特征作了基本的描述,即“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具备了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即可称为君子。

仁,即仁爱、仁慈。体仁,即实行仁道。“足以‘长人’”,是指君子实行仁道,能够做到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所有人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走完他们的生命旅程。儒学的核心理念即为仁,能够行仁,即是君子。

“嘉会足以合礼”,指社会群体成员聚会组织时要遵守共同的礼仪规范及共同的社会秩序,做到人人彬彬有礼、举止得体,畅神逸气,和乐美好,共享太平。

“利物足以合义”,指聚敛财物应当符合道德,即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群体利益,既考虑了当前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

如何理解体仁

人若心中永远包含着两种人,一为善,一为恶,则此人心中必有至爱,能与人和睦相处,化干戈为玉帛。故古人言“仁者无敌”;或云“仁者爱人也”。确实人若有恕人之心,容忍之心,则所到之处,莫不如春风化雨般,处处见一片和煦之气象,故仁诚为立身处世之根本。

仁最终要落实于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之中。仁并不是一个太崇高、太浮夸、太遥远的理想。仁是指在当今的生活状态下,能使自己的生活处在它理应处的位置。

仁的核心是忠恕和诚,忠恕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个方面。诚是指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都要把它们放在本来就该放的位置上去。

仁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清晰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仁,无所谓做不做到,只有所谓做不做。

什么叫作和义

《文言传》认为君子的特征之一,即“利物足以和义”。儒家思想中有“济人利物”的话,物字不只是指动物、植物、矿物。在古代的物包罗很广,等于现代语“这个东西”的“东西”,是一个抽象名词。

利物足以和义的利物,意思是我们人类应该利物、用物,而不被物所用。

利物,就是使他人得利,就足以对得起别人对自己的奉献了。用一句直白好像还看上去还有点不雅的话说就是“要利他,做对社会有益的,这样就可以对得起吃的粮食或羊肉了。

如何理解和义

义,由“我”和表善祥之意的“羊”组成,意为我善良,深深含着人性本善之义,此正说明义乃与生俱有的德行。故《礼记》言:“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

因为义是道德的准则,是立身处事的依据,是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怎样做到和义

《论语》云:“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就是说财物来了,利益来了,权位来了,首先要问“应得吗?该得吗?可得吗?”若非取之有道,恐怕后患无穷。一生中,若能将多余的钱财嘉惠布施于世,或善用权利,造福乡梓、社会,都是最佳的义行。

又如《左传》中这样的记述:“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举凡做事,皆要明白是非善恶,晓明利害关系,不以私利为出发点就是行义。作为纯正,处处公道,不作私弊,就是义行。

君子的一举一动若能合于天理,顺乎伦常,就是一位义人。义人就是美善之人,吉祥之人。愿人人相互勉励,个个皆成为义人。

什么叫作立不易方

《易传·大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雷风从山泽而生气。其气通彻上下,运行周遍,化育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有常,其德亘古今而不易,故曰恒。

它包含了恒久、长久之意,包含永恒的、必然的、绝对的、纯粹的,能够守恒、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必然成功,所以利有所往是当然的。

以恒修身,而身教乃亨;以恒齐家,而家道乃亨,以恒治国,则国运亦亨,这就是所谓无往不利者。

方与类相联系,君子不易方,是说君子不会改变本来的本色的规矩。

如何理解立不易方

人的所思所想,可以左右人的行为,也可以左右人类的行为。小至一个人,大至一切万事万物。

君子往往先订一个长远而坚决,不易改变的恒志,这恒志往住和自己生命相关,使生命充实,有意义。相反一个心力不足的“小人”,勤勤“立志”,计划多少,却大都未能成事。

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这就是“君子以立不易方。”为此,只有抑止自己的私欲,才能导致长久的欣悦。

什么才是真正的执政理念,只有心存天下,德昭日月,才能百姓安居,天下祥和。这是一种可以达到的执政理念,并不难。顺天行道还是逆天而行,恐怕这就是《易经》中的“君子”“小人”之分别。

怎样做到立不易方

为什么总是将“日月丽天”挂在嘴边呢,因为日月得天而能久照。日月无天则无法感应。只有抑止自己的私欲,才能导致长久的欣悦。

如果将执政党与老百姓的关系进行比喻的话:老百姓是天、执政党是日月,日月得天而能久照。也就是说,执政党如果失去了民心,也就如同失去了久照之天,失去了久照之天,也就大浪淘沙而遭致大自然的自然淘汰。所以自古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天雷在上,地风在下。只有真正明白天地所处的正确位置,只有明白人在其间的关联,才能建立起正确、永远不变的人的思想。进而雷厉风行,所向披靡,实现世界大同,万事万物才能得以大解放,圆满轮回,光明未来。

什么叫作致命遂志

致命遂志语出《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所谓致命遂志即是以持守“大人”之人格理想来应对于时时处处。

其次要做到“顺天休命。”世人往往以为顺天休命是一种消极应世,其实不然。苏轼这一命题的深沉意蕴在于启迪人当发现自己处困之时首先必然安静下来,吸收天地之营养充实自身以待其变,处静以制动。

如何理解致命遂志

顺天休命目的在于摆脱困境,保证“天行健”的完备履行,从而做到以健济明。

这一结论是要人仍以需静为养阳。换句话说,即是顺天而动,从而致命遂志。静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动,这是以健济明的深刻蕴含。

小人遭际困厄往往悲观失望,一蹶不振;君子居困动心忍性,慨当以歌,愈挫愈奋,激励出前所未见的潜能,贞正之德不移,进德修业更加努力,于默默静守之中以待天时之变。

君子落难愈显其崇高,小人遭难愈见出其人格的渺小。

遭难的小人不能见及于此,自暴自弃反而愈会使自己落入灾难的深渊。君子恪守本命不坠雄心大志,知天知人知己,反而有助于度过困厄,转危为安。小人之困困于身,大人之困困于道;小人之惜惜于身,大人之惜惜于道。所以说:“君子以致命遂志。”

怎样做到致命遂志

把握定位与周遭环江的关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

坚持既定的目标。任何意义上的崛起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所谓的和平崛起无异于痴人说梦。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坚持既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如果有人帮助是幸运的,没有帮助那是正常的。

不被诱惑。现实中在有形或无形的诱惑面前,每个人的个性都展露无遗。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这句话确有其实际意义。

什么叫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指不能被金钱和地位所迷惑。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乃中国一句传统格言、警句、古训,是东方文明古国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原则,体现出一个伟大民族国人的人格魅力!

如何理解富贵不能淫

一般来说,富了,容易“饱暖思淫欲”,为富不仁,欺压穷人,或者为寻求刺激,吸毒赌博,逞勇斗狠,不择手段;穷了,则可能会“饥寒起盗心”,为早日脱贫,去偷去抢,铤而走险,或去绑架勒索富人,这都是犯法行为。

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这样干的,他们都渴望发财致富,但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他们都希望幸福自由,但会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在法制的框架下享受生活。

人生在世,财富多了,或官当大了,自然是好事,但有时却反而会成为坏事。有的人财富多了,或者官当大了,便志满意横、骄奢淫逸起来。

结果,贪赃枉法、腐败堕落便从此产生,富贵之后,放纵了自己,迷乱了心志。可见,富贵不能淫,这既是人生的警示,也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操守。

富并不一定就是贵人。富而仁而慈而善而俭而敛,这才受人尊敬,这才贵,人家才把你视作贵人。

怎样做到富贵不能淫

首先要善于经营,取财有道,有陶朱公之才,要不然早晚会坐吃山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一般立场上,区别正确与否,分别称为有道与无道,无道就是错误的方法。

比方说,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得资源从而换取的财,或是通过加工自然资源之后再换取的财,也就是合法劳动收入的这种方式,就称为有道;

通过抢夺,骗取他人之财或破坏自然环境、猎杀保护动物等所获得非法收入的方式,就称为无道。通常君子或普通人获得财的方式都是有道的。

有了钱,还要能挣会花,学会取之社会,还之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做个慈善家。比如见义勇为,爱心捐助,乐善好施,急公近义,凡有救灾、助学等意在善举,每每慷慨解囊。一个人富而有博爱之心,才是真富贵,否则就是富而不贵。

做到富贵不能淫,就要远离世俗尘嚣,远离人为的矛盾压力,远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那一套,以骄奢淫逸、一掷千金为耻。

什么叫贫贱不能移

贫贱不能移,是说贫穷卑贱不能改变原则。常用来形容人品性质,以及生活价值观等。语出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强调即使自身贫困,但身虽贫而志不贫,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做不仁不义之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来,这贫贱不能移一直被用来形容君子操守以自我激励。

如何理解贫贱不能移

从私有制一开始,人类即分得有富贵贫贱等级,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历程。在这个有富贵贫贱的等级社会里,当然是每个人都想往富贵而羞耻于贫贱,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这些富贵贫贱等级之中,怎么样做到与人相互亲爱,这就是个大问题。

在《学而》第十五节里,子贡提出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认为,真正地富贵了,但还是与平常人一样,没一点架子,还是很谦恭有礼地待人接物,尤其是对贫苦的老百姓也是同样。

孔子认为,如果贫穷落魄还仍然是快乐的,如果富贵以后还是很谦恭有礼的,才是真正地广做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贫而乐即是人之心理健康之表现,也就是人在贫穷之中仍能与人相互亲爱,所以他是快乐的。

真正能乐于贫贱而能承受各种侮辱,就必须要有非常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非常强的承受能力。

怎样做到贫贱不能移

有坚定信念。只有坚定了这个信念,才能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努力锻炼自己,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贯彻行动中毫不动摇。

坚定信念就要认真学习。真信才能真学,真学才能真信。只有将信念打牢了,才能守住清贫,甘于淡泊,乐于奉献,才能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坚持原则不动摇。一是要对原则有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二是还必须运用好原则,三是顶住压力,正确对待各种责难和非议。

什么叫威武不能屈

威武不能屈就是不能屈服于威胁暴力,形容不畏强暴。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杀身以成仁”的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如何理解威武不能屈

威武不能屈是一种浩然正气的骨气,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节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生最大的理性认识。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们不断丰富骨气的含义。特别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总会有人用血、用生命去诠释骨气的内涵。

其实,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出身也都有其生存的基础,更有存在的价值,作为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做人的尊严和道貌准则,而是要活得有骨气,对生活充满信心并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一个人要有雄心壮志,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能自强自立才是真正的骨气。当然,即使自身勇武,也只以德服人,而不以武屈人,滥用武力。

怎样做到威武不能屈

在孟子看来,要有义气,有骨气,有一身浩然正气。然而,对于“敢问何为浩然之气”这个命题,孟子还是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即“配道与义”,简言之,就是坚守道义。把内心的道德充分发挥出来,便会形成这种浩然正气,这是每个人只要想做就能做到的。

有浩然之气的人,不仅仅为自己而活,而是把自己的个人价值融注于社会,让自我价值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得以提升。

就像《宽容》序言中敢于探索山外世界的年轻人,就像被关在铁屋子里敢于呐喊的清醒者。他们使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也敢于探索真理,给处于混乱之中的人带来光明和希望。

就像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了。有了这种胸襟和气度,孟子认为,贪欲权贵的人便会少一些,而救助百姓的希望便会大一些。

确立崇高的理想。人要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从千秋万代着眼。这是孟子所谓的“大丈夫”,也是其自身的真实写照。

孟子对于大丈夫的呼唤,体现了他对乱世中生民的眷顾,也体现其自身人格的崇高。

什么叫盗泉之水

盗泉是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据先秦著作《尸子》记载,“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意思是说: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为“盗泉”,遂忍耐干渴,不饮其水。

此后,孔子说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也成为无数人警示自己的格言。

如何理解盗泉之水

孔子不饮盗泉之水的意义不在于追究情节的本身,而在于弘扬一种精神。

缘何孔子宁渴不饮,只因他深谙“非礼勿亲,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盗字者,非礼也,见之有蒙慧眼,闻之有污清耳。最好是不闻不见,更不能动,方保君子之名。

不饮用盗泉之水并不是冥顽不灵执迷不悟,而是觉出生命中有些东西是要有所坚持的,哪怕是为此付出生命。这就是舍生取义。

在触及到自身利益,甚至是性命攸关的时刻,大概名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当然也许会有例外!起码孔子就是一个。不饮盗泉,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可是真正面对不义之财的时候,而且在取之无大碍的情况下,能做到不饮盗泉的又有几人?

怎样做到不饮盗泉之水

要有尊严。一个有人格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严的人格。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

要有志气。国家要有名气,军队要有士气,做人要有志气,别让人瞧不起。古人常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有志者事竟成”;“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些经历岁月的打磨依然闪烁着金子般光芒的警句名言,无不说明志气的重要性。

我们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我们是不是有志气,我们是不是做了许多我们不应该做的事,是不是因此而失去了许多本该属于我们的宝贵的东西,因为当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东西的时候,就一定失去了不应该失去的东西。

要讲修养。讲修养是中国文化优秀而深厚的传统,讲修养是关系到一个人的素质,是一个人能否明尊卑,懂礼貌;明廉耻,重守操;明守纪,对己严;明事理,宽待人;与人善,守道义。如果做人都能注意修养,人们的素质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会加强,社会会更加和谐,人间会展现出一派祥和欢乐友好的氛围。

什么叫作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是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

整句的意思是:喂!你来吃吧!这句话语出《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引导人们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如何理解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

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格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两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

怎样做到不食嗟来之食

接受善意的帮助。要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事,接受帮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你给我一个善意的帮助,我会把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

要有骨气。做人一定要有骨气,绝不能为了钱物而垂下高贵的头颅。无论做什么,都要有骨气,不能不劳而获,不能收取任何无功受禄的财物。哪怕是价值连城,或者只是一枚绣花针。

什么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多个人一起走路,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那些短处就引以为戒加以改正。

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如何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向别人请教。

从另一方面也就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怎样择善而从向他人学习

一是要择善而从。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难以作出抉择的事,这时候朋友们会热心地给你出谋划策,但是有些固执己见的依然故我,导致后悔莫及乃至终身遗憾。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在关键时刻有选择的放弃和不放弃。

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是故只有识善、择善,并身体力行的人才能作出成绩,甚至超过前人。

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一定是愚蠢的人,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这是一条真理。

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必须善于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有希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要有谦虚的态度。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谦虚者可以包容别人、善待别人,学习和吸取别人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避免浅薄无知。常怀谦虚之心,会多一分清醒,少一分陶醉;常怀谦虚之心,会多一分合作,少一分孤立;常怀谦虚之心,会多一分警惕,少一分危险。

同类推荐
  •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书写卢沟桥建成后八百多年间,作为一种象征被铭记的人、事、物,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抗战风云及其历史象征意义,她与北京、中国的精神纽带,与“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新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部重新发现卢沟桥之美、北京城市脊梁之厚重的历史地理之书,也是一部张扬卢沟桥精神,发出中华民族“醒狮”宣言的时代风貌之书。
  • 江中月:长江流域中秋文化研究

    江中月:长江流域中秋文化研究

    本书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长江流域中秋节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存续状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分析。团圆安康是中国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这种愿望在中秋节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人们将许多的感情与希冀积聚在这一节日中,它的意义被人们不断丰富。中秋节最初是个祭祀月神的日子,其后演变成玩乐赏月的节日,后来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因素,如诗歌、戏剧、传说以及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王爷妖孽妃

    腹黑王爷妖孽妃

    她从21世纪重生乱城异世,成为毒叟之徒乱城之主,本以为人生从此开挂,怎奈一个谎言,被最爱之人推入深渊,含恨离世。再次重生,沦为相府庶女,背负妖孽骂名,前世今生的执念在血液里沸腾燃烧,她誓要断情绝爱,焚尽天下,却再次陷入感情与权欲的漩涡……她从地狱归来,浴血重生,用业火燃尽所有期待。若天下以你为耻,我就用这天下为聘,迎你过门,十里红妆铺就宁王盛千烨深情执手。当深爱的百里暮杨登上皇位,却换来无穷深宫寂寞。倾城的容颜迷失的心,死缠烂打的妖孽颜如邀的感情纯粹而热烈,无论是欧阳匪或是云漾的身份,都注定此生与之纠缠不清。三世重生,看尽繁华。轮回错付只为等待携手白头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子十三衙门

    女子十三衙门

    故事围绕清朝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大战展开,避开众位皇子之间的男性争斗,将主要战场搬到康熙皇帝设立的一个内廷机构——十三衙门里,主角换成了十三衙门下属机构的头领们。她们是一群女子,有的武功超群心思缜密,有的绝代芳华心如止水,有的遗世独立心似古井,有的热情奔放忠贞不二。随着朝堂上夺嫡大战的越演越烈,她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被迫裹挟入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于是,她们内心里不为人知的一面开始逐渐显露。或狰狞可怖、或温柔动人、或阳光明媚、或包藏祸心……千姿百态。她们的人生就在此刻被重新改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娇王爷

    傲娇王爷

    一纸婚约,让他们相遇;皇命难违,将她娶进门;一次次的意外,使他们误会越来越深。终于王妃忍不了折磨,给他留下一封书信,离开王府……却不料,他渐渐爱上了她。后来才得知,她是他小时候的同门师妹,却因当时伪造身份她不记得他了,便上山去学府寻找她,想把她接回王府深深宠爱。虐妻一时爽,追妻好疯狂。后来,是皇上和师父替王爷说的好话,王妃终于原谅他肯回王府。不久,过去的秘密渐渐露出水面,他们重归于好。原来,冥冥之中他们注定相爱。他们的爱,世人都很羡慕。有时他们携手走在喧嚣繁华的集市;有时他们来到乡村,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 卫勤尖兵

    卫勤尖兵

    卫生勤务,是我们的专业;卫生员,军医,是我们的称呼!健康管理,诊断治病,战场救护,是我们的日常!一手九五步,一手手术刀,既可以救人,又可以杀人,是我们有别于他人的地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丞相千金训夫忙

    丞相千金训夫忙

    大姐入宫为后,二姐当了一品诰命,自己这个三小姐逍遥日子没过两天,竟也被嫁女成瘾的丞相老爹给许了出去。“什么?!我要嫁的是那个废柴王爷?”
  • 三高患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三高患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三高患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苍生祭月

    苍生祭月

    还记得边际咖啡馆那个美丽优雅的女馆长吗?她和这个世界,有着很深的羁绊。从前,他牺牲无数年轻的生命祭奠苍生;如今,他毁灭苍生只为让她存活。哪怕自身灰飞烟灭,也要让她在那个平静安宁的边际小镇好好的、幸福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