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00000065

第65章 附:巴菲特投资经典案例(3)

巴菲特和美国运通公司打交道的时间仅决于可口可乐公司、GEICO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公司。60年代中期,美国运通公司发生色拉油库存融资诈骗丑闻(当时,美国运通公司签发了能证明一大批色拉油存在的仓库收据,但这批色拉油并不存在,实际上是海水、肥皂水甚至烂泥。美国运通公司因此面临数百万美元的索赔,股价也相应跌了一半)。后不久,巴菲特当时的合伙公司花了140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运通公司5%的股份,相当于合伙公司自身资产的40%。在随后的30年中,伯克希尔公司又投资14亿美元,累计购买了美国运通公司10%的股份。

至2004年底巴菲特所持美国运通股份总数为15161.07万股,投资成本为14.70亿美元,总市值为85.46亿美元。巴菲特投资11年总赢利70.76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4.81倍以上。

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公司创造如此高的收益,与该公司以下方面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1.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

尽管美国运通公司业务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本质上与巴菲特购买它时相同。主要分为三部分:①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发行运通信用卡和运通旅行支票,这项业务的收入占运通公司总收入的70%;②金融咨询服务,涉及财务计划、保险和投资产品,在3600名财务咨询专家,管理的资产达1060亿美元,是全美最大的货币管理机构,业务收入占美国运通公司总收入的22%;③运通银行,在全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87家办事处。但运通银行的业务收入只占美国运通公司总收入的5%。

运通公司旅行服务业务一直创造着非常可观的收益,并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资金,赢利也比较容易预测。

2.良好的价值创造能力

哈维·格鲁伯对美国运通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重组后,又定下运通公司的财务目标:每股收益每年要提高12%~15%,权益资本收益率要达到18%~20%。

1993年公司净利润为14.78亿美元。1994年5月,美国运通分拆雷曼公司后,运通股东权益缩减到63亿美元。扣除美国运通在FDC持股上的税后利润为4.35亿美元,以及对分拆雷曼公司的影响调整后,1994年净利润为12亿美元,每股净利润为2.51美元,股本收益率为19%。

1997年美国运通净利润增长到了20亿美元,每股净收益增长到了4.2美元,股本收益率提高到了22%。

3.良好的发展前景

很多投资者很难评估美国运通公司的特许经营质量。目前,一般用途的信用卡市场被威士卡和万事达卡所垄断,因为这两家信用卡公司都不收取年度费用,使用的场所也比较多。但美国运通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

①运通卡的覆盖面较广。目前,运通卡可以在美国80%的零售商店、86%的加油站和近100%的世界性大型旅游和娱乐场所使用,并且已为越来越多的商家所接受。

②运通卡持有者的消费水平高于威士卡和万事达卡持有者:前者平均每年的消费支出为4000美元,而后者平均每年只消费1500美元。对商家而言,消费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运通卡越来越多受商家青睐。

许多投资者在看到人们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后,纷纷搜寻从事休闲娱乐业的公司股票。对巴菲特来说,无论顾客选择何种休闲和娱乐方式,他们中的很多人用美国运通卡付账,这样,通过拥有运通公司10%的股份,巴菲特能从每天所发生的大量的消费购买行为中获得厚利。

4.超级持续竞争优势

美国运通主营业务是向客户提供现金替代产品,从中收取大量服务费。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更好地服务。运通卡选择了维萨卡和万事达卡相当不同的高端富人客户和企业客户。

在市场竞争激烈、客户忠诚度不高的信用卡市场,美国运通主动选择了高端细分市场,以其声望和国际化服务建立了强大的品牌效应。而维萨卡和万事达卡虽然有巨大的影响力,花旗银行卡虽然有完善的产品分销渠道,却都不具有美国运通卡所代表的声望和地位象征的形象,这正是美国运通卡竞争优势能够长期持续的主要原因。

在强调高端签账卡市场的同时,美国运通公司同时也加强了对低端银行卡市场的开发,以缩小自己与其他信用卡组织在该市场的差距,如针对低收入者和学生的免收年费的运通蓝卡。华盛顿邮报公司:投资0.1亿美元,赢利12亿美元 在伯克希尔公司,我通过投资华盛顿邮报1000万美变成5亿美元。

——巴菲特

1973年巴菲特用1062万美元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到2003年底该公司股票市值增加到13.67亿美元,30年的投资利润为12.80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128倍,这是巴菲特长期普通股投资中掘到的第一桶金。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5年年报中感叹道:“在伯克希尔公司,我通过投资华盛顿邮报,将1000万美元变成5亿美元。”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4年年报中分析传媒产业的高赢利特性时感叹道,“即使是三流报纸的获利水平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一流报纸。”华盛顿邮报公司拥有如此高的赢利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较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我们知道,不论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是很好的事业。而且众所周知,通常报纸是一项相当大的事业,特别是当竞争越少意味着所有人的甜头越大。

1993年年底,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资本额是30亿美元,每年的销售总额是15亿美元。当你想到它在60年前只有一项业务:发行一份报纸,那么它现在的成就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巴菲特指出,报纸只有很低的资本需求,可以很容易地把销售收入变为利润。即使一家报纸安装了昂贵的计算机辅助印刷设备和新闻电子排版系统,它们也会很快通过较低的固定工资费来支付。报纸还能够相对容易地提高价格,因此可以产生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并降低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巴菲特认为,一家典型的报纸,比如《今日美国》,即使其价格涨一倍,而同时仍可保持90%的读者。

2.业务简单易懂

巴菲特的祖父曾经拥有一家内布拉斯加州西点市的报社并自任编辑。他祖母在报社帮忙并在家庭印刷厂负责制版。他父亲在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求学期间,担任过《每日内布拉斯加入报》的编辑。巴菲特自己也曾经是《林肯日报》的分销管理员。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巴菲特不从事商业,他肯定会从事报业。

1969年,巴菲特购买了《奥马哈太阳报》,同时还有一系列周报。虽然巴菲特崇尚高质量的日报,但他始终认为报社首先是企业,报社的股东期待的报偿是利润而不是影响。拥有《奥马哈太阳报》使巴菲特认识到了报纸的商业活力。在他第一次买华盛顿邮报公司股份之前,他已具有了4年报纸运作的亲身经验。

3.持续经营的历史

巴菲特告诉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他第一次接触华盛顿邮报公司时年仅13岁。当时他父亲在国会任职,他在《华盛顿邮报》找了份送报的差事,同时发送《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巴菲特曾风趣地说:“早在格雷厄姆购买《时代先驱报》之前我就已经把这两种报纸结合在一起了。”

很明显,巴菲特非常了解《华盛顿邮报》的发迹史。同时,他认为《新闻周刊》杂志很有潜力。他还很快认识到了该公司电视台的价值。华盛顿邮报公司因其传媒部门的显著业绩而连续几年被广为报道,知名度极高。巴菲特对该公司的亲身体验和该公司的成功历史使他确认华盛顿邮报公司是一家一贯可靠的企业。

4.良好的业绩增长

1973年,巴菲特买入股票时,《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权益资本收益率是15.7%,与当时大多数报纸的平均赢利水平相当,略高于标准普通工业指数的平均水平。

当时,《华盛顿邮报》作为领头报纸在华盛顿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拥有整个华盛顿发行量的66%,但其利润率却只有10%。巴菲特发现其利润率历史平均水平为15%,深信其赢利能力将会有巨大的提高。

事实上,在巴菲特的董事会任期中,《华盛顿邮报》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扩张行为,98%的利润依旧来自于《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以及4个电视台。唯一显著的变化是它的赢利能力得到了改观。

1974年,《华盛顿邮报》公司每1美元的销售收入的营业利润为10美分,而1985年则增长到19美分。同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大幅度提升,1988年高达36.3%。

巴菲特告诉我们,即使是三流报纸也可以赚得显著的利润。1973年,如果巴菲特对《甘尼特》、《骑士》、《纽约时报》、《时代奇迹》也像对华盛顿邮报公司一样都投资1000万美元,投资收益率也会在平均水平之上,这反映出这个时期整个报业良好的经济状况。不过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市值超过同类企业2~3亿美元。巴菲特写道:“与其他大部分传媒公司相比,格雷厄姆的管理决策更为卓越。”格雷厄姆明智地通过议价,大量收购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她还有勇气面对工会,降低费用,提高报社的内在价值。

这些年里,投资者通过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把股价推向了其内在价值,这显示出投资者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共识。巴菲特总结说,伯克希尔公司从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中得到三点好处:①传媒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得到迅猛发展;②该公司潜在内在价值的折扣已经逐渐变小;③该公司的每股价值由于股票回购已经上升得更快了。总之,股价的上涨实际上超过了公司内在价值的增加。

1985年,当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市值为15亿美元时,巴菲特注意到公司每股价值的增长与其早期的增长率不匹配。随着股票市值接近30亿美元,这一点尤其明显。现在的传媒公司正在丧失它们特许经营类的经营质量,管理决策应该指引公司向前发展。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东们应感到庆幸的是,格雷厄姆把公司定位得相当令人满意。它负债很少并且有一段积极控制成本的经历。另外,公司是站在股东角度考虑问题的。这些属性使华盛顿邮报公司在一个更具竞争性的经营环境中脱颖而出。

同类推荐
  • 激励不用钱

    激励不用钱

    心理学强调,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的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所以简单的金钱激励一定是最愚蠢、效果最差的激励方式——也许有些人拿高薪就有干劲,但他们绝对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本书提倡非金钱的激励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非物质激励的方法,结合大量发生在知名企业里的真实案例,既有完善员工激励制度的方法指导,又有激励员工的技巧展现,相信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 “可怕”的浙商:中国第一商帮的创富秘籍

    “可怕”的浙商:中国第一商帮的创富秘籍

    中国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圈子,有这样一群独特的人,他们是在战国时期已然行至四海、天下为市的商贾之人;他们是在18世纪影响了中国工商业、金融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商帮;他们又是在改革开放的商海中取胜的当代中国第一大创富团体……
  •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从15岁辍学打工以来,他带领万向创造了细分领域的巨人——万向集团。在40年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带团队,管企业、踩准宏观调控节奏的管理智慧。他每一次都能“老马识途”的智慧在哪里?面对宏观调控要怎么做?面对行业不景气要怎么办?如何抓住未来趋势和发展的机遇?企业百年长青,对待员工和组织建设有什么秘诀?本书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鲁冠球在企业经营、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智慧,为当下企业管理和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哈佛经营管理学(下)

    哈佛经营管理学(下)

    哈佛商学院在近百年的辉煌历史中,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他们已成为世界工商界的巨头和中坚,为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哈佛的经营管理学成了人们追踪的热门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政经界名人、商界弄潮儿纷纷前往哈佛进修深造。以期从中了解工商管理的真谛,深刻理解哈佛经营奇迹的不解之谜。本书不但生动地描述了哈佛商学院鲜为人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介绍了哈佛经营的特殊精神和管理的特殊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哈佛经营管理这一不朽的精神食粮。
  • 关键时刻,刘邦是这么干的

    关键时刻,刘邦是这么干的

    本书古为今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精辟而独到的分析,在还原楚汉战争的同时,告诉现代每一位领导者和有志成为领袖式人物的读者——领导者自己未必是能者、智者、贤者,却必须是个强而有力的管理者。
热门推荐
  • 书谱

    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明女官

    圣明女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神奇的国度,我们的木雪很喜欢这个大陆,她的人生目标就是:破案、升官、发财、娶夫郎!
  • 盛世折颜

    盛世折颜

    女将军重生,耿直女!草包太子,撒娇男!他们乌龙不知对方身份,一路甜宠爆笑来袭!她口头语“滚开!不然揍你!”他电眼一眨“颜颜,你舍不得!”她最拿手的就是追着他跑!他最喜欢做的就是气的她跳脚!她最厉害的功夫,凉拌猪耳朵!他最棒的招式,扛人就跑!渐渐的,她的口头语变了“疼不疼?”他甜滋滋的“不疼!”她最拿手的变成了牵着他到处走!他最喜欢的变成每日花样Chong她最厉害的功夫,变成了揉脸颊他最棒的招式,变成了公主抱。。。
  • 洪荒之兔砸

    洪荒之兔砸

    这是一只正经的作者写的一本正经的洪荒小说,说的是一只正经的兔砸在洪荒怎么正经的故事。(严肃脸)本文纯属扯淡(虚构),请勿当真。PS:本喵发现自己笔下的画风从来没正常过,明明是要写正经文的喵。
  • 史前法神

    史前法神

    穿越了?不错!穿越到史前了?算赶上潮流了!然后,让我们看看这个史前都有些什么?身穿兽皮看上去很正常也很科学的原始人,很魔法的同时但很不科学的西方巨龙?长得好看身上却围着草裙每日以野果为生还跟猴子似的在树上荡来荡去的精灵,像猛兽一样捕猎的食人巨魔,石器锻造工艺即将满级的矮人,以及已经开始学会挖煤取暖但却一不小心点燃了整个矿区的地精?望着在自己面前路过的同时,还不忘在树下撒泡尿圈出自己领地的兽耳娘...穿越时从天上掉下来,砸地上后便成为了这世界的某个原始人部落的天神兼酋长,手上燃起了高达数千度高温的魔法火焰,却只为能随手拍死一只约有人脸大小的吸血蚊的李沫,只得略显悲伤的表示...“地球,我想你了。”奇幻世界的史前种田文
  •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经济,消费主义,斜杠青年,这些词汇是不是都和你多少有些联系呢?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发展副业除了给你带来额外收入,还能丰富你的业余生活和拓展人脉,不妨来看看这些方法,也许就有你擅长但尚未发现商机的选择。
  • 奈何BOSS太傲娇

    奈何BOSS太傲娇

    女人你靠近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把我的心给你我的爱给你为何你对我还是充满了敌意你是我认准的人我不可能放手追妻路漫漫总裁要挺住
  •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内容简介:欧战后的欧洲,人们对社会文化危机的反省,存在两个取向: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一是反省现代性,它集中表现为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批判理性对人性的禁锢,转而强调人的情感、意志与信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潮东渐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对于反省现代性思潮在中国的反响,研究却十分薄弱。
  •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是你,请回头1

    若是你,请回头1

    原来我竟是花界之公主,要嫁给天界二皇子,后遇上大魔之子,生活的虚假被揭开。为爱坠入爱河,无法自拔,来到异世界从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