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们中国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我们中国文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紧接着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诗体,那就是楚辞,楚辞的光辉代表,就是伟大的诗人屈原。《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就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在汉魏六朝出现了带有民间文学刚健清新风格的新诗体,即乐府,强烈的现实感,是乐府的重要标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都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这种诗体便基本成熟了。七言诗的产生要晚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到了唐代,近体诗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是散文。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集子是《尚书》,它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初具了文学的特质。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主要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这时期散文、有感情激越、论辩性强、辞藻华美、结构严谨、多用寓言、善使比喻等特点,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汉代散文更讲究文采,对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

骈文兴盛之后,散文式微,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文,散文才恢复了它的生机与地位。唐宋古文,直承秦汉传统,尤以游记散文清新隽逸,生动活泼。后世纯文学散文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前进。明清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样式,它吸收唐代散文的精髓,融入魏晋南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常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戏曲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因此,小说和戏曲起步较晚,直至元、明、清才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相继出现。在戏曲方面,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均为文学珍品。《红楼梦》更是纪念碑式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世界许多知名的小说媲美。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同类推荐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本书收录了作者55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附录5篇,收录有媒体不同时期对作者的采访。作者在自序中说:“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曾担任过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主编,2004年当选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这些工作经历使得我与新时期红学发展的许多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的一些文章、讲话以及接受的采访等,对了解新时期红学的发展,或许还是有一些价值的。”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龙应台“人生三书”

    龙应台“人生三书”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中国两岸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且成绩不佳——“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 度假岛探奇

    度假岛探奇

    2012年—2013年,长岛县委宣传部为征集“长岛精神表述语”,以电视屏幕为平台,向全县人民广泛征求意见。其间,并访问专家,请教贤能。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海岛文化人,理应积极参与,献计谋策。经过半年多的广泛考证,综合提炼,精确筛选,提出“岛美为荣,民生为重,优化生态,科学牧渔”的16字表述语,旨在推进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
热门推荐
  • 我是一条没有记忆的鱼

    我是一条没有记忆的鱼

    因为一个承诺女孩儿坐在望天石上,等了几千年。可她终究没能等来,那个说要回来的少年。当女孩儿不顾一切的冲上天宫,却看到他与别人大婚的场景。此生错过,便是错过,九幽从来不怨,可就算后来他成了仙帝。为她割了龙角,剥了龙鳞,毁了半世修为……却终究没能等来,女孩儿再回头看他一眼。后来他用天帝之位,换了她一世轮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州·海上牧云记

    九州·海上牧云记

    《海上牧云记》2017年11月21日首播,由黄轩、窦骁、周一围等人主演。自牧云笙降生的那一天,灾难就开始纷纷的降临到世间。那一天起,狂雪连下三个月。北方草原被雪覆盖,游牧部落开始向南迁移,终于化成反叛。一年后,南方越州暴雨成灾,无数人流离失所。流民得不到粮食,开始抢掠州县。又三年后,海边地震,有一个小岛奇怪的升起,海啸冲击海边州县,海怪上岸食人。东部沿海两郡沿海千里渔村变为荒滩。人们都说,六皇子牧云笙,是根本就不应该出生的人。天象预示,六皇子牧云笙,他的前程与星河同辉,他将来会开创前人所无法开创的伟业,真正成为天下的主人。只是假如他站到世间权力的顶峰,却会把灾难带给世间,他会成为世人所痛恨的人,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孤独终身。他登上帝位之时,也就是天下大乱之日。命运之轮开始旋转,英雄们在四方成长,一切都不可逆转地走向最终。
  • 荡寇剑

    荡寇剑

    本来只想苟在小镇做一个平民老百姓,怎奈何世界他不允许,于是,失去了叔叔的顾淼带着一书一剑浪迹天涯……
  •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危情1聚变

    末日危情1聚变

    没有空气,没有声音,没有气味。一片虚无。脚下没有大地,头顶没有天空,甚至不需要呼……
  • 生死冤

    生死冤

    郑燕的丈夫赵家林失踪了两个月,人们众说纷纭,郑燕急得焦头烂额。突然,赵家林的弟弟赵家雄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县公安局发现一具无名碎尸,很像赵家林,要他带家人去辨认碎尸。赵家林成了碎尸?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在回龙镇上,使赵家林的失踪在沸沸扬扬中又增加了神秘的色彩。赵家雄带着嫂子郑燕、母亲胡天梅、妹妹赵家菊直奔公安局辨认尸体。三天前,几个游泳的人在邵冲洼水库发现了无名男性碎尸,专案组发现失踪两个月的赵家林和无名碎尸的年龄、身高,完全吻合。
  • 寻魂秘闻录

    寻魂秘闻录

    九重天打扫宫女意外捡到一本日记,从而牵扯出两段曾被人奋力抹杀过的神魔秘闻,那些悲腕叹息的情深缘浅、死生不负。扉页书:“吾妻阿紫,见字如晤。忘川一别,已过千载,吾思吾念吾不弃,纵然万劫不复相思入骨,吾亦待汝眉眼如初,岁月如故,唯恐汝忘负。”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 无人知覆水难收

    无人知覆水难收

    当李琳琅化身李梅妆归来这故事的结局是否会改变?当司徒逸自以为是把弄天下棋局时天下是否易主?这一场关乎天下的阴谋卷入红尘情爱后谁又最终能取胜?